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援)

次日一早,馮雲山便繼續領軍前行,趕往圓明園。

對於圓明園這處中華文明的瑰寶,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和“萬園之園”。不過,這樣的評價,一看便知是洋人所評論。

對於後世以洋人的觀點為準則的社會風氣,馮雲山深惡痛絕,自然,在這個時代,他決不允許這種情況再次發生。

同時,圓明園,因為有自己在,必定不會再讓它像歷史上一樣,被西洋侵略者所洗劫一空,再焚之一炬!

在十餘名“滿奸”的領路下,馮雲山率領七千討虜軍將士,穿過一個名為八家村的村落,便進入了海淀鎮。

“滿奸”介紹,海淀鎮一帶住的人,不富即貴。馮雲山扭頭一看兩邊的住宅,還真是,一處處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皇家宮第,出現在眼前。走過一座橫跨名為清河的運河上的壯觀大橋,便來到一條筆直的林陰大道。

大道的一邊,一個個園林和滿旗貴族的私人府邸庭院交相掩映,另一邊,則是高大的不知名綠樹排列成行,煞是好看。

林陰大道直接便是通向圓明園的大門,大門前有個很大的廣場,廣場構成一個巨大的凸字形,四周都是榆樹,馮雲山置身廣場中間,忽覺自己是多麼的渺小。

整個廣場全都用漢白玉砌成,四邊各有一隻巨大的鎏金銅獅,立在 3 米多高的大理石底座上,威風凜凜,只不過,這些本為鎮園化煞、旺權助運之寶器,如今卻換了主人。

七千討虜軍全部集合在廣場上,全部容納下來,竟然還很寬鬆。

廣場的“凸”字形前面的兩邊,都是數米來高的古色古香的宮牆,蓋著翠綠的琉璃瓦,精緻玲瓏。

馮雲山抬頭一看,正前方就是圓明園。大門緊閉,只見園內古樹參天,園深悠悠,更顯得宮垣綿長。

根據探報,馮雲山知道圓明園內駐防的禁衛清兵已經撤離,逃回北京內城。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馮雲山還是讓隨行的乙一師師長何祿,派出乙一師的師部偵查營,想辦法進園偵查。

圓明園的大門高大厚重,一對玉石雕刻的麒麟鎮守在門兩邊,正上方書有“大宮門”三字,大門緊緊關閉,數十名討虜軍將士一齊推擠,都沒能開啟。

而宮牆也是數米之高,而且很厚實,圍有寬闊的角隅,幸好,在不遠的地方發現一處暗門,偵查營利用繩索,摔上城牆,幾名精瘦的將士利用繩索,飛快地爬上城牆,站在牆頭,還沒跳入院內,便發現園內六名帶著弓箭和火槍的兵勇衝來。

牆頭上的討虜軍將士連忙從背後抽出遂發滑膛槍,朝這幾名清軍兵勇射擊,頓時三名兵勇倒在血泊中,其餘的三名兵勇,驚慌失措地閃入灌木叢內,消失不見。

討虜軍將士翻下城牆,從裡面開啟暗門,頓時整個偵察營的四百將士都衝入園內。他們二百人警戒,另外的兩百人分別開啟三扇大門,讓外面的討虜軍將士進去。

馮雲山一聽偵察營營長說園內還有討虜軍將士,便下令甲九師和乙一師各出二千將士,將整個圓明園全部搜查一遍,同時注意嚴防清妖偷襲和放火燒園內的建築。

馮雲山率領剩餘的三千將士,帶著幾個地位不低的“滿奸”,直奔園內。

馮雲山看了眼為首的名叫延崇的帶路“滿奸”,嘴角露出笑容。

根據乙一師師長何祿所說,此人屬於清妖的海西女真四王族之人,其輝發部本聚居黑龍江流域,後整個部落被努爾哈赤所滅,其族人被編入鑲藍旗中,對滿清的愛新覺羅氏頗有怨恨,加上在通州城外的宅子裡被俘虜,經不住威嚇,便投降了乙一師,成為一名光榮的帶路黨——“滿奸”中的一員。

