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7章 議和緣由 備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27章 議和緣由 備戰

王承恩敲了敲乾清宮的房門,等到裡面有有回應。

他小心翼翼的問道:“皇爺,今天的早朝還去嗎?”

乾清宮內,傳來一道疲憊的聲音。

“不去。”

王承恩聽到這個吩咐,他繼續站在乾清宮外等待。

皇爺之前一直是非常勤勉的人。

沒有錯過每一次早朝,皇爺是從什麼時間開始,經常不去上早朝。

應該是黃衣賊拿下兩廣地區。

南直隸和浙江等地的巡撫上書,要求把稅賦留在當地,用於練兵應對黃衣賊的威脅。

皇爺不同意,一氣之下撤換好幾任當地巡撫,他們都沒有收上來稅。

大明本來就及及可危的財政,丟掉了兩廣,東南的稅收又收不上來,戶部已經沒有一兩銀子。

官員的工資有半年沒發,好多官員都不來上早朝。

皇爺一去上早朝,好多官員都哭窮,讓朝廷儘快發放俸祿。

內帑有一些錢財,這是收礦稅的錢,主要用於支付盧象升和孫傳庭,這兩支軍隊的軍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兩支軍隊最能打仗,他們是明軍少數能正面擊敗後金的強軍。

“王公公,這是首輔溫體仁遞上來的題本。”

王承恩開啟這個題本,上面通報了幾個非常壞的訊息。

大明軍隊長時間欠餉,大同軍鎮的明軍集體鬧餉,被當地將領鎮壓,再要不發餉,就會釀成兵變。

這段時間,已經有多個地方鬧餉兵變。

但還沒有發展到,崇禎初年,三大軍事重鎮兵變的程度。

王承恩預計,再不發餉,會有更多地方的軍隊兵變。

九邊重鎮的大同軍鎮鬧餉,這就是極為危險的訊號。

王承恩輕輕敲響乾清宮的房門。

他得到崇禎皇帝的允許後,帶著題本走到了崇禎面前。

王承恩看到崇禎皇帝,雙眼佈滿了血絲,兩個非常濃厚的黑眼圈掛在臉上。

頭髮亂糟糟,身上的衣服也全是褶皺。

崇禎皇帝看上去就非常的頹廢。

王承恩知道,崇禎皇帝已經好長時間沒有睡好覺,不時在夢中驚醒。

“皇爺,首輔溫體仁遞來的題本。

大同軍鎮官兵鬧響,兵變未遂。”

崇禎皇帝拿著王承恩遞過來的題本,簡單的翻了幾頁。

這段時間彙報上來的訊息,全是壞消息。

“讓溫體仁自己想辦法籌錢,他想不到辦法,這個首輔就不用做了。”

崇禎皇帝直接把這個題本扔在一旁。

他已經想盡辦法解決,但大明現在花銷太大,收入太少,早已經入不敷出。

主要就是因為戰爭,花費太驚人。

朝廷已經多次加稅,到了加無可加的地步。

“你把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楊嗣昌叫過來。”

王承恩聽到崇禎皇帝的吩咐,他立刻派人去把楊嗣昌叫到乾清宮。

楊嗣昌這個人升職很快,他是堅定的反黃衣賊派。

主張與後金議和,盡力招撫反賊,把大明所有力量,都用在對付黃衣賊身上。

楊嗣昌前段時間消失在京城,誰都不知道這個人去了哪裡。

楊嗣昌家裡,他看著一群士子,激動的說道:“兩廣罹難士紳多達兩萬四千七百六十八人。

這是黃衣賊自己在《廣東日報》和《桂林日報》上面公佈的數字。

黃衣賊打過來,我們就沒了活路。

國朝興衰都在諸君身上,我們要動員更多的人,堅決反對黃衣賊。

有人說大明的大敵是後金,他們只是區區遊牧民族。

有人說是湖廣和河南的反賊,這些都是大字不識的泥腿子,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只有黃衣賊,現在已經佔據大明近半國土。

他要掘了我們自身的根,斷了名教的根。

我們這些名教士子,要與黃衣賊勢不兩立。”

楊嗣昌正在激情的演講,動員更多士子支援他。

家中一名僕人,很快走到他身邊。

“老爺,宮裡來人,皇上邀請您進宮。”

楊嗣昌握緊拳頭,他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他讓朋友招待這些士子,在小太監的帶領下,來到了乾清宮。

崇禎皇帝讓所有宮女太監遠離乾清宮,他單獨召見楊嗣昌。

“楊愛卿平身賜座,事情辦得怎麼樣?”

