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光緒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四八章 - 談判桌上的交鋒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四八章 - 談判桌上的交鋒

張之洞連續數年的佈局及辛苦工作終於有了回報1899年的經濟資料顯示出他給我交出了一份極其令人滿意的答卷標誌性的成果是在鋼產量上該年全年全國鋼產量終於提前一年突破了我的要求達到了五百七十二萬噸。

而以他為核心的新政系官員也經過最近幾年的權力傾軋後大批量的登上前臺從中央各部到地方統理民政及經濟的方面大員幾乎全國都梳理了一個遍。中國傳統官場的派系鬥爭終於在如今這個特定的年代揮出了他良性的一面來。

傳統儒家講究個人修養而如今皇帝交辦下來的任務顯然是一個人無法獨立完成的無論他的個人修養有多高。新儒黨的全國統籌在這方面彌補了缺陷使張之洞指揮下的全國工業建設形成了一個新儒黨官員階層的共性目標。中國的官員大道理是懂得的只要解開了為什麼要大力拓展工業以及傳統士農工商的階級劃分的心結他們在政績的壓力下自然會使出十二分的力氣去辦差事。

而由於目前的工作重點並不在反腐層面所以清政衙門這幾年的任務大方向也被張之洞再請旨之後定在了查抓虛報高報資料的欺上瞞下等行為上。這樣也基本保證了資料的真實性減少了類似畝產數萬斤等對經濟工作有百害而無一利的行為的生。

吏部當年頒行新的五年考功條例也充分顯示了目前形勢下國家對於工業農業教育這三樣硬資料的重視年末的官員賞罰也基本根據這三個資料來進行。所以這年末地官員再來一輪滌盪後新政系官員在朝中更是成為主流。

這一年的大宴群臣。比之數年前新政伊始時少了許多的老面孔而出現了許多四十歲左方地少壯派新政官員氣象更新之際也更增添了新世紀的新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唯一的不和諧因素來自於宗藩事務上理藩院的報告說新藩日本國國王睦仁稱病不來遣其王世子嘉仁前來進貢稱賀。而其他各國。甚至包括尼泊爾都派出來以國王為的代表團。誰都看得出。如今這個宗主國正是數百年來威勢最盛的時期在這種事務上誰也不會給自己找別扭而且來一趟北京。進貢的那點土特產往往能換回十倍百倍地利何樂而不為。

睦仁稱病的理由是站不住腳地照我看他是還沒習慣抹不開面子他兒子嘉仁王世子自小就有哮喘病。還有點癲病的症狀一樣的有病還不是來了?想著想著心中就有些不悅。

心道袁世凱剛剛調走你就來玩這了出看來是嫌屁股癢了正好讓天海國松平氏跟你親近親近吧。心中已定便在理藩院摺子上批覆道:倭王既有疾。宜應遣太醫診視之朕聞天海國素產良醫可著天海國主遣醫慰之亦彰臣藩間敦睦之意。此可予天海國主看欽此。

天海國派遣醫生借睦仁十八個膽都不敢要吧。這個意思透給松平氏這傢伙精靈剔透應該知道怎麼做的。這十幾年間你們兩就掐吧以富山岐阜京都到大阪這一線為界只要不打得太破臉攻到東京或是給人菜了京都我也就不管了。

這個調子就這麼定下來又回了左寶貴幾封信基本上那邊地事務我可以不用在煩什麼神了。兩萬多人在東京之北一天的路程不用擔心會出什麼大亂子。而松平氏那邊更是百分之七八十的主力部隊都是我的輪戰師一兩年輪一次兩邊都控制得死死的翻了天也玩不出花樣來。

元宵節地藩屬國招待宴會上不斷咳嗽的嘉仁王世子也受盡冷遇年紀相仿的松平志男更是屢屢露出欺辱之意我當然扮盡好人勸喻一番臣藩間宜應和睦相處。話題自然而然就轉到今年國際間最重要的大事——北京和會上來。

