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734 章 緬甸戰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34 章 緬甸戰略

馮雲山索性讓劉勝邦取來一張世界堪輿圖,這副地圖還是他自己根據後世的記憶畫出來的,雖然有些比例和位置不一定準確,但八玖不離十,比滿清出的地圖要強上太多。

看了看臨近的朝鮮和日本,馮雲山笑了。如今,趁著英法聯軍和俄羅斯還在克里米亞打仗,他一方面要加強沿海海岸幾個大型通商口岸的海防,另一方面,準備派出海軍鍛鍊一番,出海攻略一下朝鮮和日本,權當訓練,不先練好兵,將來萬一英國人的軍艦打過來,如何迎戰?而且,若是在此之前能將朝鮮和日本佔據下來,也多了幾個海外基地。這樣的話,無論是補給,還是戰兵兵源,以及出兵防守都極為有利。

看著地圖,西邊新疆、北邊的蒙古和東北的滿洲等地,都已經有安排,而東海面的朝鮮和日本,馮雲山也要提前佈置一番。

他對左宗棠道:“左愛卿,朝鮮之事,也無需過多的擔心。就先按你的方略進行,朝鮮李朝承平日久,武備鬆弛,又依附滿清為屬國,李朝依靠文人治軍,實行兵將分離制度,無定將、無定卒,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而非常備軍,根本就無甚戰力,真要攻佔,發兩個步兵師便可一舉而下。不過,還是讓秦日綱先行進入,討虜軍再進入圍剿,順便接管朝鮮,讓其迴歸中華。左愛卿,便由你總參謀部自行安排,交朕過目便可。”

馮雲山根據自己對這個時代的朝鮮的大致瞭解,知道這個時候,應該是後世廟號哲宗的李昪,朝鮮李氏王朝第25代君主,也是倒數第二代君主。此人在歷史上沒有多少名氣,只知道是個一位傀儡國王,為人優柔寡斷,耽於酒色,身多疾病,所以早早去世。他在位的這段時間,整個朝鮮朝政,都是由外戚安東金氏把持。

因此,只要將這權臣安東金氏掌控,便掌控了整個朝鮮。

而範汝增又稟報說,如今朝鮮國內實際當權的是安東金家家族,一手遮天,族長名金左根,和他的堂弟金汶根兩人一起把持朝政,國王成了傀儡。朝鮮如今全國人口有一千四五百萬左右,兵力說是有十餘萬,但都只是鎮壓一下赤手空拳的農民起義,已經很長時間未打仗過了,完全沒有訓練。而朝鮮國內稅收嚴重,一遇到災荒,就屢屢發生農民起義和反叛事件,國內形勢堪憂。就算佔領,也是一種負擔。

對於範汝增的這種擔心,馮雲山倒沒在意。馮雲山佔領朝鮮,完全是順帶的,並沒奢望那地方能提供多少資源,也就幾個人參而已,其他的什麼比得上中華?但要儘快征服滿洲,沒有征服朝鮮來得快。只要征服朝鮮,再以朝鮮兵為先鋒,利用其適應東北的環境,就算是冬季,也能作戰,逼其衝在前面與滿洲人廝殺,討虜軍在後面督戰便可。而且,不久要出征曰本,也可以利用朝鮮兵出戰,相信以朝鮮百姓的德性,很樂意充當幫手,攻打曰本。

再一個,馮雲山純粹是不想在後世再出現宇宙無敵的那個棒子民族,吹噓連孔子和端午節都是他們的之類的事情,反正順帶的事情,直接將朝鮮變為二個省,一了百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到這,馮雲山斬釘截鐵地道:“朝鮮必須要儘快攻佔下來!最好是殺一批人立威,逼服其他人。在將士們進入朝鮮之後,可派人聯絡這個權臣的金家,看他們是否有歸降的意願。”

左宗棠連忙應了下來。

至於日本,馮雲山是想先派水師襲擾一番,若能逼其簽訂歸順條約,就對其實行壓榨政策,若是對方強硬不肯投降,那時朝鮮想必已經攻下,便派步兵和朝鮮軍隊前往曰本本土,總之不讓曰本有崛起的機會。

馮雲山又看向地圖,中華的南面,還有個呂宋以及蘇祿,如今都已經被西班牙佔領。戰時還不能動,不過,自己與西班牙倒是可以合作。這個早前的歐洲強國如今沒落,先是被英國欺壓,往後還要被美國戰敗,而且歷史上對方與中華干係不大,連入侵中國的八國聯軍都沒有他們,倒是可以拉攏的物件。

最後,馮雲山將視線投降西南邊。東南亞諸國已經佔領了安南,其餘的地方也在加緊擴大影響,而最大的兩個國家,便是印度和緬甸。

芸南與緬甸邊境那邊,似乎很長時間沒訊息了。半年前,馮雲山接到率領原本的甲二師、乙十二師共21000人的李開芳的稟報,說已經從佔領的騰越與緬甸交界的密支那進入緬甸境內,追擊率領三千清兵和五千民壯的芸南提督文祥。

