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光緒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三七章 - 風雲色變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三七章 - 風雲色變

協約國與同盟國的確到了快攤牌的時刻了。這也是我能夠放手去賭博的機會所在。如賭場一樣想賺大錢本錢與機遇缺一不可於我如今面對的局勢國力的提升與透過戰爭樹立的國威便是我手中的籌碼而機遇就是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這一場大國的角力他們這樣的豪客在比拼本錢與策略我這樣的小豪客就只能瞄準機會抽冷子賺一把了。世界就如一場豪賭賭的便是一個國家的尊嚴與未來的命運日本便是這場大賭局中賭得最瘋狂也是輸得最慘的一個。它早已經出局了。在我的眼皮底下造戰列艦這種愚蠢的行為如果不給他嚴厲的教訓它就會慢慢的忘記它的身邊是一條它永遠都惹不起的巨龍。

策略既定剩下來的事務就完全交給袁世凱和軍部後勤部那幫已經培養了足夠的自信心和霸氣的鷹派官員們去做吧。在政治動盪之後政界和軍界似乎有些太過於死氣沉沉的跡象人人都有些恐懼避禍的感覺。低烈度的戰爭動員能給軍界一點點活力的刺激。

去保定是有張之洞隨行的。他的目的地是工業布局中極重要的山西和陝西以鐵路線的擴充套件鋪開工業程序是他的大策略而他的修建鐵路計劃也是優先照顧到資源開採和工業生產像山西和陝西便是資源和初加工的重要基地他這次去視察的重點項目便包括到礦業油業軍工等內容。而在我迴鑾北京後他的行程還要繼續鋪到南方數省。他這個人沒有太多的地方根基讓他全國巡閱一遍。也是我極支援的建立起一個有威信地內閣也是我這些年一直致力在做的。

就我個人的預感而言一戰過後不論我地國家獲得了怎樣的收穫。恐怕政府及軍界必將產生出一批威望極高的方面之才來。屆時一個強勢的內閣是必然的也許到時候會先過渡到二元制的君主制去而後再經過二戰的洗禮最終達成我理想中地政體——君主立憲去。

當然也有可能直接進入共和皇權面臨到一落千丈的結局。這種可能性並非不存在。不過即便如此我也不願意為了這個皇權地萬世一系而作出什麼違逆歷史潮流的事情來。只要是和平過渡只要國家與人民不遭受內戰的煎熬只要國家並非是推翻一個皇朝建立另外一個皇朝那麼我。我的子孫當不當皇帝又有什麼關係?

重要地是以最小的代價實現國家的進步。這就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如今這一套抓軍權的系列行動便是這種願望地最重要的保證軍隊的穩定。是一切穩定的根源。

保定皇家6軍士官學校是專為培養士官生而成立的普通兵員的服役期目前暫定是四年而士官生則不受這個年限的限定可以放寬到一個寬裕的地步各種專業技能地教授少量指揮學的課程當然還有過一般士兵的訓練要求。是這個學校的畢業士官素質的保證。

保定府離北京不遠有起事來這一批學生兵也是不可小覷的生力軍所以我親自到這裡來充分體現了皇家對士官階層的重視。要知道第一批帝國6大的畢業典禮我都是沒有出席當時是委派的載洸代為出席。

所以學校方面及保定府的地方官員們早早的就將關防治安等一切準備就緒歡迎的氣氛也極是熱烈。身著短軍服一溜板寸頭的戰士們在沿途肅立他們的身後則是一些地方官府的巡檢維持著老百姓歡迎人群的秩序。

我站在車上張之洞稍稍側在後方向沿途的人民揮手致意。地方官早傳下諭示皇帝車駕抵臨時無需行跪拜禮。看得出人民都是自的來瞻仰聖容的。

大清帝國皇家6軍保定士官學校我親筆題寫的金字招牌下恭恭敬敬的兩隊列隊的武裝士官持槍站在道旁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中日甲午戰爭6戰的士兵群像雕塑這座花大價錢僱請洋人製作的雕塑這幾年裡激勵著這座學校的每一名學生。

