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互身最新章節列表 > 地底迷程 第四十二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地底迷程 第四十二章

老謝把火把分別遞給我和小強,讓我倆一左一右,為他照明。火光下,古老的墓室之門清晰呈現在眼前。

大多數墓門設計得都比較低矮,因為墓主人已經不需要直立出入,墓門僅保留著象徵性作用。但此處卻是個例外。這道門比普通墓門要高得多,門楣隱藏在石縫之中,仔細辨認尚可發現。不同於一般墓室用疊石封閉,這道石門不僅跟平常戶門等高,而且是左右對開,就像還會派上用場似的。

老謝行動起來。他先是低聲嘀咕了幾句,好像在背誦什麼口訣,然後開始在墓門上方、左右,挨著摸索。過了會兒,他轉過身,兩手相互拍了拍,語氣肯定的說,這道墓門已經很久沒有被開啟過了。

“如果不信,馬上開啟看看。”他很有信心的說。

“那就開啟。”沈新說。

我還是不放心,便從揹包裡掏出一把錚亮的登山鎬,掂了掂,操在手上。我想,一鎬子下去,就算是具乾屍,也能穿個窟窿。

見我一點不怕,康小強也鎮定下來。

這時,老謝開始開門了。他從墓門旁邊的石壁上,抽出一把幾乎跟岩石完全融為一體的十字銅架,然後開始轉動。“嘎吱嘎吱......”只聽石壁裡像有一個沉寂許久的機械裝置,正在緩緩啟動。

石門下沿藏在深深的凹槽裡,不知裡面採用的是何種滾軸設計,用了什麼樣的潤滑材料,這麼多年了,滑動起來也毫不吃力。因為憑藉老謝一人之力,抓著那銅十字,轉著轉著,好像沒怎麼費勁,門就開了。隨著石門左右分開,一股黴溼之氣從門後溢位。看來,這門確已很久沒有開過。

沈新閃開一邊,似乎偷偷松了口氣。

主墓室並不大,就像一個普通房間,但空間高度比想象中還要高。裡面設施簡單,一目瞭然,果然只有一張大“床”。

那是一張大青石臺,長約三米,寬約兩米,離地高約一米二、三,由六根石墩支撐。石料漆黑如墨,不見一絲雜色。石臺“床板”厚約三十公分,平如鏡面,四稜上線,打磨得十分光滑。“床”下架空層,可輕鬆塞進四五個成年人,足見其寬大。巧的是,石臺一端,居中擺放著一塊扁扁的石頭。那石頭顏色灰白,形態有趣,若是不嫌硌,剛好是個枕頭。墓室內別無它物,只在牆角,列著不少燒土小人俑。人俑沒上彩塑,不是沒了頭,就是缺胳膊少腿,大都殘破不全,已沒有任何價值。此外,有三四個半球形陶土罐間雜其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謝說,墓室封閉太久,最好等換換空氣再進去。我們也不急。資料上所見的三組字元,出處就在墓室正對大門的巖壁上。那面巖壁是灰白色花崗石,有天然石紋,經過了打磨。字元三個一組,排列三行,剛好是一個正方形圖案,陰刻於那面巖壁之上,就像一幅版刻書法作品。

在等候時,老謝再次向我們介紹這墓室的設計元素。他說,從主墓室就能看出傳統墓葬的設計。康小強馬上恭敬地請他“明示”。老謝瞄了眼沈新,然後指著洞開的墓室大門上方。石門開啟後,可見裡面又有一道門楣,門楣上砌有三道弧形拱磚,呈梯級向內遞減,“這種設計形成於兩漢,唐之後大行其道,較容易分辨。石壁上那些畫像磚,畫像石,也是漢墓特徵。”老謝解釋道。

“這麼說,這是座漢墓?”我問。

“這當然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漢墓。”老謝笑了笑,接著又說,“從主墓室設計特徵看,墓主可能是漢人,故而未能擺脫某些習俗。”

“可惜了。”我說。

“什麼可惜了?”

“漢人事死如事生,葬不從儉,這麼好的習俗,此人卻沒保留。”

“哈哈哈,你小子。就算有東西,你也來晚了。”

康小強聽得津津有味,馬上又問:“老謝,開石門前,我看你繞著石門手舞足蹈,東摸摸,西摸摸,那是在幹什麼?”

“你覺得呢?”老謝反問他。

“我覺得像變戲法。”康小強不好意思的說,“當時被你唬住了。我以為像那樣弄一番,門自動就開啟了呢。”

“像變戲法?哈哈哈。”老謝笑了起來,“不過是一套重力密碼鎖。這石門其實是需要解鎖的。只要知道方法,也不難。它裡面有一套鎖閉機關,設定有通行驗證程式碼。簡單說,是按照五行七門格局,在石門裡佈置了應力點,只要順序正確,就像解連環一樣,層層解開鎖釦,應力裝置鬆開,門就正常開啟。這種技術,一般的墓穴很少使用。因為墓室封門大都是一次性的。死者入殮之後,墓門便會封死。所以盜墓者才會有爆破、掘洞等強行手段。”

“這麼說,埋在這裡的人,莫非還打算出去?”康小強問。

“這個嘛,”老謝打了個哈哈,“也許他是這麼想的。”

“真是些奇怪的人!”

“我想,這怕不是想想的問題吧。這墓室的主人,不是不見了嗎?”我也問老謝,“當年的考古專家們,對此有何見解?”

“這問題問得好。不過,這問題同樣也困擾著當年的考古工作者。所以這才有了關於活屍的研究。”老謝看了看我道。

“等等,老謝,你再回答我一個問題。”我抓住老謝胳膊,就像生怕他突然跑了,“我想,你父親研究的科目,其實不是古屍防腐,而是‘活屍不見了’之謎,對不對?老爺子當年也參與過對此地的考察,是嗎?”

