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甲午之特種兵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330.第330章 應詔統籌全域性折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330.第330章 應詔統籌全域性折

怒氣衝衝的光緒一擺朝袖,直接退朝,留下群臣在哪裡目瞪口呆。

光緒帝心思不寧,直接下旨,擺駕南海會館,帶著侍從,直接來到了康有為等人的住所。

得到訊息的康有為正與抵達北京譚嗣同梁啟超林旭等人商議變法維新之事,竟然聽到皇上聖駕蒞臨,眾人一陣激動,連忙從會館中跑了出來見駕,呼啦啦跪到了一大片,山呼萬歲。

光緒帝看到眾人,心情稍稍好了一些,說道:罷了,這不是在朝堂之上,諸位就不要這麼多禮節了。

康有為趕忙謝恩,率領這種人將光緒迎進了南海會館。

光緒剛剛落座,就亟不可待的問道:廣廈,請問朕請您代擬的摺子怎麼樣了

康有為答道:皇上,摺子已經擬好,也與眾位同仁經過了探討,進行了修正,正準備請徐致靖大人代為遞上去。皇上如今,您下旨徵召的俊才們,卻是都已經來到京師了,這位是湖南譚嗣同,在長沙主持時務學堂,也是湖北巡撫譚繼洵的公子,這位是廣東的梁啟超,也是臣的劣徒,在廣州主持強學報,這位是從奉天趕來的林旭,在奉天主持奉天時報,這兩日剛剛抵達京城,等待皇上的召見,其餘學子也都是他們從各地帶過來的學生,都是一時的才俊。

譚嗣同等幾個人再次跪倒見駕,光緒興奮道:好好有了諸位先生的鼎力相助,朕不愁新政不成

光緒接著說道:廣廈,既然摺子已經寫好,還請拿來我看,朕是一刻都難以等待下去了。

康有為命人取來摺子,遞給光緒,說道:皇上,這就是臣近日擬定的應詔統籌全域性折,請皇上過目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光緒帝接過應詔統籌全域性折觀看:

光緒二十四年正月初八日1898年1月29日具奏奏為應詔陳言,乞統籌全域性以救危立國,恭折仰祈聖鑑事:

竊頃者德人割據膠州,俄人窺伺旅大,諸國環伺,岌岌待亡。

臣愚嘗斟酌古今,考求中外,唐虞三代之法度至美,但上古與今既遠,臣願皇上日讀孟子,師其愛民之心,漢唐宋明之沿革可採,但列國與一統迥異,臣願皇上上考管子,師其經國之意。若夫美法民政,英德憲法,地遠俗殊,變久跡絕,臣故請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為政法也。然求其時地不遠,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書佳書,墨跡尚存,而易於臨摹,如宮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鋪設,則莫如取鑑於日本之維新矣。

皇上若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

近泰西政論,皆言三權:有議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權立,然後政體備。以我朝論之,皇上則為元首,百體所從,軍機號為政府,出納王命,然跪對頃刻,未能謀議,但為喉舌之司。未當論思之寄。若部寺督撫,僅為行政之官,譬於手足,但供奔持,豈預謀議。且部臣以守例為職,而以新政與之議,事既違例,勢必反駁而已,安有以手足而參謀猷哉近者新政,多下總署,總署但任外交,豈能兼營商務況員多年老,或兼數差,共議新政,取決俄頃,欲其詳美,勢必不能。若御史為耳目之官,刑曹當司法之寄,百官皆備,而獨無左右謀議之人,專任論思之寄。然而新政之行否,實關軍國之安危。而言者妄稱施行,主者不知別擇,無專司為之討論,無憲法為之著明,浪付有司,聽其抑揚,惡之者駁詰而不行,決之者倉卒而不盡,依違者狐疑而莫定,從之者條書而不詳。是猶範人之形,有頭目手足口舌身體,而獨無心思,必至冥行蹢埴,顛倒狂瞀而後已。以此而求新政之能行,豈可得哉故制度局之設,尤為變法之原也。然今之部寺,率皆守舊之官,驟與改革,勢實難行,既立制度局總其綱,宜立十二局分其事:

一曰法律局。外人來者,自治其民,不與我平等之權利,實為非常之國恥。彼以我刑律太重而法規不同故也。今宜採羅馬及英美德法日本之律,重定施行,不能驟行內地,亦當先行於通商各口。其民法民律商法市則舶則訟律軍律國際公法,西人皆極詳明,既不能閉關絕市,則通商交際勢不能不概予通行。然既無律法,吏民無所率從,必致更滋百弊。且各種新法,皆我所夙無而事勢所宜,可補我所未備。故宜有專司,採定各律,以定率從。

二曰度支局。我國地比歐洲,人數倍之,然患貧實甚,所入乃下等於智利希臘小國,無理財之政故也。西人新法,紙幣銀行印稅證券訟紙信紙菸酒稅礦產山林公債,皆致萬萬,多我所無,宜開新局專任之。

三曰學校局。自京師立大學,各省立高等中學,府縣立中小學及專門學,若海陸醫律師範各學,編譯西書,分定課級,非禮部所能辦,宜立局而責成焉。

四曰農局。舉國之農田山林水產畜牧,料量其土宜,請求其進步改良焉。

五曰工局。司舉國之製造機器美術,特許其新制而鼓厲之,其船舶市場新造之橋樑堤岸道路成屬焉。

六曰商局。舉國之商務商學商會商情商貨商律,專任請求激厲之。

七曰鐵路局。舉國之應修鐵路,繪圖定例許可權鹹屬焉。

八曰郵政局。舉國皆行郵政以通訊,命各省府縣鄉,鹹立分局,並電線屬焉。

九曰礦務局。舉國之礦產礦稅礦學屬焉。

十曰遊會局。凡舉國各政會學會教會遊歷遊學各會,司其政律而鼓舞之。

十一曰陸軍局。選編國民為兵,而司其教練。

十二曰海軍局。治鐵艦練軍之事。

十二局設,庶政可得而舉矣。然國政之立,皆以為民,民政不舉,等於具文而已。

猶慮強鄰四逼,不能容我從容圖治也。且我民窮國匱,新政何以舉行聞日本之變法也,先行紙幣,立銀行,財源通流,遂以足維新之用。今宜大籌數萬萬之款,立局以造紙幣,各省分設銀行,用印度田稅之法,仿各國印花之稅,我地大物博,可增十倍。然後郡縣遍立各種學堂,沿海皆設武備學院,大購鐵艦五十艘,急練民兵百萬,則氣象丕變,維新有圖,雖不敢望自強,亦庶幾可以自保。

臣愚夙夜憂國,統籌大局,思之至詳。其能舉而行之,惟皇上之明;其不能舉而行之,惟諸臣之罪。時阽國危,謹竭愚誠,伏乞皇上聖鑑。謹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