典禮上一千七百七十一名畢業士官中的一百名優秀代表從羨慕的眼光裡起身登上閱兵臺從我手中接過蓋有皇家璽印軍部印鑑及學校印鑑的畢業證書與我親自授予的繡著兩柄步槍交叉下的長城圖案的肩章激動地別在肩上端正的行完軍禮再到我的右側去接受大清帝國內閣總理大臣張之洞的祝賀與勉勵畢業典禮的簡便儀式便舉行完畢。

看著這一個個年輕而熱血的臉孔和健碩的身材我知道這些人在未來的某一天就會活躍在帝國之外的某個戰場上指揮炮火射擊駕馭飛艇運輸物資率領偵察分隊深入敵後……他們與那些在國外留洋的軍官在國外整訓的步兵師在南方從事秘密活動的戰士以及這片國土上一百多萬普普通通的戰士一樣都將是帝國未來鋼鐵的長城。

以這個想法為基本內容的演講是我在此的倒數第二項行程安排在張之洞感謝軍隊為國內建設做出的重大貢獻及寄望繼續做出更大貢獻之後我的壓軸演講便正式展開。

略帶煽動性的語調和令人激昂奮進的內容讓每一個即將奔赴全國各地的士官們熱血沸騰。在講話的末尾我特別給了他們另一項恩典軍中每一個士官都有權向我寄送密摺軍部後勤部的驂傳上若有延擱依堵塞言路罪論處。

這便是我除開軍官體系教化體系及情報系統三條掌握軍隊動向的措施之外的第四條措施每個士官和軍官都有權直接向我陳送秘密報告軍中任何危險的動向我都可以在北京及時知曉。從而做出正確的應對。

在思想體系程序還沒有完全建立之前這種秘密監督的方式配合上新地徵兵體系即將在全國鋪開。杜絕了過去那種自行募兵的體系。這才方面面配合起來軍閥割據一方的局面起碼在我可以預見地將來裡將完全不可能出現。

至於軍中的鷹派隨著戰爭的節節勝利而獲得更大的權力進而能夠操縱國家向著其他的方向前進這的確是有些危險不過隨著將來制度與法律的完善。配合上皇帝仍有地威嚴和絕對權力戰爭與展的交替和衝突。也未必就那麼難應付。

與張之洞分別從保定啟程返回北京便把全部地心思都投入到了載瀅的德國之行和他所要面對的情勢去了。

德皇的訪華行程應該很快了他已經在巴格達簽署了到巴格達地鐵路段的修建合同。整個世界都知道德國人將在中東這片地方挑戰大英帝國的威權。

英國人夠焦頭爛額的了。他們不傻德皇的艦隊不奈無端端地從好望角繞行一大圈布爾人很顯然得到了德皇的某種許諾在戰爭準備方面。布爾人走到了英國的前面。

幾乎整個世紀裡英國人當然還有其他國家的金融家探險家們不斷深入到非洲最南端這片原本屬於土著人而後被荷蘭人所控制的這片盛產鑽石和黃金的地方將荷蘭後裔的布爾人不斷地向北壓縮而英國人的勢力則持續地膨脹。在這樣的情況下針對英國人的軍事行動已經展開一支近九萬人的軍隊被動員。從歐洲某重要國家那裡獲得了大批的物資和武裝援助。

戰爭早在兩年前就打過一場德皇甚至幸災樂禍的向布爾人的英雄德瓦士蘭邦總統保羅·布魯格去賀電。也許正是這份賀電刺激了大英帝國的尊嚴他們動員了一支空前規模的軍隊——四十四萬人的海6聯合部隊第一批七萬餘人已經登6正在好望角一線集結及適應性訓練一邊等待兩個月後就將抵達的第二批十一萬人的軍隊再過兩個月後全部四十四萬軍隊集結完畢後戰爭就將完全打響。他們的北面就是布爾人的九萬大軍。

在東半球可能這樣五十萬人規模的對抗並不算得什麼但是在非洲大6上這樣規模的大對決就算是在動盪的北非也是令人震驚的數字。

雙方已經一觸即。就是那麼巧德皇的艦隊經過好望角而後去了巴格達簽署了那一項挑戰英國人神經的協議。甚至在馬赫迪軍那裡一些德國制的軍械也讓英國人生疑難道德國人真的開始了他們的挑戰?

