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761章 朝鮮來的訊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761章 朝鮮來的訊息

牽著已經二歲的兒子馮癸世,慢慢地在皇宮後花園內散步,馮雲山其實是在思索帝國日後的走向。

最近一段治理帝國國政,總算是將整體方向調整下來,內閣各部都已按照他指定的方向按部就班地運轉著,而帝國也飛速發展。

黃河決口造成山東諸省的災民,基本都已安置下來,其中,除了二十萬災民安置在臺灣府和琉球府外,還有三萬災民直接安置在濟州島。

而早在十個月前,討虜軍步兵第一師、第八師、第九師作為主力,佔領盛京等地之後,加上陳天仕率領步兵第七師化身馬隊,在蒙古草原上四處遊蕩殺戮,錫林郭勒盟和哲裡木盟等蒙古部落四處分散,無兵作戰,為了避免損失,只得紛紛表示歸降帝國。見盛京一帶牢牢被帝國掌握在手中後,馮雲山便參照後世的闖關東移民運動,直接從山東、直隸、河南和安徽這四個人口大省,特別是黃河淮河一帶經常遭災的地區,用時半年多的時間,發動了超過50萬無地的流民、貧苦佃戶等,以兩個討虜軍步兵師的兵力全程護送,並提供一路上的糧食開支和安頓下來的三個月口糧為代價,耗資800萬聖元和三百萬石糧食的代價,終於成功將46萬百姓移民在盛京一帶。還有近6萬百姓出了山海關不久,便哭鬧著要回鄉,護送的軍士倒也不強迫,任其自行回去,不過,一路補貼的農具和糧食回去之後還得還給官府。

而這移民的安置,效果也非常的明顯。

臺灣島上日益繁華起來,不再是處處荒島毫無人煙的模樣,雖然還比不上中原地區,但在一些平原地區和河谷丘陵地區,每隔十餘里,便有一個村寨,種地開荒,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琉球群島更是一片忙碌。討虜軍的外海水師的一支艦隊,一支在琉球群島四周遊蕩,與日本、南洋通商的商船,都在琉球中轉歇息。

盛京地區,原本數百個滿清的皇莊,滿清貴族一逃,耕種的包衣奴才被滿旗兵帶領著逃的逃,戰死的戰死,這些開闢著良田的皇莊,便全部被討虜軍繳獲。隨之而來的,便是從江蘇、安徽和山東一帶趕赴盛京的中華帝國選派官員,至此治理。而無地的流民一到,正好分配土地,紮根下來,重新組成一個個的村寨,不過是將山東平原或是華北平原的張家莊或黃土村等地名換到盛京一帶而已。

有了遷移過來的流民紮根,盛京一帶奉天府四周,儼然已經與中原一樣,已經是漢人耕作區,難見滿旗人的影子了。這也難怪,大部分的滿期人,在清兵北逃之後,也跟著四散逃走了,躲入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之中。少數來不及逃走的滿旗人和錫伯、達斡爾人等,紛紛改頭換面,剪去髮辮假扮漢人,討虜軍也不追究。甚至不少錫伯、達斡爾人都不改頭換面,直接歸順討虜軍,被充當先鋒和領路之人。

馮雲山搖搖腦袋,做個皇帝果然太累了。想想自己都已經基本放權出去了,民政有內閣,軍事有總參謀部,都已經快成甩手掌櫃了,可還是有這麼多的問題要自己考慮,真不敢想象以前的那些皇帝是怎麼熬過來的!可完全放手又不行啊,帝國畢竟才建立不久,方向還得自己把握,畢竟除了自己,也沒人能有前瞻性和世界性的眼光了。

看著已經會搖搖晃晃走路的兒子,馮雲山心中一片安詳,一種血肉相連的感覺,真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惜這片刻的寧靜都是殊為不易。

左宗棠和毛奇兩人,在劉勝邦的帶領下,已經在園角的拱門處探頭探腦了。

馮雲山嘆了口氣,將手中的兒子交給身後不遠處的宮女,朝劉勝邦招了招手,兩人不好意思地小跑著過來了。

“陛下恕罪,微臣本不想打擾陛下,可實在是…..”左宗棠一到面前,便大禮參拜,主動討饒。

毛奇單膝跪下,也跟著行了一禮。

毛奇跟隨在左宗棠身邊,已經能緩慢地將一些中文了,與左宗棠相處一段時間,他發現自己的這個直接上司是如此的睿智,滿腹謀略,只不過是侷限於冷兵器的兵法,要不然,自己還真沒辦法與之相比,但自己也有自己的優勢,丹麥和普魯士容克軍官體系的沉澱讓自己有著良好的軍事指揮基礎,就像皇帝陛下所說的,他看中自己的,正是這最基礎最全面的綜合軍事參謀體系。