因其主動交代曾擔任過圓明園之一的綺春園郎中兼驍騎參領,也算是一名高階的八旗武將了,而且還熟悉圓明園中的情況,因此,特地命其為帶路的頭目。

“延崇,你熟悉圓明園,可知此園內什麼最為珍貴?”馮雲山問道。

“稟聖王,圓明園實際上包括三園。即最早建於康熙末年的圓明園,而後乾隆年間又相繼修建緊鄰的長春園和綺春園,實在是過於宏大,罪臣添為綺春園郎中,並兼任駐守綺春園內的驍騎參領,主要還是對綺春園熟悉,對其他的二園,只是知曉大致情況,具體寶物,卻也說不上來。園內寶物萬千,數以千計的寶物都是價值連城。不過依照罪臣瞭解,先皇對於文源閣最為重視,其中不但藏有今朝的《四庫全書》,還封藏著一本前朝的奇書。”

“哦,是何書?且說來聽聽!”馮雲山頓時有了些興趣。

“前明的《永樂大典》,正本和嘉靖副本都有,合起來有近三萬冊之多,世間百業,無所不及,真不愧為百科全書!”延崇顯然知道這本書對於漢人的價值。

“《永樂大典》?”馮雲山驚叫起來,作為歷史愛好者,他自然知道《永樂大典》的珍貴。這本中國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全書二萬餘卷,上萬冊,數億文字,乃是中華文明數千年的結晶,歷史上,其正本原說是在清軍佔領北京城時遺失,而副本也在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被燒燬,沒想到如今都被自己碰上。

這下好了,這部中華奇書不會再失傳於世了。想必日後的棒子們再說什麼節和什麼人是起源於他們棒子國的時候,光這本書,就能讓他們閉嘴。不過也難說,照其尿性,必定說這本書也是他們編纂的,馮雲山搖搖頭,還是直接讓這個棒子國消失來得徹底。

於是,馮雲山直接讓延崇領著眾人前往文源閣,將《永樂大典》保護起來再說。萬一自己都進入圓明園了,還被幾個留守的兵勇或是小太監給一把火燒了,找誰哭去?

文源閣在圓明園的西北角,南接水木明瑟,西臨柳浪聞鶯。馮雲山在三千討虜軍將士的護衛下,從大宮門進去,很快便到了。一路上庭院幽幽,樓臺亭榭,層出不窮,竟然比馮雲山去過的蘇州園林還要有江南秀麗風範,卻又不失北方的大氣。

進了一處拱形院牆,便是一個園子,迎面是一座座怪石嶙峋假山,再往前行,便是一間巨大的水池,許多金魚遊弋其中,而池中央,有一巨大的太湖石,高逾六米,玲瓏剔透,環孔眾多。

見馮雲山看這塊太湖石,延崇連忙介紹起來:“聖王,此石名‘石玲峰’,乃乾隆派人從太湖中間的三山島採集,專門運來京師,打磨而成,是整個圓明園中最大最有名的一塊太湖石。您看,這裡有加工的尾料,放在池邊,供人題詩。”

馮雲山一看,確實,有盤陀老人朱珪、紀昀紀曉嵐、洪亮吉、彭元瑞、和珅、祿康、王鼎等名人官員的題詩,看來這古人跟現代的某些官員沒甚區別,喜歡到處題字啊。

閣東側為御碑亭,碑上勒有御製《文源閣記》。

繞過水池,來到文源閣,正門門框上方,卻是乾隆手書“汲古觀瀾”四字,馮雲山知道討虜軍佔領這裡後,這些牌匾手書便會被拿下,很是可惜,便道:“這字寫得還不錯,是乾隆老兒親手所寫?”

延崇恭謹地回道:“稟聖王,正是!”

