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荊楚帝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十章 問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七十章 問題

派出去的騎兵斥候一個也沒有回來,但訊息卻回來了。若不是秦國大軍兵出稷邑,又怎會如此?斥候雖然損失了,項燕心裡是喜悅的,他判斷對了,大勝或許可期。

從已有的情報看,北路秦軍大張旗鼓的進入馬谷是要引自己率軍前去大戰的,屆時城陽城兵力空虛,稷邑這路潛行的秦軍正好切斷自己後路,而後對城陽圍而攻之。

若自己不出城迎擊北路秦軍,他們也可吸引自己的注意,放鬆對淮水渡口謝邑(今平昌關)的警惕。稷邑至城陽,一路丘陵,唯一險要的地方就是淮水東岸的謝邑了。南路秦軍若搶得謝邑渡口,北路秦軍出谷後不南下而是東進,佔領城陽正北五十裡的小邑(今明港),就可以從魏國的道邑從容運糧了。

簡而言之:自己上當出城,北路為誘,南路為鉤;自己不上當不出城,北路為虛,南路為實。計策並不高明,但很有效。而以北路秦軍探明的兩萬人計,南路秦軍估計不下十萬。

十萬!項燕倒抽口涼氣——軍隊正處於楚秦交界的丘陵地帶,這片長方形的地區被曲折的淮水和桐柏山包夾成一個矩形。身後(東方)、身前(西方)、右側(正北)為淮水,左側是桐柏山。東西長有六十餘裡,南北寬約三十裡,兩支迎面相向的軍隊一不小心就會撞在一起。

“傳令,即可拔營北行。”項燕坐不住了,他不僅擔心撞上秦軍,還擔心秦軍的斥候。秦境養馬之地眾多,楚軍軍馬不如秦軍軍馬是無可忽視的事實。

“將軍,天色將暮,此時拔營……”軍司馬彭宗還帶發現秦軍的喜意,不知項燕為何要移營。

“天色將暮也要拔營。”項燕已然起身,“秦軍與我不及二十裡,不拔營若何?不但拔營,還須以野草蓋住帳腳之柱孔,以防秦軍斥候偵之。”

“二十裡?!”彭宗醒悟過來,卻道:“我軍何不當頭擊之?”

“不可。”這點項燕早想過了。“秦軍已入我境,戒備必然森嚴,偵騎亦是四出。我未至其已陣,他有重甲兵車我不過是無甲步卒,如何擊之?”

荀子與龐暖議兵於趙孝成王前,曾言楚軍的特點是‘輕利僄遬(su),卒如飄風’。飄風不是沒有代價的。項燕現在率領的這支楚軍便是無車少甲,猝不及防的攻擊秦軍後勤重地稷邑是可以的,如果和秦軍堂堂對陣,簡直是找死。

彭宗被項燕問的結舌,可他還是不死心,又道:“若半渡而擊,可否?”

“不可。”項燕仍舊搖頭,“秦軍或有十萬,我軍僅一萬六千,即便半渡而擊,秦人亦不過折損兩三千人。其一旦渡河,我只得撤回城陽。若能避其鋒而擊其後,殺敵不計,可焚其糧、毀其器。攻城不比陣戰,缺糧而少器,空有大軍亦不得拔。”

勝利在望的項燕不免多言,可他一會便恢復常態,道:“速速拔營,掩藏蹤跡趁夜北行。”

*

“殺!殺!殺!!”郢都王宮,甲士或舉夷矛、或扛大盾,排著佇列熟悉武器、練習軍陣。

先前夷矛兵無法攜帶盾牌的問題已經解決了,辦法和馬其頓人相仿:盾一邊掛在脖子上一邊套在左臂上,如此士兵可雙手持矛。這個問題解決,5x10的夷矛方陣才有些樣子。只是,這並不代表熊荊日後就要讓楚軍使用這種方陣,這僅僅是為了演習

——要整訓一支軍隊必然是建立軍校,以培養足夠的軍官,軍官才是軍隊的核心。然而在開設軍校之前,還需研究軍制戰術。近代中國北洋軍也好、北伐軍也好,都是沿用歐洲現成的軍事制度、戰術體系,請一些洋毛教官,操典再翻翻譯譯、刪刪減減軍校就辦了起來。

熊荊可撿不到這樣的便宜。他必須試驗出一套有效、適合楚軍的戰術,然後再大辦軍校或者教導師。期間除了不斷演習,更要真刀實槍的練手,不然,一切終是紙上談兵,毫無用處。

亞歷山大方陣、羅馬龜甲陣、戚繼光鴛鴦陣、英格蘭長弓(可憐他僅聽說過英長,不知土耳其飛弓)、蒙古騎射、魔戒重騎兵,以及弩炮、投石機……凡是他看過覺得不錯的,或是歷史上有名頭的軍陣和武器全要組建千人左右的小型部隊試一試、戰一戰,然後再做選擇。

本來這段試驗演習的時間熊荊定為兩年,然而現在他一刻也不想等。回宮那日他就把工尹刀和鄧遂叫來:工尹刀這邊要他加快夷矛、大盾、短鈍劍、標槍、以及長弓的生產,鄧遂是王宮環衛之將,楚王出征,環衛聽命於監國的熊荊,所以熊荊要他麾下的千人加入試訓。

