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萬曆十八年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朝中影響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八十九章 朝中影響

第一百八十九章朝中影響

“我就知道和尚出馬他就是不白給,看著沒有,看著沒有,哈哈,前些日子我琢磨著這次和尚南下該不止這點攻擊,七八百個腦袋,這可不是和尚的風格,你看怎麼樣,我說的對吧,五千,正正五千啊,哈哈,這一下子,朝廷那邊也該是重視俺們李家了吧。WWW.tsxsw.COM”

漢城明軍大營中,李如梅在自己的營帳中高興的跟他身邊的親兵李有才說著,一邊說,一邊還手舞足蹈的。彷彿這勝仗是他打贏的一般。

“老爺,那咱們是不是也跟著南下啊,這魏和尚好歹也是割了這麼多腦袋,要是咱們不跟著南下,那邊麻家可是要有動靜了。這好處可不能讓他們給佔了,朝廷裡的那些人,原本就在看著呢,現下有了這樣的機會,難保那姓麻的不領著自己的人馬南下。這搶功績的事情,保不準就能幹出來。”李有才也是清醒,連忙提醒道。

“嗯,不用,你想的倒是對的,但是和尚那邊也是給俺留下了五百個腦袋,俺們南下幹什麼。和尚說了,這次可是僥倖,另外楊元和查大受都是跟著他在一起的,將近八千騎兵,打矬子五千來人,該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和尚這傢伙投機取巧了,想到了用火攻,這反倒是節省力氣了。南邊現下雖說矬子們被俺們打敗了一陣,但是他們仍舊有許多人馬,折了這一支,還有別的大名的人馬。還別說,和尚對這些矬子知道的倒是多。要不是他在信裡說,俺還真是不知道。既然他都這麼說了,那咱們還南下幹什麼,老實的在漢城呆著,見機行事。若是南下作戰,在折上一陣,那可就不美了。你也知道,朝廷裡那些傢伙,那可是時刻盯著俺們家的,都是巴不得俺們家出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是,小的謹遵老爺號令。”

“嗯,這事要讓我爹知道,你趕緊派幾個精幹的人,把這訊息送往遼陽,同時,派人盯住和尚送過來那些首級,那可都是咱們的。那姓麻的咱們的防著他點,別到時候跟咱們玩陰的。楊元和查大受這兩個傢伙也是知道規矩,各自送過來三百個腦袋,不過跟和尚比起來,那可就差一些了。你看看,要我說還是和尚會來事,人家對那五千個首級,就要了一千,剩下的四千,那可是都給楊元還有查大受給分了的。這兩個傢伙,這鼻子也是好使,怎麼就知道和尚自己南下後就能撈到好處呢。嘿嘿,看來合該是他倆走大運了。”

“老爺放心,這些事不用老爺說,小的也是會辦好的。”

“巴嘎,島津義弘這傢伙,還自詡自己能打呢,竟然被人家燒成了那樣。真真是壞我大事。太閣殿下要是知道了,怕是要令他剖腹謝罪了。不過都是他自己的兵馬,折損了倒是更好。”

“宇喜多殿下,現下最主要的是咱們還要不要像之前計劃好的那樣在蟾津江口登陸了。島津義弘這一敗,整個慶尚南道可是不穩當了,咱們要是越過這裡,直接插到全羅南道那邊,有肯能會被明國兵馬還有朝鮮兵馬斷了後路啊。原先打敗了朝鮮的水師,我還以為這下子可以在這朝鮮南邊從容登陸了呢,現下看來,咱們倒是忽略了明國兵馬的進展了。而且還沒有想到,明國兵馬竟然有那麼多騎兵南下到這慶尚南道。”

“嗯,你說的也對,看來是不能在那邊登陸了,還是現在熊川上岸吧,一點點的往西邊打。咱們好歹也是有四五萬人的,難道怕了那些明國兵馬不成。你不是說明國兵馬也就七八千人嗎。咱們人數上可是有一定優勢的。若是擺上堂堂之陣,他們未必就能贏得了咱們。只要把他們擊潰,那些朝鮮人,那就是不堪一擊。”

