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光緒中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六九章 - 爭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六九章 - 爭霸

在決策這次用兵的時候,的確我也犯過猶豫,畢竟從名義上來說,菲律賓是大英帝國的勢力範圍。但最終我還是下了這個決定,一方面是由於國內的不喜歡英國人的情鍺,與最近一階段英國人在兩難決策之間選擇了暗地裡在中國的整個西部邊疆有所動作相結合,英國人這一看上去符合他們本國利益,但是一旦這種小動作被我麾下那些滿腦子天朝上國的文臣武將們洞悉之後,他們幾乎是本能的生出了對英國人的反感。而且在民間層面,英國人從來也不是一個討喜的角色,許多稍微有點年紀的人都還沒忘記上個世紀的大半個世紀裡英國人是如何的欺凌著這個國家,的確他們是帶來了現代工業文明的方向,但是他們同樣給這個國家帶來了許多的苦難。英國人在前十幾年與中國的蜜月期內,還感受不到這種壓力的存在。但是在他們越來越增加了對中國的防範之心,並陸續採取壓制中國的動作之後,這種在民族氣質裡一直存在著的這種情緒便不由自主地迸發出來了。

而另一個方面,也是時間上的需要,如今正是全球範圍內民族覺醒前最好的擴大地盤的機會,從後世的歷史來看,要想在未來的全球格局中佔有一個令人滿意的地位和資源優勢,現在起步是最好不過的了。在英德兩國在太平洋海域的衝突一年之後,雙方都各自在積累實力以迎接不知道多久以後的生死對決,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人自不必說,英國人如果要動,他首先要考慮的恐怕不是他要面對的對手。而是在旁虎視耽耽的德國人。

這套計劃根本就是一個持續數年地長遠規劃,在德國人向太平洋伸出第一隻手的時候,我的參謀系統中就一定有人會想到今天地局面。最明顯的莫過於袁世凱,他吃掉菲律賓的計劃簡直就是為目前的局勢量身定做的。

國際爭霸,當然要有這樣的長遠眼光和策略,如果死抱著一定要積攢到一百分的實力才能做九十分地事情,那麼也學等你攢到一百分實力的時候,時機早已稍縱即逝,一去不再回頭。而當你這時候發現你地對手實力己經到了四五百,你會發現你什麼事情都做不成了。

眼下英國人自然是全球理所當然的老大。雖然他們的地位在遭遇挑戰。而德國及而後的中國,是他可以各個擊破但不可能同時擊破地,只要中德之間形成一個暫時的互保格局,英國人就不敢輕舉妄動。為了菲律賓而導致整個太平洋的淪陷,這不是每一個英國政治家都敢於冒的險。

當然,貝爾弗首相是一個有攻擊性和冒險精神的領袖,他在炮戰開始當天,發表了強硬講話。聲稱中國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八大國1900年會議地基本精神框架,而且也是對大英帝國**裸的宣戰,所以,他已經正式向議會提交了向中國宣戰的議案,並且要求議會立即予以透過。

作為首相,他有緊急啟動議會程式的權利,但是出乎他的意料的是,首相任期開始並沒有多久的他在表決中並沒有表現出他意料之中的號召力。議會以不到三分之一地贊成票數,並不同意這項發兵議案。理由是從戰術上來說菲律賓顯然並不能抵抗太久,而由於英國的陸軍志願兵軍制,要籌集到足夠在亞洲幾百中國人的兵力,加上訓練,適應的時間,起碼需要一年時間,而到那時候是怎樣的局勢誰也說不好。

而另一個問題就是德國太平洋艦隊離馬六甲水道,離新加坡不過一天不到的航程,如果所謂的將派出太平洋艦隊來對中菲戰爭進行干涉成立的話,是否表示首相先生已經做好了放棄新加坡和馬六甲海峽控制權的準備。

比起老謀深算的前輩索爾茲伯裡侯爵來、貝爾弗先生實在是年輕了點。有數位議員提出了這樣的觀點,用以佐證這個觀點的,他們也提出了這樣的一系列疑問:在索爾茲伯裡侯爵在位時,我們與中國的關係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差?如果中英關系一直持續的友好下去,德國人怎麼能夠在亞洲擁有那樣的一支海軍?外交政策是否給皇家軍隊添了太多太多的麻煩?如果太平洋艦隊的那些艦隻是用在北海巡弋而不是在亞洲徒勞的與同樣是牽扯大量實力的德國海軍的話,大英帝國現在的局面是否會好一些,對和平的控制力是否能夠再強一些?建議貝爾弗首相檢討一下自己的政策。

