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8章 祭奠崇禎 召見褚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568章 祭奠崇禎 召見褚盛

4341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

皇帝蘇河剛批閱完禮部右侍郎褚盛的奏疏。

這是一個人才,其思想有著海權論的影子。

建議帝國出兵佔據世界重要的戰略位置。

依計而行,至少能保證大華帝國上百年的霸權。

皇帝蘇河也從褚盛的奏疏裡,瞭解到很多西方各國和非洲藩屬國的情況。

張瑜亮確實能搞事,歐洲各國驚慌成那種樣子,打了三十年的戰爭都能停下。

一旦蘇尹士運河建成,皇帝蘇河可知道這條黃金水道意味著什麼!

蘇尹士運河與世界霸權息息相關。

皇帝蘇河批閱完奏疏,他沒有像往常一樣,閱讀皇家電報局篩選出來的各地電報。

禮部右侍郎褚盛來到皇宮,等待皇帝的召見,他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及時召見大臣。

皇帝蘇河親自拎著一壺酒、一個燒鵝、十七個小饅頭,前往紫禁城裡的煤山。

他走到山腳下,看著煤山上那條歪脖子樹。

他讓麒麟衛看護四周,自己一人獨自登山。

煤山已經被封鎖的水洩不通,連只鳥都無法越過封鎖線。

皇帝蘇河走到一棵歪脖子樹下,這正是大明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自縊之所。

“三月十九日,今天是一個很平常的日子。

如果沒有朕來到這個時代,你朱由檢還能再多活幾年,在今時今日吊死在煤山上。”

4341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九日很平常。

他在原來的歷史上,卻是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京城,大明崇禎皇帝自縊的日子。

皇帝蘇河把祭品擺放在歪脖子樹下的記事碑旁。

他不可能去明皇陵,只能在皇宮之中,祭奠崇禎皇帝。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比在這個歪脖子樹旁更合適。

皇帝蘇河拿起酒瓶,倒在杯旁的土中。

他長嘆聲道:“歷史的苦難,再也不會發生。

鐵骨錚錚的華夏民族,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哪怕是有一天大華帝國滅亡,還將會有趙國、魏國、曹國、閩國、晉國等等眾多國家。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亡國可以,絕不能滅種。”

皇帝蘇河指著歪脖子樹怒罵道:“真不應該對死人不敬,但朱由檢,你絕不是一個合格的皇帝。

好皇帝勤奮,這能名傳青史。

勤奮的皇帝,卻不是好皇帝。

朱由檢,你論勤奮,只比洪武皇帝朱元章遜色幾分。

但論做皇帝的能力,都比不上幾十年不上朝的嘉靖、萬曆,連明朝有名的不靠譜皇帝正德都比不上。

你大哥朱由校,都比你強幾分。

朱由檢,你也就比叫門天子朱祁鎮強。

這不怪你,怪你們老朱家奇葩的藩王養豬策略,身為藩王的你,既不懂權術,又不會制衡朝臣。

蠢到敵我不分,剛愎自用,亂殺忠心耿耿的大臣。

蠢到輕信東林黨,忠奸不分,還允許御史進入廠衛監督,自斷皇帝的耳目。”

皇帝蘇河嘆息一聲,繼續罵道:“大明已經腐朽,對內無力清剿農民起義,對外無力抵抗異族。

按照原本的歷史,大明被李自成覆滅,你朱由檢在今天這個歪脖子樹上自縊。

李自成根基不穩,輕易被清虜擊潰,華夏大地很快淪陷。”

皇帝蘇河咬著牙說道:“只要是北方異族入寇,他們攻下華夏大地,就會展開血腥的屠殺,用來震懾漢族,防止漢族的反抗。

揚州七日,嘉定三屠,這只是最典型的代表。

除了屠殺之外,又透過剃髮易服馴服百姓。

數以億計的平民百姓,死於清虜的屠殺。

華夏大地迎來治安的時刻。”

皇帝蘇河只是想起這段記憶。

他的眉頭緊皺,雙手握拳,牙關緊咬,整個人彷彿被熊熊燃燒的怒火所包圍。

他看著這顆歪脖子樹,釋然的說道:“這一切都不會發生,朕也沒有白來一趟。

黃臺吉、多爾袞等清虜的高層,現在都已經死去。

清虜已經亡國滅種,上層權貴的男丁全部被閹割。

底層被打為奴隸,分散到全境各地。

他們已經忘記自己的語言、文化、歷史。

世間再也沒有這個部族。”

