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互身最新章節列表 > 九簷風鈴 第二十七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簷風鈴 第二十七章

寫了二十幾章,發幾句感言。

雖然點選這本書的人不多,但還是要對這為數不多的讀者表示感謝。你們有一雙開放的眼睛,有一顆包容的心。一本書,一個故事,沒有讀者就什麼也不是。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這個故事還得到了十個推薦。我不知道是哪些讀者對我的作品給予了肯定與支援。我更是要感謝你們。是你們的鼓勵讓我感到溫暖,讓我感到辛苦亦有所值。謝謝你們。

《互身》是個寫人和寫鬼的故事,但主要還是寫人。有時候,鬼其實就是我們心裡不可名狀的陰影。在這個故事裡,鬼並非空幻虛無的東西,而是像人一樣真實存在。正因為假設了它們的真實存在,我希望能像寫人一樣去寫,而非故弄玄虛。當然了,作為懸疑故事,最終結局應該是要讓人大吃一驚,而我也保證會令你們大吃一驚。再次感謝。

第二十七章

黃昏已過,天色漸暗。

我和謝家父子的談話仍在繼續。老謝開了燈,又去燒了壺水。

講完李氏宗族的歷史和“大水井”這個名稱的由來,謝姚犁打了個岔,提醒他父親,“剛才有一個小細節,父親沒講得清楚。”他說,“李家人執行家法的場所,同時也是每任族長臨終歸隱之處。”

“臨終歸隱?”我覺得這李家越來越有意思,“這又怎麼個說法?”

“他沒說錯,”謝老爺子點了點頭,對我道,“臨終歸隱是李家傳統,只適用於族長。不過,這個說法從未見諸於記錄,所以未被證實。傳聞說,前任族長在完成權力交接之後,會擇日頌拜蒼天,告祭先祖,行完儀式後,便縱身跳下懸崖,結束生命。那個過程,他們稱之為歸隱。”

“哦,太殘酷了。誰還願當那族長。”

“離奇了吧?”老爺子笑了笑道,“在歸隱這天,李家兩任族長之間,還會交接一件重要信物。”

“莫非就是九簷風鈴?”我想,終於該說到這東西上來了。

“就是那東西。”老爺子臉上再次露出神秘的笑容,“據信,李家持有一枚風鈴,由族長保管,除了交接那一刻,從不示人。那任族長突然暴斃,之後,李家的傳世風鈴就再也沒有出現。”

“這李家也夠神秘的。”

“是很神秘。”老謝忽然接過話說,“看起來,好像是九簷風鈴給李家帶來了神秘力量,而一旦失去它,力量也就隨之而逝。”

“如果守著一座金山,也會很有力量。”我說。

“不,不是那麼簡單。”老爺子話裡有話的說,“難道你還沒看出,李家的秘密,就是龍橋河地下古墓的秘密,也是祭殿的秘密。這個秘密一脈相承,其實是同一件事。風鈴,就是開啟這秘密的鑰匙。”

“原來風鈴那麼重要。”

“李家那枚風鈴,在族中被視為聖物。”

“莫非,我兄弟上次撈到的風鈴,就是李家的?”

“這種可能性也有。”老爺子說,“如果不考慮那些傳言,這麼判斷就十分合理。那位族長去世後,風鈴不知去向,李家後人一直在尋找那東西。”

“我知道了,叔叔。您是說,傳言那風鈴就像有主觀意識似的,既不會無緣無故消失,也不會無緣無故出現,是嗎?所以它會在什麼地方出現,什麼時候出現,都不能按照尋常邏輯來看待。是不是這個意思?”

“你信不信這個說法?”

“老實說,我不信。”我笑了笑說,“不過既然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得把各種可能性都考慮進去。傳言未必可信,但總有些原因。”

“小杜啊,你能這樣看問題,很好,很客觀。”老爺子高興的說,“未知事件既稱‘未知’,在探明之前,就不能盲目下結論。有些人很難接受違背現代科學常識的事,說起來是唯物主義,可也侷限了思維和視野。”

“叔叔說的極是。”

“好了,我來整理了一下,看看這件事可不可以這麼理解,”老謝這會兒又積極起來,字斟句酌地對我倆說,“李家人的神秘力量,顯然來自地下。李家兄弟當年不知從何處得到線索,遷徙至此,找到了那座古代墓葬,擁有了世世代代取之不盡的財富。這就是他們家族的秘密。”