李開芳當時是按照當初馮雲山給他的命令,讓滿清原芸南提督文祥率兵進入緬甸之後近半年,深入緬甸境內,他才準備妥當,率領兩支部隊進入緬甸,主要目的,便是順勢將緬甸的伊洛瓦底江流域控制住,這裡條河流的中部,可是有個叫仁安羌的地方,盛產石油。

當初馮雲山在收復昆明時便籌劃著,能搶先佔領緬甸的石油產區仁安羌。如今進入緬甸,不知道進軍到哪一步了。主要還是山高路遠,訊息不便,都出兵半年了,還沒有訊息傳回來,想必是半路碰到什麼事情。

好在當初馮雲山登基的時候,釋出過聖旨給李開芳。當時馮雲山在接到特務司的稟報,說是緬甸已經與英國交戰過兩次,被英國殖民者將緬甸南部的下緬甸一半多地區全部佔領。並且,經過第二次緬甸戰爭之後,緬甸國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緬甸貢榜王朝的君主在第二次英緬戰爭之後,緬甸王爺孟桐和弟弟加囊親王一起推翻了原本的國王蒲甘王,孟桐成為緬甸新國王。

孟桐生性仁慈,對英國殖民者抱有幻想。他希望透過和平談判使英國侵略者自動歸還被侵佔的緬甸南部地區。他指定在緬甸的蘇格蘭商人和英國官員為自己的顧問,希望能讓英國人同情緬甸,交還南部地區,並且,在克里米亞戰爭發生後,英國由於要抽調兵力前往歐洲,宣佈停戰,孟桐還真就答應停戰。同時,英國戰力的下緬甸地區鬧糧荒,駐守在下緬甸的英軍要靠從印度跨海運糧來供應。加囊王建議敏東利用這個機會收復南部的失地。可是,敏東竟然拒不出兵,反而主動向英軍供應糧食,聲稱緬甸不能在朋友的背後放暗箭。他的弟弟,加囊親王只能暗地著急,讓緬甸零星軍隊與英國人周旋。

馮雲山從特務司那邊瞭解到這個訊息,大吃一驚。不由對這個緬甸國王孟桐欲哭無淚,這傻X,不過,他的弟弟加囊王似乎可以利用一番。

馮雲山不由改變了對緬甸的思路。於是,在他稱帝後回到聖京,便發了聖旨給李開芳,要求他進入緬甸後,暫時只是追擊清軍,並利用這個機會,偷偷地聯絡下緬甸的這位加囊王爺。最好是能支援對方奪下王位,發動緬甸一國之力與侵佔緬甸的英軍對抗。並且,馮雲山提示李開芳,可以派出數千或是上萬的討虜軍將士假扮緬甸士兵,趁英軍不備偷襲他們。反正惹怒英軍,也是緬甸的貢榜王朝承擔英國人的怒火,只是儘量不要讓英國人知曉此事。

如今這麼久都沒訊息,馮雲山不知道李開芳他們到底怎麼樣了,有沒有實行自己的計劃。

不過,馮雲山對於李開芳率領的二萬一千名討虜軍一點都不擔心。四年前英國第二次攻佔緬甸,出動的兵力也就一萬多人,當然很快就擊敗了緬甸,但隨著後來克里米亞戰爭的爆發,起碼超過一半以上的兵力被抽走。

因此,馮雲山有理由相信,同樣是洋槍裝備的討虜軍,戰力不會比英軍差太多,特別是這英軍還只是從印度殖民地調來的很多印度和孟加拉士兵組成的混合兵種。

畢竟,此次李開芳率領的討虜軍中,甲二師做到洋槍配備八千杆,乙十二師也配備了洋槍二千杆。加上準備了那麼長時間,後勤補給都籌備了很久。

馮雲山現在覺得,相對於直接佔領緬甸,可能以另外一種方式,透過援助緬甸趕走英國人,讓緬甸依靠中華帝國,而且有事情緬甸在前頭,這樣的模式會更好。

自然,討虜軍若是直接攻打緬甸,以李開芳的這二萬將士,一萬杆洋槍,就算有些傷亡,也能一戰而下。但必定會導致對其垂涎已久的英國人的不滿。

英國印度殖民者已經發動了兩次侵略緬甸的戰爭,佔領了整個下緬甸一帶,不久的將來,可是還要將整個緬甸全部佔領。因此,緬甸對於英國人來說,早已經是到嘴裡的肥肉,只需等英國將別的地方消化一下,再將這口肥肉咬下去便行了。這個時候中華帝國出來爭奪這肥肉,必定會遭受其重點打擊。

若是討虜軍與緬甸宣戰,說不定便會讓抵擋不住的緬甸絕望之下,徹底投降英國。像那位孟桐國王一樣,還真很有可能。倒還不如不要對付緬甸,轉而支援緬甸,讓其出面與英國人作戰,繼而將英國人佔領的下緬甸也佔領。

馮雲山其實最看重的還是那仁安羌的石油。至於下緬甸,如果能由討虜軍佔領,修建幾處軍事城堡和炮臺,派兵駐守,那自然最好不過。

想到這,馮雲山讓範汝增抓緊打探緬甸方面的訊息,同時,讓左宗棠透過總參謀部下令,讓駐守在芸南騰衝一帶的討虜軍保持警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