“回陛下,後金那裡也不想再打下去,經過我們多輪磋商。

我們和後金已經達成一致意見。

大明和後金正式休戰。

我們不用正式下詔書,承認後金的地位,也不用給予任何錢財。

兩方只需要保持足夠的默契。

後金已經在寧錦防線撤兵。”

楊嗣昌對黃衣賊,他是堅定的主戰派,對後金,他是堅定的投降派。

後金先派范文程來到遼東,想要與大明議和。

孫傳庭直接把范文程送到京城。

崇禎發現,孫傳庭在遼東,他們能守住寧錦防線。

孫傳庭不再遼東,換一個知兵的文官,他也能守住寧錦防線。

孫傳庭的實力,現在也沒辦法大舉進攻,收復失地。

應當把他用到更需要的地方。

崇禎看到後金派范文程來議和,朝廷眾多大臣都反對議和。

他明面上拒絕議和,暗中派遣楊嗣昌去談議和。

如果這件事情暴露,那就是楊嗣昌私自去談議和,他必死無疑。

開始後金胃口很大,讓他們承認後金是與大明平等的勢力。

每年給予後金五十萬石糧食,兩萬匹絲綢。

大明給予後金火器技術和製造火器的工匠。

崇禎皇帝接到這個條件,他極為憤怒,這就是在給歲幣,當兒皇帝。

大明絕不能答應,他直接讓楊嗣昌表明底線,兩方只收縮防線,其他條件一概不答應。

崇禎皇帝已經得到錦衣衛的彙報,黃衣賊給予後金重創。

八旗直接沒了一旗,黃臺吉的兒子都死在戰場上,後金現在也極為虛弱。

事情果然不出他所料,後金看到大明絕不退讓,他們也只能妥協。

崇禎皇帝在談判之時,就已經就已經讓孫傳庭,帶著一部分關寧軍南下河南。

現在和談成功,又能調派一部分關寧軍入關,這樣他就能讓黃得功帶著一部分禁軍到東南地區。

讓軍隊監督收稅,看誰還敢抗稅。

………………………………

沉陽,後金皇宮。

黃臺吉臉色蒼白,靠在躺椅上,他呼吸極為急促。

說一句話,就要大喘氣兩三次,隨時可能一口氣上不來。

多爾袞等八旗旗主,全部都來到黃臺吉的臥房。

現在黃臺吉身體不太好,八旗旗主輔政。

這也是黃臺吉為了制衡這些野心勃勃的兄弟們,採用的方法。

八旗他掌握四旗,鑲黃旗還沒有完成重建,勢力最弱。

其他三旗是八旗實力最強的上三旗。

黃臺吉喘著氣說道:“你們……來這裡……有什麼……事情。

大明……答應……議……和。

我們……能集中全……部兵力,應對黃衣……賊的……威……脅。”

多爾袞直接出聲道:“大汗,剛接到訊息,黃衣賊聯合察哈爾部落,已經打到我們西面的科爾沁地區。

我們調集重兵抵擋黃衣賊。

那時大汗正昏睡不醒。

我們派出兩萬蒙八旗,兩萬漢軍旗支援,其中有我們精心培養的重騎兵。

寄希望於重騎兵能沖垮黃衣賊軍陣。

剛剛得到訊息,我們派去的八旗兵和科爾沁部落的騎兵,全被黃衣賊擊敗。

他們有一種可以連發的火器,重騎兵向他們發起衝鋒,大部分都在衝鋒途中倒下。

黃衣賊的火器名不虛傳,他們比大明的火器厲害多了。

黃衣賊和察哈爾部落騎兵,已經衝進西南方的科爾沁部落。

根據逃出來的科爾沁部落人講述,這支科爾沁部落,大部分人被黃衣賊俘虜。

有訊息稱,布和陣亡。”

站在黃臺吉一旁,照顧黃臺吉的大福晉額爾敦其其格聽到這個訊息。

“阿哈。”

她直接就昏了過去。

大玉兒看著哲哲姑姑昏迷,她也強忍著心中的悲痛。

“快叫請郎中,救治我姑姑。”

她阿爸陣亡,科爾沁部落受到重創,她孃家勢力減弱,這對她也影響極大。

黃臺吉聽到這個訊息,他受到極大的刺激,吐了一口鮮血,緊跟著昏迷過去。

眾多八旗旗主,看到這種情況,他們的眼神閃爍。

一個病重的大汗,不可能帶領八旗走向輝煌。

商議著汗位的歸屬,沒有達到一致意見,最後不歡而散。

大玉兒趁著混亂,走出了宮殿。

她來到外面的一間偏殿,這裡很快進來一個人。

“多爾袞,你考慮的怎麼樣?