“對,這個解釋合理。”我立刻表示贊同。

老謝看了看我,又接著說:“但我想,能幫著帶來鉅額財富,只是風鈴的其中一項作用。李家先人紮根於此,肯定另有原因。”

“所以,咱們要找的,其實是另外那個原因,對不對?”我問。

“小杜啊,現在,我再告訴你一件我親身經歷的事。”這時,老爺子又說。

“好的

,叔叔,您請講。”

“說起來,那也是九簷風鈴的另一次出現。不過,那次情況比較特殊,因為最後誰也不承認見過那東西。當時,已經開始有對風鈴的各種傳言,上面對此非常重視,還專門發文澄清,勒令杜絕謠言傳播。”

“那是,上次叔叔給我看那資料裡的......”我想,大概沒錯,他要說的是自己當年參與過的那次考古工作。

“對,就是那次。”老爺子揚了揚頭,開始了回憶。

*

講起這次考古經過,謝老爺子更是有滋有味,但可能考慮到這是一件公開報道過,舉世皆知的考古發掘,因此並未糾纏細節,只說了個大概。

1972年初,中國科學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館考古人員,對長沙馬王堆漢墓進行聯合考古發掘,其結果震驚世界。在棺蓋開啟那一刻,千年女屍依然栩栩如生,令人難以置信。這件事驚動了中南海,那幾天,總理的電話晝夜不停。可惜當年過於倉促,且保護措施落後,古屍接觸空氣,開始迅速氧化,很快就失去了鮮豔的顏色,水分盡失,形容乾癟。

考古結果認為,千年古屍能夠儲存完好,是源於封土白泥的密封效果。但次年底,考古人員對一側的西冢進行發掘,結果卻大不一樣。

於是,對於古屍防腐處理的技術判斷,當時便形成了兩種意見。一種已對外公佈,而另一種意見則被封存起來,從未見諸報道。

“當時,父親是持不同意見者。”老謝瞄我一眼,開口道。

“我來猜猜,”見老爺子又對我露出古怪的微笑,我馬上自告奮勇,“既然叔叔後來將半生的工作重點,都放在古屍研究上,我猜,您肯定認為那辛追的屍體能夠千年不腐,跟封土白泥沒任何關係。”

老爺子笑眯眯的望著我,做出一個有趣的表情,他說:“透過多年研究,古墓封土材料和使用方法已不是秘密,但就算加上最新科技成果,也還不能達到古人曾有的防腐技術高度。現代科技似乎也驗證了我的判斷,千年古屍能夠儲存如初,原因並不在封土白泥上。而且,我們還有理由相信,馬王堆漢墓屍體保護效果,還遠非古代中國在這方面的最高水平。”

“可這件事跟風鈴有什麼關係呢?”我問。

老爺子又衝我微微一笑,接著說:“那次,有人說看見了那東西,但後來既沒找到實物,出土文物造冊上也沒有登記。那時候,我也是剛剛聽到九簷風鈴這個名字,並未親見。一開始,對此也沒太在意。”謝老爺子雙目放光,眼前彷彿再次浮現出當年的情景,“那東西如曇花一現,隨後便消失了。”

“怎麼會消失?”我煞有介事的說,“肯定是當局認為很重要,才故意不對外公佈那件物品,對吧?”

“那次發掘的出土文物非常豐富,無論數量還是質量都令人驚嘆,那枚風鈴在令人眼花繚亂的隨葬物品中毫不起眼。當時,知道那東西的人還不多,而且只是知道點關於它的傳聞。所以,開始看見它的人,都沒意識到那是什麼。它就在辛追棺內,擺放的位置相當顯要。可隨後,那東西就消失不見了。”

“會不會被人偷走了?”

“這種可能性很小,很小。”老爺子嚴肅的說,“那個年代的人,跟現在可不一樣,而且那次考古是由部隊主導,參與單位有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上海市科技組、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還有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八一電影制片廠,人民畫報社等宣傳單位,湖南省內則有包括地質、氣象、微生物、化工等科研單位參加。”

“這陣勢,像是要去接觸外星人。”我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那次考古工作規格極高,空前絕後。”

“所以東西消失得很蹊蹺。”

“考慮到需要承擔的責任,當時聲稱看見過風鈴的人,都紛紛改口。所以,後來的官方宣告中,壓根就沒提這件物品。它就像沒出現過。”

“太神奇了。”

“是很神奇吧?”

