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46章 加爾各答之戰(中)

然後,讓亨利絕望地是,河谷對岸的槍炮聲震耳欲聾,就沒停歇過。殺喊聲和慘叫聲,不斷響起,隨著山風刮過的煙霧一起,吹進他的耳朵。

過了二個多小時,羅斯率領的5500步兵和炮兵終於抵達河岸邊,而這時,河谷裡的洪水也慢慢褪去,河水雖然比一個膝蓋要深,但還沒齊腰,除了火炮外,士兵們完全可以渡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對面的槍炮聲已經停止,硝煙也不知道何時已經散去,只剩下稀稀拉拉地幾十聲槍響,還有隱隱的戰馬嘶鳴聲。

又過了一會,隨著五百多名騎兵逃了回來,帶回一個驚人的訊息:過河的英軍,1400騎兵和1700多名步兵,除了這五百騎兵逃了出來,其餘的900騎兵和1700步兵,全部失陷了。若是加上被洪水沖走的500來人,還有剛才隔著河谷對射激戰損失的300兵力,短短半日功夫,便折損了3400兵力。

他沒想到,落後的緬甸軍隊竟然還會用這種最為古老的原始方法,在上游堵塞河道,再決口放水。也是自己大意,急於追擊敵軍,沒往河流的上游去偵查對方動靜。難怪那些緬甸兵停留在這附近那麼長時間,原來竟然是在上游築壩。

但羅斯仍是堅持繼續進軍!越是遭受失敗,越是不能放棄,要用異常酣暢淋漓的勝利挽回來。

如今雖然遭受這重創,但幸好損失的大部分是孟加拉僱傭兵居多,大英本土士兵沒遭受多少損失,真是不幸中的萬幸。而且,憑藉這8千多留下的士兵中還有近七千大不列顛本土士兵,以其精良的裝備,只要小心一點,堂堂正正地找敵軍正面野戰,就算不能將敵軍全殲,至少也能擊潰對方。

派出偵查兵在上游仔細檢視一番後,分批渡河,敵軍並沒來襲擾,英軍很快便順利渡河。

……

而英軍進攻方向的傑索爾村中。

一名身穿高大魁梧的身穿緬甸軍服的軍官,也同時下達命令:“下令全軍撤出傑索爾村。同時按照預定的計劃好好佈置,我們要熱情款待下這幫英國佬!”

這名說漢語的軍官,正是當初率領原本的甲二師和乙十二師二萬一千討虜兵,從芸南進入緬甸的李開芳。

當初他進入緬甸之後,鷙伏了一段時間,摸清緬甸的情況之後,便主動和緬甸親王加囊秘密聯絡,代表中華帝國和緬甸重新恢復宗藩關係,答應幫助加囊親王奪得緬甸國王之位,而加囊也表示願意跟貢榜王朝歷代的先祖一樣,向中原的中華帝國朝貢稱臣。

不過,事實上貢榜王朝當初成為滿清的藩屬國,只是表面上的稱謂,其和滿清交戰數次,反而屢屢得勝,不過,因為滿清兵多將廣,知道不能過於得罪滿清,加上又懼怕滿清與暹羅夾擊,因此勉強稱藩。實際上到底降服與否,李開芳也不得而知。不過,暫時這位想成為新緬甸國王的加囊親王承諾得很好。

於是不久,李開芳率領精兵喬裝城緬甸兵,進入伊洛瓦底江,協助加囊親王發動政變,將君主孟桐囚禁了起來,使之成為貢榜王朝的新君主。

加囊成為新的君主後,大概是認識到中原王朝的強大,加上其為人還算信守承諾,統一緬甸成為中華帝國的藩屬國,一方面派人透過芸南抄陸路前往聖京上國書及進貢,另一方面,按照李開芳的意思,兩路發兵。一路攻打下緬甸,一路隨同李開芳大軍往西北方向進發,偷襲孟加拉地區。

