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5章 龍騰獎(三)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5章 龍騰獎(三)

蘇河看著臺下的眾人,他們十分期待獲得銀龍獎的人。

他也沒有繼續拖延,伸出兩根手指,欣喜的說道:

“進入終審的每一項技術,他們都是對大華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

朕與科學院稽核團隊,優中選優,選取了最具有代表性的兩項技術。

獲得第一屆龍騰獎銀龍獎的技術是蒸汽機技術。”

皇帝蘇河把銀龍獎獲獎的技術說出來。

陸金、杜康傑兩位院士聽到這個訊息。

他們兩人原先在座位上安靜的作者,他們立刻站起身,迎接周圍人的歡呼。

其他人只是羨慕的看著陸金和杜康傑。

蒸汽機技術獲得龍騰獎,這是實至名歸。

任何一個學者,他都不敢說自己研發的技術,能超越蒸汽機技術。

蒸汽機的原型機表現的就極為出色。

隨著蒸汽機的迭代,更先進的蒸汽機進入到工業領域。

火車和明輪船上的蒸汽機,代表著蒸汽機最先進的技術。

這兩種交通工具,改變了持續數千年的交通方式。

高階的蒸汽機表現出色,社會上使用最多的蒸汽機,確是較為低端的蒸汽機。

低端蒸汽機技術已經不再保密,相關技術向社會擴散。

很多小五金公司,都以製造低端小型蒸汽機為生。

大華偏遠地方的農村,都有幾臺蒸汽機帶動的碾米機和磨面機。

蒸汽機技術獲得銀龍獎,這真是實至名歸,沒有任何人可以反駁。

蘇河語氣略微停頓,他繼續宣佈道:“哪一項技術和蒸汽機一起獲得龍騰獎這個殊榮。

如果沒有與蒸汽機技術相媲美的技術。

朕寧可今天只頒發一座銀龍獎。

大華的學者不負朕的期盼,有不止一項技術,能媲美蒸汽機技術。

朕經過對比,選取青黴素技術,讓它與蒸汽機技術,一同獲得銀龍獎。”

秦雲聽到老師宣讀這個訊息,她思維都一時沒轉過來,直接愣在座位上。

劉棟樑拍了一下秦雲的肩膀。

秦雲這才反應過來,不敢置信的說道:“我竟然獲獎了,沒想到第一屆銀龍獎把獎項頒發給青黴素。

老師帶著我們研發出來的青黴素,我沒有做出多大貢獻。”

劉棟樑看著信心不太足的妻子,他在一旁鼓勵道:“云云,當年我們跟著老師一起研發出來青黴素。

其他人只是瞭解這項技術,加深對細菌的認識。

你卻數年如一日的專研,一直在解決青黴素這個藥物,遭遇到的問題。

我們現在售賣的青黴素,它與老師帶我們研發的青黴素,現在可以說是兩個物種。

現在的青黴素,不論是產量、成本,還是減少副作用。

它都遠超第一代青黴素,這都是云云你努力的結果。

哪怕不提青黴素的效果和副作用,讓青黴素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你做好這件事,獲得銀龍獎,誰都無法反對。

青黴素剛剛出來,幾毫升的一小瓶,就需要一百兩銀幣。

現在的青黴素,一百毫升一大瓶,才需要二兩銀幣。

云云你的研究成果,讓青黴素正式走入尋常百姓家。

很多炎性疾病,已經從無法治癒的絕症,變成只需要打幾針青黴素的小毛病。

青黴素這項技術,活人無數。

云云你可以被稱為在世華佗,獲得銀龍獎,完全是眾望所歸。”

秦雲聽到丈夫的開導,她深吸幾口氣,調整自己的心態,準備上臺領獎。

臺下的學者們,聽著兩項銀龍獎全部公佈出來。

他們看著蒸汽機和和青黴素。

這兩種技術,對社會影響太大,獲獎人實至名歸。

每個學者都思考自己手中的技術,在心中默默對比。

自己都認為,他們所研究的技術,根本比不了這兩種技術。

陸金、杜康傑和秦雲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他們登臺準備領獎。

蘇河看到這三人走過來,他從周方誌託著的托盤上,拿起兩個獎牌和兩個精凋細琢的銀龍獎盃。

還有一張面額為五十萬兩銀幣的銀行存單。

一個成果獎勵五十萬兩銀幣,獎金屬於免稅收入。

蘇河走過去,親自把獎牌、銀龍獎盃和銀行存單,遞給陸金和杜康傑兩人。

他讚許道:“你們製造出來的蒸汽機,給大華帶來了不一樣的風采。

蒸汽機還有很多潛力可挖,朕希望你們再創輝煌。”

