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35章 被圍困的武昌

曾國荃領著百餘名親信,騎快馬剛出城門,便聽見城樓上警鐘大作,發現敵情!

眼看城外又不知道羅澤南等人到底是走水路還是走陸路,又哪裡尋找得到?而這時,城頭上的湘軍紛紛吶喊,叫嚷著粵賊來了,快關閉城門,於是,曾國荃只得命令二十人分頭尋找,自己領著其餘的人回到城內,畢竟守城最為重要。

曾國藩早收到敵情的警報,登上北面城樓,手持託人買來的西洋千里目一看,只見不遠處的長江見面,白帆遮天,足足有上千艘帆船從長江下遊駛來,江面還傳來陣陣鑼鼓聲夾雜著吶喊,聲勢赫人。

曾國藩臉色一變!粵賊這是要發動總攻了!看見江面的船隻迎風破浪,掀起翻滾的浪花,曾國藩怕水的毛病差點便犯了,他連忙扭頭不再看那水花,心中因為羅澤南等人的離去,蒙上了一層陰影。

早就領教過粵賊火炮威力的湘軍水師,攻不下北岸漢陽城下的粵賊,如今見這上千戰船,已經心存畏懼。

不過,曾國藩心中清楚,一旦被粵賊控制長江江面,從江北漢陽城中的粵賊與從下游迎擊而來的賊兵便會合兵一處,整個武昌便更加的危險,只能困守孤城了,到時,形勢更加不妙。於是,曾國藩強行下令,楊載福、鄒壽璋、褚汝航、夏鑾四位水師營官率領湘軍水師趁下游而來的賊兵陣型不穩,主動出擊。

楊載福、鄒壽璋作為前隊水師,出現在南岸嘴江中央,橫江攔截逆流而上的討虜軍乙十師和韋俊、張子朋、唐正才(已經釋放,也加入聖國)三人率領的原太平軍水師。

不過,聖國水師上千艘大小戰船,鋪天蓋地,在長江江面延綿裡許,一時間並為展開,湘軍水師在楊載福、鄒壽璋倆人的親自擂鼓下,二百餘只長龍船和舢板船以小博大,奮勇向前,並點燃二十艘提前備好的舢板火船,自上游往下衝入討虜軍水師船隊中。

幸好,討虜軍水師分散在最外延,拉開的船距較大,沒什麼損失,而江中間的卻是原太平軍水師,軍紀有些散漫,一時間閃避不及,上百艘戰船燒了起來,形勢一片大亂。

正在這時,躲藏在沙湖內的湘軍水師後隊,在褚汝航、夏鑾的率領下,從紅關方位殺出,雙面夾擊聖國水師。

張子朋率的三百艘舢板戰船首當其衝,眼見便要被殺得落敗而逃,這時,靠長江兩邊的乙十師隔著一里半遠便齊聲開炮,將殺出的褚汝航、夏鑾船隊死死壓制在紅關的沙湖口內,無法駛出。

而韋俊和唐正才兩人,各率剩餘的八百與艘戰船,已經撞入楊載福和鄒壽璋兩支湘軍水師內,短炮、火槍、弓箭、長矛、牌刀等各式各樣的兵器全部上演,一番慘烈的接舷戰廝殺了起來。

半個時辰之後,儘管湘軍水師兇悍頑強無比,一條戰船幾乎要殺毀聖國三四條戰船,但不久,楊載福和鄒壽璋便發現,他們陷入了汪洋大海,聖國水師士兵和戰船實在是太多了。哪怕湘軍士兵一命換二三命,在損失五六百湘軍將士後,楊載福心虛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是他怕死,而是拼不起了。湘軍傷亡已大,與之拼殺的都是長毛賊兵,那粵賊,躲在遠處放冷炮,這樣下去,整個水師要全軍覆沒。

而這時,曾國藩也知道了江面水戰的情況,下令放棄長江,湘軍水師都撤入沙湖內,固守武昌城。

曾國藩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為他剛才接報,就在剛才,粵賊水師和湘軍水師在江面廝殺的時候,一支近一萬三千人的賊兵隊伍,自武昌城東北面石門峰處進軍武昌城,現已進駐武昌城東洪山,安營紮寨。