“東子,你腦子很清醒呀。當年對此地的考察,其實沒什麼結果。只是留下了更多未解之謎。但任何考察,總得有個結論。所以,他們認為,這座生葬墓的墓主人最後歸宿是在那口井裡。這也是官方做出的唯一解釋。”

“很合理的解釋。”我說。

這時,我看見一旁始終冷靜在聽的沈新似乎想說什麼,但動了動嘴皮,卻不知為何,又閉上了。她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樣子。

“當年,除了對這裡的環境進行過拍照留存,其它幾乎沒怎麼動。事實上也沒什麼東西可動呢。那時候,被認為最有可能提供答案的,就是主墓室巖壁上那幾個古怪字元。它放在那裡,實在太不尋常。東子,你最懂書法,自己說,那像不像起居室裡掛著的一幅書法作品。”

“第一眼,我就有那印象。”我說。

“對吧,所以當時就有人認為那是文字,但苦於無法證實。有人說,如果能解讀那些符號,就能對這種墓葬形式背後的秘密有所瞭解。其實,這項研究已進行了幾十年,卻始終沒有結果。一籌莫展的主要原因,是因為那種字元出現數量太少,不足以構成文字解讀的基礎下限。甲骨文已發現了那麼多,還不是一大半不能辨識。這些符號就像無法解讀的天書,看得見,卻讀不懂。”

“我想進去看看。”我對老謝說,“可以進去了嗎?”

“哦,可以了,進去吧。”老謝說。

“我們暫時別進去,在外面等等。”沈新忽然對老謝和康小強說,“給他點時間,讓他獨自面對那些字元,好好琢磨一下。”

“啊,哦,好的。”老謝點頭答應。

我不管他們,抬腿就進了石門,邁步走下臺階,直走進去,站在裡面那堵

石壁跟前。“這事兒很難?”我聽見康小強在外面問。

“比你想象的還難。”老謝在跟他解釋,“說文解字本就十分牽強,主觀因素很多,而且十分枯燥。你不知道,學校都不開設這個專業了。”

“對呀,今後根本不用學識字,會說話就行。”

“為啥呢?”

“你想啊,人工智慧發展這麼快,我聽說,將來人類什麼也不用做,只需要下指令,事情都交給電腦去處理,都不用動手。”

“你都聽誰說的?”

“網上都這麼說。信不信,這一天很快就要來了。”

“哪一天要來了?”

“只需要動動嘴皮子的那一天。”

“哦,”老謝似乎偷偷笑了笑,“那一天已經來了。”

“還沒來吧。”

“來了。”

“沈小姐,你對這事怎麼看?”康小強又問沈新。

“別問她,她沒空回答你這問題。”老謝嘻嘻笑著說。

沈新不知又忙什麼去了,果然沒回話。她總有事幹。

*

墓室兩壁有漂亮的畫像磚,上面的圖案包括人物,牲口,花鳥魚蟲,充滿生活氣息。那是燒製的成品,貼上去的,就跟我們喜歡在家裡貼瓷磚一樣。那東西外面沒有貼。我想,沈新等會兒肯定會來拍照。

正面這壁,除了九個刻在巖上的字元,什麼也沒有。

我靜下心來,不再聽他們胡扯。我要認真揣摩一下這些字元。

相比在門口所見,近觀之下,九個陰刻字元又有所不同。先前,我以為字元是分別獨立的,但現在發現,實則不然。與其說這是九個字元,不如說它們是一個整體。我還發現,字元之所以明顯,是因為鑿痕呈暗褐色,彷彿在上面塗抹過紅漆,或是乾涸的血液。我揉了揉眼睛,想看清楚些。

墓室四角,各有一支尺餘長的燈架懸空伸出。燈架是石材的,碗口粗,漆黑如鑄鐵,底部未見連線縫,不知如何固定上去的。燈架頂端裝著一個銅環,銅環裡放著一個銅碗,銅碗裡有未燃盡的燈芯和黑色膏狀物。

我想要更好的照明,便拿火把去試,燈芯一點就著,燃了起來。於是,我將剩下三盞燈也都點燃。石室裡頓時燈火通明。

回到石壁跟前,再看那九個字元,果然又有所不同。

看著看著,我感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字元上乾涸的血跡——我相信不是紅漆了——原本只有薄薄一層,可現在卻豐潤起來。我以為自己眼花,於是便用手指去觸控。這一摸,還真把我嚇了一跳。那些塗在凹槽裡的血跡,居然鼓了起來,就像一根根盤繞在巖壁上,網狀的血管。“血管”呈暗紅色,沿著筆畫連成了一整條,彷彿還在輕輕律動,就像裡面流淌著新鮮血液。

哦,我一定是眼花了。

我閉上眼,晃了晃腦袋,再睜開。

指尖下,那東西摸上去十分柔軟,不僅跳動不停,竟還有溫度。

我轉過身,準備叫他們來看。但我卻傻眼了。不知何時,不知何故,在毫無察覺之中,那道石門已關得嚴嚴實實,就像從未開過。

“老謝,老謝,小強,”我使勁叫著,對著厚厚的石門。

他們可能沒聽見。我衝到門邊,扒著細若髮絲的門縫,繼續大聲呼叫,沒叫幾聲,便感覺呼吸急促,心跳如擂,視線漸漸模糊。見鬼,燈油有毒!肯定是這麼回事。昏迷前,我記得最後要做的,是滅了那四盞燈。

但我不確定自己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