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萬曆十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八章 防禦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八章 防禦戰

右屯城外的開闊地上,此時正在進行著一場轟轟烈烈的挖坑運動。吞噬小說 www.tsxsw.com準確的說,這是魏剛組織民夫和自己的家丁親兵在挖戰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他接到的任務是在右屯進行防禦。可是當他帶著人馬來到右屯的時候,發現這座小城和孤山堡子差不多。城牆也就三、四米高,而且有些年久失修的樣子,很多處夯土都是鬆懈,若是敵人真的有什麼攻城器械的話,這座小城壓根起不到多大的防禦作用。好在,他現下的對手是插漢部的韃子,蒙古人對於攻城,還真是差了許多。

儘管如此,魏剛也不會輕視他的任何一個對手。在戰場上,對自己敵人的輕視,意味著自己隨時都有可能為了這種輕視而付出犧牲。為將者若是如此,那便是一個庸才了。[]

其實說起來,魏剛最不願意做的就是這種毫無主動性的防禦作戰。這不符合他的習慣,他更習慣自己**指揮整個作戰,習慣於主動出擊。若是別的遼鎮軍將接了魏剛這個任務,大概也就是中規中矩的在城牆上做文章,頂多把城牆加高,在城牆上多準備一些防禦用的器械。石塊轉頭抑或是火油什麼的,僅此而已。遼鎮的軍將和大明其他各處軍將比起來,對於這戰事,更多的都是傾向於進攻,而少有這種被動的防禦。

可是魏剛並不屬於這個時代,他來自另一個時空,對於這陣地防御,他可是知道的太多。其實那個時空很多人,即便是沒有當過兵,便是看上一些戰爭題材的電影,大概便能想出現下魏剛用的這些招數。

當日魏剛來到這右屯的時候,看著那殘破的城牆,心忖用水泥和鋼筋加固看來是來不及了,那就直接在城外做文章吧。於是就有了現下城外的一幕。

魏剛自己這次可是把能帶的人都帶來了,他自己新組建的那一千親兵,還有鄭奎帶來的那個營、董大郎的那個營,兩千人而已,姜輝還要駐防牛毛寨,李虎遠在金州,現下都是用不上。不過除了這兩千人外,他還可以用這右屯裡的軍戶。遼鎮當初設立的時候,就全都是軍戶,為的就是應對邊牆之外的韃子。可是幾百年下來,軍戶們早就不能適應正常的作戰了,反倒是成了農夫。所以遼鎮軍將,真正打仗的時候,都是靠著自己出錢養的家丁親兵。這樣的事情,不光是遼鎮如此,大明各處現下也都是這個情況。要不然,當年戚繼光也不會特意不用沿海衛所的官兵,而反倒跑到義烏去從那些挖礦的礦工裡選兵,然後才有了後來所謂的百戰精銳戚家軍。說白了,大明打從太祖皇帝起設立的軍戶制度,現下就是個擺設了。

軍戶們被魏剛麾下的軍將組織起來在城內和城外分別挖起了戰壕來。韃子們都是騎兵,戰壕起碼能緩衝韃子們的衝擊。由此可以看出,魏剛是不打算保守的在城上守著的,他自然是要出城跟韃子碰上一碰的。

至於城內,他現下倒是想起那些矬子來。當時祖承訓不就是在平壤城內吃了那些堡壘的虧了嗎,後來李如松攻破了平壤城,明軍進到城裡邊,不也一樣吃了倭寇們的地堡戰術的虧嗎。所以,現下這城裡,也是因陋就簡的在改造。時間緊迫,魏剛就連城裡的女人老人和孩子都用上了,都是出來幫著玩坑。當然,這都是有人指揮的。

三天後,探馬從西邊傳來了戰報,說韃子果然開始進犯鎮武堡了,遼鎮總兵董一元現下和那李巡撫正在準備應敵呢。

魏剛一聽到這個訊息,知道自己這邊隨時也都有可能碰上韃子的進犯了。看來那董總兵預測的還是比較準確的,城外應該收一收了。

又過了一日,探馬又來報,說是那邊打了個勝仗,那董總兵用的是伏擊戰,竟然還真是把韃子吸引到了那包圍圈裡,韃子這一仗算是吃了大虧,當場就被斬殺了五百多人,還扔下兩千多匹馱馬,不過可惜那叫巴圖魯的泰寧衛首領還是跑了。