當然,這是戰略層面的事情,而在財政層面,要負擔與中國這樣的一個國家長期戰爭,對於已經啟動向美國摩根財團貸款協議第一批1ooo萬英鎊的英國來說,要多準備與準備用來與長期德國作戰的價錢,這筆數字將會是多少呢,答案可能會高達近百億美元,而每年還要另外付出8億美元左右的利息付出,這樣的財政負擔,是否是大英帝國可以承受的,人民可以承受的?

在議會面臨廣泛的質詢後,貝爾弗不得不面對他提案被駁回的殘酷現實,的確,英國沒有能力同時在歐洲和遠東開闢兩個大戰場。不僅僅是財政,從軍人數目上來講,也是不可行的。

而英國人能指望誰?在太平洋的西海岸的戰場上,也許只有美國人能夠指望的上了。但是美國並不是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在美國有百分之十的德裔移民,還有稍稍少一些的愛爾蘭移民,加上意大利人,這些總計加起來超過百分之二十的美國人口,對英國的態度都是一致的——最起碼也是不喜歡。

在19o4年這個年代,德國人不必說,愛爾蘭人恨英國人何止一個洞。相比較而言,恐怕只有意大利人還稍微好些,但是聽說他們與中國人的關係不錯。在美國這樣一個移民國家裡,指望美國來幫助五個人裡面就有一個不喜歡英國的人來幫助英國。實在是荒謬了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美國之所以在一戰後期進入英國陣營的原因,後面再說。政治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以今天的眼光看19oo年代。實在是荒謬之極。)

也就是議員先生們地這次大辯論,開啟了政治家們的一個新的智慧點,當然現在他們地思想還有些模糊,但已經有點摸到影子了。

所以,在中國海陸聯軍在五天後攻克達沃並進駐了四個師總計五萬人的陸軍部隊後,這個城市開始進入軍管,並迅速開始徵用民房。

此時英國人口頭上的援軍還遲遲沒有議定。當然也還沒有影子,而其他主要國家都令人意料的保持了沉歌。除了德國人表示了理解中國的立場之外。其他參加北京和會的幾個大國都沒有任何表態。

這是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他們是睡著了麼?

英國人地全球霸權已經在東半個亞洲出現了崩潰的跡象,這是一個很有價值地訊號。中國人的十萬陸軍在半個月之內以達沃為基地開始在棉蘭老島上展開,伴隨而來的就持是展開對菲律賓政權的抓捕行動。菲律賓地部隊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結局已經不難預料了。

在戰爭開始一個月之後。英國人原本的一個疑感也得到了答案——中國人能夠自己造戰列艦了。19o4年11月19日,肅親王善耆在結束對藩屬國日本的幾方勢力的巡迴訪問和矛盾地調停,又旋風視察了朝鮮,看望了病重的國王李冕之後啟程回國,在旅順而不是傳統的天津登岸。原因是這一天,旅順官營造船廠有一個剪綵典禮等著他去主持。

他和先期趕來的張之洞剪下紅綢布,宣告了中國第一艘自造的萬噸以上的軍艦,正式開始動工,這艘設計排水量為一萬七千噸的戰列艦被命名為順治號,與海軍正在使用的無畏級戰列艦只有主炮口徑上地差別,顯然他們還有一些不得以的難題尚未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德意志帝國同樣設在旅順的普魯士親王辦事處和德意志帝國太平洋艦隊名古屋港,均派出官員前來致賀。這不由讓人聯想到中國造船界的這一突破中,有多少德國人的因素在內。

我當然是知道的,設計中的動力系統有近七成的部分是與德國人一起搞的,但是這也是一個良好開端,有了這個開端,和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真正自造戰列艦,其實也用不了再等幾年了。

而在南方,由醇親王主持的對菲律賓戰爭,則開始進入關鍵時期,載洸將春節前的攻勢定在了棉蘭老島這一個島上,而放過其他的島嶼,海軍牢牢的將棉蘭老島封鎖的水洩不通,由飛艇母艦共工號升空的十餘艘飛艇全面控制了高空視野,島內七八個大城市預期將在春節前得到完全控制,而袁世凱的奏報則表示偽總統阿奎那多的行蹤,也將儘快尋找到。

