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封天滅日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五章孤立主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零五章孤立主義

日倭百萬大軍像蝗蟲一樣橫掃東南亞,只剩下了印度尼西亞和美國的殖民地菲律賓。

作為二戰中的悲劇角色法國,以及其盟國英國而言,歐洲戰火已經點燃,法國和大英帝國政府無暇顧及遙遠的東方,把希望寄託在一戰時期的盟友美國,強烈要求美國終止對日倭的貿易往來,對其實施制裁,並希望美國出兵亞洲干預。

但是,此時的美國正值國內孤立主義盛行,羅斯福拒絕了大英帝國的請求。

不錯,美國從上到下瀰漫著孤立主義傾向,作為民選總統,民意所向羅斯福不可能違背民意。

美國地理位置特殊,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

因為歷史地理等諸方面的因素,美國國內流行一種以本土安全為主的“孤立主義”情緒。

特別是到了30年代,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後,由於國際形勢日趨險惡,孤立主義佔據了主流民意,他們認為美國不應干預美洲大陸以外的事務,不要參與歐洲糾紛,更不能捲入未來的歐洲戰爭。

為什麼如此巧合,在世界戰爭步伐越來越近的時候,美國國內卻盛行孤立主義?

不能忽視美國社會的本質所在,儘管大蕭條折磨的美國死去活來,受害者大多是美國下層社會,掌握著巨大財富的美國資本卻看到了發財機會。

大蕭條之後,美國資本敏銳地發現,這個世界要亂了,戰爭的腳步一步步走來,爆發戰爭就意味著美國資本可以大發戰爭財。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無論是戰爭的德國一方還是英國一方,戰爭的雙方都需要戰略資源,美國資本可以在戰爭的雙方左右逢源,為其提供戰爭資源或者發放貸款。

但是,美國若參戰,必然損害美國資本的利益。

所以,美國的輿論非常及時地倒向孤立主義。

這一點都不奇怪,輿論始終掌握在美國資本手裡,而不是其他,包括羅斯福也不能。

不錯,一戰時期,美國與英國、法國是同盟關係,拒絕英國和法國的請求似乎不妥。

需不需要參戰要根據美國的利益決定,羅斯福可以拿民意說事,法國和大英帝國似乎也沒有轍。

羅斯福很有信心,他並不擔心日倭的擴張會威脅到菲律賓,日倭人的戰爭離不開美國的石油、橡膠以及鋼鐵,如果日倭軍隊進攻美國的殖民地,羅斯福會毫不猶豫地掐斷日倭的供應。

試問,沒有燃油,沒有鋼鐵,日倭的戰爭機器還能繼續下去嗎?

可以說,日倭軍隊的侵華戰爭,沒有美國戰略物資作支撐,日倭軍隊很快就打不下去了。

不可否認,大蕭條之後,今年美國已經有了復甦跡象,就業率在提升,自白銀法案之後,民意支持率一直呈下降趨勢的羅斯福,其支持率第一次出現正增長。

在這種背景下,羅斯福若答應英國人的請求,那才是怪事!

當然,為了照顧英國人的面子,羅斯福發表了一份宣告,強烈譴責日倭軍隊的侵略行徑。

能做的也做了,僅此而已。

用不著懷疑美國資本的睿智,他們是實用主義者,兩次世界大戰成就了美國,從一個三流國家一躍成為第一經濟強國和軍事強國。

這與正義沒有一點關係,所謂的正義,也不過是戰後美化盟軍的產物。

美國的民主,背後的實質是資本,確切滴說,美國這個國家其商業氛圍非常濃厚,他們講究的是利益,衡量世界的標準也是利益。

歷史上一戰和二戰的勝利,無不顯示其資本算計的巨大成功,也將美國推上了世界霸權的寶座。

美國資本也分親英派和親德派,在第二次大戰前夕,美國112億美元的國外投資中至少有42%是投在英國境內。

而親德派代表著美國東部另一批財團,如庫恩·羅比、洛克菲勒、梅隆、杜邦等壟斷公司,其中還包括摩根財團的部分子公司,他們在德國有巨大的經濟利益。

早在道威斯計劃實行之時,他們就大量向德投資。僅1924--1926年給予德國的各種貸款便達5.8億美元,佔各國對德貸款總額的65%以上,也使得德國從一戰的廢墟上迅速站起來。

戰爭爆發意味著巨量的訂單流到了美國,財富將滾滾而來,資本將是最大的獲利者,這就是孤立主義的實質。

這些人物表面上高唱“和平”,而實際上並非和平主義者,他們內心是希望靠德國發動一場戰爭來牟取最大限度的利潤。

但是,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美國不參加到一場反對德國的戰爭中去的基礎上。

美國站在戰爭的任何一方,必將失去另一方的市場,這種局面美國資本不願意見到。美國若被迫捲入戰爭,後果很難預料,有可能是災難的。

為了推行親德方針,所以他們披著“孤立主義”的外衣,極力主張在歐戰中嚴守“中立”。

美國人的算計很美好,羅斯福也不相信日倭會甘願冒失去美國的戰爭資源支援,軍隊會對美國發動戰爭。

凡事有個意外,這一世日倭軍隊在華戰爭不利,已經意識到北地義勇軍的巨大威脅。日倭軍隊開始有序地撤出軍隊,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亞洲的其他地方。

撤出中國戰場將意味著日倭節省下大量的軍隊,有能力對美國在太平洋的軍事實力發起挑戰。

甚至,日倭天皇已經批准了日倭軍隊的對美作戰計劃。

現在亞洲只剩下美**隊了,日倭正在做最後的準備,給予美國太平洋軍隊奮力一擊。

按照作戰計劃,日倭將會對珍珠港和菲律賓同時發起攻勢。

在菲律賓群島,美國遠東司令麥克阿瑟上將有兵力約13萬人。其中美軍近2萬人,菲軍11萬餘人,戰艦45艘,飛機200餘架。

面對蝗蟲般的日倭軍隊,兩萬美**隊好幹什麼呢?

而在珍珠港,在任指揮官是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上將。

珍珠港在泊艦艇:薩拉託加號航母,8艘戰列艦(賓夕法尼亞號、加利福尼亞號、馬里蘭號、俄克拉荷馬號、田納西號、西弗吉尼亞號、亞利桑納號、內華達號)、3艘輕巡洋艦、3艘水上飛機供應艦、29艘驅逐艦。

珍珠港在塢艦艇:輕巡洋艦4艘、驅逐艦3艘。

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實力不可小覷,但是,日倭海軍不會打一場正面對抗戰,就像歷史發生過的一樣,對其實施偷襲。

唯一的區別在於,這一世日倭軍隊除了襲擊美國海軍之外,還要在這裡登陸,佔領檀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