陸金和杜康傑聽到皇帝蘇河的誇獎,他們眼中都含著淚水,差一點就熱淚盈眶。

龍騰獎由皇室舉辦的至高獎項,皇帝本人親自給他們頒獎。

這種榮譽感,讓普通工匠出身的兩人,心中感慨萬千。

他們對這次龍騰獎的信心很足,但沒有聽到確切訊息之前,心中一直很忐忑。

他們真的獲得龍騰獎,心中只剩下欣喜和激動。

陸金和杜康傑聽到皇帝蘇河的勉勵,他們眼神堅定,不斷的點著頭。

陸金和杜康傑用雙手恭敬的接過龍騰獎獎牌和銀龍獎盃。

杜康傑雙手託著精緻的銀龍獎盃,這就是他奮鬥一生的最高成就。

他們眼神之中,全都是代表榮譽的獎牌和銀龍獎盃,至於五十萬兩銀子存單,他們都沒有在意。

他們作為科學院的院士,還有著蒸汽機專案的分成。

區區五十萬兩銀子,他們早已經看不上。

蘇河給陸金和杜康傑發完獎品。

他再次拿著獎牌、銀行存單和銀龍獎盃,來到秦雲的面前。

秦雲看著身穿龍袍,更加威嚴的老師,她激動地流下淚水。

她語氣哽咽的說道:“老師,我沒讓您失望,我沒讓您失望。”

蘇河語氣輕鬆說道:“小云,在我的眾多學生中,你是比較出色的學生。

這是你應該得的獎勵,你這些年的努力,朕都看在眼中。

你不斷篩選優質菌株,剔除青黴素中的雜質。

青黴素產生的嚴重過敏反應,已經不到十萬分之一。

希望你再接再厲,研究出更多種類的藥物,治療更多的疾病。”

秦雲從老師蘇河手中接過獎牌和銀龍獎盃。

她哽咽的說道:“老師,我一定會更加努力。”

陸金、杜康傑、秦雲三人,胸前掛著獎牌,雙手捧著銀龍獎盃走下臺。

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祝賀他們獲得銀龍獎。

禮部左侍郎田家鵬再次走到臺上,他高聲說道:“讓我們祝賀陸金院士、杜康傑院士、秦雲院士獲得銀龍獎。

今年的銀龍獎頒獎到此結束,希望各位再接再厲,明年獲得銀龍獎。

接下來將要頒發金龍獎。

金龍獎頒發給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醫學這是門學科,取得重大成果的學者。

物理化這三大學科是自然科學領域,最重要的三個支柱。

這三個學科的成果,有助於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這個世界。

自然科學理論還指導著技術的發展。

弄懂相關的理論,才能更好研究技術。

數學這門學科,是學好物理化三大學科,最重要的工具。”

田家鵬簡單的介紹金龍獎的重要性。

他簡單介紹,金龍獎的獲獎規則。

“我們評選金龍獎,絕對公正公開公平。

華夏科學院的院士和金龍獎獲得者,都可以推薦一個成果。

經過科學院審查團隊的稽核,大華皇帝陛下的批准,正式頒發龍騰獎。

龍騰獎面向全世界所有人,但只給在世的學者頒發。”

田家鵬簡單介紹龍騰獎的規則。

他沒有囉嗦,直接進入宣佈各個獎項的獲獎人員。

“數學是研究自然科學最重要的工具。

我們現在所用的數學工具,大部分都是由皇帝陛下創造。

所以龍騰獎數學獎,當仁不讓頒發給皇帝蘇河。”

田家鵬慢慢退向後方,把位置讓給皇帝蘇河。

蘇河手上捧著金龍獎盃,說道:“朕本來不想參與龍騰獎。

田侍郎勸朕,不參與龍騰獎,有損龍騰獎的權威。

數學極為看中天賦,但我們大華數億人口,朕相信有數學天賦的人不會太稀少。

朕希望大華湧現出更多的數學家。

朕等待有人,從朕手中接過數學獎的金龍獎盃。

朕只參與第一屆龍騰獎的數學獎,今後不再參加龍騰獎。”

蘇河簡要解釋了幾句,防止臺下的人過度解讀這件事。

田家鵬看到現場的氣氛有些沉默,大家都在消化這個訊息。

他立刻走上前繼續主持龍騰獎。

“陛下是科學的開創者,卻不願意與我們競爭,把更多的機會交給其他學者。

陛下引領很多理論的發展,很多能獲得龍騰獎的理論,都不再參加龍騰獎的角逐。”

