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半城妖孽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福德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福德灣

中飯過後,楊如意這才發現自己的手機不見了,於是在房間裡翻箱倒櫃地找,最後終於在床底下找到它。

手機已處於關機狀態,她趕緊拿出充電器給它充電。

剛開機,楊如意的手機就滴滴聲不斷,一條接一條的簡訊迫不及待地闖進來。

除了一些同學的問候簡訊,最多的是劉秦的來電。

她正準備給他撥電話,劉秦的電話就進來了。

“叔叔,新春快樂!”楊如意開心地說。

“你手機怎麼關機了?”劉秦著急地問。

“我昨晚喝醉了,早上才找到手機!”楊如意說。

“如意,以後不許喝酒!”劉秦說。

昨晚,楊如意喝醉了,半夜給劉秦打電話,一直不說話,只在那裡哭,劉秦為此擔心得一夜未睡。

今天一早,他就給楊如意打電話,結果手機一直關機,劉秦都快急瘋了。

“嗯,昨晚是例外,以後不會了!”楊如意習慣跟劉秦做保證。

“一定記住啊,女孩子不能喝酒,更不能喝醉!”劉秦嚴肅強調道。

“知道了!”楊如意信誓旦旦。

“陳荷,新春快樂!”掛了劉秦的電話,楊如意馬上給陳荷去電。

“謝謝親愛的!”陳荷開心地說。

“陳小姐,要不要一起喝下午茶啊?”楊如意神秘兮兮地說。

“你是不是跟家人在外度假喝茶呢,跟我在這顯擺,無恥!”陳荷憑經驗推測道。

“你猜我現在哪裡?”楊如意俏皮地問道。

楊如意昨天回老家,故意不告訴陳荷,就是為了製造今日的驚喜。

“你應該在國外吧!”陳荷羨慕地說。

“你這榆木腦袋!如果我在國外約你喝什麼茶啊!下午二點,福德灣,約不約?”楊如意一口氣把話說完。

“福德灣?”陳荷嘴裡唸叨著,突然悟了:“楊如意,你回來了!真的嗎?”

“你這悟性,我也是醉了!”楊如意笑著說,接著又補充一句:“下午兩點,福德灣,我們不見不散!”

掛了電話,陳荷立即回房間換了件粉紅色短款斗篷式大衣,配上一件藍色緊身牛仔褲,黒直長髮上罩著一頂白色貝蕾帽,穿戴整齊後,她步入衛生間,在鏡子前塗抹粉底、潤唇膏,鏡子前立即驚現一嬌豔欲滴美少女。

“媽,同學約我喝茶,我出去一下。”陳荷來到父母的房間,對陳媽媽說。

陳媽媽、陳爸爸此時正坐在床上看電視呢,看見陳荷進來都側了側身。

“哦,下午早點回來吃飯!”陳媽媽囑咐道。

“知道了”陳荷說完,像只歡樂的小鳥一樣向樓下衝去。

陳荷的家鄉明山鎮,是個盛產明礬的地方,被譽為“世界礬都”。

傳說在南宋末年,一位四川難民為避戰亂,帶著妻兒逃離四川,一路南下,流落到今天明山一帶。

當時的明山人跡罕至,一片荒蕪。因為連日下雨,難民一家躲進一個山洞,因為山洞可以防雨,他們當天便在山洞住下。

連日奔波勞苦,一家人又累又餓,這位難民到山洞附近找來幾塊石頭壘成灶堂,用隨身攜帶的鍋到洞外接些雨水,生火燒飯。

連日的雨,阻擋著他們一家前行,他們索性住在山洞數日。雨停後,難民一家便繼續往東南方向前行,當他們遇上茫茫大

海時,感到手足無措,覺得還是那個能避雨的山洞比較好,於是他們就往回走。

當他們重返山洞時,發現原來打灶的石塊已經被雨水淋透風化,變成細砂,在陽光照耀下,細砂中摻雜了許多明亮的透明珠子。他們好奇地拿起一小塊,放到舌尖一添,感覺味道酸澀,隨手把它丟在旁邊的髒水窪裡。這時,小珠子溶化了,髒水卻被澄清了。難民樂壞了,他如獲至寶,給小珠子取名“清水珠”。

關於明礬最初被發現的傳說,在明山有多種版本,但是陳荷認為四川難民的這個版本最可信,因為距離明山不遠處的一個鄉,它的名字就叫“南宋”。

相書上說,凡貴人必骨骼清奇。明山就是這樣的“貴人”。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所以李後主有詩曰:一江春水向東流。地處東南沿海的明山,地勢剛好相反,境內東高西低,是國內為數不多可以看見“一江春水向西流”的地方。

這樣獨特的地方,必定孕育出不一般的人。

據史料記載,明山從明洪武年間,民間就開始設窯開礦,具有600多年開礦的歷史。因為開礦底蘊深厚,改革開放以來,小小的明山鎮暴發戶層出不窮,開礦的隊伍,遍布全國各地。

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無論是內地還是沿海,毫不誇張的說只要有礦山的地方就有明山人。

