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互身最新章節列表 > 九簷風鈴 第六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九簷風鈴 第六章

從利川市行政區範圍內,從那密密麻麻的鄉間地名裡,還真讓康小強給找出“尖頂觀”三個字來。那是個被標為藍字,表示已經取消行政命名的地方。從地圖上看,那裡既沒有村莊,也沒有房屋,甚至連一條道路也沒有,只有茫茫無盡的森林,以及瀕臨著一處狹長的,猶如勺子形的巨大凹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應該就是這裡了。”康小強毫不懷疑自己的判斷。

“還真有這麼個地方。”看著他手機上的地圖,我開始琢磨,“你說,姓陸的當初跟他講過,那魚生活在地下洞裡?”

“你當時不也在場。”

聽他這麼說,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如果一開始便帶有偏見,自然無法保證客觀地看待問題,這何嘗不是一種先入為主的成見呢。我決定重新認識一下那位姓陸的,重新品味他所談到的每一件事。

“對了,你說老鬼收了人家的錢,到底收了多少?”

“那我就不知道了。不過,聽他當時那語氣,如果萬兒八千的,勁頭應該沒那麼足。你也知道他那人,閱歷豐富,稀鬆平常之事,早已見怪不怪,若沒點貨真價實的好處,斷不會如此積極。”

“姓陸的不簡單!”我感嘆道。

“東子,不是我說你,姓陸的不是普通人,別以為就你一個人看出來。鬼哥是傻子?我是瞎子?就算他的來歷很不簡單,那又怎樣呢。難道我們就應該對他避而遠之?毫無必要。我們不僅不用避開,而且還應該努力接近,甚至主動攀結他這樣的人。要我說,鬼哥在這件事上做得對。他比你懂得人情世故。雖然你讀的書多,但有些道理,還得我跟你講。人生能有幾回搏,聽說過吧。再說,哪件成功,不需要冒點風險?”

“現在是法治社會,一切都得按規矩來。”

“好,那你說,釣魚犯哪門子法?雖然還不知道,那姓陸的讓老鬼去釣的究竟是什麼魚,可你看看,國家何時明確規定不準釣魚?長江刀魚、鰣魚,都快絕種了,也沒說不讓漁民捕撈,沒說不讓吃吧?”

“你說的是沒錯。”我一時語窮。

“所以,你這婆婆媽媽的習慣,要改改。”他開始一本正經教育起我來。

“好,那你說說看,要怎麼改?”我笑著問。

“當然要用實際行動。明天,先給車加滿油,還有路上吃的用的,準備得充不充分,看你表現,這就是端正態度的開始。釣具裝備,進山所需一應物品,鬼哥既然都準備好了,反正也是為了去找他,咱們先帶上去用。這裡,你拿著我店裡的鑰匙,明天早點開車過來,要是我沒來,你先裝車。”說著,他遞給我兩把鑰匙,“捲簾門和玻璃門鑰匙都在這裡。今後,這套鑰匙就放你這兒,不用還給我了。如果我不在,有你在也是一樣。”

“明天就去?”

“咱不耽擱,說走就走,你看怎樣?”

“好吧,看來也只能如此了,要不然,沒準兒我還會有什麼壞習慣、壞毛病,都會被你毫不留情地給指出來。”

“那肯定的。”他斬釘截鐵的說。

我倆約好,事不宜遲,馬上開始各自準備。大多數裝備都是現成的,沒有的也如康小強所說,老鬼這次已經進行了合理的補充。我們要添置的,主要是路上所需生活物資而已。出小區門五十步,便有一間裝著幾臺取款機的小屋,24小時憑卡進入。我去取了些現金,然後又到附近超市買了些吃的和瓶裝水,直接拎到車庫,放進車子後備箱。

康小強離開後,我開始整理行裝。我只需帶幾件換洗衣服和洗漱用品,還有戶外必備的東西,所以收拾起來很簡單。我取出一根黑色的,軟木手柄的擬餌專用碳纖維釣竿,反覆摩挲,思忖它這趟是否會有用武之地。在秦楚眼裡,這東西不受待見。她說我這是玩物喪志。可我思考了很久也沒弄明白,自己到底還有沒有志可以喪。我的人生,好像活得就沒什麼目的性。

