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修真 > 洪荒:我是東王公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大道至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三章大道至寶

隨著追後一縷功德玄黃氣注入玄黃塔中,寶塔立即大放光明,五色十光照耀整個混沌與洪荒,此異象持續了約有一刻鍾,才漸漸地散去,世間得以恢復了平靜。

東王公望著掌心託著的那枚小巧玲瓏的玄黃寶塔,嘴角泛起一抹滿意的笑容。

此刻這尊寶塔的品質已經遠超至寶之上,現在該叫它什麼呢?

道寶?

作為盤古四清之一,他深知開天斧的凌厲,可此時,他自信只要將這尊嶄新的天地玄黃玲瓏塔懸在頭頂,便是盤古親持著開天斧來劈他,也絕對難以撼動他分毫。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才是防禦無雙的大道至寶。

有此寶在手,便是重新與鴻鈞道人做過一場,他也絕對不會再丟了聖人麵皮……

東王公滿足的將玄黃塔收入體內溫養,開始收束心神,吞吐元氣,恢復之前消耗的元神法力。

時光如梭,如此悠悠過了千餘年,一日,伏羲來了上霄宮求見,東王公命他進來,伏羲伏地見禮。

禮畢,伏羲問候一番,才終於說起了來意。

原來,如來佛祖此時終於統合了靈山大小乘佛教,準備著手將佛法東傳了。

而如來佛祖也明白,傳教之事也非是他佛教上下一拍腦門便行了,若想要將佛法傳入東土,首先要獲得玄門四教的許可。

如今伏羲為道教教主,意見極為重要,如來親自找上了他,許下了種種好處,只希望伏羲能夠網開一面。

伏羲拿不定主意,便來詢問東王公意見,東王公卻先問起了其他,“你可清楚其他三教是個什麼態度?”

伏羲皺眉,東王公顯然問到了點子上,而這也是他感到為難的原因。

伏羲回道:“啟稟老師,其它三教俱都允了,只剩下我道教還未表態了。”

東王公依舊沒說同意與否,而是又問道:“如今你才是道教教主,你的意見是什麼呢?”

伏羲沉吟了一番,嘆道:“依徒兒之見,既然他們都已經答應了,吾道教便是反對也沒多大的意義,任他東傳便是了。

畢竟那佛教根基淺薄,亦無鎮壓氣運至寶,便是興盛一時,也恐怕終究不得長久。”

東王公頷首,“既然你有此想法,那就照此行事便是,吾亦無異議。”

伏羲得到了應允,拜謝之後離開了……

東王公再次收回了心神,開始推演道法,如今他的根基在另一方宇宙,對於此界的爭奪心思早已淡去。

別說是佛門大興了,便是他親手立下的道教,他也不願再怎麼關注了。

反正上面有他這個教主聖人壓著,下面還有伏羲女媧二人坐鎮,教中氣運雄渾,不可能會有破滅之危。

現在對他來說最要緊是就是要尋到一個好辦法,徹底的將自身與洪荒之間的因果做個了斷。

若無法將成道因果償還,那他的混元道果永遠都別想圓滿,更遑論超脫出去了。

而償還因果最簡單也是最省力的方法就是散去這一身法力與道行,將之重新送還洪荒天地。

可是這麼做跟殞落有什麼區別?!

他是想要讓自家道行更進一步,也想著將此身超脫於洪荒,卻不至於將這條命還回去啊!

另外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將自己的道果轉贈於他人,讓旁人代替他接下與洪荒之間的因果。

可這個辦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難了。

混元道果又豈是一般人能夠駕馭的,便是他的兩個弟子也不可能會接受他的饋贈。

畢竟先不說兩人早已找到了適合自家的大道,更主要的是,混元道果也不能將之隨便給了一人就能讓對方成就混元了。

所有的混元聖人哪一個不是一步步辛苦修行過來的,從未聽說有一步登天而證混元無極的……

就在他於三十三天外冥思苦想著尋覓超脫之法時。

洪荒中也發生了一件奇異的事情,原來花果山的一顆石頭成精了,居然從裡面蹦出了一隻猴子。

此石乃是上一個紀元東王公補天後剩下的五彩石之一,放於人間億萬載,不意竟誕生了靈智,吞吐日月靈粹,納天地之精華,這一日終於脫殼而出。

甫一出世,便與眾不同,震動天地,一對眸子金光四射,上衝三十三天鬥闕仙宮,下照十八層幽冥地獄。

從此之後,洪荒便展開了一段石猴大鬧天宮的故事……

這當然是故事了,而且還是被人編好了的故事,而此猴從頭至尾不過某些人手中的提線木偶,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都被人安排的妥妥當當。

所謂那威風凜凜,不可一世的伐天過程,在有心人看來不過是笑話一場。

他的叛逆!他的反抗!他的不羈!都敵不過命運的安排。

當他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時,如來為他編寫的劇本其實也才剛剛開始,之後的一切一切,都被如來安排的明明白白……

五百年後,一個佛門正果,一個金箍,將石猴收拾的服服帖帖,保著唐三藏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當初那個戰天鬥地的齊天大聖孫悟空死去了,從而變成了一隻佛門圈養起來的打手。

其實這也怪不得他,他不過一個區區靈猴,又怎能真的與天鬥,與地鬥?!

別說是他了,便是如來佛祖又能如何,反掌便能將石猴鎮壓,可天道之上,七位聖人並立,威壓眾生。

如來有大神通,大法力又如何,若是一朝逆了天數,惹惱了聖人,他又與孫悟空有什麼區別。

唐三藏西天取經,乃是佛教東傳的開始,如來佛祖執掌靈山後的第一個大動作,當大乘真經傳入東土之時,也即是佛教大興之始。

如何證明佛教大興了?

就要看世間的信徒與寺廟多寡了。

當真經隨著唐三藏師徒回到大唐長安時,西方靈山也是風雲激盪,人頭湧動。

如來佛祖一聲令下,一眾佛門弟子齊齊下了靈山,直奔東勝神州而來。

唐三藏取真經只是一個引子,想要真正將佛門發揚廣大,還要靠各位佛子與人間傳道講法……

隨著諸佛與菩薩入了神州,一座座寺廟建起,一個個肥頭大耳的和尚終於開始在神州興風作浪,玄門諸道派與佛教的明爭暗鬥也就此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