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16章 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

很快,尤浪漫也跟著派人送來詳細的報告。尤浪漫雖然率領旗艦“南洋三號”逃回坤甸港內,但他在甲班指揮的時候被英軍的炸裂的榴彈炮碎片擊中,身受重傷,不過性命無礙,而“南洋三號”艦上的三百多名海軍將士也犧牲四十餘人,還有近百人受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原來,四日前,尤浪漫率領南洋艦隊第三分艦隊護衛著押送荷蘭俘虜的運兵船過了三口洋後,便直接向北前往西貢。離開三口洋不久,在經過淡美蘭群島時,便遭遇到了英軍一批艦隊的圍堵,尤浪漫懷疑,英軍是調集了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以及西印度艦隊一起湊成的主力戰艦都出動了,一共有十五艘戰艦,其中大噸位的主力軍艦有五艘,都是一兩千噸以上排水量的戰艦和巡洋艦,火炮超40門,另有十艘各式樣的護衛艦和蒸汽炮艦,經過現場的瞭解和蘭芳共和國從星家坡處打聽的訊息,應該是以駐紮在加爾各答港為基地的東印度和中國聯合艦隊為主。

英軍軍艦當時便透過旗語要求南洋第三分艦隊接受檢查。尤浪漫當然不肯,這時,一名自稱是英國使者的洋人在一名華人通事的陪同下,乘坐皮划艇來找到尤浪漫,聲稱率領英軍聯合艦隊的指揮官是英國駐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的司令西馬少將,要求尤浪漫放下運兵船,並跟隨英軍艦隊前往星家坡接受戰事調查,否則,便行攻擊。

尤浪漫大怒,置之不理,率領第三分艦隊離開。英國人首先發動攻擊,第三分艦隊立即還擊。不過,英軍的火炮雖然射程沒有第三分艦隊遠,但仗著軍艦眾多,而且火炮數目眾多,威力也不小,在付出一艘巡洋艦重創、一艘護衛艦和二艘蒸汽炮艇被擊沉的代價後,終於成功衝入五百米以內的距離和第三分艦隊進行接舷炮戰。

也是尤浪漫大意,不過他也是出於無奈之舉,因為有數十艘運兵船的拖累,光是荷蘭士兵戰俘倒好,運兵船上還有十餘名守衛和水手都是討虜軍將士呢,不能拋棄,於是乎,尤浪漫為了掩護運兵船先行撤走,順西南風朝北逃走,而他率領第三分艦隊慢慢地一邊逆風往南,想將英國軍艦拖住,一邊猛烈開火,與英國軍艦對轟炮戰。

尤浪漫的確因為接連勝了布洛克王朝和荷屬東印度艦隊的原因,有些自大起來,加上英國人衝入戰場靠近他們第三分艦隊便損失了三艘軍艦沉沒、一艘巡洋艦重創退出戰場,尤浪漫認為憑藉自己的火炮射程和威力優勢可以與英國人一拼,結果英國軍艦一開火,才發現,近距離接舷炮戰,英國艦隊的炮火比自己猛烈得多,而且對方的火炮在近戰時極為準確,“南洋六號”當場便被從炮門處炸裂了主炮,廢了一半,等調轉角度,換另一側火炮時,已經被英國人搭設舢板,衝上了甲板。

“南洋六號”船上都是炮手和水手,只配了十杆火槍,哪抵擋得住數十人的近戰進攻,很快便被英軍佔領。

而一艘一千二百噸級別的護衛艦和另外的二艘小排量的炮艦在第三輪火炮之後,便因為中炮太多,直接沉沒,船上的二百餘名討虜軍將士,只救上十餘人。不過那英國軍艦還算人道,不但將他們自己沉沒的軍艦上的士兵打撈救起,連同落水的討虜軍將士也一併救上不少上船。

尤浪漫見勢不妙,連忙下令撤退,但被英國軍艦纏上,哪裡還那麼容易能脫身?又經過二輪轟擊,另外一艘護衛艦也被俘虜,連尤浪漫自己也受了傷,幸好“南洋三號”仗著航速快,又順風往東南方向跑,英國人好像重點在運兵船,忙著俘虜運兵船,才讓“南洋三號”繞道討回坤甸,因為船體受損,需要修理。