大英帝國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另一個訊息也幾乎是在同時傳回到大英帝國的報紙上——德國的新一級戰列艦一口氣生產了七艘。艦普魯士號艦及其他三艘姐妹艦己經下水試航其餘三艘仍在船臺上日夜趕工。

德皇說得沒有錯德意志要建立起一支與德意志地位相稱的海軍。他始終認為在有了一支強大的海軍之後他說的話就有人聽了。

如今英國的反應將證實他的判斷。如果英國不妥協英德之間的全面對抗幾乎立刻就要全面升級世界大戰幾乎已經無須再等待了整個歐洲將會被掀入到令人顫慄的全面戰爭中去。

何去何從英國人顯然還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

在還沒有得知大清帝國總理外務王大臣載瀅殿下及外交部長伍廷芳先生即將訪問德國的情況下英國就已經派出了特使急赴中東試圖勸說德皇放棄簽署鐵路修建合同條件是在太平洋的諸多島嶼問題上英國將支援德國的立場。

英國人的希望是用一定的妥協條件來拖延時間好讓帝國的戰爭機器做好應付全面對抗的準備。

但是威廉二世絲毫沒有給他們面子。幾乎就是在特使的眼皮底下德皇愉快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與此同時英國人從報關環節得知了大清帝國的兩位重要人物試圖透過蘇伊士運河前往德國的訊息。

不用太多的聯想每個人都不由自主地要去想象德國人和中國人之間如果有一天他們聯合起來。這樣地後果是否是大英帝國可以承受得起的。特別是中國人的6軍在6上給了俄國人一個慘痛教訓地情況下。

在這樣嚴重的心理預期下、等待英國人確定了載瀅的目標似乎只是謀求德國支援中國禁絕鴉片的要求時。完全可以有松一口氣的感覺。

不過也透過這樣的要求他們能夠現中國人似乎沒有淡忘掉世紀四十年代及後來生的那兩場因為鴉片貿易而爆地讓他們蒙受恥辱的戰爭。

他們如今要面臨地抉擇比前些時日的抉擇要來得更為痛苦。而且對手的分量也已經完全加重了。

不出他們所料德國政府和外交人員在接待過載瀅之後向外界布了一個共同的宣告。中德雙方不支援鴉片以任何形式繼續毒害中國人民地身體不管這種東西的背後利益人是什麼人。

有了這一條。加上購入火焰噴射器的合同特別是在德皇最需要外力幫助的情況下這關鍵的力挺中德關系過去地一些磕磕絆絆已經煙消雲散。問題如今出到了英國人一邊。

一邊是布林戰爭要打一邊是中國似乎有跡象表明要投入到德國的懷抱。英國人似乎已經無需考慮太久。

下院中已經有數位議員聲言繼續以鴉片貿易去摧殘盟國人民的身體是不道德的商業獲利云云。英國人學會了轉彎。

決策層如今面臨著兩種論調的選擇不管那一種眼前必須要回收強硬的姿態以試圖瓦解德國和中國這一輪一大一小的兩場攻勢。先把布林戰爭打完才是正經否則四十餘萬人的動員。再灰溜溜地撤兵回來政府將立即面臨垮臺的危險。

兩種論調的不同是在於未來的走向上而已。一是要從今以後直接將中國併入德國的同盟國體系應付因為敵方勢力的強大、所以必須要全面對俄羅斯提供幫助再扶植起日本人從而對德國和中國形成壓力。當然這也面臨著大規模修改已定政策的難題。特別是與中國之間的一系列協議。大批的中國人特別是文官系統要驅離甚至大批的軍火訂單要作廢。國家將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和財政的壓力。而且過往近十年在中國培養起來的親英的官僚階層以及中國人心目中的英國的友好形象全部都要付之東流一句話以前的工夫白下了。而且還要耗費更大的力量去扶植俄國和日本兩個已經瀕臨破產的國家。任重而道遠。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第二種則簡單多了在今年的危機過後要在各個方面與德國全面展開競爭包括拉攏中國這個有著巨大潛力和人口的國家哪怕是中立都要好過站到德國那一邊去。面對兩個國家實力與自己相差無幾的敵人的聯合對抗英國無力承受這個世界也無力承受。長年的對抗將導致世界經濟形勢的低迷誰也無力承受這種壓力。

