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1章 浩大的工程

民夫七八十萬!這什麼概念?馮雲山聽到魏源說的這個數字,他有些猶豫了!

幾萬十幾萬民夫,尚且容易組織和控制。但在這個時代組織七八十萬民夫,搞得不好,便是又一次民變,不但沒治理好黃河,反而辦了壞事,造成黃淮地區的更加動盪不安。而且,就算自己提前為了預防民變,就要派出大批討虜軍兵力鎮守在那,以武力彈壓,同時對這些民夫提高待遇,但這樣一來,便會耗費巨大的錢糧,說不定還會被不明真相的百姓說自己像隋煬帝一樣,好大喜功地興師動眾修建運河。

但馮雲山轉眼一看堂下的白鬚和尚魏源,便決定下來,不管多大的壓力,也要迎難而上。他檢討自己,當上這個皇帝沒幾天,就跟後世的那些政客一樣,患得患失起來,有了功利心了!自己原本抱著的心思,不就是拯救萬民麼,既然這樣,還管什麼錢財和名聲?

於是,馮雲山朗聲道:“那便就近徵調一百萬民壯,帝國再派出五萬討虜軍將士負責監工和組織。朕決定了,立即開始黃河治理!魏老先生,朕命你為黃淮水道總督,欽差大臣,專程負責此次黃河整治。劉愛卿,你負責配合魏總督,找彭玉麟的甲七師和汕東巡撫崇恩他們,派人將大清河沿岸以及支流等地百姓全部遷走,對了,還有相通的運河河道一帶,凡是地勢低窪之處的百姓,全部遷移,補貼他們一筆錢讓之投靠親戚,同時你安排在合適地方安設難民營帳,收留無處可投奔的百姓和流民。”

魏源大喜,跪謝道:“陛下仁義慈悲,天下之幸!臣願肝腦塗地,為陛下效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而一旁的劉長佑猶豫了一下,也跟著跪倒奏道:“陛下,微臣領旨!不過,徵調百萬民夫,又要將大清河極其支流區域的百姓全部遷移,涉及百姓不下數百萬之巨,只怕這些百姓在當地居住已久,不願離開,若強行逼迫離開,會引起民變。”

魏源點點頭,也跟著奏道:“子默大人說的有理,陛下,臣也覺得此事恐十分艱難。臣會親自帶人沿岸勸說百姓,再製造些流言,雖然會引起民間恐慌,但想必會讓百姓遷走。”

馮雲山眼睛一亮,對啊,自己怎麼忘記了流言的威力?他點點頭,讚道:“魏愛卿這個主意不錯。流言也不全是壞的,只要能達到拯救百姓的目的,不管什麼手段,都可以使出來,有什麼事情,朕給你們擔著。俗話說的好,不管黑貓白貓,只要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魏源和劉長佑面面相覷,這是俗話麼?他們怎麼從沒聽說過,可這話真的很有道理啊,他們都是崇尚經學致用,越想越覺得這話不簡單,簡直富含哲理。

馮雲山可沒理會他們想什麼,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朕向兩位愛卿漏個底,此次二三個月後,黃河會在蘭陽縣改道,你們要做的,便是兩點:一,將黃河蘭陽段至大清河上游的這五十裡挖通,留出最後百餘米,開挖一道喇叭口,確保黃河一旦真的決口,洪水必須透過這喇叭口進入開挖的人工運河,能將水引入大清河!並且,大清河主幹流的河道必須暢通,能讓洪水順利透過,直接流入大海。二,將大清河流域和連線大清河一帶的運河,包括河南、汕東甚至直隸一帶的百姓,都要想盡辦法遷走,朕不管你們用流言也好,動用武力也好,有需要,朕會讓討虜軍將士配合你們。兩位愛卿,將這兩件事情辦妥了,朕許你們大功一件!”

魏源和劉長佑連忙應允下來,這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按民間說法,是積累陰德的好事,別說馮雲山許給他們大功,就算沒有功勞,也要盡心盡力地辦好。

劉長佑掌管了農業部之後,對於鄉里百姓的情況很是熟悉,他想到一個嚴重的問題,連忙想馮雲山奏報:“陛下,微臣還有一事啟奏:不知帝國可考慮過黃河決口之後的問題。雖然將河岸百姓遷移,但洪水肆掠,低窪和平原處的農田將會全部被淹,而且不光是水災,一旦洪水退去,還會引發極重的蝗災和旱災。”

魏源也附議道:“不錯!陛下,黃河之洪水,洶湧澎湃,從歷次的決口來看,所經之處,往往形成大面積的河灘和窪地,極利於蝗蟲的繁殖和生長,由此造成來年的蝗災也極為嚴重。而且,黃河一旦決口,形成事實上的改道,會對所經之地的河湖山川都產生嚴重影響,將天然水系和歷年修建的農田水利灌溉溝渠都加以破壞,造成了水系紊亂、河湖淤淺,嚴重削弱了河湖的容洩能力和灌溉能力,形成了‘非澇即旱’的惡性循環,常年受災下去。”

馮雲山點點頭,兩人說的有理。不但如此,洪災過後,還會有大規模的瘟疫,要準備大量的石灰和酸醋才行,而且必須告知百姓,不得飲用未經煮沸過的生水。這些事情,自己都要安排下去。於是,他對兩人道:“很好,你們能想到這些,說明你們是辦實事的人。洪災之後,朕擔心還會發生瘟疫,必須要提前防範。朕會派討虜軍將士和醫教部配合你們,釋放石灰和酸醋,殺滅瘟疫病源。”

馮雲山想到,自己可能想得有些簡單了。他回憶著歷史上的這次黃河改道,好像決口改道之後的幾個月內,也只是災難的開始,並沒有因為洪水褪去便安定下來。

這黃河改道與一般的自然災害不同,一般的自然災害大多是一次性或間斷性的,受災的民眾在災害過後或兩次災害之間有喘息的機會,可以積累一些抵禦下一次災害的物力和財力。而黃河改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完成,它要經過若干年的沖刷或人為的約束才能形成新的河道。從這次的決口到三十年後的整個黃河兩岸堤防修整完成,這30年間,了其中的三四年沒有發生黃河水患外,其餘卻是年年黃河泛濫成災。即便是日後黃河堤防修成後,仍是無歲不決。

要想整治黃河,還必須要大規模的工程,這樣臨時應急,只怕還是難以奏效啊!不過,自己卻是不得不這樣做,只能先拯救那些百姓,之後的事情,卻是要創造世界性的奇蹟,將開封府至徐州,再至淮安府進入運河和淮河河道,將這近千里的河道歷年淤積的泥沙全部疏通,這個工程將會是史無前例。但一旦實施完成,再將黃河河道改回來,便是功在千秋的千古偉業。

想到這裡,馮雲山拿定了主意!

直接喚來內閣副總理曾觀瀾和庶務部副部長王闓運,讓倆人一起草擬好聖旨,他硃批後直接蓋上趕製出來的中華帝國皇帝玉璽寶印,命魏源和劉長佑全權負責黃河的整治。

次日,六十多歲的魏源來不及歇息,也等不及等那個黃淮河道總督衙門成立,便和和劉長佑兩人,領著農業部的十餘名主事執事,離開聖京城,乘船前往淮安府清江浦,黃淮河道總督衙門便設在此處的原本滿清的南河總督衙門。

同時,馮雲山又接連發布命令,讓甲七師和原義一師等討虜軍將士出兵進入汕東地界,準備強行遷移大清河兩岸的百姓。

半個帝國都為黃河之事行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