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

參觀完郭嵩燾購置的20艘兵艦,馮雲山豪氣頓生。

如今中華帝國已經穩穩地佔據整個東方世界的海軍第一了。當然,如今的遠東地區,本身也沒什麼海軍可言。朝鮮越南都已經被帝國吞併,而後世唯一的強國日本,此時還未開化,只有幾百艘加起來總排水量也不超過一兩萬噸的漁船改裝的所謂戰船,若是願意,中華帝國隨時能派出三四艘軍艦便能將那些所謂的日本水師全部消滅。前幾年那美國的佩裡艦隊,如今在馮雲山看來,隨便派出一支東洋艦隊即可滅之。更何況,現在又新增20艘兵艦,而且如今四大船政局紛紛建立起來開始投產造兵艦,每月都有新的兵艦進入三支遠洋艦隊中服役,即便他身為皇帝,出去了幾個月,也不清楚帝國到底有多少艘兵艦了。

看著這巍峨壯觀的軍艦,尤其是那二艘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馮雲山自然想新成立一支遠洋海軍艦隊。至於何人執掌這支艦隊,他想到了一個人,其實此人才是他最為中意的水師將領,那便是如今出任步兵第6師師長兼負責黃河水師籌建的彭玉麟。

彭玉麟此人,可謂中國近代水師的創建者。雖說福建水師算是歷史上中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軍艦隊,但其真正建立,還在福州船政局創立之後。但彭玉麟卻早在太平天國剛剛建國之後沒多久,便創立了湘軍水師,購買洋炮,製造大船,訓練將士,而後在消滅太平天國之後,彭玉麟便以新式營和操練之法、新式船炮,新式建制,建立了長江水師,最終發展為滿清第一大海軍艦隊北洋水師。可以說,彭玉麟是近現代中國海軍的創始人。

想想看,在滿清百般猜忌之下,缺少銀兩,缺少現代軍事人才和軍艦,都能建立長江水師,如今有自己這個皇帝的鼎力支持,憑著彭玉麟的才幹和能力,再加上眼前的這20艘兵艦,還有源源不斷地在不斷製造的兵艦和從洋人那邊買來的軍艦,再加上自己準備的上億聖元財力的支撐,還怕不能超越歷史上的北洋水師?

對了,那幫湘軍將領還有一些被晾了兩年,如今傲氣已盡,可以啟用了,特別是那個楊載福和鄒壽璋,記得他們都是湘軍水師著名將領,正好,作為原本歷史上就應該是他們上司的彭玉麟,不正是缺少這樣的得力手下麼。

主意已定,馮雲山當即便在黃浦江畔,對著新買來的20艘兵艦下旨道:“傳朕命令,即日起,調原步兵第6師師長彭玉麟、來東京,楊載福、鄒壽璋以及斯福查三人輔助,著總參謀部、國防部和財稅部等協同運作,配合彭玉麟抽調人手和資金,二個月之後,成立一支新的外海遠洋艦隊,朕為其取名為中華帝國‘太平洋艦隊’,位列帝國的四大艦隊之首,一應供應皆當優先。”

換乘只有三百餘噸排水量的蒸汽炮艇,駛近蘇州河口時,天色已近黃昏。站在甲板上,馮雲山眺望不遠處的上海外灘碼頭,那邊有數艘商船進出港口,次序井然,而碼頭旁的泊位還停泊著十餘艘體型龐大的中國商船或是西洋武裝商船,一片繁忙景象。

馮雲山見一旁恭謹而立的松江知府劉坤一和上海縣長張之洞,招招手讓兩人靠近自己,指向黃埔江的右岸,道:“兩位愛卿,如今這可是你們的治下,看這港口貨船繁多,進出井然有序,朕心甚慰,可願為朕介紹一番?”

劉坤一看了看張之洞,附身向馮雲山一稟:“陛下忘了上海乃是特區,歸張大人治下,直接對朝廷負責,不歸松江府管轄,微臣哪能介紹?還是張大人熟悉,由張大人來稟報陛下。況且微臣所治的松江府也不會有這麼多洋人四處橫行。微臣一向認為,為政之道,要在正本清源。大亂既平,人心將靜。此時正應該摒棄西洋通商諸條款,驅趕一眾洋商,務農辦學才是正理。”

