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731 章 攻打盛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31 章 攻打盛京

馮雲山將左宗棠與範汝增叫來,不單是佈置印度攪屎棍的事情,更多的,還是對外用兵。

如今馮雲山有些甩手掌櫃的意思了。以他現代人的思維,他更願意將自己作為中華帝國這個公司的董事長,而不是中華帝國這個皇帝。他也知道,最多幾十年之後,整個世界的民主共和思潮便會興起,想要做專制的君主帝皇,無疑是不可能的。還不如早些放手,安心當名類似君主立憲的皇帝,馮雲山可不想著自己的子孫後代能有多大作為,還不如像寄生蟲一樣的享用自己帶給他們的餘蔭,安享富貴便成。

既然要當甩手掌櫃,一些費力的事情,馮雲山都只是吩咐內閣和總參謀部兩個機構去做,他問問結果,把把關便成了。事實上,如今帝國新成立沒多久,馮雲山的威信還非常之高,他倒不擔心誰會不聽從他的命令。而且,只要把握好內閣和討虜軍,尤其是討虜軍的那些具體將領,都是他的親信,他倒不愁誰會背叛自己。司法部,內務部,特別是範汝增的特務司,這些可都不是吃素的。

因此,馮雲山通常只是布置任務,政務的事情讓內閣曾觀瀾去牽頭處理,而總參謀部的事情,讓左宗棠去和毛奇去做便成。而他自己,在輕鬆一段時間後,想起自己的特長來,覺得還是利用自己比這個時代多一百六十年的見識這個唯一的優勢,來從容佈局謀劃為妥。

前兩天,從遼東方面傳來訊息,那裡的天氣已經轉暖,討虜軍的陸軍三部,原本的甲一師、甲八師和乙一師,如今新番號已經成為陸軍步兵第一師、第七師和第九師這三支部隊,已經從過冬的錦州府出發,重新收復被滿清攻佔的義州、廣寧兩城,並大軍北進。

太聖三年春,中華帝國討虜軍的陸軍步兵第一師和第九師二萬二千人進攻奉天府新民廳,滿清八旗兵早就埋伏在新民城外數十裡的開城、平安堡等關隘和皇莊內,滿清皇帝奕訢派出的兵部尚書兼盛京將軍隆克託率領五萬八旗精兵將兩軍圍困在遼河岸邊,雙發廝殺交戰數次,互有折損。

滿清方面仗著人多,且一半多是騎兵,熟悉地形,數次衝鋒,但都被佔據河岸一處高地的第一師和第九師擊退。白天,清軍不敢進攻,都是夜裡襲擊二次,一衝不成,被討虜軍火槍萬杆齊發,折損上千,便一晃而逃,但這樣一來,也將討虜軍兩師兵力死死拖住,無法行軍。而且,討虜軍夜晚被襲擊時,難免有所損傷。

正僵持時,第七師繞過新民廳北上,直搗北邊的科爾沁左翼前旗,將這處滿清歷來的后妃誕生地給佔領。訊息傳到新民,滿清八旗兵震動!

而這時,去年秋季跨海趕到遼河河口,攻佔牛莊城和海城兩縣的步兵第八師和東海艦隊(原甲十師)部分陸戰團,也攻佔了遼陽州城,沿途攻佔數十小城鎮和皇莊,直接兵臨盛京城下。

盛京城內的滿清皇帝奕訢大驚,連發三道聖旨,將盛京將軍隆克託率領的只剩下四萬不到的八旗兵召回,防守盛京城。

將軍隆克託慌神了。他沒想到,這二萬討虜軍便將他的五萬八旗精兵給抵擋住了,還讓他們折損嚴重。遲遲攻克不下,如今盛京又危急。無奈之下,他只得捨棄了擊潰這二萬討虜軍的機會,往盛京回撤。他總算指揮得當,在被追兵擊殺五千兵力後,三萬五千八旗兵回到盛京城,嚴防死守起來。

步兵第一師、第八師、第九師作為主力,將盛京團團包圍,一時間炮火連天,盛京城樓塵土紛飛,八旗清兵被炮火打得抬不起頭來。

也許是滿清最後的故都,八旗兵竟然捨生忘死,奮不顧身,城內的八旗子弟也拼死衝上城樓,協助防守。

城牆稍有倒塌,城內的八旗百姓便馬上拆了民房的磚牆,連夜修補。稍微開啟一個缺口,上千八旗兵子弟用人牆堵塞,八旗兵的頑強,竟然一時間讓討虜軍攻不下來。雙方攻防拉鋸戰,連續奮戰半個多月,城樓之上,每天都有二三千人戰死,而城下的討虜軍,也是每天數百人的傷亡,這般消耗,讓城內外雙方都承受不了,但各自咬牙堅持著。

