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穿越甲午之特種兵之王最新章節列表 > 58.第58章 大捷,大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58.第58章 大捷,大捷!

深夜,乾清宮,光緒帝獨自在宮內踱步,近來中日戰局時刻牽動著他的神經,心頭充滿了焦慮和不安。他雖然有志於重振滿清天威,奈何朝廷權力盡皆控制在慈禧之手,任何籌謀都束手束腳,難以施展。此次中日之爭,自己一力主戰,但是老太后說什麼也不同意,最後最然同意了,卻是已經錯過了最佳的備戰期,倉促應戰,軍糧武器兵力盡皆沒有著落,實在是叫人心底難安,幸好還有李鴻章一力支撐,但是即便李鴻章再有能耐,一個人,也難以挽狂瀾與既倒。

光緒正在焦慮間,值班太監站在門外輕聲叫道:萬歲爺,萬歲爺,翁師傅在南書房候旨求見,有急事奏稟。

光緒皺皺眉頭,嘆聲道:請他進來吧。

不多時,翁同龢興沖沖的跑了進來,邊跑邊喊:皇上,大喜,大喜啊

光緒聞言,精神一振,急問道:怎麼翁師傅,前敵有訊息了

翁同龢興許跑得急了些,略略帶著喘,興奮道:皇上,大喜。老臣剛剛接到朝鮮聶士成電報,聶士成部在開城與日軍展開激戰,一戰而勝,擊斃俘虜倭寇數千餘人,生擒日寇匪首旅團長大島義昌以及聯隊長小本山一,成功擊退日軍的進攻,日軍如今已經退回到漢城一帶了大捷,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

光緒聞言大喜,急道:電折呢快拿來我看

翁同龢從袖中取出折本,遞了上去,說道:聶士成奏報,大軍自牙山戰後,退守開城,依屬下張毅之計,分兵駐守戰略要地帽兒山,結果日軍到後狂攻帽兒山高地,張毅率部死守,以六百對五千,堅持三天以上,消磨日軍戰力,連續兩次奇襲日軍,派出得力屬下率領新軍突襲日軍指揮所,將日寇賊首大島義昌一下六名主要將領一舉生擒,日軍大亂,聶士成趁機揮兵進攻,兩面夾擊,痛殲日軍,可惜聶士成部兵力太少,僅僅不足三千人,難以全殲日寇,不過此戰,也使日軍主力受創,短時間內恐怕日軍不會再向開城進攻。聶士成部大勝當日,左寶貴馬玉昆等率部趕到,目前一起駐防開城。

光緒也不答言,仔細閱覽奏摺,聶士成詳細稟奏了如今中日在朝鮮的戰局,如今我軍大勝,臣意押解大島義昌等戰俘回朝,以彰顯天國威嚴,挫倭人猖狂之心。有青年才俊張毅者,管鮑良才,天與大清,每出奇謀,必建奇功。望陛下重用之,他日比如文正公文襄公再世,為大清棟樑也。今日軍雖遭敗績,然在朝部隊已經超過三萬,且一再增兵,兩個月後,兵力將逾五萬,大有侵吞整個朝鮮,窺伺關外之意。我軍在朝僅萬餘人,兵力相差懸殊,臣雖有死戰之心,然恐負陛下殷切之望,惶恐之至。惟盼朝廷急調援軍入朝為要,不然一旦城破,日軍長驅直入,大清龍興之地有覆卵之危,請陛下聖裁

光緒大喜之後,漸漸冷靜下來,聶士成大勝固然可喜可賀,重賞褒獎也是應該,不過看聶士成所言,朝鮮戰局並不樂觀,日軍駐軍已過三萬,且不斷增兵,清日兵力懸殊,恐怕聶士成再有智謀,也難有勝算。

皇上。興奮中的翁同龢看光緒帝臉色開始還一臉興奮,慢慢的竟然有些陰沉,心中有些不託底,輕聲問道。

光緒問道:翁師傅,你可看完了這本奏章

額皇上,老臣拿到這部奏章,僅僅潦草掃了一眼,就急忙過來向皇上道賀,還沒有來得及詳讀

光緒帝嘆口氣道:翁師傅,此事喜憂參半啊。聶士成在奏摺中言道,如今雖然我軍大勝,然日軍駐朝部隊已逾三萬,且依然在不斷增兵,兩個月內兵力將達到五萬,如果形勢一直如此持續下去的話,明年年初,日軍在朝大軍將有可能突破十萬。聶士成部加上左寶貴等部所有部隊,也不過一萬六千餘人,如何能夠抵擋得住如此大軍。可是要派援軍,我大清精兵何在錢糧如何籌措

翁同龢臉色一變,疑問道:皇上,朝鮮之禍真有如此嚴重日本怎麼可能突然有了如此多的軍隊

光緒煩躁道:朕怎麼知道翁師傅當初你極力主戰,如今戰端開啟,欲罷不能,日軍大軍壓境,我們如何應對,你心中可有計議明天朝會之上,太后老佛爺,肯定是要過問的,你要如何答對

這翁同龢腦門上沁出了一層冷汗,他也沒有想到,日本一個彈丸小國,竟然有如此雄厚的兵力,且裝備精良,如今朝廷軍備荒廢,老一輩的戰將漸漸凋零,財政捉襟見肘,如何應對他哪裡知道該如何應對讓他寫首詩,對個對子還可以,軍國大事,他哪裡懂得登時張口結舌。

光緒氣道:翁師傅,你倒是出個主意啊。

翁同龢無奈答道:皇上,老臣乃一文官,對於軍旅之事,知之不詳,兵者,國之大事也。老臣怎敢胡亂妄議如今大清朝內,對於外交洋務有涉獵者,非李鴻章莫屬,可是他遠在天津,坐鎮北洋,遙控水師,也難以分神。諸如劉坤一張之洞等人更是遠在江南,鞭長莫及。如今朝內,深通洋務的,恐怕也只有哪位六爺了。

何謂六爺恭親王奕耳。恭親王奕頗有才能,是大清皇族中不可多得賢才,可是同治之後,慈禧猜忌恭親王勢大,屢加貶謫,中間雖有複用,但是身邊的班底,盡皆遣散,如今不過是一個閒職的親王罷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光緒一陣氣悶,他也知道王叔大材,然則,招致太后猜忌,不予啟用,如之奈何光緒心情煩躁的在宮內踱了幾步,斷然說道:即刻命人擬旨,著人騎快馬,前往天津宣李鴻章入朝問對

翁同龢急忙應是,趕緊下去擬旨,騎快馬趕赴天津。

急難之時,大清還得靠這個一身匪氣的安徽李中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