巨濟島的倭**營中,作為此次征伐朝鮮的第一路軍總大將宇喜多秀家,正在和小西行長商議著因為島津義弘的敗退可能帶來的影響。

作為他指揮的這一路,麾下無論是長宗我部元親,還是島津義弘,抑或是生駒一政,都不是最早跟著太閣殿下的。島津義弘和長宗我部元親,一個是九州的大名,一個是四國的大名,這要不是因為太閣殿下突然之間崛起,怕是這島津義弘早該統一九州了,而這長宗我部元親,怕是也要統一四國了。便是剩下的生駒一政,他老爹當初也是跟太閣殿下同在織田家為臣的。其他的諸如峰須和家政、加藤嘉明什麼的,雖然也算是太閣殿下的直系,但是他們還都太小,許多事情跟他們說也是沒有用。唯有這小西行長,跟著太閣殿下久一些,所以諸事都要和他商議,另外這傢伙也是對這朝鮮和明國兵馬知道的多一些。至於上一次他在朝鮮平壤的敗績,還有欺騙太閣大人的事情,現下都是擱在了一邊。

正因為這太閣殿下的崛起,才讓這些桀驁不馴的大名們都雌伏於他的麾下。這次來到這朝鮮,未必就沒有消弱他們自身實力的意思。所以這島津義弘兵敗後,宇喜多秀家並沒有感到太大的不滿,畢竟,太閣殿下出兵的時候私下裡的囑託,現下也是達成了一些了。不過這明國兵馬還是必須解決的,否則真的難以平息太閣殿下的怒火。

就這樣,原本宇喜多秀家和小西行長聯合制定的從蟾津江入河口登陸,直插江水上游全羅北道的南原城的戰術算是擱淺了。因為魏剛的提前南下,因為在慶尚道打的這一仗,讓倭寇們也是暫時的老實了下來。他們只有沿著自己現下佔了的地方開始向朝鮮各處進攻,而他們現下大多數還都是集中在朝鮮東南一角這點彈丸之地,都是靠近海邊,大軍仍舊沒有展開。

他們暫時老實了,但是不代表魏剛就認為他們會老實。魏剛知道這些矬子的兵力,所以他雖然打了一個勝仗,卻是知道自己的短處的。若是這些矬子不急著進攻,而是包成一團,以大兵逼近他們,那他們也是沒有辦法。這便是陽謀了,堂堂正正,比的就是誰的實力強。

督促韓英俊領著朝鮮兵馬,在這慶尚道左近四處散播倭寇還要捲土重來的訊息,讓民夫們幫著把糧食搶收到城裡,有的地方直接就是埋到了山中各處洞窟裡,而韓英俊也是知道這些地方,而且這幾日因為魏剛等人的大勝,他也是徵收了不少朝鮮留在慶尚道的散兵遊勇。這些人,打仗是不能指望他們了,但是做民夫,那還是很穩妥的。這支力量,便是魏剛在這朝鮮南邊四下裡打所謂的游擊戰的保障。糧草他們帶的都是不多,現下這糧草可以就地徵收了,對於後勤的壓力,也是減小了許多。

八月初一,魏剛領著人馬重新回到河東。算算日子,他讓鷹眼傳遞的情報現下應該早就到了,而那給他補給的船隊也應該到這朝鮮南邊了。魏剛麾下火槍隊的彈藥補給,因為用的都是自家工廠生產的定裝子彈,所以這朝鮮當地蒐集來的火藥,反倒是不能用的。便是從倭寇那裡繳獲來的火藥還有火繩槍,他也是不用,都是當成戰利品,報送到朝廷那邊了。

八月初五,朝中上下便已經知道了魏剛在朝鮮南邊取得的大捷。萬曆皇帝接到這訊息後,也是著實高興了一番。之前因為這議和封貢的事情,鬧的朝廷上下不高興,現下倒是好了,遼鎮李家人馬在南邊一場勝仗,讓這一切還在吵吵的人都閉上了嘴。

