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

(感謝憂鬱de浪漫大大、Robot9527大大的打賞!)

農曆八月十七日早上,廣西平樂府治所平樂城外的灕江之上,上百隻小船上風帆招展,江岸兩邊也是旌旗林立,一副肅殺之氣迎面而來。

灕江船隊中間,一座二層樓船之上,馮雲山坐在船頭,望著遠方,身旁圍著李開芳、劉勝邦、劉長佑、羅瓊樹、白暉懷和劉又卿等人。

“行了,時候不早了,將士們都準備妥當,你們幾個也下船歸隊吧,沿路小心清妖伏兵,每日聯絡兩次,不可單路冒進!”馮雲山下令道。

“屬下告退!”李開芳、羅瓊樹和白暉懷三人依令下船,只留下劉勝邦和劉長佑兄弟。

“前方便是天下聞名的陽朔山水了,子默沿途可以觀賞下。”馮雲山對劉長佑說道。

“聖王,長佑孤陋寡聞,從未聽過陽朔山水有何聞名?”劉長佑疑惑地問道。

“子默沒聽說過‘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的詩句麼?”馮雲山奇怪地問道。

“竟有如此詩句?不知是何人所作?”劉長佑更加疑惑了,驚疑地反問。

我靠!搞混了。原來這句詩句是後世才有的。馮雲山恍然大悟!不由一陣尷尬,解釋道:“子默,卻是本王開個玩笑,戲謔了這樣的打油詩,讓子默見笑了!”

“哪裡!聖王性情豁達,此句雖語句通俗,卻能更能表達寓意。長佑倒是被勾起心思,很是期待這能甲過天下山水的陽朔美景了。”劉長佑笑道。

船隊沿灕江逆流而上,一路往西北的陽朔方向行進。

宣佈開始永州的土改政策後,馮雲山本想在永州府一帶巡視一番,看看土改政策的施行情況。未料,七八天前,北方傳來訊息,長沙一帶已經聚集清軍近五萬,開始向楊秀清率領的太平軍發起進攻。裝備精良的清軍殺散天地會義軍近5萬人,又將4萬太平軍將士逼回長沙城內,將長沙城團團圍困,長沙城牆諸多地方一直未修葺,長沙城和太平軍岌岌可危。

馮雲山接報大驚,他清楚,眼下太平軍形勢十分不利,對自己也沒好處。唯有太平軍將清兵的注意力吸引住,才能給自己帶來更多機會。

他不知道因為自己造成的蝴蝶效應後,太平軍還會不會像歷史上,往嶽陽武昌方向進軍。不過,他對長沙方面的影響並不大,太平軍多半還是會照歷史原有的軌跡往前發展。因為,作出決策的東王還是歷史上的那個楊秀清,這一切並未改變。

但即使是這樣,留給自己的時間也不多了,如果不能儘快將兩廣佔領,太平聖軍將沒有足夠的戰略資本來對抗滿清全國之力。本來,馮雲山是想等何祿、黃鼎鳳他們在廣東廣西聯絡天地會反清勢力,壯大起來後再率兵一舉攻佔兩廣,但如今形勢危急,已沒有時間再慢慢等待。

因此,他當即決定,留下曾觀瀾等人繼續在永州府開展土地改革,反正自己已經將基本的框架定好,具體怎麼操作才能更適應這個時代,相信這個時代的人比自己會做得更好。他則率領道州留守的二千老兵和新擴編的三千新兵,進軍廣西桂林。

同時,他又命令駐守永州府城的蔣天益率軍攻略東北的祁陽縣境,彭玉麟率部攻佔西南的東安縣境,將永州府全境完全佔領。早在來道州的時候,他已命令郴州的梁立泰率軍攻佔衡州府的長寧、耒陽兩縣。這樣,既可以搶佔地盤擴張勢力,又可以牽制清軍部分兵力,稍稍支援長沙的太平軍。

這時,廣西有信使來報,李開芳、羅瓊樹、白暉懷等人從會合的富川經賀縣,一路佔領恭城縣、平樂府城。平樂府城原有一千五百餘名駐防清兵,在知府和副將的帶領下,早早放棄平樂府城,逃往桂林。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馮雲山率五千聖兵,經永明、恭城,順恭城河,到達平樂府城。合兵一處後,便立即率兵水路並進,沿灕江攻往陽朔、桂林。

次日下午,水陸二路大軍同時抵達陽朔城外。探馬來報,據城外百姓講,陽朔城內知縣和清軍三日前便已棄城,逃往桂林。

看來,清軍已經有所準備。桂林城中守將應是知兵之人,主動將周邊府縣零散清軍收縮到桂林城中,準備堅守,等待援軍。

只是,他們恐怕要失望了。廣西主力清軍已經追擊太平軍,進入湖南境內,要想短時等來援軍,只有從貴州等地。只是,貴州本就兵力不多,去年已經派了數千兵力進入廣西圍剿太平軍,眼下只怕也難以一時派出兵來。

不用偵探,馮雲山也知道眼下廣西的三支清軍主力,便是在省城桂林一部,南寧府城一部,還有從廣東進入廣西羅定信宜一帶的圍剿凌十八反清義軍的那一部。

估計整個廣西的清軍,加起來,差不多也就二萬餘人。不過,其中的一半以上是各縣的這些地方綠營城防汛兵,根本毫無戰力,只有另外不到一萬的標協直屬營綠營兵,才有一定戰力。自己率領2萬餘眾聖兵將士,定可一戰而下。

馮雲山心中暗自盤算著,一時間,豪氣大生。傳令不必進駐陽朔縣城,水陸兩軍全部就地歇息,次日凌晨便再行出發,三日後便可抵達桂林城下。

“聖王,長佑有些擔憂。桂林城乃是廣西省城,城高牆厚,又西憑陡峭險山,東依灕江而建,自古易守難攻。聽聞城內清軍雖然不多,但火器眾多,而我聖軍並無重型火炮,如何取勝?還請聖王解惑。”一旁的劉長佑見到馮雲山豪氣萬丈,信心十足,不由問道。

“本王不知兵事,豈會有必勝把握?但本王的兩萬聖軍兄弟,奮勇爭先,便是取勝的底氣!”馮雲山笑道。

劉長佑皺皺眉頭,道:“聖王,行軍打仗,可不是口號響亮便能取勝。長佑建議,可先將桂林城西南臨近的義寧、永寧兩縣佔領,同時將桂林城圍困,再調集重型火器徐徐圖之。”

“子默不用擔憂,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便有我聖兵!”馮雲山哈哈開個玩笑,絲毫不在意。

劉長佑無奈,只得搖頭嘆息一聲,暗道聖王不是聽不得意見之人,莫非聖王有制勝的奇招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