現在的分配是東宮甲士練長矛;王宮環衛練劍盾;鴛鴦陣不知具體兵器暫時擱置;英格蘭長弓因為弓箭手都隨軍出征了,東宮和環衛裡會射箭的不過百人,且找來的紫衫木並不比桑木好多少,造府又對一米八的大弓使用存疑(楚弓不過一米六,弓箭需另制),所以未能成軍;騎兵最慘,全都出征了,剩下會騎馬的不過十數人;弩炮也出征了,投石機還在造。

“殿下,此盾委實沉重,士卒行止不便。”鄧遂扛著一張羅馬大盾,臉上有些吃力。“可否讓造府造小些?”

大盾之前造了一百塊,尺寸是熊荊與工尹刀合計的:長一點一米,寬零點六五米,厚一釐米。這比現有的楚國大盾長了十七釐米,寬了十釐米。也更重,楚國大盾不過七公斤,這面帶弧形的大盾重達十公斤,對一般士兵來說確實是重了。

“造小?”士兵們舉矛扛盾,熊荊手中也有一把小劍。這是歐醜用造五尺王劍剩餘鋼料打造的,劍長不過三十釐米,拿著照樣覺得重。“造小的話,能否結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龜甲陣確是一絕,前日環衛在熊荊的指導下結出此陣,鄧遂也好、蔡豹也好,士卒也好,全都嚇了一跳。眾人第一個反應是此陣不畏箭矢,再見縮成一團的軍陣可以前後左右自如移動,又覺此陣最適合山地步戰。可惜環衛善使殳而不善使劍,要成陣還須花費一些時日磨礪。

鄧遂知道龜甲陣的好處,自然算過結陣盾牌的尺寸,聞言道:“殿下,大盾造小三四寸也可結陣,不過結陣時彼此間隙有些小。然我楚國兵卒高多在七尺上下,盾大無益,士卒舉不起。”

環衛和宮甲是遴選過的,身高多在一米七,普通士卒身高不過一米六出頭,不少在一米六以下。楚國一般人家的飲食比三晉窮人要好一些,但一年也難吃幾次肉。不吃肉能打仗?攻城的時候蟻附消耗敵人箭矢滾木還差不多。

“盾可造小,但庶民要多吃肉。”想到此熊荊莫名答了一句。他最先想到的是養豬,但豬吃糧食,沒紅薯玉米不好養;第二想的是捕魚,最好是鯨魚,但需要海船,還需冰塊。

“殿下仁德。”鄧遂讚道。大王出征,熊荊儼然已是楚王。

“此陣如何?”熊荊瞬間想到很多東西,可眼下他不得不收回思路。

“此陣絕妙。”鄧遂又贊。“唯士卒不善使劍,劍也過短,臣聞造府可造五尺鉅劍……”

“過短?”熊荊不同意他的觀點,“劍是可以造長,然長劍陣鬥時揮舞不便,三尺足夠了。你不是已知如何陣鬥嗎?”

“臣,”鄧遂汗顏,“臣等尚不能領會此陣之精妙。”

“沒什麼精妙的。”亞歷山大方陣熊荊不過是看過一部電影,羅馬軍陣看的可不僅僅是電影了。“不過是三線作戰,陣鬥時彼此輪換罷了,不佞上次已經畫了草圖啊。”

“殿下,士卒多不識字。”鄧遂不僅僅汗顏,背上也流汗了:“臣亦不識字。”

“你也不識字?!”熊荊仰看他好是一會,他記得上次演習後鄧遂提了不少建議,還有兩冊書簡奉上,說得頭頭是道,沒想到竟是個不識字的。

“臣……慚愧。”鄧遂老臉通紅,他是卿族,不是沒條件識字,是自己不喜,學過也忘了。

“好吧。我知道了。”熊荊無可奈何的點頭,喃喃道:“看來不單需要吃肉,還需識字。”

“殺!殺!殺……”空地上士卒們還在操練,刀盾手扛盾揮劍,夷矛手奮力前刺,汗水已溼透他們的衣裳皮甲,可這時候熊荊看他們的眼神已完全不一樣了。

‘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體弱而愚蠢,這恐怕就是楚軍的現狀了,要不是那日送父王出征時切身感受到民眾對父王、對楚國的熱忱,熊荊怕是要撒手不幹了。

“請問老師,我楚國有多少人識字?”下午是黃歇的課,課後熊荊便躬身請教。

“識字?”黃歇打量自己這個學生,他已經不把熊荊當孩子看了。“子荊欲何為?”

“不欲何為,不過是想知道識字者有多少。”熊荊答道。

“子荊可知朝臣多不識字?”黃歇反問,“官吏也多不識字,尤以世襲之貴人為重。倒是無官職的士人、有官職的皂吏……”他又看見東宮裡的寺人宮女,補充道:“哦。還有宮中的寺人、宮女,女市的伶人這些人大多識字。”

“再請問老師,國人如何才能天天吃到肉?”熊荊問出了第二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