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青春 > 槐花依舊紅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四章 何處不故鄉2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十四章 何處不故鄉2

殷琦奶奶聽了這話,頓時也是滿臉生輝,滿面春風的說:“是啊!我太爺爺在世時,曾掙下很大一份家業呢,在信陽是排得上號的富戶。而且我太爺爺並不像有些有錢人那樣,為富不仁,卻是慷慨仁義,做過許多善事,方圓百里都有他救濟過的人,在信陽那是很有些名氣的。可惜,後來到了我爺爺手上卻漸漸敗落,等到我出生時,陳家也就只剩下個名聲在外了。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比起一般人家,日子還是過得去的。我依舊還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姐日子。”

小滿好奇心重,又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忙問:“義門陳家是什麼意思?難道是太公公家的祖籍在義門這個地方,不是在溮河嗎?”

奶奶聽了,嘴角微微翹起,兩頰笑得就像兩朵花似的,目露慈光的說道:“義門可不是地名,至於陳家的祖籍可不是在溮河,就連到底是不是河南我也說不清。不過這“義門”兩字的來歷我倒是打小就聽家裡人說過,還是很有一番來頭的。”

坐在床頭的殷琦媽本已兩眼迷離,欲睡未睡,聽到這裡竟也突然來了精神,坐直了脊背和殷琦她們一樣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想知道這“義門”二字究竟有何說道,又有何來歷?

據陳氏家譜記載,在唐朝時有一位叫陳伯瑄的陳氏祖先曾帶領陳姓的一支遷徙到到江州德安縣,並在那裡安居樂業繁衍後代。到了宋朝,這一支人口便達到了三千七百多人。從父子兩代人到第十九代人出生,此間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時間,但這一支一直遵守祖訓:不分家。三千七百多人都是同灶而食,和睦生活,留下“義門獨著,百犬同牢”這個後世廣為傳誦的故事。當時的宋朝皇帝宋仁宗還為此讚歎說:“萃居三千口,人間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無雙”呢!

但最終這一支還是分了家,是被朝廷勒令分得家,據說是對官家構成了威脅,也是歷史上最牛的一次分家。由宋仁宗親自下旨,著名的包拯包大人和文彥博專門研究方案,將家產平均分配成91份,陳姓族人分至16個省15個縣91個村莊。這91個村莊的陳姓族人遷徙至新家鄉後,都在自家院門門頭上掛上一個寫有“義門世家”的匾額。

殷琦奶奶自從記事起,自家院門上就自始自終的掛著一塊寫有“義門世家”的匾額。後來,略大一點,便知道了這“義門”二字的來歷。今晚舊話重提,不免感慨萬千,心緒良多,既有些歡喜也有些惆悵,真個是俱往矣!

眼前的這幫兒孫,個個生於江南長於江南,對他們而言,江南才是他們的故鄉,至於河南的故鄉只不過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有些好奇吧!哪裡又真能理解的了思念家鄉是什麼樣的心情?哪裡又能懂得離鄉背井人的心思?

想到此處,殷琦奶奶頓生司馬牛之嘆,又想到事實上父母也的確只生了她一個,在這個世上並沒有兄弟姐妹,到是曾經有一個十分親近,且青梅竹馬的表哥,可惜也是不知生死下落不明。這麼多年過去了,估計是早不在這人世間了,否則為什麼一點音訊也沒有呢?

畢竟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能活一命是多麼不易的一件事。想到此處,臉上不禁有些悒悒之色,抬頭往那掛了觀音像的那面牆看去,空蕩蕩的,這才又想起翻修房子時,那幅畫是收了起來的,便暗暗打算明天就把它給再掛上去,沒事時看看,也能賭物思人,有個念想寄託。(未完待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