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星海理事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三十四章 星海理事會

“帷幕理論”這個九級的科技帶來了一個龐大的星際工程建造方法。

小到隱藏一顆行星,大到隱藏整個河系,這都是這個科技理論上可以達到的效果。

但是根據需要隱藏物件的大小,這個工程所需要的資源也會是極為恐怖的。

想要隱藏銀河,可能將整個銀河拆解了都做不到這個效果。

它的技術本質是在大範圍內扭曲時空,讓內部事物處在無法被觀測到的特殊時空狀態。

但這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帷幕”中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地方就是造一個一模一樣的替代品放在原本的時空之中。

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帷幕”變得完美。

“……這個資料庫裡的東西可真不得了啊……”李文淵沒想到隨意解密的一段資料裡就隱藏著一個九級的科技。

不用想都知道,這個地方肯定極為的寶貴。

“……但是這玩意兒是誰造的?”他大致查驗過這個埠背後能夠提取的資料,發現其中和人類有關的並不多,反而絕大多數都是一看就和人類無關的破碎資料。

看上去,人類留在這裡的只是記錄中的一部分,其中還有許多是其他人留下的。

換句話說,這些資料庫並不是、或者說只有一部分是人類建造的。

這一點從那些連他都看不懂的奇怪儲存裝置就能看出一些端倪,縱然屬於人類的那一部分他解密起來很容易,但剩下的絕大多數他也不是說解開就解開的。

更何況這裡的裝置可真是太脆弱了,不知道在無防護的情況下儲存了多久。

若不是“遠行者”定居於此,在這裡建造了強悍的星球防護設施,可能這片資料庫有大半會損毀在歷史長河之中。

李文淵也只能小心翼翼地用無人機一點一點地提取那些破碎的資料,嘗試將之組合成屬於“人類”的資料。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為了不傷害到這些古舊的裝置,也只有這般謹慎才能夠保證資料庫的完好。

所以也難怪曾經的“遠行者”在這裡鼓搗了這麼久也沒搞出太多名堂,

於是他的多執行緒操作之中,除了銀河探索、巨構建造、爆艦隊之外,還多了一項提取資料庫的資料。

當然這裡也不僅僅只有他在,新生的“遠行者”同樣在嘗試用他們的方法提取資料。

這個集料庫就在這裡,像一個寶庫一樣等待著有人能發掘出其中的秘密。

此時,銀河從新舊“遠行者”的交替之中再度復歸平靜。

不如說由於這兩位失落帝國的戰爭打得並不算激烈、不像上一次“守望者”和“遠行者”的戰爭那樣殃及池魚,於是許多文明只在最初的關注之後就移開了絕大部分視線。

失落帝國距離他們還太過遙遠,雖然感謝新“遠行者”分享給全銀河的“合成進化”,但出於各自的考量,只有一小部分的文明正在真正嘗試走這條道路。

銀河還是回到了正常的生活,每個月都有新的問題被提上“星海共同體”的議程。

不過大多數議題都在一番友好而激烈的討論之下不了了之,能夠真正被制定為“星際法”一部分的議題終歸只有少數,而且大多都是影響不那麼大的。

其中,火種聯盟提出的“太空鯨保護法”在他們的一番努力之下已經得到了透過,現在銀河中捕殺太空鯨的行為將觸犯星際法,會遭到聯合制裁。

而如今的火種聯盟正在“太空變形蟲保護法”和“土著文明保護法”上努力,他們相信遲早有一天能透過各種外交手段達成他們一直以來的目的。

當然,除了這些日常議題之外,還有一項“改革星海共同體”的重要議桉正在進行表決。

這個議桉的提出者是湍流第一帝國,他們想要為“星海共同體”設立一個理事會,用來行使一些“特權”。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大家都很忙,分歧也很多,不如共同推舉一些文明來為共同體規劃方向。”

