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5章 兵出玉門關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25章 兵出玉門關

4336年(公元1639年),四月五日。

西北都督府都督、第四軍軍長吳傑站在位於玉門關城內的都督府前。

這座城池在前明之時,掌握在東察合臺蒙古手中。

前明修嘉峪關,抵抗西北的蒙古勢力。

大華沒統一之前,吳傑帶兵收復甘肅地區,打退東察合臺蒙古襲擾邊關,收復玉門關這座古城。

這座千年古城,有著火槍大炮的守護,哪怕是第四軍主力入關作戰時,也沒有再被蒙古勢力奪下。

蒙古勢力也只能趁著中原王朝勢弱時逞兇。

他們遇到強大的大華皇家陸軍,再也無法前進一步。

第四軍參謀長傅修誠拿著一疊檔案。

他走過來彙報道:“都督,現在玉門關匯聚我們第四軍主力四萬人,警備軍和民兵合計六萬人。

第三騎兵師和第四騎兵師,兩萬六千名騎兵。

額哲、巴吉爾、布特魯率領的蒙古騎兵,七萬八千人。

這些蒙古騎兵武器主要以老舊的左輪手槍為主,並配備鋼刀。

他們都是歸化的蒙古部落,打順風仗完全沒有問題。

不算民夫,拿著槍械的正規軍,我軍就有二十萬人。”

吳傑聽完傅修誠參謀長的彙報,他語氣輕鬆的說道:“二十萬軍隊討伐西北蒙古勢力,這個軍力已經不少了。

哪怕是給我一百萬人,我也不敢要。

大西北脆弱的後勤補給線,能補給二十萬人所用的物資,那就是極限了。

參謀部還要給我調兵,並讓第二軍和第七軍從烏思藏和漠北蒙古配合我們行動。

我直接拒絕參謀部這個安排。

參謀部是不知道,大西北後勤補給線的脆弱。

他們這個調兵法,前線的軍隊能直接被後勤拖死。”

傅修誠認同的點點頭,道:“確實是這樣,東察合臺蒙古和厄魯特蒙古。

他們的軍隊還是冷兵器軍隊,連火繩槍都沒有裝備。

以我軍現在的實力,拿下這兩蒙古勢力輕而易舉。

我們在西北地區遇到最難的事情,那是西北這裡的氣候,還有奪下這裡之後的治安戰。

特別是東察合臺蒙古這裡,他們不信喇嘛教。

信仰混亂,部落矛盾複雜,我們作為外部勢力很難調和。”

吳傑自信的說道:“不會打治安戰,我們這次的打法,快刀斬亂麻。

越是畏首畏尾,打的越麻煩,放開所有束縛,這場仗很好打。

我們軍方這次只管打仗,陛下已經做好安排,大量的文官都來到玉門關。

陛下派來的西北總督,那是宋康年宋總督。

我和宋總督聊過一段時間,這個人心黑手狠,絕不是那種軟弱的讀書人。

他還有一種其他人少見的狂熱。

怎麼說呢?”

吳傑回想著宋康年的狀態,想要總結出精闢的語言。

他看著玉門關在宋康年的治理下,一個外族人都沒有。

吳傑總結道:“宋總督這個人,他只把漢人當人。

對於外族人,宋總督看待他們,那就和看待畜生一樣。

他那種眼神,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西北這些外族人敢造反,宋總督一定會以最酷烈的手段鎮壓。

哪怕是民兵和巡捕,他們如果肆意使用手中的槍械,造反都能很快被鎮壓。”

傅修誠回憶著宋康年的眼神,他好像想到什麼可怕的場景。

他眼神有些飄忽,認同道:“確實是這樣,如果不把對面當同胞。

槍械收割人命的速度,那真是太快了。”

吳傑不想談論這個話題,他話鋒一轉說道:“王志新祝師去接聖旨,希望這是出兵的聖旨。

咱們第四軍去年就得到聖旨,去年秋季我就帶著全軍趕到玉門關,做好出兵的準備。

各方軍隊在參謀部的調令下,陸續來到玉門關。

除夕之前等來了宋康年,除夕之後等來了楊正峰。

一位從一品大員,一位正二品大員。

他們都沒有帶來出兵的聖旨。”