“是的。”我說。

“小杜啊,這次若能找到祭殿,所有疑問或可迎刃而解。”

*

談了很久的話,到最後,老爺子的意思我才總算搞明白。他想讓我跟他兒子結伴,再闖神秘地下湖。老實說,他老人家對我太不瞭解。其實,他根本不用跟我繞那麼長時間,只消發個話,我根本不會拒絕。

那地方,有機會我還真想再去一次。

這期間,我感覺老謝似乎有什麼話,想說又沒說。但當著他父親的面,我也沒好問他。後來,送餐的人來了。

一個小夥子在樓下叫了幾聲,我們就下去領了盒飯。那時,我看見有幾名學者模樣的人進了旅館。不過,沒多久,那幾個人又被一輛車全部接走了。從方向看,應該去了山上。

我估計盒飯是那個叫“食堂”的館子做的。吃過飯,老爺子要先休息,我趁機把老謝叫到一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此刻天已黑透,走道裡亮起了燈。

“考察營地在上面?”我問他。

“是的,在上巖邊。”

“今晚不用上去?”

“不用,明天一早再上去。你剛康復,別太著急。”

“老謝,你是不是,還有話沒跟我說清楚?”我直接問了。

“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遵照陸羽農的吩咐,有些事先不跟你說。”

“他讓你有些事先別跟我說?”

“是的。他可能擔心,告訴你了,你會不願參加這次考察。”

“我參不參加,真的對他很重要?”

“想聽真話?”

“想聽。”

“目前,你是他們所知,唯一可能去過那地方,又安全出來的人。”

“我?”

“對,但我們所說這個地方,並不是指那個湖邊。”

“什麼意思?”

“他們認為,你可能進過祭殿。”

“鬼扯,我就到了湖邊,然後就出來了,哪進過什麼祭殿。”

“當初,我把你打給我那個電話的事,給他們說了。他們就懷疑,你可能已經進去過。當然了,誰也不知道進去後會發生什麼,說不定會失憶?”

“那地方,誰也沒去過?”

“有人去過,但大都沒能再出來。除了,李禺升。”

“哦......”

“害怕了嗎?”

“怕什麼怕。我都死過一次了,大不了再死一次。”

“好,”老謝猶豫了一下,“那就先告訴你一件事。我父親年紀大了,有些事,已經不適合讓他知道。實際上,到這裡後,我就已發現,咱們這次要面對的東西,遠非老爺子當年研究的科目那麼簡單。當然,他依然能對考察工作提供某些幫助,但事實絕非他所能想象。”

“不是,你到底要跟我講什麼?”

“東子,我跟你直說吧。自從你掉進那個洞裡,從你踏進地下那片區域,就註定不能置身事外了。為了不引起外界恐慌,得知你的情況之後,陸羽農安排我馬上趕到醫院,儘量把這事處理得像是一起普通墜崖事故。這些日子,他們一直在對你進行各種排除性檢查,包括你接受的治療,也並非簡單的康復治療,而是嚴格的隔離觀察。”

“我前陣子接受的是隔離觀察?”

“是的。”

“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需要隔離?”

“東子,科學考察,跟迷信讖緯是兩回事。”

“請解釋一下。”

“你上次進去,是在毫無防範措施的情況下,明白嗎?”

“毫無防範措施,是什麼意思?”

“這些日子,他們一直在取樣取證,對地下溶洞的空氣和水,以及微生物進行檢測鑑定。這是一種預防機制。在完成準備前,貿然進入溶洞深處,可能會有極大危險。考察隊有許多先進設備,是目前國內沒有的。他們還有完備的應急防疫手段,可以防患於未然。但你當時進去,卻什麼安全措施也沒有。所以,我這次要讓你來,一方面是你的確可以對考察起到很大幫助。另一方面,即使你不參加,這段時間也不能離開,得直到確證沒有受到感染為止。”

“受到感染?”

“地下湖區,有一種非常厲害的病毒。”

“那我?”

“別擔心,他們對你進行過全面檢查,暫時沒發現問題。”

“那二十三天......”

“是的。”老謝朝我一個勁點頭。

見我突然變得沉默,他又問:“怎麼了?”

“那麼,即使知道有這麼大風險,你也要去?”

“是的。我必須去,必須做一件自己該做的事。你呢?”

“好像我也沒有更好的選擇,是不是?”我苦笑道。

“相信我,龍橋河地下埋藏著巨大的秘密。”

“巨大的秘密?”

“而且,對那個地方,我跟我父親的看法並不相同。”

“哦,是嗎?”

“在我父親介紹馬王堆考古發掘時,你不是也發出感嘆,說那陣勢就像是要去接觸外星人。也許,你說對了呢。”

“原來你是這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