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最新章節列表 > 第187章 澤洛族的秘密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87章 澤洛族的秘密

第187章 澤洛族的秘密

與那些才剛剛透過超空間航道來到銀心黑洞的銀河文明不同,李文淵的科研飛船已經在這裡研究了數個月。

他的引擎在超空間內的航行速率相當高效,從銀心邊緣星系到銀心黑洞附近的漫長超空間對他來說不過是短暫的注意力轉移過程。

但是這並不代表幾個月的時間他就探索完了整個銀心黑洞和環繞著黑洞的“外星門——銀心世界”超級巨構。

不如說他其實根本沒能探索多少,即便有大量的科研飛船在這裡加班加點工作,直到目前為止他也連1%的面積都沒能探索完成。

與探索空曠的星系不同,本就是設計用來容納整個銀河生物量的“永恆世界”,它的每一塊地塊都有著完整的生態功能以及各式各樣功能各異的建築。

即便這座“永恆世界”並不完美,只有40%的量,而其中還有屬於“跨越星河之門”的部分。

但就這殘缺的世界在李文淵看來容納整個銀河已知的文明也是綽綽有餘的。

他現在甚至都不能確定這座殘缺的超級巨構上有沒有“土著生物”的存在,因為他覺得按人類的性格在這上邊安置一群土著也並非不可能。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地毯式的掃描並非沒有結果。

“永恆世界”雖然大,但人類似乎也是動用了整個文明之力,對“永恆世界”的建設很可能是邊建造邊利用的程度。

這樣的情況幾乎導致了遍地都是人類遺蹟的情況。

人類遺留在“永恆世界”上的痕跡非常多,就連大量生物短暫活動的痕跡都有,而這些痕跡雖然在漫長的時間中有所褪色,卻依然能夠看出來人類的風格。

看起來正如對這座超級巨構的介紹所說,人類曾經想過就這樣在“永恆世界”上醉生夢死。

畢竟探索銀心並不是什麼簡單的事,而人類也有著黑科技“帷幕”、這種甚至能遮蔽整個銀河的東西。

假如用帷幕籠罩銀心黑洞,再在黑洞上建造一個能夠生活到時間盡頭的“世界”,那麼就這樣沉醉下去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人類究竟是知道了什麼呢?”李文淵記起了對“永恆世界”的記錄中所說的:

“……我們也想過逃避、然後過上永無止境的墮落生活,但是這樣的選擇早就已經被證實過不可行……”

聽上去,人類像是透過某種方式知道了“過去”,然後不得不放棄這條已經被證實不可行的道路。

結合從“觀測終端”中得知的一小段“人類簡史”,一切改變的源頭似乎都指向了黑洞。

“……結果還是要等待‘指名’嗎?希望我也能有機會吧,不然只能去追人類問一問了……”

李文淵期待著能夠在日後的某一天得知“黑洞的秘密”,他非常好奇那個疑似生活在黑洞中發出“指名”的存在究竟是什麼?

