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8章 國人與野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58章 國人與野人

遼國戶部尚書姚啟文,目光盯著內閣首相沉伯群。

他作為沉伯群的對手,考慮他提出的政策。

禁止通婚這項政策簡單明瞭,他一眼就看出來。

國野有別這個政策,他無法預料,到底在什麼地方有別,這項政策很模湖。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看到眾臣思索的目光,他不急不緩的介紹,自己提出的政策。

“王上,臣提出來的這項政策,重點是國野有別。

先秦時期,各大諸侯國,國內分為國人和野人。

國人才是真正的民,享有法律賦予的權利,可以擔任吏員,參軍為國爭戰。

野人只是沒有失去全部自由的奴隸,他們不享有任何國家賦予的權利。

蒙古入侵中原時,元朝也施行四等民制度。

蒙古人殺死漢民,只需要賠償一頭驢。

臣借鑑歷史出現的制度,提出國野有別這項制度。”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語氣剛剛停頓。

遼國戶部尚書姚啟文皺著眉頭站出來反對道:

“王上,臣不建議施行首相大人,提出的國野有別制度。

這項制度參考了蒙古人的四等人制度。

我們漢人深受其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王上作為漢人,卻施行蒙古人的制度,這讓大華皇帝陛下,怎麼看待我們遼國。

這讓數萬萬大華百姓,怎麼看待我們遼國。

大華皇帝陛下產生不類己的想法,對我們遼國很危險。

還在萌芽狀態的遼國,失去大華的支援,我們很難在這個蠻荒之地生存。

秦皇漢武唐宗,他們嫌棄長子或是太子,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類己。

臣認為我們要吸取教訓,不能在這種事情上栽跟頭。”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他看到戶部尚書姚啟文與他針鋒相對。

沉伯群眉頭緊皺,姚啟文是遼國國主李青木親自邀請的治國賢才。

遼國文官現在兩大派系,最大的一派是以沉伯群為主的外戚派。

可以與他們分庭抗禮的派系,那就是姚啟文為首的閩黨。

沉伯群也知道遼國官場的局勢,那是他姐夫李青木在背後一手操作。

李青木作為開國國主,他的政治水平不高,但也知道國內文武兩方,不能任由一家獨大。

沉伯群憤怒的說道:“姚啟文,你這個酸儒懂什麼?這個國家讓你來管理,那才會被大華皇帝陛下嫌棄,被大華百姓排斥。

這裡是什麼地方,這裡是遠在海外的蠻荒之地。

你們仔細看看外面那些土著部落,黑漆漆的宛若惡鬼。

王上,根據臣這段時間的調查。

這些土著部落之中有搶掠而來的西方女子,還有距離我們不遠那個大島上,長相類似我們的土著女子。

西方人的營地與大島上,也有黑漆漆的女人。

只要父母一方是土著黑人,他們生下來的子女,無一例外都是黑人。

只要我們放任不管,我們遼國現在人口相對土著部落,非常稀少。

幾十年之後,遼國的下一代,大部分是黑漆漆的人。

臣要問一句,到了那時,我們遼國還算是漢人的國度嗎?

我們這代人故去之後,我們與大華最緊密的聯絡被斬斷。

真到了那時,大華的漢人,還會把我們當成同類嗎?

我們是為子孫後代,打下一片棲息地。

在我們沒有成長起來,在這種強敵環視的地方,失去大華的支援,下場會怎麼樣?大家都有所預料。

難道姚大人想看到自己的孫子,是一副惡鬼模樣。

姚大人同意自己兒子,娶一個土著女人,那我無話可說。”

沉伯群語速極快,噴的姚啟文啞口無言。

遼國國主李青木,看到沉伯群和姚啟文因為這件事情爭吵,皺起了眉。

他想看到兩方勢力互相制衡,但不想看到他們互相拖後腿,影響遼國的發展。

遼國國主李青木開口說道:“大家認真討論政策,沉首相先把相關政策說完。

有什麼差錯,你們在進行討論。”

遼國戶部尚書姚啟文,他聽到遼國國主李青木的發言。

本就被擠兌的有些詞窮,立刻借勢退回了本隊。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繼續說道:“王上,臣在來的路上,就考慮這個政策的雛形。