劉勝邦也無奈地搓搓手。

“季高什麼時候也變得如此虛偽了?發生了什麼大事,讓朕的左愛卿和毛愛卿竟然一起前來。”馮雲山開了個玩笑,氣氛一下變輕鬆起來。

左宗棠忙道:“陛下,接北方軍情急報,步兵第八師、第九師和另外三萬在北方擴編的新兵,一共5萬餘討虜軍一路北攻,進軍順利,如今已經佔領盛京全境,原滿清的吉林、白都訥、阿勒楚喀、寧古塔、齊齊哈爾等副都統區的主要城堡也被我軍佔領,只剩下黑龍江的呼倫貝爾、墨爾根、黑龍江和吉林的三姓,一共4個副都統區還未被我討虜軍佔領。”

“陛下,就像早前分析的那樣,除了去年底六千科爾沁蒙古騎兵和赫哲族三千兵力的歸附外,其餘的居住在吉林與哲裡木盟等地的數萬錫伯族和達斡爾族人、赫哲族、索倫族等都紛紛背棄滿旗人,向我討虜軍稱臣。如今那滿清餘孽只剩下四萬兵力,加上族人十餘萬和其他族部落共計二十餘萬人,奕訢在我軍尚未進攻阿勒楚喀城便已經倉皇而逃,領著清兵主力徑直逃入黑龍江城固守。另外,呼倫貝雨爾城和布特哈城、三姓城和黑龍江河口以及江邊的雅克薩、額勒和哈達等地也有滿清的一些駐兵。陛下,滿清殘餘勢力已經實力大損。不過,如今北地又進入冬季,我軍無力再發動進攻,只能停兵休整。”

馮雲山大喜,喝道:“好!朕要為前線的將士們賀喜,等他們凱旋歸來,朕要親自為他們慶功!不過,左愛卿,就這個訊息麼?”

“陛下明鑑,還有個重要軍情,卻是朝鮮方面出現了情況。秦日綱率兵二萬進入朝鮮後,四處殺掠抓俘擴兵,脅迫朝鮮民壯加入太平兵中,兵力竟然迅速擴大到5萬,沿途勢如破竹,一路攻佔了朝鮮北部的昌城、朔州、大館和西北海邊的新義州、鹽州等小城。朝鮮兵力衰弱,國主李昪派兵圍剿,雙方在定州和秦川兩地發生兩次激戰,互有損傷,朝鮮兵力大損,而太平兵雖然也只剩下3萬餘人,但稍加脅迫又是5萬餘眾。朝鮮國主李昪眼見無法戰勝,竟然招安,沒想到那秦日綱不知為何,也同意歸降朝鮮,向國主李昪稱臣。李昪仍舊封秦日綱為燕王,將朝鮮北部的昌城、朔州和新義州三城封給秦日綱,以微臣來看,應該是察覺到我討虜軍有進軍朝鮮的意圖,因此想籠絡秦日綱讓其對付討虜軍。”

“哦,朝鮮顯然是打錯了算盤!那秦日綱狼子野心,本就是見朕的大軍前去收復盛京,這才逃往朝鮮,又怎會回頭與討虜軍廝殺?那後來呢?”

“陛下英明!”左宗棠一臉幸災樂禍地嘆道:“根據軍報,一個月半前,朝鮮東部的元山突然爆發農民暴亂,數千百姓攻佔了元山城,舉旗造反,李氏連忙調兵前往鎮壓。而這時,秦日綱抓緊機會,在手下休整完成後,以脅迫的三萬朝鮮壯勇為前驅,趁機出兵,攻佔了平壤府城,將整個平安道和寧安道的咸興府城都攻佔下來。並且,秦日綱在太平軍一佔領平壤城,便迫不及待地在那自稱天王,聲稱恢復太平天國。”

.........推薦精品歷史作者一袖巨的新書《奮鬥在晚明》,這是一本註定又要精品的書,羨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