不過,根據尤浪漫的報告,此次大戰,英國的聯合艦隊其實也損失不少。在後面的對轟中,又擊沉一艘炮艦,擊傷一艘護衛艦。

最後,信使說起了尤浪漫的請罪,等譚體元一到坤甸,他便自求降罪處分,讓他戴罪立功。同事,尤浪漫還有些擔憂,他擔心英國人將受損的兵艦和那些俘獲的運兵船安頓好後,還會進攻坤甸,進而進攻巴達維亞,提醒主將譚體元注意防範。

聽到這裡,譚體元心中怒氣稍稍平緩了一下。這樣算起來,其實尤浪漫率領的第三分艦隊雖然差不多全軍覆沒,只逃出旗艦“南洋三號”,還船體受損,但還不至於輸得太慘。英國人那邊,前後整個也損失不小,一艘護衛艦和三艘蒸汽炮艇被擊沉,還有一艘巡洋艦和一艘護衛艦受傷。

那現在英國聯合艦隊,能作戰的便是大噸位的主力軍艦四艘,護衛艦和蒸汽炮艇還有五艘,算起來,自己未嘗不能與之一拼。重點是不能和尤浪漫那樣,直接與之硬拼,而是要利用射程,與之較量。

譚體元打定主意,便召集所有剩餘的軍艦,只留下因遭受重創被俘獲的一艘戰列巡洋艦、一艘荷蘭巡洋艦和二艘武裝蒸汽船留守巴達維亞港口,守衛運兵船和碼頭,又讓曾國荃率領步兵佔領好港口航道邊上的炮臺,嚴密守衛。

他則和丁汝昌兩人率領南洋艦隊的第一、第二分艦隊(也被擊沉了一艘護衛艦和一艘蒸汽炮艦,只有10艘軍艦了),加上繳獲的原本荷屬東印度艦隊的5艘還能作戰的軍艦(一艘巡洋艦,二艘護衛艦,二艘小型炮艦),浩浩蕩蕩從巴達維亞啟航,徑直往坤甸方向駛去。他準備在坤甸稍微補給一下,同時打聽英軍艦隊的訊息,尋求戰機。

......

五天後,還是淡美蘭群島附近不遠的海面上,英國駐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的十二艘兵艦排成兩列縱隊,航行在海面上。

旗艦“愛勒考特號”的船首甲板上,英國駐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的總司令西馬少將,手持望遠鏡看向遠方,茫茫大海無邊無際。前幾天的那場激戰,讓他到現在還是心神不寧!有多長時間沒有經歷過這麼兇險的海戰了!

西馬出身於英國海軍世家,他的父親是拿破崙戰爭時期的名將,而他也自幼時便參加海軍,如今雖然還不到六十歲,卻具有四十餘年的海上經驗。原本他在波羅的海海軍那皮中將之下服役,而隨著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束,而遠東地區戰事頻繁,特別是印度的叛亂,東方的一個帝國開始崛起,海軍部特將他晉升為海軍少將,以接替施在印度叛亂中犧牲的泰麟將軍,成為東印度及中國聯合艦隊的司令官。

幾天前與那支小型艦隊的海戰,讓他察覺到東方那個原本落後的帝國,如今已經完全不一樣了,與十多年前的那個滿清不可同日而語了。

在俘獲的那兩艘東方軍艦(南洋六號和一艘護衛艦)中,他終於發現一個讓他震驚的事情,也終於明白那些明顯沒經過系統訓練、戰術極為缺乏、操作也很不熟練的敵人為何能將他的艦隊擊沉4艘軍艦、擊傷二艘了:

那艘被稱之為“南洋六號”的巡洋艦上和另一艘護衛艦上,一共有三十門火炮,其中有六門中等口徑、二門小口徑的火炮竟然是線膛炮,這也只是讓他有些震驚,但其中的一門中等口徑的火炮竟然還是後裝線膛炮!這讓他大吃一驚,回到星家坡後,他便悄悄帶人試驗了一下這門編號為“克虜伯-D/150C/216#”的後裝線膛炮,結果這門火炮的性能參數讓他目瞪口呆:這門後裝線膛炮,最遠射程能達六至七千米,靜止目標下的有效射程超過三公里,而且精準度很高。

他當時臉都白了,一陣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