臣在瞭解到當地土著部落之後,就已經認清楚,我們很難同化對方。

我們華夏是一個包容的文明,但想要同化對方的前提,那就是長相類似。

只有這樣,同化的成本才最低。

長相差異太大,事半功倍,不值得我們這麼付出。

利於同化的人群,經過幾代人之後,這些人的後代被我們漸漸同化。

我們和這個地方的人,長相差距極大,再怎麼進行同化,那也收效甚微。

我們無法同化這些土著部落,只能採取隔離措施,讓他們為我們所用,拒絕他們融入我們的群體。

為了保證這項政策的持續,必須要嚴格區分國人與野人。

對於國人的相關政策,我們只需要照搬大華對百姓的相關政策。

遼國對國人的唯一限制,那就是禁止與野人通婚,只要觸犯這個律法,自動失去國人身份,成為野人。

野人就是不反對我們統治的土著,給予他們有限制的自由。

對於反抗激烈的土著部落,臣建義對這些部落的青壯,實施閹割,把他們貶為奴隸,以震懾其餘的土著部落。”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簡單介紹國人與野人的相關政策。

他已經和手下制定出,這個政策相關的配套政策。

遼國國主李青木與遼國的官員經過討論之後。

他們對這個政策不合適的地方進行修改之後,下令遼國實施這項政策。

遼國國主李青木知道,他所在的地方與南洋、美洲都不同。

那裡的土著部落,至少在外表與漢人相差不大,經過數代通婚之後,有可能同化這些土著部落。

他們遼國就沒有這個條件,為了保證遼國的純粹,只能實行國人和野人隔離的政策。

隨著遼國國人的增多,遼國的野人會逐漸減少,遼國國主李青木的最終目標,就是遼國沒有野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炎黃日報特派記者歐自尋,他編寫的遼國開國記錄,其中有一個篇章,專門講述遼國的國人與野人。

這篇報道影響力極大,大華王朝今後的藩屬國,制定的相關政策,或多或少都受到遼國政策的影響。

………………………………

遼國國主李青木,走到碼頭旁,他看著逐漸成型的巨大混凝土炮臺。

這三座裝有15門325毫米岸防炮的炮臺,就是遼國最大的保障。

他已經安排部分軍艦帶著貨船返航。

海圖制定好,又有軍艦進行護航,航道已經打通。

只要有利可圖,大華的商人們,會源源不斷前往遼國。

遼國國主李青木對旁邊跟隨的內閣首相沉伯群說道:“沉愛卿,碼頭和炮臺建設的太快,這才過去多長時間。

現在碼頭和炮臺已經建造好,大遼城也初見規模,我們遼國發展的越來越好。”

沉伯群笑著說道:“臣要感謝範有名大都督,遼軍抓捕了大量的奴隸。

遼軍震懾了其他土著部落,我們也收攏了很多野人。

這些經過閹割的奴隸,只要給他們一口吃的,幹活非常努力。

精細的活他們幹不了,攪拌混凝土搬石塊,這種最耗體力的工作,他們還能勝任。”

遼國國主李青木好奇的問道:“這些野人和奴隸能聽得懂我們的話語嗎?”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語氣平澹的說道:“他們不需要聽得懂我們說什麼?只需要認識饅頭和鞭子。

吩咐這些奴隸做事情,做對了給饅頭,做錯了打一鞭子。

只需要三天時間,所有人都明白該怎麼做。

我們還讓野人管理奴隸,這些人對待自己的同族,表現極為狠辣。”

遼國國主李青木望向遠方建城的人群。

他看到野人監工拿著木棍,在指揮其他同族奴隸幹活。

這個場景,像極了他小時候,地主家的家奴在監督佃戶幹活。

沒想到他建立的國家,這種現象更加普遍。

但這是極為節省成本的統治辦法。

遼國國主李青木看向大遼城北方。

“民以食為天,我們遼國必須保證食物自給。

我們從大華購買糧食,成本實在太高,根本沒辦法長時間承受。

隨孤去看一看姚愛卿開荒的程序。”