馮雲山笑笑,對於劉坤一,他雖接觸不多,此刻卻也知道此人此時的作風保守,因固守舊,作為儒學之士明顯對洋人很排斥,提倡自力更生,教化育人來治理地方。不過,熟知歷史的他自然知道,這個劉坤一作為歷史上湘軍中的重要人物,一開始確實思想保守,但最終從一名信奉儒家經典的封建士大夫發展成為晚清著名的洋務外交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就算他如今還是思想保守的封建人物,馮雲山也不排斥他,反而還是任命他為松江知府。畢竟他一直以來僻居內地,沒見過與洋人通商貿易的好處。加之飽讀儒家經典,具有十分強烈的民族氣節,“忠君”、“安民”成為他的目標和全部,不過,後來他在出任兩廣總督四年、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之後,在實際政務中與洋務接觸的機會不斷增多,逐漸認識到洋務對國家的好處,便開始慢慢轉變,於國於民有益的洋務措施也開始施行。再後來,當甲午戰爭滿清戰敗之後,劉坤一受到劇烈的促動,猛然驚醒,開始積極經辦修鐵路、開礦、發展農工商等洋務專案,並提倡西學,改革教育,成為後期洋務運動的領袖,也成為晚清變法圖強的最大宣傳者和鼓動者。

因此,馮雲山並不心急,他相信,等劉坤一多接觸洋務,便會如同歷史一般轉變過來,成為自己的得力干將。

於是,馮雲山看向張之洞,對於這名後世比劉坤一更為出名的滿清重臣,他寄於極大希望。

年輕的張之洞嘴角已經開始爬上黑鬚,雙目炯炯有神,朝馮雲山一禮,道:“陛下,劉大人,眾位大人,請看那邊便是蘇州河口,從河口至前面上海城北這二里江畔,微臣都將之劃為外灘特別區域,與朝廷設立的浦東自由貿易特區相對應,背靠黃浦江畔為貨運碼頭,目前每日可進出碼頭的各式商船達四五十艘,可停泊貨船達四十餘艘,江海運輸日益繁忙,交易頻繁。不久將來,只怕這些泊位還無法停泊越來越多的商船,因此,我們在江對岸的浦東,正在用水泥鋼鐵建設一個長為4公里的浦東碼頭,能停泊更多的商船。”

張之洞說著,伸手指向碼頭中央位置的一座三層樓的洋樓,道:“陛下請看,這座洋房,便是微臣去年下令重建的江海關,使我們上海縣唯一的海關。但可別小看這座小小的洋樓,也別小看我們收取的基本貨物關稅僅僅為一成,但每日都有如此多的貨船,架不住要交易的貨物多,關稅十分可觀,可觀到微臣都沒想到的地步。”

張之洞說到這裡,朝劉坤一問道:“劉大人,下官想請教下,我們松江府耕田數百萬畝,每年的糧食、棉桑等農作物所得值錢多少?全松江府一年的賦稅又有多少?”

馮雲山不由一笑,自己正好想著讓劉坤一觸動一下,沒想到,這張之洞就主動攬上這事了。馮雲山自然知道,張之洞是想透過松江一府的賦稅來突顯上海一縣海關的收入。中華帝國的稅收政策如今變得比較簡單,所有同外商貿易的進出口貨物,除鴉片這樣的超高稅率和武器、機器、大米等零關稅貨物外,其餘的普通貨物都是一成的稅率。如今這上海港雖然還沒有超過帝國的老牌貿易港口廣州,但也很是接近了,每年的交易貨物都是海量,這關稅想必十分驚人。

果然,劉坤一不疑有他,直接坦然道:“陛下,張大人,根據統計,松江府去歲64萬戶農戶,大部分都種植了棉花、糧食、桑麻等作物,其中棉花佔比最大,產值超半,平均起來,單單種植來說,每戶包括肥料種子等成本在內,產值約為220聖元的樣子,若除去成本,每戶差不多有純收為130聖元的樣子,當然,這其中有很大出入,農戶當眾的人工成本沒考慮在內,而且農戶在農閒時分多半會自行紡紗等賺取些貼補家用。這麼算起來,全松江府去年農作物總所得值錢怕是有8320萬聖元的樣子。全松江府一年的賦稅總額是520萬聖元上下。”

張之洞笑道:“松江府在劉大人的治理下,果然民富安康,實乃百姓之福也!不過如今光靠農戶耕種,卻最多只能勉強溫飽,難以達到吃穿不愁的地步,還遠遠夠不上陛下要求的天下太平盛世的程度。我等……”

張之洞還欲再說,馮雲山打斷他這些沒營養的話,這個張之洞還是太年輕了啊,看來與劉坤一之間隱隱有些不和。也怪自己,設立浦東特區,將上海縣的地位設定超然,原本應屬於松江府的地方,如今竟然不歸松江府管轄,難怪二人有些不睦。當下略帶不滿地道:“張愛卿直接說你上海縣的收盈情況吧。”

張之洞尷尬地一笑,臉色一正:“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