皇帝蘇河拍著歪脖子樹的樹幹,他語調輕鬆的說道:“現在的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從朕起勢成功,世界的軌跡就發生了變化,現在沒有人能預料華夏大地今後的情況。

但無論是何種情況,都不會比原來更慘。

因為朕已經帶領大華帝國,進行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並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哪怕是今後子孫不孝,躺在功勞簿上不思進取。

大華帝國憑藉我攢下來的底蘊,也絕不會亡國滅種。”

皇帝蘇河知道分封制的危害,哪怕是把功臣分封到海外。

這些分封出去的番藩屬國,幾十年後不知道還能剩下幾家。

但剩下的國家,必定會是強國。

這些國家強大之後,有極大的可能會成為大華帝國的對手。

但這完全沒有問題,一家一姓的天下無法長久。

哪怕是大華帝國被推翻,那也只是正常的王朝更迭,他死而無憾。

皇帝蘇河看到自己手中一瓶酒,都已經被倒光。

他看著這棵歪脖子樹,轉身離開煤山這裡。

崇禎皇帝朱由儉的下場,也在時刻警醒著蘇河。

當皇帝簡單,但當一個合格的皇帝很難。

帝國的接班人也要慎重考慮,選擇一個平庸的皇子接班,那是對全國數億人不負責。

皇帝蘇河在回乾清宮的路上,他向玄武衛指揮使蘇長勝詢問道:“明朝那些遺老遺少,現在的情況怎麼樣?”

蘇長勝在心中回想著相關的情況,他很快整理好相關內容。

“陛下,明朝知名的王公貴族,哪怕是投誠的人,玄武衛也派人緊盯著他們。

有一定身份低地位的人,玄武衛都沒有放過。

只有一些人在私下,說一些怨言,批評大明滿朝文武太廢物,他們懷念舊朝。

這些人沒有造反的跡象,再說現在國泰民安,一石米只需要一兩銀幣。

農民基本家家都有屬於自己的田,城裡的百姓又能很輕鬆吃飽飯。

現在京城一個乞兒都沒有,真有人乞討,立刻就會被送到海外。”

皇帝蘇河吩咐道:“玄武衛監視這些人的大部分人手,都給我撤回來吧!

現在百姓安居樂業,我們華夏百姓,一向是遵守秩序。

只等到王朝末期,這些遵守秩序的百姓無法活命,他們才會選擇透過造反,建立新的秩序。

這些遺老遺少,他們在大明朝時,都是一群廢物點心。

更何況是今時今日,他們無法掌握任何權勢。

朱由檢的後代,還是要緊盯著,他們的身份太敏感,會有野心家透過他們做文章。”

皇帝蘇河認為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大華帝國已經度過剛建立的不穩定時刻。

現在大華帝國的繁華程度,真的有影響造反,他都拉不起來一支造反的隊伍。

大華皇家陸軍駐守各地,也不害怕起義軍的出現。

海外總督府這幾年不斷有舊勢力和土著聯合起來造反,全部被當地駐軍鎮壓。

大明皇室數百萬人之多,再加上大明的王公貴族,人口達到數千萬,大部分都是底層。

即使這些人真的出現問題,也不用大肆殺戮,只需要把他們移民到藩屬國,就能輕鬆解決問題。

對於這些人來說,移民就是最為嚴苛的流放刑罰。

………………………………

皇帝蘇河在乾清宮,召見禮部右侍郎褚盛。

這是大華帝國第一任駐英大使,也是大華帝國唯一一位進行正常外交活動的大使。

倭國大使李知恆,他算不得是正式外交人員。

褚盛進入到乾清宮,看著高坐在龍椅上的身影。

他之前在重大活動裡,多次見到過皇帝蘇河的身影。

卻從來沒有離皇帝蘇河這麼近的距離。

褚盛立刻上前一步,鞠躬行禮道:“微臣褚盛,拜見陛下。”

皇帝蘇河把褚盛的奏疏放在一旁,道:“褚愛卿,免禮平身。

來人,賜座。”