你們三兄弟勢力最強,被其他人聯合針對,沒有辦法成為大汗。

你的其他兄弟成為大汗,他們能放過你們勢力最強的三兄弟。

大汗上位,軟禁處死了多少個兄弟。

大汗現在掌握的四旗,肯定不會接受你們任何一個兄弟上位。

選擇一位大汗的兒子上位,這是現在各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多爾袞沉思片刻說道:“支援福臨當大汗,我能獲得什麼?”

“至高無上的權利,還有我。”

多爾袞三兄弟,憑藉現在的實力,他也能強行登上汗位。

但必然導致八旗內鬥,大敵當前,不允許他們內鬥。

“好。”

大玉兒這才松了一口氣,他為了保住兒子和自己的性命,只能不擇手段。

除了兒子當大汗,任何一個人當大汗,他們都沒有好下場。

黃臺吉上次重傷吐血時,她特意支開心軟的哲哲姑姑。

用勐藥救醒黃臺吉,阻止這些人搶奪汗位,現在無法阻止,黃臺吉又病危。

只能盡自己全部努力,把兒子推上汗位。

現在八旗的局勢,一個無法掌握權力的小娃娃,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但黃臺吉的兒子也不少,讓哪個兒子當大汗,這些八旗旗主有很大話語權。

………………………………

蘇河正在吃午飯,一位女警衛前來通知他,蘇長勝有要事求見。

他立刻放下碗快,在書房接見蘇長勝。

“王上,我們已經弄清楚,大明和建奴議和的原因。”

蘇河聽到大明和建奴真的議和,他詫異的問道:“大明朝廷太安靜了。

議和這種大事,大明朝廷不爭吵個一年半載,那就高看這些大明官員的辦事效率。”

“王上,大明與建奴暗中議和,達成了口頭的默契,沒有正式簽訂合約。

騎兵第一師打下張家口,抓住了晉商八大家。

我們從晉商八大家那裡瞭解,大明官員楊嗣昌前去沉陽城,他與建奴商談議和事宜。

范家親眼看到,楊嗣昌面帶笑意從沉陽城離開。

建奴之後還要求晉商八大家,收集製造火器的工匠。

這些商人能找到的工匠水平極低。

建奴如果能從大明獲得工匠,他們就不會這麼做。

從這就能推算出,他們議和,但合作程度不深。”

蘇河有些惆悵的說道:“大明和建奴,還是議和了。

開始只是口頭協議,再發展下去,不知道能做出什麼?

大明那些文官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可不在乎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

“二狗,你查到大明和建奴,因為什麼促使他們議和。”

蘇長勝彙報道:“王上,根據現有的情況推測。

大明的財政不容樂觀,南方各省的稅收,已經收不上來。

多地明軍已經長期欠餉,很多地方還爆發軍變。

大同軍鎮就爆發軍變,監軍的太監都被打死,但他們很快被鎮壓。

建奴那裡,聽說賊酋黃臺吉要死了。

建奴那些旗主都爭奪汗位,現在沒有心思擴張勢力。”

“原來是這個原因。”

蘇河知道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大明和建奴都處在最虛弱的時刻。

他立刻召見李鳳鳴和王仲策。

“我們這段時間,戰爭準備的怎麼樣?”

李鳳鳴立刻回答道:“王上,兩廣地區現在不太穩定,特別是廣西。

土客矛盾極深,經常爆發土客衝突。

廣西山區改土歸流,也正是攻堅的時刻。

我們擊敗葡萄牙人和越南人,他們可能對兩廣產生威脅,但海軍能守護住海疆,威脅不大。

現在由第九軍鎮守廣西,廣西的第九軍沒辦法輕動。

兩廣地區,能動第一軍和第八軍。

其他地方的兵力沒有外敵,可以隨時出征。

新兵經過短時間訓練,可以讓他們擔任警備軍等二線部隊,上戰場那只能是炮灰。

但我們正規軍,已經有足夠實力拿下大明和建奴,能支援兩線甚至三線作戰。”

王仲策等到李鳳鳴說完,道:“王上,開戰的銀幣我們早已經準備好。

但大規模戰爭,必須要抽掉足夠的青壯,負責後勤運輸。

特別是大明地區,道路泥濘崎區,需要用扁擔和獨輪車運輸。

我建議戰爭的時間,儘量選擇秋收之後。”

蘇河聽完兩人的意見,他吩咐道:“我們起兵六年了,這麼長的時間,是該一統天下。

做好戰爭的準備,時間是今年秋收之後。

參謀部做好戰略規劃,先北後南。

主要戰場是河南,次要戰場是湖廣。

兩廣地區暫時不動,讓蘇熊等一等。

我們也要留下足夠的預備隊,一旦戰局不利,從兩廣抽調軍隊作戰。

戰線開闢的太多,後勤會供應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