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帝國將軍回憶錄最新章節列表 >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一六零章 札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戰爭之外的往事 第一六零章 札幌

1629年12月30日,華歷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天。

大雪從中午開始下,一直下到傍晚才聽。雖然雪停時只是下午4點不到,但北海道緯度太高,在冬季,這個時候太陽已經近乎消失。

一抹橙黃色的陽光努力地透過雲層地阻攔,照耀在堆積著厚厚冰雪的大地上。我和方海幾人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裡跋涉,每次費力地從雪裡拔出靴子,都讓我感覺自己在用雙腿拔蘿蔔——還是在雪地裡拔蘿蔔。這種體驗並不好。即使不擔心靴子直接被冰雪扯脫下來,雙腳在厚厚的羊毛襪子的包裹下,還是很快就感覺不到什麼溫度。

我抬頭看著掛在西天的殘陽,沒有感到絲毫的屬於太陽的熱力。按隊伍裡的當地嚮導的說法,今後幾日應該是晴天,希望如此。嚮導是當地的阿依努人,作為土著,總該有點天氣預報的能力。由於連日的大雪,我們這批冬季拉練的隊伍在札幌待了好幾天,後面的路程都耽擱下來。

前方出現了火光,是營地的人出來迎接。我朝對方揮揮手,等他們走近了才發現是我的參謀長陳巖。他的帽子上都是雪,連眉毛上也是白色,離遠一點真認不出是誰。他坐著雪橇滑行到我面前,幾條哈士奇狗親熱地撲上來。這種狗的叫聲不好聽,但在冰天雪地的北海道,性格活潑、身強體壯的哈士奇很受歡迎,可以勝任從放哨到拉雪橇的多種職責。

我一屁股坐在雪橇上,雙手抓著扶手,只覺得全身都冷颼颼的。

“參謀長閣下,怎麼你親自來接客了?”我在他耳邊扯著喉嚨喊。

陳巖一邊催動哈士奇拉雪橇,一邊回頭說:“快要天黑了,就剩你們這隊還沒回來。政委就要出動人去搜救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我苦笑著拍著他的肩膀:“我沒有想到又下雪了,中午都放晴了。”

“那幾條狼抓住了嗎?”

“打死了兩條,本來想帶回來煮湯的,下雪後就丟掉了。”我回頭看了一眼,“噢,還有一條狼腿帶來了,你看要不要烤熟了吃。”

“狼肉腥臊,又死硬,看那些大頭兵要不要吃吧,我是無福消受了。”陳巖說完,從口袋裡拿出個哨子吹動,雪橇隊便開始出發,朝著札幌大營一路駛去。我縮在他後面,閉上嘴巴和眼睛,努力用帽子擋住臉。傍晚的冷風像刀子一樣,吹在臉上能凍出血來。

札幌是1620年後才建起來的聚居地。因為地理位置比較偏,這裡的人口一直比較稀少,到了1650年也才不過八千多的常住人口。不過,由於日本暖流慷慨地為北海道供熱,這裡的冬天比內陸溫暖不少,海水也不

會結冰,倒是可以在冬季也捕撈到新鮮的海魚。

在1629年,札幌的冬天只有大明東北商業集團的一百多個員工留守。他們在這裡過冬,向北海道的阿伊努族出售酒類和藥品,收購各種皮草,等開春了再離開。我們的到來給這裡增添了許多人氣,也一下把營地裡的住宅擠得滿滿當當的。為了安置實在塞不進房子的大部分士兵,留守的員工們在秋季就開始新建木屋,將原本如村子一般大小的聚居地擴建層一個小鎮子。

我們在半個小時後回到營地。此時已基本天黑,衛兵們在營地大門處掛上油燈和火把,照耀出溫暖的橙光。昨日有幾條野狼襲擊了營地,從木牆的縫隙溜進小鎮,咬死了幾條馬匹,還咬傷了一名士兵。今天營地的巡邏士兵就加了一倍,還牽著哈士奇出來。負責值夜的一營營長楊秋明向我保證,一定把所有敢再來的野狼做成肉乾。

回到營地時,已經到了晚餐時間。我回到宿舍換掉被雪浸溼的靴子,匆匆去了食堂。

札幌營地的食堂在營地的西側,離海不遠。我去的時候正在上菜,今天是星期天,屬於會餐日。廚子們一盤一盤地把大魚大肉端上來,很快就讓食堂佈滿了白色的霧水。

這處營地住著陸軍第一團和我的老部隊,也就是海軍陸戰隊第一團。我坐下後,海軍陸戰隊的劉朝恩團長也很快過來,一把坐在我身邊。

“中校,我敬你一杯。”

