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清朝做霸主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零二章:建設新西伯利亞(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零二章:建設新西伯利亞(三)

當然,想要開發西伯利亞地區,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完善的交通運輸,好在這一點,沙俄帝國已經做出了一點貢獻,那就是西伯利亞大鐵路。

整個西伯利亞大鐵路是一條橫貫沙俄帝國東西的著名鐵路幹線,起莫斯科,經薩馬拉、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亞、伊爾庫茨克、赤塔、伯力,到海參崴,總長度約9公里,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在這條鋼鐵大動脈上大約有500多列貨運和客運列車在奔跑,於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建設,目前大部分已經全線通車,這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送給李寧宇的嫁衣之一。

但目前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是途徑外蒙古地區和抵達外東北地區,西伯利亞北部地區,依然沒有鐵路,這是李寧宇將要著手做的大事之一。

早在16世紀開始,沙俄帝國瘋狂地在亞洲地區擴張自己的領土,一邊攫取了整個西伯利亞地區,使得這片廣袤的土地面積達100多萬平方公裡,佔了亞洲陸地面積近三分之一。

雖然這裡有一望無際的森林和草原,以及肥沃的土壤以及豐富的礦產資源,不過距離沙俄帝國的歐洲部分太過遙遠,所以在幾百年時間裡西伯利亞在都無法得到大開發,再加上自身自然條件的惡劣,所以從16世紀末期以來,歷代沙皇都將這裡作為苦役的流放之地。

19世紀末期,沙俄帝國也開始進入工業化時期,為了加大發展國內的經濟,沙皇尼古拉二世開始關注西伯利亞地區大開發,更重要的是因為,當時英、美、法、德等國列強正在遠東地區的國際舞臺上,展開激烈的勢力角逐,所以使得西伯利亞地區的戰略地位凸顯出來。

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牢固,沙俄帝國佔有這片遠離歐洲的土地,也為了實施沙俄帝國繼續蠶食亞洲的遠東政策,沙皇尼古拉二世決定修建一條貫通整個西伯利亞南部的大鐵路,為修建這條大鐵路,沙俄帝國進行了大量論證工作,在沙皇尼古拉二世正式頒發命令以後,西伯利亞大鐵路決定首先從最東端的海參崴海軍基地開始動工。

當時沙皇尼古拉二世還親臨海參崴主持了這條鐵路的奠基儀式,由於事關重大,沙俄帝國最高當局自始至終對該工程給予了高度重視,尼古拉二世還親自出任修建委員會主席,但這條鐵路的修建,卻是在異常艱難的情況下,除了密佈的河流湖泊與山脈、面積遼闊的永久凍土層外,惡劣的氣候成了修建鐵路的最大考驗。

西伯利亞地區的冬季溫度,能夠達到驚人的零下50度,在盛夏卻又經常出現零上40度的高溫,這樣巨大的溫差,經常造成鋼鐵脆裂、裝置突然損壞,所以在這樣極其惡劣的條件下,成千上萬的沙俄帝國的貧苦農民,以及服苦役者參與了這次施工,修建者需要冒著嚴寒酷暑,一邊開山搭橋,一邊鋪設枕木,有太多人因勞累致死。

同時沙俄帝國還必須為這條鐵路的修建,付出高昂的投資代價,沙俄帝國作為歐洲經濟體重,一個比較落後的一個國家,沙俄帝國在這條鐵路上,最後幾乎傾盡國力才能承擔起驚人的修建費用,僅在1891年至1901年的十年時間,沙俄帝國就為西伯利亞大鐵路花費了16億盧布,這遠遠超過了同期的沙俄帝國整體軍費開支。

終於在經過1年的艱辛努力下,這條世界最長的鐵路幹線才開始全面通車,不過最後做了遠東的嫁衣,這也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什麼會在第一次東北戰爭結束以後,依然念念不忘奪回西伯利亞大鐵路。

不過為了加快將來開發西伯利亞地區,以及和遠東地區連線,李寧宇已經暗下決心,要準備開始修建第二條西伯利亞大鐵路,而這條新鐵路將西起西伯利亞大鐵路的泰特,經勒拿河畔的烏斯季庫特、貝加爾湖北端的下安加爾斯克、赤塔州的恰拉、阿穆爾州的滕達、伯力邊疆區的烏爾加爾、共青城,直到朝鮮海沿岸的蘇雲港,全長475公里。

同時修建三條分線鐵路,這樣整個西伯利亞地區的大部,都會被串連起來。

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出現,可以說對當時的遠東地區也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雖然當時由於沙俄帝國一直覬覦東北地區,而修建,但卻是西伯利亞地區的大量資源,由一塘死水變活。

在甲午戰爭結束以後,沙俄帝國為了抑制遠東的勢力,便聯合德、法兩國進行威脅干涉,而沙俄帝國也乘機秘密制訂了所謂的亞洲黃俄羅斯計劃,這個計劃的基礎條件,就是在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同時,修建一條穿越東北並南伸至大連的鐵路。

所以就有了後來的《中俄密約》,以及中東鐵路沙俄帝國也藉此機會,多次派人到山東、河南及東北三省各地招募大量工人,前後高達一百幾十萬人,但這些華裔工人除一部分修建中東鐵路,其餘大部分來到西伯利亞地區的鐵路工地上工作,所以西伯利亞大鐵路東段的橋樑和隧道工程大部分都是由華裔工人來完成的,所以從某種角度,李寧宇拿回西伯利亞大鐵路合情合理。

因為在西伯利亞大鐵路竣工通車以後,立即就給沙俄當局帶來去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火車的轟鳴聲,讓荒無人煙的西伯利亞迅速繁榮起來,通車以後第一個變化就是人口的迅速增長,在十九世紀中期南部西伯利亞地區總人口僅為90萬人,到二十世紀初期遠東接手以後,已經達到990萬人。

隨著大量移民的到來,不斷有效地緩解了西伯利亞地區勞動力匱乏,在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下,在大鐵路沿線兩側,眾多的大中城市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這種發展步伐被國際輿論譽為美國速度。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沙俄帝國,靠著西伯利亞大鐵路主要建立農牧業基地,這裡的穀物產量所佔比例很高。(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