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890章 伏見鳥羽之戰

京都。二條皇城。

長州藩藩兵在全佔京都城之後,便立即召集一幹人員,在二條皇城中擁立他們解救出來的皇太子睦仁親王登基。次日便舉辦了踐祚典禮,正式繼承天皇大統。

登基的當天,新任的七歲的天皇,在原孝明天皇的侍衛官巖倉具視的陪同下,對朝堂下的京都官員頒發了《新皇敕諭》:廢除攝政、關白、幕府;設總裁、議定和參與三職;進而釋出《王政復古大號令》作為施政方針,並把一切恢復到神武創業之初作為新政的理想。

透過《王政復古大號令》,由新天皇正式諭令:廢除幕府,並命令徵夷大將軍德川家茂辭官、納地,交出所有的封地和兵權,自行趕赴京都二條城來朝賀新天皇。

並且,新天皇昭告全國,學習西方組建新式政府,命熾仁親王為太政大臣兼總裁,長州藩藩主毛利敬親、四國藩藩主山內豐信均為副總裁,宮廷侍衛官巖倉具視為議定,桂小五郎為總裁局顧問兼參與官,高杉晉作為總裁局顧問兼副參與官,構成朝政主要官員。而明眼人一眼能看出,巖倉具視、桂小五郎和高杉晉作這仨人組成為了朝廷的核心。

遠在江戶的幕府將軍德川家茂才14歲,當時便嚇得驚慌失措,好在有將軍府的主要掌權者大老井伊直弼的策劃,幕府迅速調集四周的軍隊,派出京都附近的會津、桑名兩藩藩兵一共14000餘人,再加上幕府大老井伊直弼的家臣小粟忠順率領的23000幕府親兵,合計37000幕府軍,由幕府家臣小粟忠順作為主將,在大阪會合後,沿澱川北上,兵分兩路向京都進發。

一路以幕府親兵為先鋒向京都西南方的鳥羽推進,另一路以會津藩兵、桑名藩兵為先鋒向京都東南方的伏見進軍。

得知幕府軍隊出征,新政府的倒幕軍隊立即召集4萬軍隊,也分為兩路上前迎擊。由桂小五郎和高杉晉作率領15000名長州藩兵防守鳥羽,而由山內豐信率領16000名四國和其他倒幕藩兵防守伏見,剩下的6000名反幕聯軍作為預備隊守衛設在二條城和東寺兩處,由毛利敬親和巖倉具視兩人分別指揮。

到黃昏時分,戰事首先在鳥羽打響。

不得不說,長州藩兵使用的雖然是舊式火繩槍為主、夾雜從荷蘭商人那買來的部分燧發滑膛槍,還有不少以前從荷蘭人那裡採購的大炮。關鍵是訓練有素,他們早在十餘年前便圍繞開港問題的中央政局和海防需要出發,採取富國強兵和重商主義的政策,財力和軍事都頗為強大。與此對比的是自以為裝備精良的幕府親兵,還是制式的武士刀和弓箭、長矛等冷兵器為主,夾雜一些土銃和部分從中華帝國那邊買來的鳥槍之類的火器,當然,這還是有財力的幕府親兵了。像會津藩兵和桑名藩兵,甚至連鳥槍等火器都沒有,只有一些武士刀等冷兵器,甚至一些藩兵連竹刺、木棒之類的也一路席捲過來了。而且,因為來得匆忙,只帶了幾十門小型火炮,武器明顯相差較大。

於是勝負可以想象了。

幕府親兵數千人的先鋒隊,在新選組的帶領下,率先衝向鳥羽的一個由桂小五郎領著的長州藩兵鎮守的半月形陣地。桂小五郎一聲令下,長州藩兵早就架設的數十發大炮猛地開火,第一輪炮彈就擊中幕軍縱列頂部的一個武士隊,這是幕府親兵的指揮官的親兵隊,隨即又是雨點般的火槍槍擊,幕府親軍頓時大亂。

等小粟忠順好不容易穩住敗勢,組織幕府親兵還擊,他親自率領上千親軍隊,手持武士刀向幕府軍守衛的半月形陣地進行了白刃衝鋒,但這些幕府武士雖然精於刀劍,又怎是火器的對手,只衝鋒兩個回合,便折算數百人,剩餘地一下便被槍彈擊退。而這時,天色暗了下來,高杉晉作親自率領“奇兵隊”猶如獅群下山,也是手持武士刀衝向幕府親兵大營進行了白刃戰,久經操練的“奇兵隊”隊員本就是身強力壯的長州藩武士,勢不可擋,幕府軍無法抵禦“奇兵隊”的夜襲,而後,其餘的長州藩兵一擁而上,將幕府親兵擊潰,幕府親兵在小粟忠順的帶領下,連夜逃往澱城。

而另一條戰線,鳥羽以東不遠的伏見,這座京都南邊十餘里的小鎮的東南邊一處叫奉行所的堡壘處,幕府一方的會津藩兵和桑名藩兵,也在桑名藩主的率領下,向駐守在這裡的四國藩兵和其他倒幕藩兵發起了進攻。四國藩與其他倒幕藩兵也都是刀劍甲冑和弓箭等冷兵器為主,於是乎,雙方進行了殊死戰鬥,死傷慘重。