田家鵬看到臺下的觀眾,大部分人都從震驚中恢復過來。

他立刻高聲宣佈道:“第一屆龍騰獎物理學獎獲得者是劉棟樑——電磁轉換。

他的研究,揭示了雷電的奧秘,讓我們有掌握電的希望。”

秦雲看到夫君發呆,她左手拿著銀龍獎盃,右手輕輕拍了他一下。

秦雲笑著說道:“你剛才還說我,自己獲獎了,不也是一副震驚的模樣。

原來你也是死鴨子嘴硬,我還以為你能更豁達一些。”

劉棟樑不敢置信的說道:“那麼多研究力學的師兄,都沒有獲得金龍獎。

我這個研究電磁學的師弟卻獲獎,真的不敢相信。”

秦雲旁觀者清,她小聲解釋道:“田侍郎說的很明白,老師除了數學獎之外,不會參與其他獎項的評選。

力學等相關學科,師兄們只是在老師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一定擴充套件,奠基人卻是老師。

老師拒絕領獎,只靠他們自己的研究,沒人能競爭龍騰獎。

你研究的電磁學技術,大部分都靠自己鑽研,這次獲獎也不算意外。”

劉棟樑聽到妻子這麼說,他拿著自己精心製作的小物件,走上了領獎臺。

蘇河在臺上等待劉棟樑,他選擇劉棟樑獲得第一屆龍騰獎,就是為了推動電磁學的發展。

金龍獎的獎牌和金龍獎盃,都比銀龍獎精緻很多,金龍獎的獎金高達二百萬兩銀幣。

劉棟樑從老師蘇河手中,接過獎品。

他請求道:“老師,我這段時間研究電磁學,製作了一個小物件,可以展示給大家看嗎?”

蘇河看著劉棟樑手中,一個沒有外殼,可以清晰看到機器內部的裝置。

他看一眼就瞭解,這是透過導線相連的發電機和電動機。

盒子裡還有比較精巧的機械結構。

蘇河看著劉棟樑期待的眼神,他答應劉棟樑這個請求。

劉棟樑手腳麻利,他快速佈置好相關裝置。

它們是兩個精巧的裝置,用十米長的銅線相連,分佈在頒獎臺的兩邊。

劉棟樑有節奏的搖動一端的把手,讓發電機開始發電,把電能透過導線傳輸到距離較遠的電動機。

另一端的機器,竟然以相同的動作執行。

劉棟樑走到另一端,他從機器上拿出一個紙帶,上面有著規律的小孔。

他興奮的說道:“我們可以利用電磁學傳遞訊息。

我們現在已經能製造出較為成熟的電動機。

只要給予一定規律的電流,機器的另一端就能呈現出這個規律。

我們可以利用這個裝置的特點,只要有導線相連的地方,就能傳遞信息。”

蘇河看著劉棟樑擺弄的簡易機器,這個機器可以算是有線電報的原型機。

他沒想到劉棟樑才掌握電動機,就能把有線電報搞出來。

有了這種機器,只要解決電流在線路上的衰減。

遠在萬里之外的訊息,都能瞬息之間傳遞回來。

有線電報的出現,這有利於大華這個龐大的國家,進行中央集權。

蘇河激動的讚揚道:“好,這個裝置的表現,真是太好了,你要繼續研究。”

本來是坐在臺下,想要湊個熱鬧的李鳳鳴,他看到劉棟樑展示的這個技術。

他心中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資助劉棟樑,把這個技術變成現實。

現在這種機器,只能在一張紙帶上打幾個孔,但這已經能傳遞極多的訊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軍方的密碼本,配上這個紙帶,那就是天作之合。

它可以安全準確,把消息傳遞到國家的每一個角落。

楊文才指著臺上的劉棟樑,對他兒子輕聲說道:“兒子,見識到這種技術,咱們就沒白來一趟。

這種技術真的能進入到實用階段,哪怕是再貴,我們也要買一臺。

有了這種裝置,我們能坐鎮京城,就指揮遠在萬里之遙的掌櫃子。

它最關鍵的能力,就是快速收集當地的商機。

我們商人瞭解到瞬息萬變的商機,才能快速崛起。”

楊騰飛目光灼灼地盯著臺上,以他淺薄的知識,都能看出來這個裝置投入使用,會為大華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