魏剛聽到這個訊息後,心中倒是驚奇了一番。他原以為這董總兵和那尤總兵一樣了,卻是沒想到這一仗倒是打的乾淨漂亮。遼鎮之中,各色軍將他這幾年也是都瞭解了,在他看來,這戰術素養稍微高一些的,也就是李如松吧,其餘的,他看不出這些軍將會什麼。能做的都是循規蹈矩。至於李成梁,他也就是聽說,還真是沒看到這老頭子領著人馬出去打仗。這也難怪,李成梁現下都已經退居二線,魏剛自然是沒有機會看到李成梁的作戰水平了。而這董一元,經過這一仗後,看來是要比遼鎮軍將高明一些了。

李如松打仗,習慣於在運動中尋找戰機,強調一個快字,這一點在朝鮮那邊的戰陣之上,魏剛就能看出來。可惜,他過於輕敵,導致他在漢城碧蹄驛那邊吃了虧。即便如此,當日遼鎮兵馬也是沒讓倭寇佔到多大便宜,四千多的遼鎮兵馬,竟然硬生生的抗住了好幾萬倭寇的輪番進攻。可見遼鎮兵馬的戰力還是很強的。李如松這套若是用在草原上,那便是很有用武之地。魏剛在後來的訓練中,還特意把明軍在朝鮮的戰例拿出來讓下邊的軍將分析。

而這董一元,現下看來,用兵的方法倒是和李如松不一樣許多,知道敵人的弱點,並善於運用敵人的弱點。若是李如松打這一仗,魏剛估計大概早就領著人馬悄悄出去,不是在半道伏擊韃子人馬,便是趁著夜色偷襲,哪裡會讓韃子人馬進犯到邊牆這邊。

既然這董總兵判斷出了韃子會從鎮武堡進犯,然後另一路插漢部會從右屯這邊進犯,那麼現下看來,這判斷應該是準確的了。也就是說,那插漢部極有可能在這幾日來到魏剛駐守的右屯。鎮武堡那邊雖然打了勝仗,但只是斬首五百來人,對於那些進犯的韃子來說,根本就不傷元氣。他們能跑出去,就能再次打回來。若是自己這邊出了漏洞,就會牽扯到鎮武堡那邊,那邊兵馬一調動,那邊的韃子就可能跟進。看來韃子到也不是沒有腦袋的蠢蛋,也是知道怎麼打仗的。

第三天,一早上天剛亮的時候,守城的軍士便敲起了銅鑼。不用說,這肯定是敵人出現了。

魏剛領著一眾軍將來到城頭,用望遠鏡看向遠方。只見遠處小山上不時的冒出人馬來,無邊無際,天地相接處,彷彿到處都是蒙古人的騎兵。這架勢,少說都有三四萬,他帶給人的視覺衝擊,那絕對是震撼的。

三四萬騎兵,這要是在草原上對戰,自己這兩千來人,怕是真不夠人家一次衝鋒的。好在這是防禦戰,自己這邊還有所依託。

打從魏剛來到這個時空起,經歷的大小戰陣,他都是扮演著一個從暗中偷襲對方的角色,便是在朝鮮那邊,也是如此。不然,他也不可能領著幾千人馬,愣是吞掉了加藤清正以及鍋島直茂那兩萬多人馬,還有大友義統以及小西行長的部眾。可是這次,他卻是要跟對方來一個堂堂正正的對戰了。優勢,在魏剛這邊,幾乎沒有多少。唯一的優勢,便是他是防守的一方,依託這城池,而對方,沒有多少攻城器材。可是,天知道這些蒙古韃子會不會伐木然後建造簡單的梯子,要知道這右屯小城城牆也就四米來高,撐死三個人的高度,對於這麼多蒙古韃子來說,攀上城牆,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

“擊鼓,讓火銃隊出城,奎子,你和大朗帶著騎兵也出城,不能就這麼守著。”魏剛果斷的下達了出城迎敵的命令。而鄭奎和董大郎也是欣然領命。他們此時倒是不怎麼害怕,畢竟,跟著魏剛在朝鮮也是見識多了,現下他們就是防守,大不了,就在這城上跟韃子死磕。而且讓他們很有信心的另一個原因,是魏剛那一千人都是用火銃的,而且城上還有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