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這個天國不太平最新章節列表 > 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957章 印度再次叛亂

西曆8月的德里城,烈日如火,整個古老的德里城彷彿被烤焦了一般,連往日最水靈的芭蕉葉都蔫枯起來。

德里城西城樓上,幾名來自英國約克郡的士兵無精打采地站在烈日下,汗流浹背得渾身已經溼透了,只能不停地喝水,若不是軍機森嚴,只怕早就躲入城樓牆垛下躲避著惡毒的太陽了。

不過,也不全是如此。另外一邊靠南面的德里低矮的城牆上,有十來個黑點,若是走近了仔細一看,便能發現,那根本不是巡邏守衛的士兵,而是幾個木架披著各式各樣的衣服偽裝的城防士兵,而真正的士兵,此刻正脫了衣服,赤裸著上身躲在城下的一個搭著茅草棚的臭水坑處避暑。

這些都是從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孟買城裡調集過來的本地印度教士兵,雖然也算大英帝國駐印度總督的士兵,但只是土著部隊,軍紀和訓練都不能與英國本土士兵相比。說白了,他們也只是為了那點薪水餬口而已。任誰都知道,從歐洲來的那些高貴的英國軍官們,從來就沒正眼看過他們這些本地土著士兵,也難怪,他們這些本地土著士兵的軍事技能和戰鬥力,別說不能與本土英軍相比,連那錫克士兵和廓爾喀士兵都難以企及,只能嚇唬下那些軟弱的印度土著們。

要不是因為遠征軍從印度的德里、坎普爾、佔西和瓜廖爾、加爾各答、孟買等地抽調了2萬多名平叛歐洲士兵,英國歐洲本土的士兵也不會這麼缺員這麼厲害,導致如今的德里城裡兵力不足,不得已派這幫印度籍士兵幫助守城。

正在這時,突然數百匹戰馬從城外的曠野賓士而來,奔騰的馬蹄聲將昏昏欲睡的印度士兵驚醒。他們驚慌失措的爬到這段低矮的城牆上,才發現竟然是本該駐守在亞穆納河邊上的第四土著騎兵團的士兵,不知為為何跑到德里城來。

這些騎兵衣衫襤褸,滿身傷痕和血汙,一看便是剛經歷過一場惡戰並且戰敗的樣子。還沒來得及詢問,城下的騎兵首領已經讓人在喊話了:“城裡的兄弟們聽好了,錫克王國的軍隊殺過來了,趕緊開啟城門讓我等進去。”

一邊喊話,那些騎兵一邊亂糟糟地從馬背上跳了下來,擠到城門處等待進城。

城牆上的士兵早慌了神,哪敢隨意開啟城門,連忙讓人通知上頭的英國軍官。

而這時,城外遠處的西南方向,有一道黑線猶如烏雲般壓了過來,掀起一道飛揚的塵土,卷在空曠的天際線,沉悶的猶如悶雷一般的聲音傳來,聲勢驚人。城下的騎兵們驚慌失措地看向身後,他們是騎兵自然知道,這是數千人以上的騎兵隊伍賓士而來,才會有這樣的聲勢。

城下的騎兵們見半響沒開城門,後面的追兵又已經開始逼近,便罵罵咧咧地直接開始攀爬起城牆來。也難怪,這處城牆說是城牆,其實只是一道一人多高的木樁壘起的土籬笆而已。原本高大巍峨堅固的德里城牆,早已經在前兩年的印度大叛亂中幾經戰亂損毀掉了,這道城牆還是最近叛亂平息之後才剛剛壘起來的,泥土都還未幹實,沒人干擾,士兵們很容易就翻過去了。

只是那些戰馬,只能哧溜溜地留在城外,顯得有幾分落魄。

城外的那些錫克騎兵們,並沒有直接攻城,而是在城外四五裡處停了下來,一邊沿著城牆安營紮寨,一邊從後面源源不斷地調兵遣將,將整個德里城外的英軍駐防點掃蕩一空。城外,德里城的制高點是位於城西不遠的德里山,已經得到訊息的一隊英軍炮兵營在錫克騎兵奮不顧身不計死傷的衝刺下,很快便被攻破,整個炮兵營全部被屠殺一空,甚至連架設在德里山制高點上的20門大炮也只來得及炸燬14門,留下6門大炮被錫克騎兵俘獲。

而制高點被奪,德里山上的大炮正好對準的便是德里城克什米爾門。可惜的是,彈藥都被英軍炮兵營臨死前毀去。不過,這似乎並沒有過多地困擾這些錫克兵,其他的錫克軍隊在城北俘獲英軍來不及銷燬的一處大軍火庫,不但繳獲超過三千桶的大量火藥和彈藥,甚至還有康格裡夫火箭等武器。

德里城裡的英軍指揮官愛德華准將很快便得知錫克軍隊攻過來的訊息,大吃一驚,連忙下令將德里城內城外的所有部隊集合在城牆上,準備守城。同時透過還沒來得及被錫克人破壞的通訊線路將求救電報向東南面的阿格拉和坎普爾分別發出,最終抵達加爾各答總督那裡,請求派周圍的駐軍趕來支援。

愛德華心懷忐忑,他不知道城外的錫克軍隊到底有多少,只是知道起碼超過三萬人以上。可德里城內的英軍加上印度土著部隊,只有一萬四千餘人,英軍本土士兵只有不到八千人,與錫克軍隊野戰,自然取勝的希望不大,但憑藉城牆,應當能防守住。

不過,愛德華想起偏偏德里城的城牆多處被破壞,照這情形,只怕城牆的防守能力要弱很多,主要靠城市巷戰來抵擋進攻。偏偏他還無法逃走。倒不是他不想逃,而是根本就無法逃,錫克人有很多的騎兵,逃出德里城,無疑是送死。想來想去,愛德華決定派出使者前往城外見錫克主將,要求和談,一方面儲存城內的英軍實力,另一方面拖延點時間,等待援軍來支援。