一本本厚厚的策略研究和假設的政治讀本被送入到了內閣和白金漢宮。英國人需要儘快從這兩種方案裡挑選出一種。

不管怎麼說布林戰爭還是要打否則大軍白動員了。於是前方打仗後方緊急商討對策這便是英國近半年的主旋律。

但是他們的決心還是下得遲了。在他們為著國際的局勢而犯愁的同時布爾人卻動了搶先攻擊他們開了第一槍以彌補自己實力和兵力上的不足。而且效果還很好。

九萬人的布爾人軍隊兵分三路趁著英軍立足未穩還不太適應環境和氣候的時機在科倫索斯托姆貝赫及馬格斯方丹三條戰線上向準備不足的英軍防線動了猛攻。

獲得了德國幫助的布林軍隊氣勢如虹反而是英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如果不是英軍的新式防禦設計——機槍鐵絲網壕溝的防禦體系他們的損失絕不止死傷四千人這麼簡單。面對裝備同樣精良的對手大英帝國的6軍並沒有能力展現出與他們海軍那樣的威嚴和榮耀。

英軍指揮官威諾比少持顏面盡失等待著他的絕非什麼好的結果。被替換或是挽回顏面是他為數不多的選擇了。

此時德皇的艦隊已經身在太平洋他要視察他的新領地作為友好國家並且他的行程很快就要抵達我國他的海上行程自然得到了我的皇家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全程護航我也更加準確地獲知了他的行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汶萊等東南亞島國都在他關心的範圍之內。

他特別顯示了對薩摩亞群島的關心在紐西蘭與夏威夷之間的這片群島上已經吸引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留駐了自己的目光英國人和美國人更是在這片群島上事有了先得的利益。如今他的艦隊似乎也想在這裡分一杯羹。

德皇的宣告清晰無誤的向英國傳遞了這一訊息他先重申了鴉片貿易的非道德性而後誇耀了自己推行世界政策以來的功績以及德國近年來所取得的成就。從而使人建立起一種他有權對世界事務指手畫腳的印象而後再來說薩摩亞群島的問題德國人就充分的事有了言權在宣告中他明確表示了德國對於薩摩亞群島應當擁有權利的要求。他的遠東巡洋艦隊也在一些島嶼上登6並建立了自己的營地。

世界似乎從未如今天這般易於陷入戰爭。

載瀅在德國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就在他向我回報即將回國的訊息時英國人也向他出了邀請我迅的又收到了他第二份請示。

我的指示當然是是。經過我在他臨行前的一番特別的對話我相信他有能力在英國人面前為國家獲得更多的利益。

同時我相信這也是一種訊號英國人開始妥協了。

載瀅一到綸敦病中的維多利亞女王與相都接見了他重申了中英之間亦已存在的友好關係的歷史以及展望未來的美好前景。並且也挑明了英德之間的巨大分歧說明也許將會有一戰。如果中國希望與英國繼續保持友好的話那麼在英德之間中國應當及早的表明態度否則中國就是在迫使大英帝國將中國視為敵人。

載瀅當然無權做出任何承諾但是焦躁的心情卻是無法隱藏的。英國人已經攤牌了。

在當晚他給我電報詳述後我也陷入了思索這樣的局面我早就預計到過。只是沒有預計到會來得這麼早。

英國在迫使我在英德之間作出一個選擇。如果站上了英國這條船那麼就應當斷絕與德國之間的合作。這對我來說等於斷了兩邊取利的路。

我的指示迅下達了讓載瀅暫時無需理會這個問題讓他說兩句場面話諸如請貴國看我們的行動我們會謹記大英帝國的幫助等等。這個問題回來再慢慢商議。

要的就是要看英國的下院能否儘快表決透過在鴉片貿易上向中國讓步的提案。如果能我們再慢慢商定下一個對策。他要表態那我可以表態沒關係。

反正威廉就要來了到時候把這番話扔給他看看他的反應再說吧。

不過英國人的態度我也基本看出來了他們這是大讓步前的最後撈一把的心理吧。每個賭徒都這樣。因為他們似乎已經同意向德皇做出他們的第二個讓步:薩摩亞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