現在這項“改革星海共同體”的議題之下,是各個文明明裡暗裡的交鋒。

雖然“星海共同體常任理事會”的席位在討論之下已經確認為了4個,但誰都想在這種明顯有特權的位置上分一杯羹。

無論是想要趨炎附勢,還是想要親自爭取,文明之間的“和平”交鋒也在此時就開始了。

經濟、科技、軍事等各方面的實力成為了強有力的權重因素,而外交上的聲譽也對爭奪席位有著不小的幫助。

於是很快,第一個確定奪得了理事會席位的文明出現了,他們是“繁星聯盟”。

這是一個老牌的星際文明,雖然比起失落帝國仍然十分年輕,但比起其他的絕大部分文明來說他們仍是一群老前輩。

繁星聯盟誕生於一個平凡的星球,沒有值得稱道的科技,也沒有令人感慨的史詩,所有的一切在他們登上太空之前都十分平凡。

唯一稱得上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們比其他文明要早一點登上天空。

但是在觸碰星空之後,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他們也許並沒有那麼“平凡”。

在亞光速飛船第一次駛離恆星的重力井時,他們發現了一座屹立於星系之外的巨大建築。

那是一座星門,就像一個古老的傳承一樣將星門的技術帶給了他們。

而穿越星門之後,他們發現了一個遠古文明的寶藏,藉助這份強大的助力他們很快就在星海之中混出名堂,並用對星門的先進理解迅速構建出了繁榮的星門網路。

而這也是他們文明名字的由來。

為了能保證這些星門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們的科技與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在星海之中也排在前列。

時至今日,他們也未曾停下過在各種地方建造星門的行為。

對於他們來說不過是方便收取更多“星門使用費”,但他們確實客觀上讓銀河更加緊密。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文明已經離不開他們的星門,每一次星門的維護都能看到一部分依賴者進入短暫的停滯期。

也因此,在繁星聯盟表達出想要爭取一個席位時,他們很快就得到了一眾支援,以壓倒性的優勢牢牢佔據了他們的位置。

常任理事會的席位少了一個之後,剩下三個席位引來了更激烈地爭奪。

其中最先出線的是一個君權制文明,但很可惜並不是湍流第一帝國,而是另一個老牌的星際強國——“征服者帝國”。

不要誤會,這不是一個失落帝國。雖然“XX者”已經成為了失落帝國的專屬稱呼,但總會有一些頗具野心的文明在這方面使用一些巧妙的手段。

比如這個星際文明的全稱就叫“征服者帝國”,而不是“征服者”。

那個“帝國”並不僅僅只是對他們政體的稱呼,同時還是他們文明稱呼的一部分。

每一次在“星海共同體”談事情時他們總會強調一遍自己文明的全稱,以防有人認為他們是在“自稱失落帝國”。

但是在面對一些被他們納為封邑的文明時,他們偶爾也會省略“帝國”的稱呼,逞一把失落帝國的威風。

而現在的“征服者帝國”已經很久沒有擴張過了,他們將負擔轉移給了那些被他們征服的朝貢文明,早早墮入了享樂生活。

如果拋卻與失落帝國相比“卑如螻蟻”的經濟科技軍事水平,他們其實也算得上某種程度的“失落帝國”。

不過與失落帝國幾乎不關注外物的形象相比,“征服者帝國”很熱衷於參與星際事務,而且總是保持著高高在上的姿態。

這一次的星海理事會席位選舉,自詡“上國”的“征服者帝國”自然要前來參與一手,並在他們大量朝貢文明的努力下成功奪得了一個席位。

剩下的席位也很快迎來了第二個出線者,是一個新興的智械文明——“侍奉樂園”。

這個似乎有些排外的智械機僕們原本不想參與這件事,但是僅有的幾個智械文明卻強烈推舉了她們,似乎是覺得她們這種與有機生物共生的狀態能夠更好地在“星海共同體”之中發揮作用。

而出於對勢力分佈的考量,這個代表著智械文明的“排外機僕”也得到了大部分中立者的支援,拿下了第三個席位。

於是對最後一個席位的爭奪前所未有地激烈,絕大部分文明都在絞盡腦汁動用一切力量來幫助站隊,以求奪得最後一個席位。

至於蜂群呢?他們的文明數量實在太少,被算在“智械”裡了。大家都是格式塔意識,被這樣對待也十分合理吧?

當然,“星海共同體”內也不全是對爭奪席位感興趣的文明。

火種聯盟就是其中一員,他們雖然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常任理事文明”,但是他們明白他們太過年輕了,完全不可能爭得過那些老牌文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於是將自己的站隊選擇賣了個好價錢之後,他們繼續投入到了對土著和太空野生動物的事業之中。

他們的一位星際冒險者兼土著教育家發現了一個土著文明,並傳來了一個特殊的發現。

那個土著文明內,似乎存在著一種神奇的“許願機”,這讓他們對這裡充滿了好奇,於是派人來到了這裡。

殊不知,一場席捲整個銀河的威脅,即將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