我的批覆是迅速拿到阿奎那多,並且迅速殺傷敵有生力量,明年五月份以前,要儘快控制棉蘭老島。

要擒賊擒王,當然是要靠特工組織的能力了。大部隊呼來喝去的進剿,要抓住一個人,實在是有點困難的。

所以,吳海濤預期中的休假並沒有到來。利用宋志智的關係,他們的人將儘快與瓜西奧那多團長承得聯絡,當然,要花時間去把關係理順,並互相取得信任,才能開啟突破口。

在這期間,馬尼拉的菲律賓華僑中的魁首人物,王彬家族的當家人羅曼·王彬(注:菲律賓習俗,習慣以父親的姓名為自己的姓)透過他的商界渠道,開始聯絡在菲律賓政府軍中服役的華人子弟,以及幫助帝國陸軍控制城市,並協助維持秩序。

而菲律賓軍中地位最高的華人將軍——負責南島防線的劉亨賻少將,在經過反覆攻心後,終於在十二月初率領三千餘士兵向帝國陸軍投降,他的餘部近九幹人,倉皇北撤。

劉少將的投降,也開始在棉蘭老島引發動盪。為了給搖擺不定的人時間考慮,同時也為了牢牢控制已經佔領的地區,帝國地攻勢開始在十二月下旬進入暫停期。並有訊息說將會一直持續到春節過後。

接近兩個月的戰爭過程中,很多人擔心的外國干涉並沒有發生。當然並不是我一個國家地實力足以恐嚇住任何國家或國家聯盟,國際上是有許多國家的,國與國之間無時無刻不存在著制衡關係,利用好這些關係,就能夠給國家帶來最大的收穫。

如今菲律賓戰爭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英國受制於德國。而美國則因為並沒有利益衝突,同時國內也不安慰。在麥金萊總統帶來的繁榮之後,美國的危機已經開始露出了苗頭,銀行家們發現他們的金融體系已經十分十分地不健康了,超出承受能力的投資被套在股市和債券上。這種危險性只要稍稍有一絲風聲流傳出去,銀行界信譽地崩潰將迅速到來。

當然不會是今年,j·p摩根先生以及他的同行們在今年還可以愉快的審視自己在這些年來借給英國,德國,中國等有實力或潛力的國家們地鉅額債務清單。並且在這一年又增加了給中國人的七億美元聯合貸款以供他們的皇帝維持戰爭的需要,他們的危機還要過一段時間。

美國地金融家們永遠要比政治家們有戰略眼光,這是貫穿整個美國歷史的真實。而在歐洲,在中華帝國總參謀部軍情司歐洲局的秘密運作下,德國的軍界也開始與德文含義為紅色標記的羅斯切爾德家族接觸,並且得到了數目不詳但一定十分巨大的貸款。

戰爭的威脅使得每個國家都要維持一個足以保衛自己的規模地軍隊,這種維持必須要以金錢來支撐,在一戰開始前的這十幾年裡。每個國家都開始欠下鉅額債務。

德國用這筆錢擴充了海軍和陸軍,像他們的皇帝說的那樣,他們的陸軍數目已經突破了百萬,達到了一百二十萬人。海軍方面也已經完全告別了過去的那種近海防禦的小型海軍規模,他們現在已經有能力在北海給英國人製造點麻煩了。而海軍中的冒險家們也得到了投資,他們的目標在於高航速的騷擾艦和破交艦。

而英國人的經濟則被牽扯進全球規模的軍隊上去,非洲南部北部東部,中東,印度周邊,以及歐洲,本土,以及馬六甲的太平洋區域,都需要大量的資金去充實軍隊的實力以使大英帝國的現有優勢不至於在未來的戰爭中喪失殆盡。

戰爭的準備開始進入加速期。

當然,菲律賓多山地的地形也開始漸漸困擾著帝國陸軍以二字打頭的鎮們,他們的推進速度遠遠低於想象,這也是暫停攻勢的主要原因,出於後勤部己的需要,後勤部要在達沃附近構建一今後勤供應的中轉儲備站,這一行動就動用了當地土著的四萬多人,預算工期大概要兩個月左右。

這段時間正好留給特種部隊發揮。

吳海濤的五十多號人已經進入棉蘭老島的北部有十來天了,雖然有當地的嚮導,但是要找到總統先生的下處談何容易。海軍和一支三千人的精幹陸軍部隊已經隨時做好準備在北方登陸接應,但始終還沒有得到他們的訊息。

