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長樂公主對我攤牌了最新章節列表 > 15、鮮廉寡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5、鮮廉寡恥

長安四月,芳菲已盡。

山寺桃花,花開漸半。

而顯德殿上很壓抑,校檢民部尚書戴胄正向李世民奏報各地義倉的初步規劃。

天災將至,所有規劃好的應對措施,不管是眼前的,還是長遠的,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民部壓力很大。

好不容易熬到日上中天,李世民命人傳食盒,安排眾臣在側殿用餐。

大臣們面面相覷,知道下午必定還有大事要商議。

安靜有序的進餐之後,朝會繼續。

“自武德五年開始,我大唐科舉至今已歷時七年。”

李世民朗聲說道:“如今春闈剛剛結束不久,各位不仿就在殿上商討一下大唐科舉的得失利弊吧。”

頓了頓後他對杜如晦道:“克明,你掌管吏部,你先來說。”

“是。”

杜如晦走出班列,拱手道:“聽陛下問及科舉一事,臣突然想到前幾天發生的一件事,有感而發,正好說與陛下聽聽。”

“好,只管說來。”李世民緩緩點頭。

杜如晦咳了幾聲,道:“那天朝會結束臣打道回府,半道被人攔在馬前。

一問之下,原來是個落榜的考生,他獻上自己的文章,請求臣代為一觀。”

“哦?”李世民笑問:“看了嗎?文章如何?”

“不錯,思路清晰,論點明確,有條有理,可見是下過一番功夫的。”杜如晦回道。

“那倒是個可造之材。”

李世民問道:“莫不是你想把他推薦給朕?”

“並非如此。”杜如晦不慌不忙的道:“臣斥責了他一頓,然後讓人攆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是為何?”李世民一時有點好奇。

杜如晦深深一揖道:“陛下,根據律法,經五品以上的官員推薦,可免除初考,直接獲得科舉名額。

因此很多考生,尤其是落榜的考生,都會留在長安,拜謁高官,尋求他們的推薦。”

“原來如此。”李世民緩緩點頭。

這倒是和羅太歲的第五點不謀而合。

關鍵是,這孩子隨口一說,就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左膀右臂說道一塊去,這就不簡單了。

接著杜如晦又道:“臣聽聞這些考生會爭相拜謁某五品以上的官員,奉上金錢要求接見,進而呈上自己的文章望得好評,名為‘求知己’。

若官員不閱不評,則再投,謂‘溫卷’。

甚至溫卷亦不得品評,更會當路止截,要求接見……”

說到這裡他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如此卑躬屈膝,盡顯一些讀書人為求中舉,捨棄尊嚴,鮮廉寡恥!

這種人,臣又怎麼會推薦給陛下?”

“嗯……”李世民點頭贊同,“古人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其中立德最難。

有克明掌管吏部,朕何愁吏治不清?”

“陛下過獎!”

杜如晦又深深一揖,奏道:“因此臣以為,既立科舉,就應該遵循科舉制度,嚴格執行。

而舉薦變數太多,利於徇私舞弊,應當廢除。”

“克明此言……”

李世民正想對他的諫言給予肯定,不料卻被打斷。

“陛下!”

司空裴寂奏道:“太上皇允許五品以上官員推薦,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滄海遺珠,錯失良才,豈可輕易廢之?

況且,杜相既懂得甄別良莠,又在吏部主持科舉銓選,試問誰敢徇私舞弊?”

“是啊,科舉關係國家用人,我等豈敢因私而廢公?”

“杜相難道是信不過我等?”

裴寂一動口,頓時有人幫腔。

李世民隨便掃了一眼,看出基本都是關隴派系的老人,也是支援李唐起兵的功勳世族。

想想以前自己的秦王府,自上至下都是一個整體,榮辱與共,根本不用擔心有人扯後腿。

但一個朝廷就不一樣了。

利益不同,就會分裂成各個群體,互相制衡。

關隴集團,山東豪傑集團,還有以山東世族為主的五姓七宗……

原以為自己動用雷霆手段登上帝位,對那些非秦王派系出身的人有著足夠的震懾力。

看來自己是真的太過自信了!

想到這裡,李世民冷笑一聲。

這時他也注意到秦王府出身的那些山東豪傑似乎多有不滿之意,都躍躍欲試,想要幫杜如晦撐腰。

朝堂之上,可不是派系互相傾軋的地方,這可縱容不得!

“好了!”

李世民直接出聲將眾臣喝止下來,然後沉聲道:“朕要你們討論的是科舉的利弊,不是讓你們來吵的!”

見他動怒,眾大臣立即垂手肅立。

李世民又冷哼一聲:“朕看你們也說不出什麼所以然來。

既然如此,那麼就讓朕來跟你們一個一個說明白!

首先……”

接下來,他將羅太歲列舉的五個科舉不公平之處,經過自己的語言組織、內容補充之後,一一拋了出來。

眾大臣一開始還有些不以為然,但越聽下去,就越是沉默。

而吏部的掌舵人杜如晦,原本因為連連咳嗽而發白的臉,也漸漸發紅。

他能注意到科舉制度中的一些弊病並不稀奇,畢竟這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但李世民乃大唐天子,忙於各式各樣的軍政大事,竟然還能把當前的科舉看得這麼透徹……顯然是有派人仔細查訪過的,做足了功課。

帝王如此,是做臣子的失責啊!

“臣有失察之罪,請陛下責罰!”杜如晦惶恐,跪倒在地。

“起來吧。”李世民擺擺手,“朕的目的不是要怪罪於誰……真要說起來,朕也有責任。

但既然知道有不足之處,朕希望你們集思廣益,擬一份解決方案,然後交於朕過目,這可有難處?”

“並無難處。”杜如晦毫不猶豫的應承下來。

他們雖然不如羅太歲有後世大量學者幫忙總結,甚至唯一能拿出來對比的也只要前朝科舉制度……

但既然知道問題出在哪,總會有解決的辦法,只要肯去思考。

到這裡,科舉一事就算定下來了。

裴寂等人互相交換了個眼神,也不好再說什麼。

這時李世民又突然喚道:“高士廉!”

高士廉趕緊應道:“臣在。”

李世民吩咐道:“你帶人查訪一下我大唐所有世家門第,重新修訂一份世族名錄,做好了就交給朕過目。”

“臣領命!”高士廉拱手一揖。

嗡……

所有大臣都心神一震,感覺似乎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