吳傑只是發發牢騷,他預計出兵的聖旨,將會在不久下達。

玉門關這裡冬天,已經是十分寒冷。

白毛風呼嘯,牛羊都成群成群的凍死。

冬季出征,哪怕是有棉大衣和棉手套等保暖衣物,士兵都會直接在外面凍死。

白毛風天氣,哪怕士兵相隔三五米,都無法聽到前方的聲音,看到前方的人。

士兵一旦脫離隊伍,失去營帳和篝火,哪怕穿得再暖和,也會在外面凍死。

西北地區本來就惡劣,春夏季節行軍,都需要擔心後勤補給。

真在秋冬季節行軍,不需要蒙古騎兵。

只是呼嘯的白毛風,就能讓軍隊減員過半。

吳傑只聽嚮導彙報西北地區的氣候情況。

特別是冬季山區和沙漠的情況。

他就絕了秋冬季節出兵的想法。

哪怕是佔領西北的城池,秋冬季節也只能採取守勢,沒辦法出兵。

傅修誠贊同道:“出兵的聖旨,應該是在這個時間段到來。

現在已經是四月,這是出兵的最佳季節,我想陛下也不會錯過這段時間。

為了防止我們冒進,應該會掐好時間,提前送聖旨過來。”

他們正在討論時,看到從東城門跑來一匹快馬,直奔西北都督府而來。

他們都認出這個人,這是王志新祝師身邊的警衛員馬小七。

馬小七在西北都督府門前停下馬,他激動的說道:“王大人讓我給吳大人傳話,出兵的聖旨到了。

王大人正在押送軍餉和一批物資,向玉門關這裡趕來。”

吳傑聽到這個訊息,他激動萬分,立刻讓警衛員通知城外的軍隊將領。

讓他們來西北都督府,商議出兵計劃。

………………………………

第三騎兵師師長韓明通,看到一身戎裝的老爹韓叔涼。

“爹。”

韓叔涼眼睛一瞪,斥責道:“戰場上哪有父子,要叫韓師長。”

他看著自己兒子已經成長起來,地位比他還要高半籌。

騎兵師,那可是獨自領兵。

第四軍第二師師長蘇鹽水笑著說道:“你們父子就別在門口敘舊。

這次都督召開軍事會議,應該是有更重要事情的安排。

這段時間召開多次軍事會議,已經把能安排的東西,都已經安排好。

行軍路線,我都已經背熟。

都督總不能閒的無聊,再安排一次行軍路線。”

吳傑在作戰室等待,他看到軍隊的將領都已經到齊。

他展開西北地區的地圖,這個地圖非常精細。

精細到沙漠邊緣地帶,有幾個小村子。

東察合臺蒙古絕大部分的領土都是沙漠。

軍隊在大沙漠中迷路,他們能確定自己的位置,找到一個小村子,那就能找到水源。

沙漠中的村子,都是依靠綠洲建立,沒有水就沒有村子。

這些詳細的地圖,都是這幾年,前往西北的商隊繪製。

沙漠中的蒙古勢力,物資極為貴乏。

他們根本無法拒絕,正常商貿交流的利益。

其中東察合臺現在分為兩個部分,靠近他們的東部勢力首領阿布倫·木漢默德·阿濟汗勢力更加穩定。

他們也比較開放,歡迎大華的商人前往那裡做生意。

作為西北都督府,下一步擴張的重要方向。

前往東察合臺蒙古商隊之中,夾雜著很多專業的繪圖師。

厄魯特蒙古更加排外,只能藉助蒙古人商隊行動,地圖瞭解的不太詳細。

吳傑指著詳細的地圖,他一臉嚴肅的說道:“我再說一次行軍計劃。

這次行軍很簡單,不搞什麼計策謀略,以堂堂正正之軍,直接壓垮東察合臺蒙古。

我們直接從玉門關,打到葉爾羌。

厄魯特蒙古不與東察合臺蒙古聯合,我們進軍更加輕鬆,步步蠶食東察合臺蒙古。

厄魯特蒙古真的出兵,特別是其中實力最強的準噶爾部落出兵。

我們也不用擔心,二十萬大軍,哪怕是這兩家勢力聯合起來,我們一定能把這些人打垮。”

參謀長傅修誠補充道:“大家放心,此戰我們必勝。

東察合臺蒙古和厄魯特蒙古,他們沒有間隙的聯合在一起,我們都不需要擔心。

東察合臺蒙古各個部落本來就互相攻伐,現在還分為東西兩個大的勢力。

他們之前恨不得滅掉對方,哪怕是因為外敵,聯合在一起,他們人心也不齊。

準格爾部落野心勃勃,他們一直想要吞併東察合臺蒙古,嘗試聯合喀爾喀蒙古,一統西部的蒙古實力,把實力恢復到他祖上也先的強盛時期。

我們大軍沒來之前,這些人內部就亂成一鍋粥。

他們想要齊心協力,那根本不可能。”