我攬著他的肩膀和他碰了一杯,喝掉杯子裡的汽水。劉朝恩是我剛組建海軍陸戰隊時的副官,現在還是少校。他知道我不喝酒,於是專門拿了橘子汽水來敬酒。

我把杯子放下,環顧一週,發現我坐的這張桌子還有熟人。在我正對面,包信義上尉正坐立不安,一副想跑又怕被注意到的樣子。

見我看著他,包信義小心翼翼地抬起頭,擠出笑臉:“團長,我敬你一杯。”

我笑眯眯地和他碰杯,等他慢吞吞地把酒咽下去後,才開口:“聽說你提連長了。”

包信義臉上的笑容更僵硬了,就像面部神經出了岔子一樣:“僥倖,僥倖...”

劉朝恩低聲跟我說:“擦線過的連試。”

我苦笑一下,沒說什麼。包信義都快30了,軍銜熬資歷也熬到了上尉,職務竟一直停留在排長。除開他那大嗓門吐不出象牙,就是因為他的文化水平一直拖後腿。和他同年入伍的老兵,當上副營長或者營參謀的都不在少數。

又說了些獵殺野狼的經歷,餐桌上的氣氛熱鬧起來。同桌的一些兵士向我們敬酒,我也是一口一杯子汽水,絕不

含糊。在觥籌交錯之間,廚師推著車子出來,將一盤盤新鮮上岸的海魚擺上桌。

在寒冷的北海道,如廣東一樣清淡的飲食口味是不受喜好的。為了儘可能多地給食客補充能量,廚師們一個個熱衷於重油重醬重糖地烹飪魚類,勾的芡刮下來可以拌飯。臨上桌前,還要倒上一勺熱油爆香。當一盤盤4斤起步的大海魚被端上桌子,濃郁的香氣伴隨著水汽升起,會餐的氛圍一下子達到高潮。

在一週一天的會餐日,平常嚴格的用餐紀律被擱置,士兵和軍官們如朋友一樣勾肩搭背,吃肉喝酒。在這種場合若是還端著一副軍官的架子,甚至給士兵臉色看,那少不得要被罵“脫離基層”。事實上,我一直要求各級軍官,無論是否直接帶兵,都必須在會餐日和戰士們坐在一起吃喝聊天,決不能和基層保持距離。

包信義這廝確實是塊滾刀肉。幾杯黃湯下肚,跟兩個團長坐一張桌子帶來的緊張馬上從他的腦子裡消失。他手裡抓著一條炸魚,牙齒咬住魚尾巴,手一扯便用牙把一側的魚肉全部拉下來。等製造出一條完整的魚骨頭後,包連長便開始吹噓自己在遼東有多能打。

甚麼三百米外一槍爆掉建奴的牛錄額真的狗頭,肉搏戰中一拳把建奴白甲打得吐血像噴泉,雙手抓著馬脖子一個過肩摔連人帶馬把建奴騎兵砸到地上...我一邊吃一邊聽得津津有味,周圍的士兵大約是第一次和包信義坐在一起,也被說得一愣一愣,不時鼓掌叫好,把魚骨頭甩得掉在桌子下面。

二十多歲的青年人吃東西很快,廚師們又陸續更新了一遍桌子上的菜,換上漂洋過海來的美洲特產。

燻火腿、燻臘腸、燻雞、燻兔子;牛肉罐頭、豬肉罐頭、羊肉罐頭、雞肉罐頭;牛肉乾、豬肉脯、雞肉松、馬肉乾。人稱美洲十二大件,代表著先進農牧業的發展方向,體現出美洲勞動人民的美好生活,任意一件都能把明國那些內卷到爆的所謂地主富農拉出來碾碎。

為了烹飪好這些萬里外來的美食,廚師們發揮了充分的想象力,發明出諸如爆炒牛肉罐頭、麻辣兔肉、肉鬆燜羊肉幹之類的神奇菜色。我是比較欣賞廚師們積極嘗試食材的排列組合的生活趣味,畢竟經過二次烹飪後,這些工業品確實變得更好吃了。

沒有士兵敢於挑戰廚師們對罐頭食品的支配權,就算曾經有見習廚子把肉罐頭拿來煮湯再加入魚乾,冷凍後做成仰望星空肉凍,那些各種各樣的滾刀肉老兵們也只能用一口都不吃來表示抗議——如果他們敢於向廚師拍桌子,那麼接下來一週就只能吃被0度以下幾十度的低溫凍成磚頭的肉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