遼國內閣首相沉伯群心裡極為矛盾。

他不希望戶部尚書姚啟文做好開荒這件事,又希望戶部尚書姚啟文做好開荒這件事。

他們在遼軍的保護下,乘坐馬車來到大遼城北方,這裡與大遼城有一條水泥路連線。

遼國這裡多雨,開荒土地還必須運送大量物資,遼國優先組織人手,修建聯通農場的主幹道。

戶部尚書姚啟文迎接遼國國主李青木。

他欣喜地彙報道:“王上,我們已經開荒出五萬多畝土地。

最先開荒出來的土地,種植的豌豆和紅薯,它們都長勢很好。

這些土地產出的糧食,基本能滿足大遼城現在的消耗。

之後開荒的土地,用於養活新增的人口。

這次開荒的國人積極性很高,我們遼國不設定土地上限。

國人能種植多少土地,我們就給他們分配多少土地。

除了按時交稅,只能種植糧食,不允許撂荒之外,沒有其他的限制。

第一批跟隨我們的移民,已經全部分配完土地,每人至少分配了一百畝。

戶部還給每一名種地的國人,分配了十名野人,協助他們開荒種地。”

李青木看著田地裡長勢很好的紅薯,他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非常好,這應該是大華王朝科學院新培育的良種紅薯。

我當年帶兵時,幫老鄉收過紅薯,從沒見識過長勢這麼好的紅薯。”

戶部尚書姚啟文感慨道:“王上,這裡真是膏腴之地,土地的肥力極強。

臣從來沒有見識到,肥力這麼強的土地。

咱們華夏的土地,已經耕種了上千年,土地肥力極差。

王上可能不清楚這些紅薯,還以為他是新品種。

臣種植的紅薯,就是普通的紅薯。

在這裡種植的紅薯,長勢普遍都比大華王朝壯碩,臣預計產量至少能提升五成以上。

這片膏腴之地,被土著部落佔據,真是太可惜了。

這些土著部落,他們只摘摘野果,進行狩獵。

有聰明的部落,最多在地上撒點種子,完全靠天吃飯。

要不是這片土地太肥沃,採果子就能吃飽飯,根本養不活這麼多土著部落。

剛剛開荒的土地,只能種植紅薯、玉米、高粱這種粗糧。

等到這些土地養成熟地,才能種植小麥等作物。”

遼國國主李青木看到這一大片良田,他興奮的說道:“姚愛卿,你再接再厲,開出更多的土地。

你能給遼國開出百萬畝土地,孤封你為侯爵。開出千萬畝土地,孤封你為公爵。

這是世襲罔替不減等的爵位。”

姚啟文聽到國主李青木的許諾,他激動的保證道:“臣一定會完成王上的要求。”

李青木語氣和緩的說道:“姚愛卿不要急,這件事不是短時間能完成。

開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題,孤會盡力幫助愛卿解決。”

“王上,臣遇到了很多難題,但都被臣一一化解。

唯獨有兩個難題,超出了臣的能力之外。

一個是水土不服,到來的移民很多都生病。

在海邊還好,我們深入內陸之後,這些人病情漸漸嚴重,其中最嚴重的症狀就是腹瀉,陸續有人脫水而死。

臣已經讓醫生看過,服用了很多劑湯藥,都沒有治好這些人。

第二個大問題,就是開荒缺牛,用人力耕地速度非常慢。”

姚啟文沒有客氣,把他遇到的難題說出來。

遼國國主李青木聽完之後,道:“開荒缺牛,孤也沒辦法解決。

現在大華牛價不高,但運到遼國,在海上的死亡率極高。

只能多買一些種牛,靠牛群的繁衍,解決這個問題。

現在只能多依靠人力。

腹瀉這個問題,孤應該有解決辦法。

那時還在軍中,蘇河陛下就告訴我們,觀音土砸成粉,可以治療腹瀉。

這個在災年能撐死人的觀音土,它在肚子裡吸水膨脹,人無法排便,很快就把人脹死。

但少量服用之後,卻是治療腹瀉的良藥。

軍中都會備一些觀音土,其中海軍經常吃到腐敗食物,會備大量的觀音土。

醫生應該是不知道軍中有大量的觀音土,要不然他肯定會開這味藥。

孤這就通知範有名大都督,調來一批觀音土,這劑良藥能解決現在遇到的腹瀉疾病。”

遼國國主李青木的命令很快執行,大量粉末狀觀音土分配給移民。

很多移民不敢吃,由醫生親自示範,指導移民服用,腹瀉問題很快解決。

遼國國主李青木看到移民恢復健康,他臉上才露出笑容,每一個國人都異常珍貴。

他儘量保證國人在遼國生存下來,這樣才能建設出一個繁華的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