令人絕對想不到的,他的隊伍如今正在特黑羅斯城以北靠海的一個聽武端的中等城市裡面住了下來,由於是戰時,他們的出現並沒有引起當地人的恐慌,而之所以到這裡來,是因為他們的領導者吳海濤,已經進入了瓜西奧那多團長的指揮所的緣故,並且已經三天了,還沒有任何的訊息傳出來。

性急的隊員已經想要與海軍聯絡,就算從馬尼拉到這裡,航程也不過在半天左右,上來個幾千陸軍,還不什麼都搞定?

但是這個方案被除了吳海濤之外地位最高的葉備阻止了,雖然平時鬥口不停,但歷年來締結出來的生死情誼不允許她這樣做,特別吳海濤臨行前說他要去冒個大險,如果成功了的話,也許就能提前結束戰爭,回家成親去,說這句話的時候,吳海濤一直看著她的眼睛。

雖然到最後還是誰都沒有開口,但是誰都知道彼此在想什麼。

想了半天,看著窗戶外就能看見的一片木棚建築仍是鳥無生趣的樣子,葉備咬了咬嘴唇。

吳海濤也在咬著嘴唇,他已經兩天粒米未進了,第一天宋志智帶他進入瓜團長的軍營時,還受到了不錯的待遇,但是第二天剛醒,就發現自己已經完全被抓捕起來了,而宋志智也音信杳無。

雖然如此,他還是很樂觀,原因在於這兩天瓜團長一直沒有來提審他,也沒有下令處決他,只是餓著自己而已,所以他判斷,估計宋志智也被拘押起來了,而這個瓜團長也在搖擺之中,從看守自己的馬來士兵默然沒有生氣的眼神就知道,他們對自己好像沒有恨意,可以判斷瓜團長並沒有把自己的身份和來意交代出去,這傢伙還是留了一下後手。

他又舔了舔嘴唇,乾嚥了一下冒火的喉嚨,手腕上被綁著的地方楚楚生疼,以及咕咕叫著的肚子,越來越昏的腦袋,這一切都讓他覺得自己快死了。

“大人——”一個有如仙音的聲音將他生的希望重新燃起,宋志智出現了。他看上去也是一副受盡折磨的樣子,帶著愧色被兩個看守踢了進來,所不同的是也許是親戚的關係,他全身沒有被綁,還能自由活動。

待看守走了,宋志智頹唐的癱倒在地,懊惱的說道:“都是小人不好,走錯門路,還連累了大人……”

“水——”雖然有很多話想問,但吳海濤還是第一時間蹦出這麼個字來。

宋志智無奈的看了一眼帶著狠毒眼光的看守,搖了搖頭,湊近輕聲說道:“大人快想辦法找你的部下,明天一早,就要處死我們了。我姐姐志秀……今天被他殺了。”宋志智眼中露出恨恨不平的目光來,難過的低下頭去。

吳海濤無奈的想象著青梅的模樣,稍稍咽了一小點口水,精力力恢復了點道:“聽著,現在只有靠你……”

原本他是想透過瓜團長來知曉阿奎那多的藏身地的,原因也是想立個大功,回頭能保個好出身以免辜負了人家姑娘。如今卻料不到深陷絕境。現在看來,這條路開始就錯了,從這個瓜團長殺死自己的華人妻子,要處決妻弟來看,這種人基本不太可能出賣阿奎那多了。

吳海濤嘆了口氣,搖了搖頭道:“你還能活動,夜裡無論如何,要想辦法弄出點動靜來,讓小備他們看見……”

說完已是支撐不住,一頭暈倒過去。宋志智急的以他加祿語大吼道:“水!食物!”

也許是考慮到要處死他們的緣故,又或者感覺已經殺死老婆有些心軟的緣故。接到請示的瓜閉長允許了這個請求。給他們送去了少量的水和食物,當然,也送去了生的希望。

天色漸暗,吳海濤接過水和食物,終於吃了兩天來第一頓飯,恢復了少許氣力,這已經足夠他做些事情了。

這頓飯他吃的極慢,從傍晚天矇矇亮到入黑,簡陋的飯菜他依然沒有吃完,宋志智焦急的看著,漸漸也也舒展開了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