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834章 電纜和油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34章 電纜和油田

回到馬嫋鎮上,馮雲山還饒有興趣的讓臨高縣長王承烈將鎮公所的鎮長以及警師、稅師、教師等相關人員都找來,召見了他們,勉勵他們好好為自己、為中華帝國效力。

透過瞭解,馮雲山清楚如今的縣以下的各鄉鎮基層官府都已經建立了起來,作為最底層的官府單元,直接接觸百姓的便是鄉鎮官員,從後世過來的馮雲山最為重視這一層級。

畢竟後世的經驗告訴他,鄉鎮官府才是跟百姓最為密切的,百姓也只是透過各鄉(鎮)公所才對整個中華帝國朝廷最為直觀的認識。因此,能不能爭取百姓的支援和擁護,取決於百姓能不能過上安定地、能吃飽飯、穿暖衣、有奔頭的日子,而這些,卻都要透過鄉鎮一級的官員來直接實現。

不過經過一番直觀的檢視,馮雲山還是挺欣慰的。馬嫋鎮公所還算比較務實,除了鎮長和教師是從臨高縣派來的外,其餘的基本上算是四周種植橡膠園的客家移民,也算是本地人了。而且,因為瓊州府北部黎族百姓不多,而客家移民主要遷入的都是瓊州府北部和中部一帶原本人煙比較稀少的地方,因此與黎族爭地倒沒有發生。因為鎮公所本地客家人居多,而且對待移居過來的客家百姓都很好,也實實在在地為他們辦了許多好事,還是很得客家百姓的擁護的。

因為客家移民的團結,加上縣衙和鎮裡給各村的移民補貼了一批糧食,基本沒讓百姓餓肚子,因此一直以來困擾移民地區的打架鬥毆雞鳴狗盜之事發生的很少,讓警務所輕鬆不少,閒下來的警師和警員,便組織了一批青壯在農閒之餘進行軍事訓練起來,順便深入山林之中打獵,將禍害莊稼的幾頭野豬都除掉了。

而鎮公所還開辦了一個初等學堂,讓馬嫋鎮上以及四周村子裡的兒童們免費進學堂,讓一批幾代文盲的農家子弟也能唸書識字,成為有“學問”的人。單單這一項,便讓一干客家移民真心覺得朝廷和官府的好,甚至先到的一批客家人,還想回兩廣將留在那邊的一些親戚也遷過來。只不過,他們可能沒想到的是,其實整個中華帝國特別是南方都是這樣,鄉鎮公所已經全面建立了起來,一套借鑑後世、行之有效的地方管理體系已經鋪開。

在鎮上轉了一圈,有十餘家店鋪開著門做生意,雖然人不多,但在這海島之中也算是一絲靚麗的風景。不過,大多是出售一些吃穿的,還有藥鋪和當鋪,看來,這裡的百姓還是比較窮苦的,連出售特產的店鋪都沒有,說明沒有什麼土特產可以讓商販到這裡來收購。

不過,馮雲山同樣也看到,整個鎮上的百姓,哪怕是鎮公所裡的官員,也是個個面帶菜色,身穿衙門配發的制服,一看便是油水不足,生活並沒多好,估計也僅僅是填飽肚子而已。而很多百姓家中,也僅僅是房子因為是由官府統一組織蓋的,稍微好看一點,但因為是移民,基本還沒累積出多少物什,進到屋內,有些家徒四壁的感覺,關鍵是這些百姓家裡沒有多少存糧,總有些朝不保夕的恐慌在。好在馮雲山當眾宣佈只要為朝廷好好種植橡膠樹,他以天子的名義保證讓大家吃飽穿好。

還是有些太窮啊,畢竟是底子太薄,馮雲山心中感嘆著。海南乃至以後的臺灣琉球等島嶼的糧食問題,還是得從交趾省和日南省這些地方想辦法,對了,還有一個爪哇島和暹羅,這幾個地方後世可是世界水稻的主產區,只要能開發出來,能養活一大批人。

馮雲山不由暗想,看來要加快東南亞的開發進度才行了。反正帝國本土的人口眾多,生活也艱辛,移民一大批前去開發南洋,也很不錯,唯一擔心的是對如今剛剛穩定下來的國家的衝擊有點大,自古中華百姓都是故土難離,客家人還算好的了,也只是從兩廣到瓊州府,還沒出省,都是千難萬難,幾年時間也才遷移過來三十萬人不到,要是移民到海外相隔十萬八千裡的南洋,除了福建廣東一帶有親戚鄉鄰在南洋的百姓外,估計其他的都不大會願意,到時候除非強制移民,還真沒其他好辦法,只能威逼加誘惑雙管齊下。當然,那幫土著們也不能就此殺掉,只要能移民過去,那些人口不多的土著們肯定不是華人的對手,何況自己會派兵護衛著。能多壓榨那些土著們的勞力,逼迫他們去開荒種地還是不錯的。

馮雲山就這樣胡思亂想著,不知不覺被領著來到馬嫋海灣的碼頭邊,這裡儲存著整個臨高縣先前已經採割的橡膠凝塊。

將臨高縣長王承烈喚來,馮雲山發現此人對於種植橡膠園挺有一套的,準備將其提拔為農業部的林業司副司長,讓其專心負責瓊州府的橡膠樹的種植與橡膠加工。

“王縣長,不對,朕金口已開,這以後,王愛卿就成了王副司長了,這縣長之職也暫時兼著吧。這次召見你,主要是跟你交代一些關於割下來的橡膠汁如何處理的方法。”馮雲山看著被劉勝邦領來的緊張異常的王承烈,緩緩說道。

王承烈連忙謝恩,口中高呼:“微臣願為萬歲鞠躬盡瘁,若不能辦好陛下的差使,提頭來見!”

