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清朝做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七一章:義和團必敗(第一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七一章:義和團必敗(第一更)

遠東朝鮮國防部大樓會議室中,在李寧宇的一段算是表明遠東未來發展規劃的講話後,主席臺上坐著的十多名遠東高層,都同時用自己的筆記本記錄下了,這樣的一句話,不做列強,造福百姓!

但是就在李寧宇接下來的講話中,眾人也算是耳目一新,因為李寧宇首先拿出目前在大陸義和團運動作為議題。

“根據參謀部的分析,這次運動爆發的根本原因是19世紀末期,各帝國主義瘋狂侵略中華邊疆和鄰近國家,邊疆地區出現了新的危機,自從清政府在甲午海戰失敗後,帝國主義在經濟上向大陸大量輸出資本,在政治上則強佔“租借地”和劃分“勢力範圍”,掀起了瓜分大陸的強烈熱潮!”

“同時他們還不忘記在文化上,透過教會的方式深入各個城市和鄉村中,進行知識侵略的活動,使一般的老百姓都有了民族危機意識,在越演越烈愈加嚴重的情況下,終於爆發了義和團反帝主義的愛國運動!”

“起因是在1899年10月上旬,山東平原縣李莊,因教會民眾欺壓當地群眾,義和團便立即組織衝擊當地的教堂,知縣派兵前往鎮壓,隨後義和團民三百人與清軍士兵進行了一場戰鬥,將其擊敗!”

“而參謀部分析的失敗根本原因是,義和團運動的領導階級是農民階級,基本群體是農民和小手工業者,對清政府提不出切合實際的要求!”

“對於這一點我個人是贊同的,因為最初,義和團他們是以反清復明為宗旨,屢遭清政府的鎮壓,最後在嚴重的民族危機面前,義和團把鬥爭的矛頭直指帝國主義,提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由於農民階級的局限性,沒有領導,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清政府,為了躲開義和團運動打擊鋒芒,被迫採取假宣戰,真投降的欺騙手法,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鎮壓義和團運動,使義和團處於內外夾攻的境地,在國內外敵人的夾擊下遭到了失敗!”

“客觀主要原因為,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主觀原因:扶清滅洋中的扶清,使義和團喪失了應有的警惕,盲目的排外!”

“但是我認為,義和團的失敗,還有一個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思想意識的失敗,為什麼這麼說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首先義和團有自己的樸素愛國思想,這點沒有任何錯誤,全副武裝的團員,對外國的侵略給中華帶來的災難十分痛恨,所以他們表示,最恨和約,誤國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還有些義和團組織更希望能使國家從屈辱的境地擺脫出來,如紅燈照就宣佈要以法術,遠赴東洋,索還讓地並賠償白銀!”。

“其次排外思想,愛國思想相對應自然就存在一些排外的思想與舉動,而這些行為實際上是一個複雜的現象,應當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不能簡單化處理!”

“我想大家都知道,遠東之所以有今天的一切,都是因為早期在各國列強國家購買了先進的機械設備,同時派出大量的學員和工程師,在各國進行學習,隨後透過多年的學習他們才返回遠東,開始造福遠東百姓!大家認為是嗎?”

這是李寧宇丟擲的第一個問題,不過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如說是,那原本部分人心中贊同義和團的做法就不成立了,但是不如說不對,那麼遠東現在的一切卻是建立在前期依靠西方國家的基礎上。

但是就在部分人舉手之後,李寧宇卻沒有立即喊出一兩名軍官,而是繼續說道:“對於我剛才所說,相信大家心中已經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那好,我們繼續分析,其一、義和團為抵抗清軍鎮壓或外國侵略軍的進攻,在部分地區採取的毀鐵路拔電杆的行為,這些舉動是基於戰爭形勢的需要,並不存在仇視外國科學技術的問題!”。

“其二、部分義和團員基於仇外對西方器物的大規模毀壞,於是見到有售洋貨者或緊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毀物殺人!”

“此外,義和團還殺害了很多無辜捲入的教徒,以及一些接受西方文化的知識分子,這些行為我覺的是收到封建蒙昧主義的體現!因為我們遠東,包括我在內所有的高層,都是義和團仇視的物件,但是我們有錯嗎?”

“其三、義和團是一個鬆散的組織,一部分義和團不分青紅皂白籠統排外的同時,另一部分部分義和團並沒有完全排斥西方器物,一些義和團員在實戰中,意識到洋槍的優點並加以使用,還有一些義和團只要形勢需要,並不拆毀鐵路,所以義和團只是一個鬆散的愛國運動團體!”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的迷信思想,由於構成義和團員主體的是農民,他們缺乏先進的思想武器,只能以落後的迷信思想,來解釋外國侵略者給中華帶來的災難,所以義和團普遍認為中華的災難是遇上了劫運,而災難的源頭就是洋人,這種認識,對義和團的前期迅猛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義和團也把抵禦外侮的希望寄託在超自然力量上,希望透過迷信儀式達到刀槍不入的效果!”。

“但是這些迷信思想在義和團運動的初期,起到了一定作用,共同的迷信思想成為聯結各個義和團組織的紐帶,使義和團在組織鬆散的狀況下仍能堅持鬥爭,不過義和團的迷信思想,最後成為維持紀律的工具!”

“當然,迷信思想並不能在先進技術前取勝,故在義和團運動後期,迷信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作用,部分義和團員曾經高漲的士氣衰落,由於封建思想的毒害,許多群眾都有傳統的忠君思想,在義和團運動中的扶清滅洋口號就是一個表現,不過,這裡的忠君應該理解為,效忠慈禧太后而非光緒皇帝!”

“所以我分析,義和團必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