陳荷成長在這暴發戶之鄉,有些觀念深受影響。比如,她接受不了在城市買房子要按揭,買車子要按揭,結婚要男女雙方共同付首付款等等,她覺得那樣太可笑了。

雖然陳荷在大城市生活多年,但是對金錢的觀念始終跳脫不出明山的格局。

登了幾千級青石臺階,陳荷終於來到福德灣了。

福德灣,沿雞籠山(明山境內礦脈所在地之一)自然山體而建,是陳荷祖父母年輕時代明山的繁華區,後來因時代變遷,最終沒落。

現因這裡的傳統建築儲存完好,新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這裡的建築,大多建於陳荷曾祖父那個年代,距今至少都有百年歷史。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拾級而上的青石臺階,因為歲月的磨礪,光滑地發出柔和的光茫。它們是歷史的見證人,經歷過“挑礬古道”的繁華,也經歷了被遺棄的沒落,如今靜靜地躺著,榮辱不驚。

青石道路兩側是清末建築群,沿山而建綿延數公裡。這裡,就好像橫店的明清街被搬到山上,除了地勢不平,更顯韻致外,原滋原味更是難能可貴。

生活有時經常跟人開玩笑。當年,福德灣一帶老一輩的居住者,因為經濟條件變好,都搬到鎮中心平地去住了(陳荷他爸就是其中這樣一個有志青年),留在福德灣居住的都是經濟條件不太好的人。結果,就是這些經濟條件不好的人,為大家保留了這麼完整的傳統建築,帶給大家美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福德灣的西側曾經有一口井,水質清澈、入口甘甜,在當時的明山,它比現在的依雲礦泉水更出名。

在那個醫療技術不發達的年代,很多窮人生病沒錢治療,都去那口井裡提水喝。據說很多人喝了那口井裡的水之後,都奇蹟般恢復了健康。

後來隨著環境汙染嚴重,那口井乾涸了,現在江湖只留下關於它的傳說。

因為入選中國古村落,近年,來福德灣玩的人開始多了起來。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一,來福德灣的人比往日還多,幾個小店生意十分紅火。

青石

道上人來人往,隨處可見三五男女並排走路,有說有笑。

道路兩側都是老宅,每家每戶的屋簷下都掛著大紅燈籠,門口都貼著春聯,青石道上隨處可見爆竹的碎屑,“年”在這裡才是最正宗的。

楊如意比陳荷早一步來到福德灣,並選了一家網上口碑不錯的茶館坐下。

這家茶館是由庭院式老房子稍加修整而成的,門前有一個很大的院子,院子的牆是用石塊磊成的,非常古樸。

院落裡支著幾支綠色太陽傘,每個傘底下放置用料考究的咖啡桌和凳子,現代氣息和古典韻味相結合,望之不俗。

茶館的大門口立著一面古色古香的旗,上面赫然寫著一個字:“茶”。

楊如意對福德灣也不陌生,小時候,每逢春遊、秋遊,他們去的地方都是福德灣。

所以在她的印象中,福德灣就是個偏僻的小山村,適合人們遊山玩水。

沒想到,現在真成為旅遊景點了,楊如意暗暗佩服自己的先見之明。

陳荷點了一壺紅茶,並點了開心果和乳酪蛋糕。

今日天公作美,碧空萬里,楊如意坐在座位上一邊喝茶,一邊盡情享受陽光的親密接觸。

太爽了,楊如意心裡喊道。

當然,作為90後,她到哪裡都不忘自拍,不時一個人對著手機鏡頭擺拍。她今天穿著一件緊身駝色羊絨大衣,扎著馬尾,非常青春時尚。

“如意”大門口傳來陳荷的聲音。

“陳荷!”分開幾天,楊如意見到陳荷顯得特別興奮。

“今天真舒服,爽得不要不要的!”楊如意表情誇張地說。

“的確舒服”陳荷頗有同感,“如意,你今年怎麼肯回來了?”陳荷很好奇。

“我奶奶過七十大壽,我只能回來了。”楊如意解釋道。

“你回來還習慣吧,他們對你還好吧?”陳荷關心地問道。

“還可以吧!”楊如意似乎不願多提家事,回答得很簡短。

“那就好!”陳荷一臉釋然。

“陳小姐,你男朋友怎麼沒跟你回來啊?”楊如意一副八卦的樣子。

“他得陪家人過年!”陳荷語氣平淡地說。

胡睿的真實情況,陳荷一直未告訴楊如意,只說他在房地產公司工作。

“哦!”楊如意點頭道,她突然問:“你回來吃肉燕了嗎”?

肉燕是當地一種小吃,外形像小餛飩,但是外皮卻是由肉敲打而成的,因粘和處形似燕尾,故俗稱肉燕。

肉燕的皮是肉做的,餡也是肉做的,所以肉燕完全可以稱為肉包肉。

“我還沒來得及吃!這兩天在家就是各種吃,都快成豬了!”陳荷誇張地說。

“世上哪有象你這麼瘦的豬啊!”楊如意笑著說,“這個茶館好像就有肉燕,我們點一份吧!”楊如意提議道。

“好!”陳荷也是個小吃貨。

兩個青春美少女,沐浴在冬日的暖陽下,喝茶聊天,愜意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