幕府的會津藩和桑名藩聯軍多次衝擊奉行所,並花費巨大的代價一度佔領奉行所和堡壘所在的桃山,但均被四國藩及其他倒幕藩兵擊退。雙方在桃山山坡上進行了慘烈的白刃戰,夜幕中數千人死傷,雙方一直戰鬥到深夜,還勝負難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在這時,伏見那邊戰事的訊息傳來,說是幕府親兵和先鋒主將小粟忠順都被擊敗,退守澱城,頓時,得知訊息的幕府聯軍一下便喪失了戰意,顧不得抵抗,兵敗如山倒,連忙也跟著退往澱城。

次日,新政府太政大臣兼總裁毛利敬親命令議定棲川宮熾仁親王為征討大將軍,率領二條城內的預備隊三千人,征討幕府軍隊。中午時分,熾仁親王手捧天皇御賜的錦旗和節刀來到東寺的討幕軍大營,討幕軍士氣為之大振,三路討幕軍合兵一處,乘勝展開追擊。

而幕府的兩路敗軍逃到澱城外,卻發現,原本是幕府嫡系的澱城守將,竟然斷然拒絕幕府軍入城,幕府軍主將小粟忠順意識到大事不妙,繞城而走,逃往大阪。而隨後而來的討幕大軍抵達澱城,澱城守將下令開城歡迎倒幕的長州、四國藩兵。

二日後,新天皇在巖倉具視和高杉晉作等人的操縱下,宣佈新立年號為“明治”,又緊接著下達了“征討家茂令”和“幕府領地今年明年租稅減半”。宣佈撤掉德川家茂的一切職務,剝奪會津、桑名等頑固佐幕派藩主的領地和官職,宣佈將舊幕府所有領地列為新政府的領地。而“幕府領地今年租稅減半”,則讓幕府領地上的百姓徹底倒向新政府,擁護新天皇。

做完這些之後,高杉晉作又提議,以天皇的名義,派出使者去長崎,向那裡的九州藩藩主鍋島玄瑞以及他背後的中華帝國代表林鴻年和羅森遞交國書,希望能獲得中華帝國的支援與承認。當然,若是對方提出什麼要求,只要不是太過苛刻,也都是可以答應下來。

同時,為了以防萬一,天皇還還同時派出使者,向駐紮在長崎的法國大使館、美國大使館、普魯士大使館和荷蘭大使館等西洋諸國遞交國書,博取列強的同情,至少不要讓對方支援江戶的幕府。

做完這些之後,小天皇任命有棲川宮熾仁親王為東征大總督,桂小五郎為副將,率領大軍繼續出征,攻往大阪。

熾仁親王率領的討幕大軍三萬餘人,高豎天皇大旗,迎風招展。在從澱城通往大阪的路上,沿途百姓,男女老少挑著吃食坐等路旁,合手禮拜,熱情犒勞討幕大軍,租稅減半的政策顯現出強大的效果和作用,士氣高昂。

幕府軍隊中,除了會津藩兵和桑名藩兵剩下的五千人不到準備堅守大阪城,其餘的近一萬三千餘名幕府親兵見討幕軍過於強大,情知守不住大阪城,便直接下令做好撤退準備,將大阪城中儲藏的黃金共18萬兩,搬上戰船,剩餘的近百萬兩白銀直接讓人掩埋,想從海路退回江戶。

正在這時,江戶從海路傳來訊息,徵夷大將軍德川家茂任命幕府的老中板倉勝靜親自率領重新組織的4萬幕府聯軍,乘坐軍艦和運兵船抵達大阪。而且,德川家茂還根據《日中友好通商條約》中的內容,依照“遭受叛亂或是外來攻擊時,可以借用中華帝國的軍隊進行抵擋和鎮壓”的條款,向九州藩和中華帝國求救,並且,中華帝國和九州藩已經同意出兵,此刻怕是已經派出了援兵。

這個訊息一傳開,本惶惶不可終日的大阪幕府軍隊頓時吃了定心凡,戰意高漲,緊守大阪城等待援兵的到來。

.......

而與此同時,一兩名滿臉黑灰,蓬頭丐面衣衫襤褸的人,帶著一名瘦小的男童,從京都東面的一處山坡緩緩走了下來。他們的身後,曾經那所著名的寺廟的地方,一片廢墟。

天上盤旋著一些烏鴉,時不時發出讓人討厭的歡叫聲。

見路邊幾具被野獸吃得只剩下半截身子漏出白骨的屍體,男童便馬上乾嘔起來......那名乞丐般模樣的漢子雙目潮紅,一臉悲憤地回望了下身後,他們呆了十餘天的一輩子都無法忘卻的地方,這才踉踉蹌蹌地往東而去。

..........PS:趁著有限免大軍,推薦三本好的歷史小說:

同型別的好小說《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

很好的三國小說《三國之霸途天下》;

本人喜歡的一個作者開的歷史新書《大明納爾遜》。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