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0章 黑洞視界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70章 黑洞視界

第170章 黑洞視界

這個有著巨量死寂星球的黑洞星系發生過特殊的情況。

按照曾經在黑洞附近截獲的資訊來看,黑洞內恐怕有著難以置信的秘密。

李文淵將那部分即將沉入黑洞中的意識資料做了備份,雖然機械意識可以讓他毫無恐懼,但真正進入這種神秘天體的內部仍然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物質被引力撕扯、拖拽、然後高速摩擦產生的吸積盤還在不斷向外釋放強烈的射線流。

這是“觀測”黑洞的重要手段之一,因為黑洞本身是看不到的。

圓盤一樣的發光碟環住了中心的黑暗,而無論是對射線流還是對引力異常的檢測,都能在虛擬世界中模擬出一個看不見的天體。

飛船正在靠近,強烈的射流雖然被護盾偏轉,但接近到一定程度之後,飛船外的護盾系統也會失靈,接下來只能靠裝甲硬扛。

反重力系統也隨著距離的靠近而開始工作,這種與“物質解壓器”的工作原理同源、用“引力對抗引力”的工具很好地履行了它的職責。

按照現在的強度,至少在進入黑洞的“視界”之前,這艘搭載了李文淵部分意識的飛船不會像那些吸積盤內的物質一樣、被潮汐力撕成碎片。

但是進入“視界”內具體會發生什麼,直到目前為止都只有猜測。

視界,這是黑洞之內與黑洞之外的界限,以常理來說,光、訊號、資料等等的一切,都無法逃離這裡。

李文淵現在正在行進的似乎是一條只能進不能出的道路,即便物質解壓器的反重力技術能夠讓那些被壓縮的物質離開黑洞,卻也很難保證他的飛船再次出來時是不是也是一團被高度壓縮的物質。

不過這件事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畏懼的,就算出不來,他也只是損失了一艘飛船和一部分意識資料,而他早就做好了備份。

隨著黑洞視界的越來越近,以飛船視角看到的宇宙也逐步出現了變化。

黑洞巨大的質量總是會對周圍的宇宙環境造成影響,這裡的時空曲率已經出現了變化。

傳感器仍然在不斷矯正星辰的位置,但是傳遞中的訊號速度已經開始逐步減緩。

拉長的空間延長了傳遞時間,讓這一切都變得緩慢起來。

而此時,某些正在這個黑洞星系中的死寂星球上進行外星考察的科學家們,也無意中察覺到了有一艘飛船正在向黑洞靠近。

星系的邊境並沒有關閉,由於這只是一次實驗,李文淵沒有趕走那些早就在此的學者和遊客。

這裡的科學家已經在此處生活了數年,整天研究死寂星球和黑洞。

憑藉對自身基因專門的死寂星球適應改造,以及提前準備好的生活艙,他們在死寂星球上也能過活,並展開他們最心愛的科研工作。

從星球上近距離觀測黑洞是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做的事,也因此,當一艘飛船的訊號在一個難以置信的距離被檢測到時,這些科學家每一個都露出了詫異的表情。

“……是無人操縱的飛船無意中被黑洞引力捕獲了嗎?還是單純的只是某位研究者的狂熱行為?”

有人如此猜測著,但是很快就有人發現,那艘飛船的訊號是“監護者”的。

“是‘監護者’?難道他們已經從黑洞中發現了什麼嗎?”

這個“機械失落帝國”是銀河公認的超級文明,經歷過那麼多次銀河危機之後,所有人都明白“監護者”的科技水平似乎不是銀河該存在的級別。

假如是這個文明對黑洞展開研究的話,那他們的發現也一定比銀河的所有其他文明都要多。

這些科學家們對此十分在意,隨即專心觀測起了那艘“監護者”飛船的動向。

而隨著時間流逝,飛船距離黑洞“視界”的距離也越來越近。

看上去它的速度似乎在越來越慢,但這實際上是時空曲率不斷變大後造成的錯覺。

而在李文淵即將接觸“視界”時,他再一次接到了那個從很久之前就一直環繞在這裡的資訊。

這裡的光子正處在一種沒有被黑洞吸入、卻也不能離開的臨界環境。它們環繞著黑洞旋轉,形成了“光子球”。

這個位置的引力透鏡效應已經前所未有地巨大,向飛船的側方直直看去,看到的不是宇宙和黑暗,而是飛船的尾部。

光線環繞在這個位置,就彷彿飛船本身也被扭曲成了一個“環”。

那串被“困”在了這裡的資訊就處在這層界限,只有敢於來到這個距離的勇士,才能接到這串“勇敢者”的資訊。

【……我看到了時間的盡頭,看到了永不停歇的迴圈……】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將被記錄在此】

名為“教授”的人類科學家留下了這樣的資訊,聽上去神神叨叨的,完全不應該是這種在物理學研究了一輩子的學者該說出的話。

但是李文淵也在期待著,希望能夠透過這次黑洞之旅,知曉這裡的秘密。

那些在死寂星球上觀察的科學家們,在漫長的枯燥等待中,目睹了飛船從亞光速降至龜速,一點一點地靠近黑洞。

直到到達某個界限之後,飛船不再有任何一微米的位移,只留下了一個似乎永遠都處在墜落中的影像。

觀察中的科學家們也嘆了口氣,知道這意味著“監護者”的飛船已經進入到了“視界”內。

自此之後他們將不再知道這艘飛船的命運,“視界”內發生的一切都將是不為人知的,這個影像會是最後的痕跡,直到影像的紅移越來越大,然後完全消失在這個宇宙。

“……真希望‘監護者’能有所發現啊……我們研究黑洞研究了這麼久,哪怕黑洞裡什麼都沒有,但這件事本身就足夠讓我們的心願落下了……”

科學家感嘆著,卻始終沒有移開對準黑洞的觀測器。

他知道黑洞內部的時空並不是線性流動的,他的文明中也有類似“觀棋爛柯”的典故,也許他的行為會是一場極為漫長的等待。

但他相信,“監護者”的機械智慧一定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