他可能也知道,不藉助宗主國的力量,他的貢榜王朝和整個緬甸,遲早要被英國人吞併掉。而向來是禮儀之邦的中原王朝,卻不會吞併緬甸。該投靠誰,自然很明白。

於是,便出現了先前的一幕。

不過,讓李開芳鬱悶的是,緬甸貢榜王朝派出的三萬軍隊,竟然有五千騎兵,但其指揮官,同樣是王爺的孟霍,卻對英國人畏懼如虎,即便他一再邀約,仍舊在後面不敢進攻。

無奈之下,李開芳只得率兵在河谷對岸阻截英軍,但他不願自己的討虜軍折損太多,便也不與英人正面對戰,只是根據師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側面襲擊英軍。沒想到,以古老的攔堵河水的方式,竟然偷襲英軍成功,雖然在前期對戰時候討虜軍也折損了近四百人,後來的圍剿東岸英軍又折損了百餘人,但英人損失三四千人,可謂是大勝!

就是不知道,參謀部在這孟加拉的小村子內,佈置的計謀,能不能再次奏效了。

一個時辰之後,李開芳接到前線偵查來報:“師長,英國人變得很是謹慎,而且他們紀律嚴明,只有幾十人上當吃了那些有毒的飯菜酒食,便立刻識破了我們的計策。現在他們追來了,是戰還是撤,師長您拿主意吧!”

李開芳有些失望地嘆了口氣:“英國人還真是小心謹慎了。原本以為至少能毒死上百人呢。哎,他們距離我們還有多遠?”

“只有五六裡距離!”

“英國人火力很猛,且訓練有素,不可與之硬拼,否則,只怕很多兄弟們都要死在這異國他鄉。你立刻通知緬甸的那個孟霍王爺,讓其帶領步兵在前方的山上埋伏,準備伏擊英軍,還有那三千騎兵,立刻至南北兩側繞道到傑索爾村,從側翼夾擊英軍。告訴孟霍,若是他再不死戰想要逃走或是坐觀虎鬥,我們便和英國人聯合起來,一起攻打緬甸!我李開芳說到做到!”李開芳說完,又親自下令全軍繼續往東撤退。

雖然知道手下將士都嗷嗷待戰,但透過傑索爾村西面的河谷對戰,李開芳還是清楚,這幫英國人打仗還是有兩下子的,即便是出其不意地伏擊對射,也沒佔多少便宜,而且英國人的火槍隱約比自己這邊要先進一些,士兵的單兵作戰能力似乎也要強上不少。因此,李開芳儘可能地避免正面作戰,爭取和緬軍一道合攻,如果可能,最好能以緬甸人為先鋒正面吸引英軍的火力。

因此,李開芳還是忍耐,讓討虜軍往後撤退。

繼續往東撤了三里多,偵察連來報,說是英國人進軍的速度加快,追上來了。

看來,英國人也是被激怒了,又害怕再出現什麼陰謀,急於尋求戰鬥了。而這時,信使來報,緬甸王爺孟霍的騎兵已經趕到北翼,做好進攻的準備。而孟霍的步兵主力也都埋伏起來,就在前方不遠二里不到的地方。

李開芳大喜。當下命令各團團長,準備作戰。他們調轉方向,繞道埋伏之地,轉而向東南方向進發。

英軍很快便追了上來。不得不說,英國人的確訓練有素,大熱天穿著統一的帶黑翻領紅色軍大衣、白色半長褲腳穿黑色皮鞋和長鞋套,正是後世著名的“龍蝦兵”統一裝束。但他們絲毫沒有怨言,整齊有序地進軍,而且行軍速度竟然沒比討虜軍們慢上多少。

李開芳下令討虜軍在東南角的幾個山頭散開,佈下伏擊陣型,並讓將士們最後一次檢查槍械,做好戰鬥準備。

而此時,英軍距離埋伏的地方也越來越近。不過,英國人的幾十名偵查兵一直在前頭距離大部隊三里開外的地方盤旋著,很快便發現山頭上的緬甸伏軍。

英國人稍稍遲疑,便做好了作戰準備,不再進軍,而是散開佈下線列式陣營,等帶後面的炮兵上前。很快,三十多門加農野戰炮架設起來,在緬甸伏軍開火之前,英軍便先行開火。火炮猛烈地在山頭炸響,緬甸王爺孟霍忍耐不住,連忙下令還擊,不過,他們落後的火槍根本不夠射程,反倒被英軍中的新式單發前裝式線膛擊發槍給射殺不少人,只能依靠提前埋設的小口徑火炮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