“也不必將之拆除,繼續掛著。在題記人名的前面加個清妖二字便可!”馮雲山出了個讓人哭笑不得的餿主意,不過,陪同他的何祿等討虜軍將領,聞言卻很是高興,齊聲稱讚聖王英明。

進了閣內,卻見三名太監跪伏在地,戰戰兢兢抖個不停,原來是旁邊有二十餘名偵查營的將士手持火槍對準三人。

“稟聖王,此三人是文源閣內值守的太監,不知何故沒有逃走。”偵察營營長過來參見馮雲山後,說道。

“也都是些苦命人,問明他們,若是其願意歸順我聖國,便繼續留守,但需時刻有人監督,若是不願,讓其離開圓明園便是。”馮雲山不想為難這些可憐蟲,這些太監,多半都是北方漢人當中的窮苦之人,自小被送入宮內逃口飯吃而已。

不再理會三人,馮雲山等人繼續往閣內而行。

文源閣為正宇上下六楹、各通為一間的明兩層暗三層的樓閣,深綠廊柱,歇山式屋頂,上覆綠剪邊琉璃瓦。外觀古樸典雅,蘊含深意。

延崇介紹,其中這文源閣原是乾隆為貯藏《四庫全書》而仿照寧波範氏天一閣藏書閣而修建的,閣內的《四庫全書》以浙江產上等開化紙繕寫,共抄得36000冊。

登閣樓拾級而上,在第二層,馮雲山在何祿和二十餘名王府親衛的護衛下,跟隨一名引路的太監以及延崇兩人,見到了閣樓上的藏書。

一間間書架上,擺滿了古色古香的線狀書籍,整整一間寬大的屋子內,竟然只能擺下《四庫全書》中的五千冊,僅僅一整套《四庫全書》,便要佔用八個房間。

而且,讓馮雲山等人驚駭不已的是,臨窗有光線的藏書間還好,其中幾間光線較暗的藏書房中間木架上,郝然放著三顆比鴿蛋還大的夜明珠,散發出柔和的幽光,將整個書房照亮,光線雖不是很強,但辨認書冊綽綽有餘。看見延崇絲毫不以為意的樣子,馮雲山感覺自己就是個土包子,少見多怪了。

不過,如今這些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下了,甚至,說是自己的也不為過。

對於這個文源閣內的主藏書《四庫全書》,馮雲山知道,這部書是滿清乾隆選派紀曉嵐等人組織三百餘名學者編纂,數千人繕寫、裝訂,儘管規模宏大,但那些對於滿清不利的史書言論,或是漢家華夏的精髓文化,都已經被刪減了。因此,馮雲山反倒更看重未經纂改的《永樂大典》。

這麼多字的鉅著,以前不能刊印,只能抄譽,導致一旦戰亂便永久性地遺失在歷史長河之中,而今,有自己在,印刷技術也隨著蒸汽機的發明而越來越先進,想必多刊印幾份,應該不是難事了。

馮雲山頓時覺得自己有種神聖的責任在肩。

吩咐何祿派他們乙一師的一個營在文源閣內駐守,並吩咐他們小心用火。而後,馮雲山何祿等人,率領著二千五百討虜軍將士,跟隨延崇,繼續朝內園進發。

一路看過正大光明、勤政親賢、九州清晏、縷月開雲、天然圖畫、碧桐書院、慈雲普護、上下天光、杏花春館、坐石臨流、曲院風荷等圓明園四十景,馮雲山感覺自己猶如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般,傻眼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馮雲山扭頭一看,何祿和其他的討虜軍將士更是目瞪口呆!

這些園林,幾乎將整個江南的美景全部收羅在園內,眾多的閣樓亭榭,卻又不似江南園林的那般精緻小巧,建築規模富麗宏大,彰顯皇家氣派,可謂千古一絕。

而各樓閣之中,各類奇珍異寶看得眼花繚亂。馮雲山剛開始看到的一些珊瑚瑪瑙,景泰藍唐三彩,以及裝潢異常華麗的各色鐘錶,還有些心花怒放。到後來,已經麻木了。實在是珍寶太多,多得連雞蛋大的夜明珠,唐伯虎的字畫,嬰兒大小的純金佛像,一尺高的羊脂和田玉雕刻的寶塔,都沒多少感覺了。

何祿不禁嘆道:“怪不得天下四處造反起事連綿不斷,原來,滿清韃子將天下的奇珍異寶、民脂民膏全都搜刮到了這圓明園中。也好,總好過讓貪官汙吏給佔了,還四處流散,收不回來。”

馮雲山等人繼續往北,進入出入賢良門,也就是所謂的二宮門。剛進去,前邊探路的偵查營便發現裡面角落鑽出五十餘名園內的技勇太監,手持號刀和木棒,將內門堵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