馮雲山搖搖頭:“朕不需要你腦袋,你好好將這橡膠給朕搞出來就行了。收膠要在太陽出來之前便完成,採集收割到的橡膠汁水之後,便要進行膠乳淨化的步驟。透過過濾、轉動分離、自然沉降等方法除去膠乳中的雜質,膠乳越純自然橡膠的品質便越好。”

見馮雲山仔細說起來,王承烈十分上道地拿出一支毛筆,畫龍飛舞地記錄起來。

“接下來,便是膠乳凝固,這一步需要用到酸,因此,你們多準備些醋酸才是。嗯,你先不明白不要緊,先記下來。”馮雲山見到王承烈皺眉頭,知道他不明白為何要加醋酸,但一時半會又無法解釋清楚,只能直接道:“反正你記得朕教你的方法就行。”

至於橡膠加工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步驟,便是硫化。馮雲山已經不準備講出來了,還是留著加工橡膠制品的工廠再做這項事情吧。

這硫化,還是十多年前洋人偶然發現的一個反應,估計到現在還沒傳開。橡膠要是沒經過這一道硫化的過程,就是一堆廢土,起不了作用,但經過硫化,便完全不一樣了,橡膠的拉伸強度、彈性變形和硬度和耐熱等各方面都要好得多。硫化的方法主要便是熱硫化,想辦法在橡膠制品中加入硫磺粉,這樣的橡膠制品才好使用。

馮雲山並沒有過多的要求臨高這裡做到什麼地步,他們本身只是產地。還是將所有的橡膠原料初步加工後,便送到南京(廣州)或是聖京(南京)吧,馮雲山準備在這兩個地方各自興建一家電纜廠,專門生產通訊電纜,提供給國內正大量需求電纜的電報局敷設使用。正好,雲南的銅礦運至廣州、江西德興銅礦運至南京也都近一點。既然橡膠有了,這事要提上日程才行。在電纜廠裡,將銅拉絲,再將硫化加工後的橡膠包裹在銅絲上,便是很好的電纜。

次日一早,在上千當地官員和士兵的目送之下,皇帝一行便擺駕離開,御船“香港號”領著隨行的護衛船隊緩緩駛出馬嫋港,朝東而去。

馮雲山原本還準備趕往新佔領的汶萊,不過劉勝邦和譚體元等人都是竭力反對,只好作罷。不過,馮雲山以前因為一次出國機會,曾經到過汶萊,知道那個小小的國度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鍵是那裡有個叫賽瑞亞的小鎮,那裡是汶萊最早發現陸上油田的地方。

當時的馮雲山還前去參觀過,在那個石油紀念館裡,馮雲山瞭解到,這個翻譯為賽瑞亞的石油小鎮,在1929年以前,都還是毫不起眼的原始叢林。而這一年,這個叫汶萊的國度,因為原本的黃金、胡椒、香料等再也維持不了國家的運轉,汶萊面臨破產的境地,不過,就在這經濟大蕭條的年份,這片原始叢林的樹根下,發現了一大片油田,關鍵的是,埋深淺的不到幾十米,馮雲山還有印象,那個賽瑞亞油田的地方,有個海灣,還有一條小河從油田旁邊經過,而河灣內還有一棵被保護起來的巨大的古老菩提樹,覆蓋方圓近400米,有上千根樹幹一樣的根,當時說是有1500餘年,那現在便應該是1300多年,應該也不會很多。有了這個資訊,這個油田就很好找了,即便自己不親自前往,也應該問題不大。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他當即下令,讓隨行的譚體元將攻佔汶萊的南洋第二分艦隊丁汝昌找來,一問,丁汝昌前往攻佔汶萊的時候,一絲不苟地執行了航海日誌,讓手下的參謀繪製了海圖。將他們繪製的地圖攤開,馮雲山很快便圈出後世的賽瑞亞小鎮的大致位置,再結合那條小河和那顆上千年的古菩提樹,馮雲山心中已經是一片篤定。

直接吩咐丁汝昌,讓他會合石油化肥司的司長徐壽、主持百色祥周油田開採的奉議土州的副縣長兼祥周鎮鎮長張大山等人,帶領他們前往汶萊那個後世叫賽瑞亞的地方,尋找那棵老菩提樹,然後便能尋找到一大片蘊藏量豐富且埋深淺的上好油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