就在這時,北方的蒙古草原傳來一個訊息,科爾沁旗和昭烏達盟的二位蒙古王爺和一位多羅貝勒率先在草原上四處遊蕩的步兵第七師的威逼下,向討虜軍投降了。

說起來,這個步兵第七師在師長陳天仕的率領下,竟然如同霍去病再世,將火炮等重型火器和輜重全部留在後方,而以輕裝上陣深入科爾沁左翼前旗,四下擄掠蒙古馬匹一萬五千餘匹,人人一杆新式火槍和牌刀,直接將自己原本的步兵變成了騎兵,準備的說應該是馬步兵。

有了馬匹代步,深入蒙古草原便易如反掌,而且,這萬餘討虜軍將士來去如風,不停襲擊蒙古王公領地,讓蒙古王爺深受損失,而且因為滿清連年征戰,蒙古草原上的精壯漢子都被抽調去當兵,不是戰死,便是在邊關服役,草原上根本就沒多少壯年勇士,無奈之下,蒙古王爺此時早忘記了當初祖先與滿清皇太極的盟約,生死存亡,哪裡還顧得了那麼多,自顧自地歸順中華帝國。

訊息傳到盛京,滿清皇帝奕訢氣得當初吐血,大罵蒙古人靠不住。也是,蒙古自大清立國以來,一直是滿族最親密的盟友,想不到如今連蒙古五旗也背棄了,雖然這五旗只是蒙古的小小一部分,但這也很能代表問題了。牆倒眾人推,滿清勢弱,連最親密的盟友都要背棄,最關鍵的是這還是科爾沁草原,這個滿清歷朝歷代的皇后誕生之地,這讓奕訢更是絕望。

這個訊息極為致命。奕訢不由擔心其他蒙古王爺和貝子、輔國將軍們都會效仿。一旦蒙古兵投降討虜軍,反過來對付滿清,奕訢擔心自己連逃都沒地方逃,只怕整個滿旗人會有滅族的危險!

正在這時,吉林將軍景淳進言,建議奕訢先移駕阿勒楚喀城,再遷都黑龍江城。景淳的說法是,黑龍江城遠在北方,處在深山老林之間,等討虜軍難以追到那裡,而且,那裡冬季漫長,滿族八旗兵生活習慣適應,但粵賊不行,那裡作為最後的根基,可以與粵賊周旋。而且,順便還可以將肅順和黑龍江將軍英隆的那上萬八旗兵招納,聚集兵力壯大朝廷力量。

不得不說,如今這個情形下,不管是吉林將軍景淳,還是作為滿清的皇帝奕訢,都不再抱有希望還能反攻中原。他們都只能幻想著能守住滿洲之地便萬幸了。

原本像黑龍江這樣的苦寒偏遠之地,除非被貶,連尋常的王公大臣都不願意去就任職位,可如今他堂堂滿清皇帝,卻被粵賊一路打得狼狽不堪,竟然想著要逃難去這裡。實在是形勢逼人啊。

一時間慌了神的奕訢,知道盛京已經不能多呆。對於這幫粵賊,他深有體會。再堅固的堅城,只要被他們盯上,就沒有不攻克的。何況如今城中的青壯已經是越來越少了。再這樣耗下去,只怕盛京城沒破,滿清八旗子弟就要死光了。

他甚至想到,會不會這本身就是那該死的粵賊的險惡用心,說不定原本就可以攻陷盛京城,故意拖著不破城,而是以這種方式,讓城內的八旗子弟紛紛上城牆防守廝殺,藉機將這些八旗子弟殺害。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滿清皇帝奕訢怕了。他不是怕自己被俘虜,而是真的怕滿族人丁都葬送在自己手裡。原本的盛京近十萬八旗大軍,戰死了三萬多人,蒙古旗兵逃走數千,只剩下不到六萬人。而盛京城中的十六七萬八旗子弟,更是因為協助守城戰死三四萬之多。

無奈之下,奕訢只得答應放棄盛京,遷都黑龍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