就在德里城內的英兵有些擔心彷徨的時候,德里城迎來圍城後的第一個夜晚。錫克人早就準備的一些內應,還有德里城的幾個王公的家兵便四處出動,當天晚上,德里多處城門火光四起,儘管英國人早有防備,但還是疲於奔命,四處補救,但內應一波接一波,甚至連城內的印度籍守軍之中,也有部分士兵在一些王公家兵的慫恿之下開始譁變。與此同時,城外的錫克軍隊開始進行了有力配合,全面進攻,尤其是克什米爾城門,被德里山上的火炮猛烈轟擊,儘管城門堅固並沒有轟塌,但隆隆炮聲將整個德里城都驚醒,守軍提心吊膽地胡亂開槍,想熬到天亮,但事實並非如他們所願,中央城門和孟加拉城門分別被東格阿爾普爾王公和巴羅達王公的家兵開啟,錫克騎兵冒著城牆上的英國士兵的炮火彈雨,在損失數百人之後,浩浩蕩蕩殺入城內,整個德里城便在錫克騎兵的鐵蹄之下呻吟。

-本以為還能堅持許多天的英軍,還在輪流兩班倒地防守。錫克騎兵殺入城內的時候,還有數千英軍在城內的營房裡酣睡未起,直到營房被燒,殺喊聲四起,才匆匆起來反抗,只是這時未免也太遲了,整個城內陷入一片血海之中。無數英兵和印度籍士兵被殺,甚至城內的一些無辜的居民,也被趁亂渾水摸魚的印度籍士兵和一些王公的家兵洗劫一空,縱火燒燬。整個德里城陷入一片血腥和火光之中。

英軍主將愛德華不知去向,估計已經死於亂軍之中。只有千餘名德里城內的英軍在一名少校的率領下,想順著亞穆納河逃往下游的阿拉格城,但才出城便碰上圍困德里城不斷遊弋的大隊錫克騎兵,最終只有二百餘名英軍騎兵團的士兵逃脫,其餘的英軍全部倒在兇狠的錫克騎兵鋒利的彎刀之下。

到第二天上午時分,整個德里城已經全部被錫克軍隊佔領。德里城內被當成人質的數十名印度王公和印度教首領以及清真寺阿訇率領數千人,到德里城的正大門——印度門將錫克軍隊領入城內,迎至德里城中央的原臥莫爾王朝的皇宮——紅堡,這樣,整個德里城全部被錫克軍隊所佔領。

很快,錫克王國再次叛亂,並攻佔德里城的訊息,傳到了加爾各答。

英國駐印度殖民地總督坎寧大驚失色。

他抓住送來信報的一名英軍通訊上尉軍官的衣領吼道:“這是真的嗎?上尉,告訴我這不是真的!”

可憐的上尉軍官被勒得脖子都喘不過氣來,只能連連點頭。

坎寧將上尉一把推開,臉色陰沉得鐵青。他知道,要是不迅速撲滅錫克叛軍,不但他的印度總督之位很快便要失去,只怕連他的爵位還有他這些年積累的財富,也都將不保。

前兩年的印度叛亂,已經讓他看清楚了印度這些各邦的大小王公們都是牆頭草的貨色,更何況還有幾處當初的叛軍雖然被擊敗,卻沒有被徹底消滅,而是躲在偏僻的深山之中。如今這錫克叛軍一鬧,並且攻佔了德里城,這下必定會讓這幫搖擺不定的印度王公們都打起鬼主意來,特別是那些隱藏著的叛軍首領,必定會趁機起事,還有那些招募的印度籍土著士兵,說不定又會被策反、被人唆使叛亂,對於這幫愚蠢的下等民族,他從來沒指望他們會如何忠心大英帝國。

最關鍵的是,大英帝國駐印度殖民地的兵力太少了,必須繼續從本土調兵前來支援才行。

偏偏坎寧才向內閣和國會建議出兵遠征中華帝國,造成數萬大英徵華遠征軍覆沒的沉重損失,倫敦方面哪裡還會相信自己?不過,這次事關大英帝國最為重要的海外殖民地印度的生死存亡,無論怎麼樣,都要增派大量的英國本土士兵來平息印度叛亂才行。但這些援軍的到來,以坎寧對倫敦那幫國會議員們和內閣的爭吵,起碼要四五個月甚至半年才能抵達印度,只怕那時候的印度,已經一半不受大英帝國的控制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而且,坎寧很清楚,他不能等英國本土的援兵來之前毫無作為,要想保住總督和爵位,就必須得儘快將叛軍平息。

因此,坎寧當即下令,調動孟買、錫蘭島以及坎普爾等一半以上的英軍本土士兵和廓爾喀士兵前往德里,將那幫錫克軍隊擊敗。他都沒有再派人與那個言而無信的錫克大君聯絡了,他知道,對方既然選擇這個時機發動叛亂,肯定是獲得那個東方國家的支援。甚至,他懷疑那個東方帝國和臨近的緬甸等國,會不會趁機派兵發動戰爭,攻打孟加拉管區一帶。為此,他甚至連駐防在加爾各答城內外的近二萬餘大英帝國本土士兵都沒調去支援德里,就是防備著加爾各答不容再次被緬甸軍隊攻破。

只是,坎寧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下令調兵平息德里錫克叛軍時,錫克王國的騎兵部隊,已經勢如破竹,攻陷了位於業穆納河的下游重要城市阿拉格和德里東北方重鎮莫拉達巴德,一舉進入北方邦和中央邦兩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