將領們聽著傅修誠說著蒙古勢力的弱點,給他們鼓舞士氣,他們都激動不已。

前面幾次會議,傅修誠沒有說這些東西,看來這是真的要出兵。

吳傑等待傅修誠說完,他得到傳令兵彙報,王志新祝師帶著聖旨即將來到西北都督府。

他一拍桌子說道:“你們也不用再猜測,陛下已經發下聖旨,讓我們出兵討伐西北蒙古實力。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兄弟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已經到了,這次誰也不允許拖後腿。”

吳傑這話一出,作戰室立刻沸騰起來。

將領們等待這道聖旨,已經等了半年時間。

將領們正在慶祝時,王志新祝師推門走進來。

他看到這裡的情況,就明白他們在慶祝什麼。

他立刻從盒子中,拿出聖旨。

在場的軍官,看到王志新即將宣讀聖旨。

他們全部起立,向著聖旨方向敬軍禮。

王志新展開聖旨說道:“陛下詔令,授權西北都督吳傑,統帥玉門關各方兵力,伺機進攻東察合臺蒙古和厄魯特蒙古。”

吳傑走上前,雙手接過聖旨。

“末將吳傑領旨。”

他隨後把聖旨,傳遞給其他將領觀看,讓這些人確認聖旨的真實性。

吳傑等到將領們都看完聖旨,他宣佈道:“各位將領回營做好最後的準備。

四月八日正式出兵,進攻東察合臺蒙古。”

他們早就準備好一切,隨時可以出征。

吳傑為了更穩妥,給全軍三天的準備時間。

王志新等到吳傑宣佈完出兵的日期。

他站出來說道:“朝廷的人,不只是送來出兵的聖旨,還送來軍餉和大量的物資。

包括特製的軍服,一套夏裝一套冬裝,必須全部讓士兵攜帶。

西北這裡的天氣變化莫測,特別是沙漠之中,白天熱的受不了,晚上冷的受不了。

郵局的信件,跟隨物資一起來,我會讓人把信件發放到各營。”

正式會議結束,吳傑去通知宋康年宋總督開戰的訊息。

傅修誠負責調動各方軍隊,行軍路線固定。

但哪支軍隊在前,哪只軍隊斷後,哪支軍隊負責側翼,這都需要他根據情況安排。

王志新負責給官兵,發放軍餉,做好開戰前的思想動員。

………………………………

第四騎兵師駐守在玉門關西城門外。

班長李志高拎著一箱信件返回營帳。

他看到自己手下的兵,有些人在數著自己手中的銀幣,有些人拿著存摺傻樂。

包括他自己在內,剛領完軍餉。

軍餉都是直接發到士兵手中。

他們可以自己攜帶軍餉,也可以透過軍中的銀行,把軍餉匯到家裡。

軍方不會越過士兵,直接把軍餉匯到家裡,只有撫恤金才會這麼發放。

李志高看著這些士兵,他們發完軍餉都十分開心,當兵吃皇糧,這是天經地義。

他大喊了一聲:“家中的信到了,大家都來領自己的信件。

不認識字的人,晚上來我的營帳中,我幫你們讀信。”

老兵都識字,在閱讀自己的信件。

只有少部分新兵,只會寫自己的名字,拿著信件尷尬地看著其他人。

“我媳婦生了,給我生了一個閨女。”

“我兒子上小學了,他還親自給我寫一段話,我兒有狀元之才。”

“娘,我對不起您,您去世我都無法趕回去。”

李志高看著士兵有哭有笑,全營差不多都是這個狀態。

他還想安慰安慰士兵,突然聽到一陣急促的哨響。

李志高大聲喊道:“集合,所有人立刻集合。”

他帶兵剛集結完,等來上級的通知,他們第四騎兵師被選中為偵查部隊。

要提前一天離營,在前方給大部隊做先鋒。

第四騎兵師攜帶好武器和簡單的輜重。

一名騎兵配備三匹馬,龐大的馬隊向著玉門關西方進發。

4336年(公元1639年),四月八日。

玉門關外的校場,鼓聲陣陣,軍隊排列好整齊的隊伍。

吳傑站在點將臺上,宣佈道:“奉陛下的命令,大華皇家軍隊討伐不臣。

將士們出征,打出大華皇家軍隊的威名。”

他親自擂鼓,軍隊按照傅修誠參謀長的調派,邁著整齊的步伐,有序走出玉門關西門。

龐大的運輸隊,趕著駱駝、騾子等牲口,拉著運輸大量物資的貨車,緊跟在軍隊後方行動。

西北總督宋康年,帶著西北兩省文官,緊跟著軍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