宗主國這麼有面子能調停國際間的衝突藩屬國的向心力就越強這是再也沒錯的道理。

兩個月後就將在北京城南的先農壇之南地新建的國際會議館也就是民間簡稱為國會館的建築群進行的國際和平會議參與者涵蓋了當今世界最有實力最有話語權也掌握了最多支配權的各大國各國的先頭部隊已經在外交部尚書伍廷芳的組織下舉辦了一次磋商會議議定了行程議題等方面的內容。

而宗旨也被確定了下來就是努力爭取透過和平而不是戰爭的方式來解決國際間的爭端的世界秩序。這當然不同於後世的所謂國與國平等等等口是心非的冠冕堂皇的口號這本就是大國的世界宗旨當然是盡力協調大國在世界支配權問題上的衝突努力使這種衝突透過和平方式解決而已。

後世自然是要講求國與國之間的平等對話。當然那更多的是落在了形式上頭實質永遠都不會變化大國自然就要支配小國。想想也就知道譬如美國英法德俄等這一線的大國可能與毛裡搭尼亞模里西斯這樣的小國平起平坐享有平等的話語權麼?

在如今這個世界反而光明正大一些大國就是大國世界的支配權可以明碼實價的擺在桌面上大家來分。

所以說到底這也是一次和平形式下的一次分贓會議。如今有既得利益看也有對現有利益不滿者。兩者參加會議的目的也是各有不同既得利益者當然希望不滿者能認承這個現狀即使有不滿也可以將他們表達不滿的方式用和平方式來展現。而反之不滿者們自然就是希望儘可能多爭取一些利益以與既得利益者達成短時間內的和平協議來消化這些新得的利益而已。

國際政治永遠脫不了利益二字沒有人會在不計算投入產出比的情況下做任何一件開罪另一個大國的事情。即使是有些癲狂地德國人也是在計算過風險和收益後才在全世界範圍內展開對大英帝國的挑戰而如今。他們獲得了一個不用付出戰爭就能獲取一些收益的機會。

在這樣地背景下我的和平會議才得到了兩個軍政集團的響應。當然這也是我樹立國際威望的機會。在國內威望已經高到找不到任何敢於反對的聲音的程度後國際威望再一樹立配合上大量的宣傳教化手段我地下一步改國號年號的舉動就能夠收到最好地效果。

因為在這個國家的幾乎所有階層中這今天子早已是建立了一個幾乎無所不能的神話形象了。他的任何決定和命令都是玉旨綸音。

昏君地聖旨有時候也許還有人抗旨但這位皇帝的旨意顯然不會。

連續好幾輪的針對各個不同階層的頑固派或是政見不同者的肅殺及政治清洗之後。反對派即使有也只敢把反對悶在心裡了。

這個帝國在這個年代裡。沒有權臣沒有地方割據勢力沒有外患也沒有什麼內憂。人心地變革正當其時。

一切新的變革將在北京和會後揭開面砂。並在十幾年的微調之後臻至帝制體制下所能達到的最高峰並以這樣的姿態迎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

至於國家未來的政體四個字。順其自然而已萬世一系的君主**沒有人會相信而二元制立憲也只適合我這個帝王而已。未來地方向必然是兩個一是虛君的君主立憲一是完全共和。我比較喜歡前者因為中國人已經習慣了有一個皇帝高高在上同時有皇帝在也能對全國有一個向心力的維持作用這個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大的到了容易分裂的地步。

而如果是完全共和也容易滋生出另一種形式的獨裁像袁世凱這樣的梟雄絕非只有他一個誰能料得定以後?

當然兩條路我都可以接受只是心理上比較希望是前者而已。至於我個人本來我就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穿越而來從哪裡來到哪裡去那又有什麼大不了的。

以我為軍政界較為開明的重臣們為輔的一個班子已經綢繆這場大變動好幾年了算定再算定等的就是這次和平會議的圓滿結束。

公元一九零零年四月十日大英帝國德意志帝國法蘭西共和國奧匈帝國意大利王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塞爾維亞王國加上東道主中華帝國的八大國在北京召開峰會以試圖找尋到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辦法。另一個未正式參會的大國美利堅合眾國則派出了觀察員。