褚盛看到一名小太監,手腳麻利搬過來一張椅子,放在他身前。

褚盛激動萬分,陛下對他的禮遇,讓他很是意外。

士為知己者死,他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報效陛下對他的認可。

褚盛已經貴為正三品的禮部右侍郎,他在前往禮部時,還有比他品級低的禮部官員,不尊重他這個上官。

禮部很多官員,都不認可外交的重要性,反而說褚盛是靠熘須拍馬升上來的。

陛下的這一番姿態,那就是對褚盛的工作很認可。

皇帝蘇河看到褚盛坐下,道:“朕已經看過褚愛卿的奏疏,上面寫的觀點很新穎,讓朕看過之後大開眼界。

你在英吉利當大使,一定非常瞭解歐洲的情況。

我今天就想從褚愛卿口中,詳細瞭解歐洲的局勢。”

褚盛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他向皇帝蘇河要了幾根彩筆和一份世界地圖。

在世界地圖上,畫出了很多國家的疆域。

褚盛在這個過程,他以簡練的語言,介紹歐洲這些國家複雜的關係。

皇帝蘇河認真傾聽,他看著漸漸成型的歐洲地圖。

這跟他印象中的歐洲地圖,差距非常巨大。

有的國家還沒有出現,有的國家早就沒了蹤影。

未來世界重要的一極,德意志帝國還沒有出現,那裡只有一群德意志諸侯,普魯士也不是最強大的諸侯。

皇帝蘇河對於這個時代,歐洲很多錯誤的認知,也被褚盛給糾正過來。

英吉利正在陷入內亂,王黨和議會黨已經大打出手。

議會現在的目的,也只是想約束君主的權利,而不是徹底把君主踢出權力中心。

英吉利的君主立憲制,還要至少走幾十年的路程。

皇帝蘇河之前還以為英吉利是在這段時間,確立的君主立憲制。

他那時怕影響到剛剛建立的大華,對大華帝國的各項安排,特別是議會的安排,已經做好迎接君主立憲制衝擊的準備。

皇帝蘇河如果對歐洲歷史更加熟悉,他當年就不會顯得那麼急迫。

他對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情況,也感到有些差異,這與他的印象有些差別。

皇帝蘇河一直認為歐洲諸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是死敵。

歐洲文明最重要的幾座城,雅典、君士坦丁堡、聖城耶路撒冷都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手中。

歐洲諸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他們卻能摒棄前嫌,共同對付閩王張瑜亮。

皇帝蘇河看著褚盛詢問道:“朕看過愛卿的奏疏,說的戰略要點論,朕非常認可。

蘇尹士運河極為重要,絕對不容有失。

但我們距離太遠,沒辦法掌控局勢。

又不適合直接插手,褚愛卿認為我們應該怎麼做?”

褚盛知道這是陛下對他的考校,這個問題回答的令陛下滿意,他今後的地位會非常穩固。

他拿去筆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疆域上,塗了幾份不同顏色的區域。

“陛下,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攻城。

直接派軍隊介入這場戰爭,完全是下下策。

在局勢沒有崩壞到值得我們出手時,選擇出手就棋差一招。

這件事情上,歐洲出國也沒有出兵,他們是支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我們也可以這麼做,從緬甸那裡出發,前往閩國。

貨船所需的航程不算太遠,帝國完全可以承擔這個成本。

他與戰爭結束,我們一方取得的收益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

我們支援閩國的同時,也要削弱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一個很大的弱點,他們是多族群的國家。

這個國家的凝聚力極為薄弱,如果希臘突然之間脫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歐洲諸國會怎麼做?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會怎麼想?

一旦有了成功的榜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其他受到壓迫的族群會怎麼做?”

皇帝蘇河聽完之後,他立刻鼓起掌聲。

“褚愛卿,你這個計策真的非常棒。

不需要派一兵一卒,攪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達到我們目的的同時,還能離間歐洲諸國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之間的關係。

這件事情,朕就交給褚愛卿。”

皇帝蘇河很高興,他之前閱讀褚盛的奏疏,看到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歐洲諸國的支援下,全力進攻閩國。

他那時還有些擔心張瑜亮挺不住。

現在褚盛提出的計策是陽謀,希臘為了獨立自主,擺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統治。

哪怕是大華帝國支援他們起義,希臘人都不會拒絕。

褚盛看到皇帝蘇河高興的表情,他就知道這件事情穩了。

他立刻保證道:“陛下請放心,臣對於歐洲諸國極為瞭解,在歐洲也有人配合帝國的行動。

臣保證順利執行這個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