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再生傳說最新章節列表 > 123 奇蹟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123 奇蹟

當國內其他品牌的鞋企都還在跟風製作,有的甚至還在幫國外名牌廠家代工貼牌的時候,飛揚卻率先成立了一家運動科學實驗室,而且還花費一筆資金跟香港大學成立腳型資料庫,這些動作都引起了國內很多專業人士的一致讚賞和推崇。

而作為石門市的一家企業,飛揚鞋業在管理上相當正規,雖然公司員工規模還不大,可卻分共很細,每個部門之間配合得相當好,真正做到人力資源的合理運動,使得飛揚鞋業這臺機器能夠有效的運轉。

另外就是飛揚鞋業在設計和研發方面的重視,現在飛揚設計部就擁有兩百多名設計人員,而研發部也在不斷的招聘專業技術人才,這些在國內都算是首例,本來都默默無聞,可是在這次的風波中卻都被挖了出來。

甚至有很多專家都紛紛在媒體和網站上發表文章,認為國內的鞋企應該在各方面學習飛揚鞋業的先進經驗,不應該一味的跟風,比如,去年飛揚鞋業『X』休閒鞋一熱銷,立即有大批的廠家跟風而起,這種盲目的舉措是絕對要不得的。

還有一些廣告營銷方面的專家站出來,對飛揚鞋業在央視播出的那支謝霆峰的廣告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這支廣告製作精美,很有創意,雖然沒有口白,可卻讓人看得熱血沸騰,尤其是裡面突出的運動精神,更是叫人讚歎不已。

毫不客氣的說,很多專家甚至認為單憑這支廣告的內涵就足以看到飛揚鞋業在品牌領域上的領先,他們甚至斷言,就算沒有這次的風波,飛揚鞋業也早晚將成為國內數一數二的名牌,這不是因為他們的資金和規模的大小,而是因為他們的那種明確的品牌文化和定位。

不過這些都還不是最令人感到震驚的事情,真正令到國內對飛揚鞋業一致稱頌的還是飛揚鞋業減震專利科技的誕生。

富有中國特色的拱橋原理,很具有動感的結構減震技術,國內第一項減震專利,經過運動科學實驗室的測試報告指出,這項減震專利科技雖然才剛剛研發成功,但效果驚人的好,只要再經過不斷的完善,相信要趕上耐克和阿迪達斯等國際品牌的減震技術不成問題。

國內第一項減震專利技術的誕生讓飛揚鞋業的品牌再一次出現在媒體的風口浪尖上,他們簡直恨不得挖出所有的秘密,因為國內現在對飛揚這兩個字的追捧簡直已經達到近乎瘋狂的地步。

而且最令人震驚的是,這項專利的構思竟然還是出自楊歡。

一家網路公司在美國跟微軟較勁,一家鞋業公司卻在國內稱雄,還有白手起家,一手創辦的貨運公司和網路連鎖,這些都成為了所有人追捧的物件。

楊歡,一個前十幾年還默默無聞的名字,但卻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傳遍了全國各地,成為了所有少年崇拜的物件,成為了所有企業家羨慕的目標,他所創辦起來的企業更是受到了全國各界人士的追捧和讚賞。

楊歡和飛揚就好像是一股旋風,受到了全國無數人的追捧,其中甚至包括有不少投資者,因為他們很多人甚至盲目的認為,楊歡看中的行業和領域就肯定是賺錢的。

舉個例子,作為央視的廣告部主任,譚惜松女士在一次接受央視採訪的時候,『不小心』把楊歡之前跟央視合作世界盃直播冠名時的情況說了出來,並且表示楊歡對世界盃等體育方面的營銷非常的看好,並投資了不少錢準備在世界盃期間做營銷,推廣品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本來只是一個沒相干的報道,可是就因為牽涉到楊歡和飛揚,結果一下子掀起了一股非常驚人的世界盃營銷熱潮,本來沒多少人問津的世界盃廣告頃刻間升值數倍,甚至還有很多企業紛紛爭奪世界盃廣告資源,造成供不應求的局面。

幸好央視也很懂得做人,在廣告招商的同時顧慮到飛揚鞋業的利益,所以飛揚鞋業也沒對這件事情進行干涉。

但是從這件事情不難看出,國內很多投資者甚至很多企業都對楊歡這個名字達到了一種驚人的追逐,儘管其中有很多人只是當作熱點在投資,也有很多人對楊歡不屑一顧,但卻只是盲目跟風,但不可否認的是,在1998年上半年,楊歡絕對是國內最具知名度的人物。

其實不僅僅是國內,在中國國內大肆挖掘楊歡的炒作資源的同時,國外的媒體也絲毫沒放過他,開始只是為了探察清楚飛揚網路的資金來源,所以紛紛轉載國內的報道,但是慢慢的,連國外的媒體也跟著瘋狂了。

按照國內媒體的估算,飛揚鞋業、飛揚網咖連鎖、飛揚貨運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加起來總價值超過億美金,而飛揚網路作為最具價值的公司,美國在線當初就打算以1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但現在這個數字肯定要換過來,變成0億美金。

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一個東方的少年從白手起家,到現在,手頭上竟然擁有高達億美金的資產,這絕對是一個無比驚人的資料,哪怕就連飛揚網路的主要對手微軟總裁比爾蓋茨都自愧不如。

國外的媒體把楊歡的發家史稱作是『奇蹟』。

是的,很多人都喜歡把自己不能理解,無法做到,但卻被別人機緣巧合下做出驚人成績來的事情叫做奇蹟,或許楊歡就是這樣一個奇蹟。

他受到了全世界無數人的追捧,他被人稱作是東方奇蹟,他甚至在網際網路上的聲勢蓋過了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因為他是第一個敢於跟微軟真刀真槍對著幹的東方人。

如果說以前楊歡固執的不肯開放ICQ服務被視作是堅持原則的話,那麼現在所有人都在懷疑,或許是因為他看中了ICQ行業的潛在利益,儘管現在還遠遠談不上利益,但誰知道以後也會沒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