視線重新回到“永恆世界”上,根據李文淵目前探索出的遺蹟來看,人類在這裡進行過多種不同領域的研究,幾乎涵蓋了所有方面。

比如說探索路上大量眼熟的方尖碑形建築,同樣的玩意兒他曾在“守望者”的聖地上見過。

不過不同之處還是有的,這裡的方尖碑並不具有紀念意義,它純粹是一種實驗性質的“輻射提取器”。

它的基底深入“永恆世界”下的數十萬公里,目的在於將銀心黑洞的輻射吸收轉化為維持超級巨構運轉的能量。

不過這種建築並沒有得到更多運用,按照記錄來看人類覺得這種利用方式太蠢太低效了,將之打入了冷宮。

但是李文淵針對這種建築的探索過程中,重點不是建築本身,而是與這些建築伴生的“日誌”。

那些日誌是這裡的研究員所記錄的,充滿著強烈的個人風格。

他一開始還沒有興趣看,不過很快他就注意到那些日誌中側面提到的內容,並迅速投入了重視。

【星辰紀元3122年,天氣……XH386星系超新星爆發】

【……從崗位上被調來這裡時,我才知道原來我們已經開始了這麼大的一個工程】

【最新的實驗裝置和素材都可以在這個地方申請到,就是運輸時間有點久,但是有什麼能比進行一場緊張刺激的實驗更有趣的呢?】

【說起來道理我都懂——可是銀心的黑洞為什麼這麼大?】

【……】

【星辰紀元3123年,B25星雲不正常擾動】

【……實驗資料一切正常,有些無聊,真的會有人覺得這種方尖碑一樣的轉換器很高效嗎?】

【說起來,根據我朋友的小道消息,上頭是故意讓黑洞變得這麼大的,為了將‘超大質量黑洞量子彈弓’進一步強化……】

【曾經對澤洛族的研究發現,靈能的源頭似乎指向了每一個黑洞,尤以銀心黑洞最多】

【肆無忌憚地利用虛境力量會導致銀心黑洞的擴大,那些靈能似乎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它的本質還是來源於物質宇宙】

【為了讓黑洞達到需要的大小,我聽說已經有好幾批專人在虛境裡進進出出地抽靈能了……真可憐】

【……】

【星辰紀元3124年,UGB星系產生碰撞】

【又是一年工作,我已然麻木】

【天天看著這顆超級黑洞,我總是會時不時地想到澤洛族】

【他們某種程度上說才是這片銀河真正的“先驅者”文明,在幾乎沒有智慧生物的銀河,他們算得上是少數強大的“實力派”】

【但是我們相遇時他們已經接近滅絕,原因也很簡單——亡於內部的戰爭】

【這群澤洛族有人想要無休止地利用虛境,就算會讓銀心黑洞擴大到毀滅銀河也在所不惜】

【我們擴大黑洞的手法也是和這批人學來的,事實證明他們確實很有天賦,他們大概是除了我們之外對靈能利用最嫻熟的種族】

【他們甚至可以透過“燃燒自身”這種只存在於小說中的“爆種”方法來給同胞巨大的增強,只是一想到那些紫色塵埃其實是他們的骨灰我就覺得頭皮發麻】

【雖然我覺得我們也不是不可以做到類似的事,不過這種事並沒有什麼必要,我們也從未想過毀滅銀河】

【不過澤洛族最終全員自滅以停止銀心黑洞繼續擴大的手法還算是有誠心,它們確實阻止了因為頻繁靈能活動而變得越來越大的銀心繼續擴大】

幾段小小的自言自語時的日誌記錄,居然多處提到了那個早已湮滅於歷史長河、只剩下骨灰的澤洛族。

曾經在“守望者”的聖地上,李文淵透過人類遺留的靈能水晶看到了澤洛族滅亡的最後一刻。

當時的記錄中有提到澤洛族阻止了一場足以滅亡銀河的危機,現在看來似乎就是這個“銀心黑洞擴張”危機。

現今的銀河文明們絕對想不到上古時期開始銀河就有這種“存亡危機”了。

即便這個危機源頭是澤洛族自己,但他們就和製造了灰風的德薩努文明一樣,選擇了將自身引發的危機在自己內部解決,哪怕會同歸於盡。

而澤洛族的秘密也讓李文淵想到了殘破的“監護矩陣”。

因為銀河中“監護矩陣”的痕跡似乎少之又少,但是從“監護協議”的慘狀來看,“監護矩陣”自己應該是經歷過十分激烈的戰爭的。

然而銀河沒有任何一個文明發現過類似的遺蹟,這似乎說明“監護矩陣”也選擇了將危機在自己內部消化,從影響力來看確實是成功了,基本無人知道。

不過這也導致“監護矩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距離完全毀滅只剩一步之遙。

“……真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也許只有這種精神才能夠被稱得上是‘先驅文明’吧……”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李文淵如此思考著,然後繼續將注意力放在了銀心巨構上,而尾隨他而來的銀河文明的飛船也終於來到了此處。

他沒有禁止其他文明探索銀心,因為在他透過超空間進入銀心的那一刻,對銀心的探索就不可避免了,誰都知道銀心是可以進入的。

至於銀河文明們會怎麼看待這座超級巨構和超級黑洞,他並不關心。

可能直到他離開銀河,銀河文明們都沒辦法完全探索這座超級巨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