“諸位臣工,今天給你們招集來,是想有一件事和你們商議商議。遼鎮董一元此前多次上書朝廷,說他年老多病,已經不堪承受遼鎮軍事。既如此,那各位就拿出個章程來,看看讓誰當這遼鎮總兵。”

萬曆皇帝坐在上邊,用一種很是不屑的眼光看著下邊這些文臣們,很是簡略的說出了這次朝會的目的。

打從萬曆十五年開始,萬曆皇帝就已經習慣性的不上朝了,期間因為有幾場大事發生,他才召集臣子們臨時上朝的,諸如寧夏勃家造反、第一次征伐朝鮮等等,其他的事情,大多都是司禮監擬摺子,他批個紅,或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他就不管了,直接扔給下邊的官員們看著辦。這次他能從後宮裡走出來,還真是不容易。其實下邊站著的這些文臣們也都是知道,這皇上能召集這麼多人商議遼鎮總兵官的事情,那絕對是因為李家在朝鮮那邊又打了一個勝仗。雖說眾人都是知道,這仗並不是李家派出去的老三李如梅打的,但是卻是李家老頭子李成梁的親兵還有李如梅的親兵頭子帶著人打的,這事無論怎麼算都會算到李家頭上。

看皇上這意思,那就是要立李如松當這新任的遼鎮總兵了。這哪裡是什麼商議,其實就是逼著眾人同意他的做法。凡事看明白這點的人,都是裝作不之聲,可是朝中還是有些腦袋不清晰的傢伙的,馬上就有人出來跟皇帝陛下唱起對臺戲來,什麼李如松上次征伐朝鮮,賞罰不均,造成軍中兵卒叛亂,什麼李家把持邊鎮,啥良冒功等等,還有的竟然扯起了男女之事做文章,反正那些負責彈劾的御史們不管什麼證據,聽風就是雨,反正朝廷也不追究亂說話的人。大家夥吃的就是這碗飯,若是不放聲,那這為官之路可是就要走到盡頭了。至於皇上會不會當堂訓斥他們,抑或是把他們拿出去打了板子,他們也是想到了。若是挨了罵,那出去了,便會名聲立馬升起來,外面的都會說這是國之幹臣,如同魏徵一般敢於直諫。若是被皇上打了板子,那就是更了不得了,那就可以直接青史留名了。僥倖不死的話,以後在仕途上那就是平步青雲了。

萬曆皇帝就知道會是這個結果,他也 不理睬那些人,直接揮了揮手,然後轉身就走了,反倒是讓在下邊那些吵吵的人愣在了那裡。眾人這才明白,鬧了半天這皇上也是學精了,根本不理他們。想要靠捱罵或是打板子出名,這機會現下也是沒有了。

小太監唱了一聲,眾人這才紛紛退了出去。

“這群混蛋東西,就沒有一個幫著朕說話的,讓司禮監直接發摺子,朕就不信,朕的天下,還要這些酸丁們做主。”

萬曆皇帝出了宮殿後,緊接著便跟身邊的小春子吩咐起來,然後就是痛罵。他也是沒有辦法,這局面打從他的老師張居正死了後便慢慢形成了。張居正活著的時候,沒有人敢忤逆張居正,就連萬曆皇帝自己都不敢。可是等到他死了,萬曆皇帝借用其他文臣的手把他打倒後,這朝中便沒了主心骨。大臣們按照地方和出身,各自分了好多派別,但凡牽扯到他們切身利益的時候,便會出來阻撓。大家在朝堂上吵來吵去,反倒是沒有幾個人把皇帝當回事了。皇帝要是想乾點事的話,便又有臣子出來說什麼違反了祖制,抑或是陛下應該跟士大夫同治天下。

好在司禮監的太監們還是聽皇帝話的,這幾任的內閣首輔還是能聽進去皇上說的話的,錦衣衛和東廠也都是在皇上手裡控制的,要不然,這天下還真是不知道會是個什麼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