新落成的京南國際會議建築群光鮮奪目而各國的元或政府腦也是各懷心思在各國國旗下笑容滿面的握手拍照後步入會場。

就在大會召開的第二天布林戰爭又生重大事變新任指揮官布勒將軍指揮的英國6軍攻克了布林重鎮布隆方丹及約翰內斯堡但另外一部攻擊布爾人另一重鎮比勒陀利亞的三萬六千英軍遭遇了重大挫折在一場慘烈的伏擊戰之後英軍付出了了一萬七千多人的傷亡另有五千餘人被俘虜軍械等輜重更是全部拋棄後才堪堪逃出了萬多人的殘兵。布爾人的豪賭大城市戰略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英軍雖然攻克兩所大城不過都幾乎是空城而敵軍近九萬人的主力全部撲在了比勒陀利亞致使萬餘名大英帝國的6軍戰士魂喪異鄉。

布林總統克魯格以這個成績給參加和會的英國人和德國人各一份重禮。

第二次抵達北京的德皇威廉二世走路幾乎都輕飄起來看到英國人的時候更是讓表現出了毫不掩飾的譏諷。他當然有理由譏諷英國人是優勢兵力南非小小的地面上雲集了四十多萬大軍居然拿九萬兵力都不到的布爾人毫無辦法近一年的戰爭程序下來已經累計有三萬多英國士兵死傷。死亡人數更突破了一萬四千人。

而同樣是遠涉重洋德國6軍的表現沒有給德意志丟臉已經榮升中將。並晉位第四軍軍長的興登堡將軍在去年地東京之戰中以弱勢兵力幾乎將日本整個京畿近衛兵力全部吃掉更是建立了將德意志國旗插在日本皇宮的不世功勳。德意志的武威從這兩場戰爭來比較已經遠遠出了大英帝國。

英國人則是啞子吃黃蓮大兵團作戰分兵自然是不可避免地。而被人抓住伏擊機會打了一個殲滅戰更是無話可說。只能怪指揮官無能或是運氣不濟了。

當日的議程中威廉二世就給英國人一個下馬威威廉指出世界上當前尚在進行的大規模戰爭。就只有非洲南北兩端的戰爭布林戰爭和北非的馬赫迪戰爭都有英國人的份大英帝國正在破壞著世界的和平態勢英國是否有和平解決爭端地誠意這值得懷疑。

英國人自然是尷尬萬分。只能力陳這兩場戰爭是歷史延續的產物與本次大會無關大英帝國著眼地是未來國際局勢的和平前景等等。

我當然要給英國人打圓場表示英國人言之有理本次會議宗旨在著眼未來而非追究過去云云。

其餘各國6續言漸漸把這第一個原則定了下來。

隨後的程序也在德皇的反覆要求下將基調定在未來一年內要儘快結束世界上地所有戰爭。並最終形成第一個決議——以一年為期英國應當停止在非洲南北端的戰爭行動。

第二個決議則是來自於英國的反擊以威脅到印度安全容易引德英兩國的正面對抗為由要求德國停止巴格達鐵路的工程。這自然是威廉二世無法接受地會議正式變為這兩個大國之間的直接爭吵。

這個問題的爭吵持續了幾乎整整三天到了4月14日終於形成英德關於巴格達鐵路的備忘錄限定巴格達鐵路的終點止於巴格達而不再延伸到科威特。雙方各退一步。但是德國最終還是堅持了一下將此備忘錄的有效期定在了十年而不是英國人堅持的十五年。

此時美國的代表也言幾乎是重複了當年地門羅宣言只是將互不干涉的範圍擴充套件到了美洲以外的全部區域基本上就是當年門羅宣言加上李鴻章訪美時的外交成果。

因為德國已經向美國表示放棄南美的利益爭奪加上加勒比海地區的新地盤美國如歷史上一樣與世界事務越離越遠。

當然其他列強也休想插手到美洲去美國人的神經對這一地區十分敏感。

來自後世的我自然知道美國的世界政策真正生質變的關鍵人物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理想主義也就是美國人天生有領導或者是幫助世界的責任的華麗觀點在那之後才漸漸成為美國的主流外交思想並以之為基礎建立了後世的美國的世界政策或是外交政策。

而在此之前理想主義並非是美國的主流儘管也有西奧多·羅斯福的擴張主義一時興起但門羅主義才是一貫的主流。在亞洲局勢變化如此的情況下美國除非是希特勒這樣的狂人上臺才會有膽略挑戰如今的世界體系。