我決定這趟不帶釣具,一根竿都不帶。如果需要,小強那邊也有。從老鬼採購那些裝備來看,我無法判斷他這次是去釣什麼魚。那可都是些對付海里大魚的家

夥什。想了想,我又將那把用得順手的砍刀收進行囊。

*

重慶到利川,有南北兩條高速,路程差不多。我們走南邊這條。

因為要去店裡拿東西,耽擱了一陣,出發的時候,已經不早了。不過,這趟並不趕時間,所以早晚都無所謂。我沒讓康小強開車。對我們來說,長途跋涉是家常便飯,因此一路上也沒什麼激情。大部分時間,康小強都在睡覺。他似乎很享受車子在行駛中搖搖晃晃的感覺。

直到下了高速,康小強才坐直身子,迷迷瞪瞪地問,到什麼地方了。

“就快到了。”我說,“如果餓了,先找個地方吃午飯。”

“餓了,餓了,難怪會醒。”他嚷嚷著。

在利川市區吃過午飯,沿著249省道一直往北,下午三點,到了一個叫白楊壩的小鎮。我們要在這裡加油。

加完油,康小強要去買兩包“地方煙”。我把車停在不礙事的路邊,跟他一起去不遠處的小賣店。售貨員是位大嬸,態度熱情。我問她知不知道該怎麼去尖頂觀,她表示從沒聽說過那個地方。我又問,到大水井還有多遠。這次,她知道了。她先看看我,又看了看已點上煙,正在鑑定口感的康小強,就像需要確定我們的身份。然後,她便問:“你們是來旅遊的吧?”還沒等我倆回答是,或不是,大嬸已興致勃勃推銷起來:“既然來了,看一個景點肯定不夠,不夠!這邊好吃的,好玩的多著呢。你們是重慶過來的吧?哎呀,一定要去嚐嚐肥腸格格,重慶遊客都喜歡。還有鬼豆腐也好吃,豆乾,可以帶回去送人......水井村?最好明天再去。”大嬸說的是當地方言,雖然跨了省,但口音跟萬州地區差別不大。萬州人講話,尾音習慣要往上揚,因此每句話聽起來都像是疑問句。

我無法回答大嬸的“提問”,道聲謝後,便接著上路了。

四十分鍾後,到了半山間一個集鎮。集鎮不大,就一條街。沿著馬路兩邊分佈的民居全都青磚白牆,整齊劃一,看上去大同小異。兩幢房屋之間,偶爾還會出現一片玉米地,一米多高的植株上已結出黃穗。在這條既是街道,又是公路的道上穿行,我放慢了車速。有一段地面,既沒有建房,也沒有耕種,生滿半人高的野草,跟遠處的幾塊農田連為一片。而那幾塊高低不等的農田後,又是一片飛簷重樓,白牆青瓦的建築。說是白牆,那牆卻已發黃,顯得十分古樸。

“那邊像是一片古建築。”康小強探起身,望向車窗外。

自從跟老謝釣過魚之後,這小子就迷上了文物古跡,而且已經學會分辨歷史建築和仿古風景區。他說的沒錯,那片規模不小的古建築很有來頭。出門前我做過功課,對這處歷史遺蹟略有所知。那是一片明清舊居,依然儲存完好的有兩百多間,由李氏宗祠、李氏莊園、李蓋五宅院三個建築群落組成,統稱“大水井古建築群”,是授過牌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說在李氏宗祠內,有一口被高牆圍起來,享受特殊待遇的水井,此地也因之而得名。

我側過頭,遠遠望去,莊園的朝門廡殿十分氣派,門楣上“青蓮美蔭”四個大字依稀可見。

“這裡就是水井村。”我對康小強說。

“怎麼,有來頭?”

“當然有。”我瞄了瞄他,故作高深的說,“解放前,此地是李氏族人的土圍子。李氏宗族是土家族土司,這片地區相當於他們的獨立王朝。你看看那李氏宗祠的建築形式,就是上面那一片。看出什麼名堂?那是依據地形修築的堅不可摧的堡壘。城牆長四百多米,高八米,厚三米,牆梯沿著山勢逐級升高,角梯皆為整塊巨石構建,牆上依次佈設有槍炮孔一百零八個。從明朝末年,李氏族人便在此開宗立派,行令刑罰,是名副其實的土皇帝。”

“你做過攻略吧?”

