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零九章 異界的藏匿者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零九章 異界的藏匿者

這個被“困”在黑洞周圍的訊號中直接藏了一個十級的科技,這是完全出乎李文淵意料的。

要知道他的天帷戰艦和躍遷引擎科技要求也不過是等級8而已,這個名為“奇異迴圈”的科技等級卻超越了這兩個科技。

這讓李文淵對這裡發生過的事情無比好奇了起來。

“……僅有的音訊記錄中,這位留下了訊號的科學家似乎是選擇了進入黑洞……”看著眼前這個因為吸積盤高速摩擦發光、而隱隱能夠看出球形原貌的黑洞,李文淵心中有些微微地震撼。

進入黑洞,這是一個光想一想就頭皮發麻的舉動。

對於這種代表了終結的宇宙天體,李文淵很難想象是怎樣的狂熱與意志驅使著這位人類科學家進行這樣一場沒有回頭路的旅途。

“而且……按照記錄的話,已經有不止一人進入黑洞了,只不過這位科學家可能是最後一位……是‘什麼’指名了他們?”

他想起了記錄中提到的“{訊號中斷}再一次出現了”,然後緊接著就是“被指名者”。

那個再一次出現的是什麼?是某種現象?是某種生物?還是什麼更為難以理解的存在?

“對於這份秘密的探究,連那個時代的人類,都需要有無數犧牲者嗎?”他思考著,最終想起了灰風剛剛的異常。

“……這麼想的話,她是被‘指名’了?但是……指名一個奈米機器人聚合體?”李文淵看著黑洞,不知道該露出怎樣的表情。

灰風雖然總是用這副人類軀體的外貌進行活動,但這本質上還是一具由無數細小的奈米機器人組成的軀殼。

她真正的本體其實是“遙遠星團”中的那一大片足以組成文明的奈米機器人。

這所謂的“指名”是要她把這一大群奈米機器人全部投進去嗎?

但無論怎麼說,李文淵都不可能讓灰風進行這樣一次有去無回的旅途的,況且灰風本人也對此沒有興趣。

遠離黑洞之後,灰風擔心地問道:“有什麼發現嗎?剛剛呼喚我的……是‘鬼’嗎?”

她的神情看上去並不像是在說笑,似乎真的認為有“鬼”在呼喚她。

可能是因為她最近又盯上了靈異遊戲吧,所以才會對此如此敏感。

“……奈米機器人也可以見到電子幽魂?不要想太多,都是科學。”李文淵雖不清楚黑洞裡有什麼,但人類都進去過,還成功留下了一段資訊,他相信這肯定還是科學。

灰風似乎也松了口氣,但她還是偶爾會看向黑洞,也許今後的日子裡她會變得對黑洞十分敏感吧。

“不過這個地方還是很不錯的。‘死寂星球’對於一般物種來說或許是極不宜居的,但是對於機器人並不存在這個問題。”

“這裡十幾個死寂星球,就算拿來當個宇宙自然奇觀也挺不錯,在這裡建個恆星基地吧。”

想到這裡也有著人類的痕跡,那個黑洞裡的秘密也尚未知曉,他決定先將這個地方佔據下來,方便監視這裡的異常。

這樣以後如果這裡出現異變,他可以第一時間察覺。

於是銀河星圖之中,屬於“機械失落帝國”的飛地又多了一塊。

眾文明對此都見怪不怪了,他們早就發現“監護者”總是會在一些以前從未有人注意過的地方建造恆星基地以宣誓主權。

他們都明白肯定是這些地方有什麼特殊的東西吸引了“監護者”的注意,但所有人都默契地不談這些事。

路過這些地方時,他們也只是遠遠地看上一眼,隨後就匆匆離開,生怕引起“監護者”的反應。

畢竟“監護者”除了某些核心星系不開放進入之外,大部分地方都是邊境常開的狀態,他們可不希望因為好奇就收穫一條“永久關閉邊境”的通知。

這樣不僅少了一些便捷的通道,更有可能招至惡感,這無疑是所有文明都不希望發生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離開了這個特殊的黑洞星系之後,李文淵開始研究起新獲得的“奇異迴圈”這個科技。

這似乎是一種特殊的“迴圈科技”,就像他曾經研究“建門者”那樣,透過多次重復對“建門者”的秘密進行解讀,從而真正認識到“建門者”的一切,並找到他們星門的解鎖方法。

而這個“奇異迴圈”,從描述上來看,可能是某種永無止境的科技。

“每一次研究都能從中有所收穫”,乍一聽似乎沒什麼,但這其實是非常恐怖的。

失落帝國為什麼會失落?縱然有著各自的原因,但還有一點不可忽視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認為自己已經走到了盡頭,再無進步的可能。

但假如有某種理論,每次研究都能從中有所收穫,那文明就不可能停滯。只要時間夠久,那這個文明的底蘊將達到極為恐怖的程度。

每一次都能讓自己變強一點點,那在無數時間的迴圈之下,這累積而成的高臺將會別其他任何文明都要高得多,所能走的道路也會更加漫長。

其他文明已經的路已經走到了終點,但你的路看上去卻沒有盡頭,長此以往之下,所有人都只能遠遠地看著你的背影而選擇臣服。

“……所以,這會是人類如此強大的秘密之一嗎?”李文淵覺得這是可能的。

從種種跡象來看,人類已經遠超這片銀河的任何文明,可能無論是過去還是未來,這片銀河中都不會誕生出比人類更強的存在了。

但是他此時除了看著這個十級科技在科技樹上發光之外沒有任何辦法,因為它的研究難度實在太高了。

按照估算,他迴圈一次這個科技所需的時間在兩千年起步,他現在所擁有的科研能力並不足以支撐他進行這種高難度的研究。

“……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啊……起碼得將這個科技迴圈個千百遍吧?銀河難得重歸平靜,星海共同體也已經成立了,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真是不錯……”