而與此同時,江北對岸漢陽的太平兵,也乘坐百餘隻民船、漁船,趁著湘軍水師主力在長江南岸嘴到紅關段廝殺的機會,渡江登陸,五千餘粵賊兵進駐了白沙洲。

這將近兩萬人的賊兵已經登陸東岸,洪山的賊兵裡武昌城東不足五里,而白沙洲的賊兵離城南也就六里。

曾國藩這時才明白,賊兵中有高人指揮,竟然不惜代價地拖住湘軍的水師,會利用水戰的時機,渡河迂迴繞到武昌城東和城南開闊之處,準備攻城。

於是,曾國藩連忙下令水師躲入沙湖內緊守,讓城內的湘軍將士打起精神,加固城防,小心應對。

不過,讓曾國藩奇怪的是,賊兵並沒有馬上攻城,而是安營紮寨,擺出一付長期圍城的模樣來。得勝的長江江面賊兵水師,也沒有趁勢掩殺入沙湖內,而是排下戰船,將沙湖通往長江的兩處通道堵死,一南一北,將武昌城夾在中間。

當天夜裡,武昌城內的清軍和百姓,都在一片倉惶不安中。

……

半夜時分,武昌平湖門城樓上。

春霆營的哨官朱鐵橋領著一名隊長,還有3名鳥槍手和3名刀矛手、1名弓箭手,在城樓上的幾十步距離來回巡邏。

湘軍早在嶽州時,便已正式確定陸師營制為營哨隊三級。每隊15人,8隊為一哨,4哨為一營,每營加上營官哨官和文書等一共五百人,另外,每營還配有百餘名長夫,協助作戰。

朱鐵橋有些心不在焉地看了下遠處江面的火光點點,他心中清楚,那些火光,都是白天江面上的粵賊水師戰船。

已經快到子時了,朱鐵橋見大家來回走得有些辛苦,便讓眾人輪番歇息一下。

前面的二名刀矛手忙停了下來,因為睏倦,打了幾個哈欠。

其中一人十名精瘦的青年,湊到哨官朱鐵橋面前,道:“小叔,你還這麼拼,這麼晚了,還不早點歇著。明日還有惡仗呢!哎,搞不懂啊,我們都是湘鄉人,如今老家都已經被人家粵賊給佔了,我們為何還要這麼替朝廷賣命,跟人家粵賊作戰,惹怒了他們,老家的親人怎麼辦?”

原來這兩名刀矛手,與朱鐵橋一樣,都是一個村的同鄉,相互之間,早就認識。

另一名刀矛手卻是有些無精打采,一臉不屑地道:“二楞子,你以為你小叔想啊。如今不是那糊南巡撫曾大人盯得緊嗎!”說完,忽然朝四周看了看,發現那幾名鳥槍手和弓箭手離得較遠,便壓低聲音神秘地道:“鐵橋叔,二楞,你們知道不?聽說昨天晚上,我們老湘勇的主官,羅師羅山先生,帶領著他的好些弟子,偷偷離開武昌回湘鄉老家了!那可都是我們湘勇的營官哨官啊,連他們都不願意為這滿清朝廷賣命了。”

“什麼!?你說什麼?”朱鐵橋猛地叫了起來,猛然意識到自己聲音太大,看看四周,並沒有驚動旁人,這才壓低聲音道:“大牛,你說的是真的?”

一旁的二楞子也盯著大牛,滿臉震驚之色。他知道,身旁的自己這位小叔,便是羅山先生的幾名弟子,曾經在羅山書館求過學,也正因為如此,才應羅山先生之邀,加入湘勇。

“千真萬確!上午我聽我的表哥說了!他跟隨曾九曾國荃騎馬出城想將羅山先生追回來,後來遇到賊兵來犯,才回城的。”大牛確定道。

一旁的二楞子聞言,卻臉帶喜色,道:“小叔,既然羅山先生都離開武昌,離開曾剃頭了,要不我們也跟著回湘鄉吧。我可聽說,如今老家可好了,自從那粵賊,哦,呸,才不是粵賊呢,是聖國,自從聖國佔領湘鄉老家後,老家的鄉親都分了田,今年早稻可收成不少啊。”

他閉上眼睛,想象著家裡糧倉滿滿,怎麼吃也吃不完的美好情景,喃喃地道:“每年都有十多二十石糧食,這樣下去不用兩年,我爹便能給我娶房媳婦,再給三楞子也娶房媳婦,生幾個娃,看我爹還不高興壞了!他可是做夢都盼著早點抱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