“廢話,初來乍到,怎能不查查資料。”

“有準備!”他朝我豎起大拇指。

“可惜現在被打造成了景點,否則還真可以去看看。”

我倆都不喜歡景區,不管是歷史的,還是現代的。對我

們來說,只要有人排隊參觀,再好的地方,也失去了吸引力。

*

按照地圖顯示,過了水井村不遠,就得離開249省道,轉入縣級公路,然後繼續朝深山裡走。就連本地人,對尖頂觀那地方知道的也不多,這次多虧了功能強大的電子地圖。沒多久,前方果然出現了一條岔路。這條路不寬,看上去也沒怎麼進行維護,陳舊的瀝青路面坑坑窪窪,已經破敗。

這段路上車很少。不,是根本就沒見別的車。

進入這段路,彎道變得特別多,而且一直爬坡。因為路窄,兩邊的樹顯得更加擁擠,陽光很難從拱形的樹冠穿透下來,所以光線不好。雲霧也開始在四周集聚,一團團冒出來,就像有人在林子裡燃起了炊煙。

又行駛了一段,天色更加陰暗,山岩和樹木已混為一團,灰濛濛的,讓人難以分辨。這時,前面終於接連出現了幾棟房屋。康小強眼尖,看見了路邊一塊並不明顯的木牌,上面標明了地址。“就是這裡了,林場。這裡就是咱倆選定的落腳點。到了這裡,離尖頂觀就很近了。”他說。

我放慢車速,緩緩駛入雲霧繚繞的林中小鎮。我倆都睜大了眼搜尋,想找家旅館。跟前面經過的水井村不同,這地方的房屋看起來非常陳舊,而且排列得也不整齊,但每棟建築都很寬大,不像民居。

“這地方,怎麼這麼冷清。”康小強嘴裡嘀咕著。

“山村嘛。不過是個山村。”我邊開車邊說。

“水井村不也是村。”

“不一樣。那是景點。”

“不對頭。你看見人了嗎?我一個人也沒看見。”

“還沒看見。”我說。

“總該有幾個人。”

“也許都在家裡呢。”

“你看,這家人院子好大。這不是私人家的房子吧?”

“這不是民居,倒像金紫山上那些老倉庫。就是咱們停放釣魚船那裡。那些倉庫就跟這一樣的風格,外牆上還刷著從前的標語。”

“這裡也有,字很大。”

“是嗎?”我扭了下頭,但沒看見,“寫的什麼?”

“字跡斑駁,看不清。”

我再次轉頭瞄了一眼。他說那條標語,刷在馬路另一邊的一棟起碼有十幾個開間寬的房子側面牆上。不過,我仍沒看清上面寫的什麼。

“這裡,”我想了想說,“可能是從前某個單位駐地。”

“什麼樣的單位,會把駐地設在這鬼地方?”

“森工局,專門從事伐木的單位。別小看那種單位,當年很吃香。我有個同學,他父親就曾在那個單位工作,後來他哥想接班,愣沒進得去。原因說起來很無奈,就因為他們家超生了一個孩子。喲,多年前的事了。那個單位在林區設有不少工作營地,每個營地都是獨立王國,是一個小鎮。飯堂,商店,醫務室,理髮店,有的還有學校和電影院。現在好像已經沒有那個機構,或是改制了。因為現在不提倡伐木,而是要種樹了。”

“嗯,植樹造林,我都參加過。我栽過樹。”

“學生都要栽樹。我也栽過,沒栽活。”

“除了學生,現在還有誰會幹這事?”

“領導幹部。每年植樹節,他們都會去種樹。”

“因為他們要起表率作用,要帶頭。等等,我要再核對一下。” 說著,康小強就開啟手機,開始檢視。“沒錯,沒走錯。尖頂觀就在這條路盡頭。還要往前一直走,再上山,就到了。沒多遠了。”

我把車停下來,前後張望。我希望能看見一個行人,這樣就可以免去尋找和瞎扯的過程。可這地方就像已經被人遺棄,鬼影都沒一個。我掛上檔,繼續緩慢前行。就在快要感到失望的時候,路邊忽然出現一幢灰突突的老式建築,牆上用白色塗料寫著四個大字:興隆旅舍。

“住這裡?”康小強猶疑著問。

“這是家旅館,不是嗎。”

“也許沒營業。”

“先看看再說。”

見我已停車,他只得推開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