李文淵搖著頭,開始了他的“巨構建築工程”,這些又大又強的建築是他極為熱衷的。

於是在他失去對外界的關注之時,銀河舞臺上又迎來了新的一輪演出。

…………

某個不起眼的小星系中,此時正在有微弱的異動正在從中傳出。

在銀河內,這個星系在星圖中被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但這位發現者卻在不久之後神秘失蹤,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裡。

不過這只是一件小事,每年都有無數太空冒險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失蹤,所以這位發現者的消失並沒有引來過多關注。

或許只有他的親友們會記得這件事,並嘗試在茫茫星海之中尋找一位已經消失的人。

目光投向這個不起眼的小星系,之所以說其不起眼,是因為這個星系中並沒有真正的恆星。

星系中質量最大的,是一顆“褐矮星”。

這種星球的質量要大於氣態巨行星,卻又比一般的恆星小上許多,它的質量甚至只有太陽的5%。

它在演變過程中沒能攫取足夠多的物質,過小的質量讓它無法進行聚變反應,從而成為一顆散發著光芒的恆星。

也因此,銀河內將這種“褐矮星”稱為“失敗的恆星”。

組成這個“褐矮星星系”的星球可憐地少,只有寥寥兩顆行星、以及另外幾個小行星。

從某種程度上將,這裡是被銀河遺忘之地。

沒有人會在意這種地方,就連專門研究褐矮星的天文工作者也不會選擇這裡,因為這裡太過偏遠。

也就只有那位已經失蹤的太空冒險者會在流浪過程中漂流到這種地方,並發現這裡。

但是現在,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正在出現一場異動。

放眼望去一片荒蕪的星球之上,開始逐漸出現一些透明的發光體。

它們看上去充滿著虛無,飄然的身體彷彿不受任何物理規則的影響,一點點飄動,然後一點點聚集,最後聚集成了某種“生物”的模樣。

第一時間很難描述出這種“生物”的樣子,它們似乎本該是處於另一個維度的生命,也因此它們的長相並不適用於這片宇宙,充滿著抽象與混亂。

但或許是維持這種“本體模樣”的消耗過於巨大,它們不得不選擇去適應這裡的規則,逐漸變成了銀河生物的模樣。

若是有那位失蹤冒險者的親屬在此的話,一定能夠辨認出這種生物的模樣。

因為它們的長相,與那位冒險者幾乎一致,僅僅只有一部分用作區別的細節有所不同。

“……%#@&*”這些生物在這片荒蕪之地出現後,便開始用它們的語言進行交流。

初聽上去時,這不是當今銀河中的任何一種語言,就和它們之前的外貌一樣,充滿著混亂與抽象。

但是隨著交流的程序,這些複雜的語言開始變得簡單、並逐漸充滿秩序,很快就形成了能夠被理解的話語。

“……我能感受到這裡牢固的空間正在重新變得薄弱,很顯然粉碎時空結構的技術再一次遭到了濫用,這或許是個機會。”

“機會?”這些生物之中,有人對此表現出了極為明顯的不屑。

“你重新喚醒我們就是為了這個?你難道忘記了那些可怕的‘惡魔’是怎麼把我們的同伴抓去用作延展時空範圍的消耗品的?”

這次出聲之人的話語讓其他人的身體明顯一顫,有幾個甚至差點維持不住這種穩定的生物模樣,又要變回那副發光體的樣子。

整個荒蕪星球的表面又再一次變回寂靜,彷彿所有人都在為此沉默。

直到有人用十分微弱的聲音提出了一個建議:“……或許,我們可以用這幅偽裝的皮囊,悄悄看一看這片銀河?只要我們維持著‘文明’的規則的話,也許我們並不會被發現……”

他的建議讓人群出現了短暫的騷動,但結果仍是出人意料的,同意這個想法的人數以51%的微弱優勢勝過了不同意這個想法的人。

“湖塗!”有人相當地憤怒,“我看你們就是失心瘋了!一個無能的本界生物就讓你們起了如此大的野心?你們忘記我們究竟是為什麼會藏在這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了嗎?”

但是立刻就有人打斷道:“……他們的生命並不永恆,他們的文明也不會長久,這是這個維度的本質。”

“縱然他們當時很強大,但現在的這群人已經消失了。從那個本界生物的記憶中看到的畫面告訴我,這是最好的機會。”

“就算他們並沒有消失,只是去了別的地方,只要我們搶在他們回來之前攫取到足夠的能量,我們同樣可以在他們到來前開啟傳送門,離開這個該死的鬼地方!”

“瘋了!真是瘋了!我是不會和你們一起鬧的,我會在這裡藏到這片宇宙歸寂!”

反對者憤怒地甩開身子,就要離開這個地方,卻見那些激進者突然動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剛剛的諸多反對者殺死,然後吸收潰散的能量到自己的體內。

“……一群被嚇破了膽的懦弱者,我們不是在徵求你們的同意,而是在向你們作出通知。”

“失去了慾望的你們已經不配成為我們的同伴,就讓你們的身體,成為我們擴張的第一筆資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