而後世的伍德羅·威爾遜獲得總統職位與否還是未知之數呢。要知道當年共和黨要推選的總統候選人本來是哥倫比亞大學的古德諾教授只是因為老古受袁世凱重金禮聘去了東方研究何種制度才適合中國並費時費力寫那個帝制未必不好的論文了。才使伍德羅·威爾遜獲得了總統提名並競選成功。

所以即使我要擔心美國美國的巨大實力巨大潛力。那也是十幾二十年後的事情當美國伸出探向世界的手時我的國家是怎樣的實力那還是十分難說的事情。

起碼在如今美國的觀察員在這個大國的會場裡他也只有在一旁抽冷子說兩句話的資格。說到底他目前的地位與我差不多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大國而且是一個自閉性的區域大國。

所以美國的自我悶頭練功宣言並不是大會的主題只是作為一個附屬議程被記錄了下來並將在大會結束後與一攬子協議一同生效。

英德的問題自然是先解決隨後便是另一個法蘭西共和國的主題法國人提出應當全球裁軍以避免過度的國防負擔給人民和展帶來壓力。但是誰都知道他的目標是近年來從四十萬擴軍到九十萬的德國6軍。普法戰爭給法國人帶來了無比的恥辱也一下子讓法國的地位倒退了數位這種世仇的敵對當然是永遠銘記在心的法國人這一次的裁軍提議也讓威廉二世極是難堪。

因為他不久前才宣佈過要在本世紀並五年之內將6軍人數擴大到一百萬法國人這幾乎是在抽他的耳光。

看著他激動的表情我知道我應該調和一下先我讚揚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新任總統埃米勒·弗朗索瓦·盧貝的裁軍提議認為他的提議真正體現了和平的精神。在德皇的臉色越來越難看的時候話鋒一轉表示各國有各國的國情國與國之間國情不同應當維持的軍隊人數自然也就不盡相同。

威廉二世的表情這才稍稍舒緩下來。當然為了給法國人面子我還是表示響應盧貝總統的號召在三年之內將中國的6軍人數從一百七十萬削減到一百二十萬。

這一舉動引了全場騷動至此再也沒有任何國家懷疑我實現和平的誠意了當然也有人會暗中嘲笑我的愚蠢但他們哪裡知道我在打什麼算盤我又沒說三年後就不再擴軍了如今只是裁撤無能的驕嬌二藝嚴重的那些老爺兵無能兵而已。過去那些世襲的什麼各地駐防八旗一些比民兵還弱的舊式綠營兵不裁了幹什麼。

盧貝總統向我投來異樣的目光他無法猜測我到底是幫他還是害他。

但是顯然的威廉二世有了這麼個臺階可以緘口不言。但是議題是他提出來的他自己怎能收回去?盧貝總統只好表示如果德國不裁軍的話法國也不能裁軍。

這也將德法之間的矛盾擺到了臺面上威廉二世立即表示軍隊人數多少不代表任何問題如果法國願意他們可以保持一支千萬人的軍隊只要他們養得起。

此議於是不了了之。

下一個自然是我我的中心思想是在未來十五年內中國不希望任何形式的戰爭在亞洲出現也就是亞洲維持現狀。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全力保證這一點。

英國人當然滿意我這個表態這等若向他們保證在亞洲的既得利益法國人也懷有同樣的心思。

而德國人當作沒有聽見一樣德皇看了看我在我點頭之後才表示沒有意見。這一條也作為共同宣言的第三條透過。

至此英德中都有了自己的成果而法國提出的議題中然沒有透過但是第三條顯然對法國也有利他們也能夠滿意了。

按下來輪到的就是次一級的大小國家們。

塞爾維亞開始咬土耳其在巴爾幹問題上塞爾維亞要求土耳其從巴爾幹半島退出去但是他背後的主子俄羅斯不在只是由於英國考慮到土耳其漸漸顯露出的親德傾向稍稍有些支援塞爾維亞||。而德國則力挺土耳其所以這個議題當天根本無法得出結論是以延到第二天。

為期六天的會議也沒多少時間留給他們這些次大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