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穿越成為失落文明的監護AI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5章 新的征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45章 新的征程

第245章 新的征程

【工藝化亞空間製備】

【科技等級:8】

【介紹:基於對亞空間的充分認知,我們已經可以主動將亞空間一定程度上加工為我們所需的“胚胎”,並將之和其他亞空間隔絕,其定向化的空間性質能夠幫助我們完成許多有趣的實驗】

【可能科技:創世理論(5%)】

這就是從“微縮星河”上延展而出的技術,也是李文淵打包他那堆“家產”的關鍵。

理論上說,他只用一個箱子就能裝下他要帶走的所有東西。

但是由於封裝技術尚不能做到分門別類,為了能保證被封裝的建築不受到損壞,最好是一個星系就只用一片“加工亞空間”承載。

除此之外,如何將那些被封裝的東西原封不動地再放出來也是個技術活。

“微縮星河”中的星系確實可以再度釋放回現實宇宙,但是需要準備好足夠廣闊的空間。

用於承載的亞空間在與現實宇宙接觸之後會逐漸和宇宙融為一體,這樣的性質證實了這種“加工亞空間”更接近於現實宇宙。

相關的元件需要在亞空間中才能使用,也因此‘天帷戰艦’成為了最好的載體。

為了保證在日後的旅途中不出現差錯,李文淵決定提前在銀河中實驗一下這項技術,於是“天帷戰艦”也隨他的想法移動到了某個偏僻的星域。

隱藏在真正亞空間之中的“天帷戰艦”只要想,那它造成的亞空間訊號幾乎微乎其微,除非專門檢測否則根本意識不到它在移動。

在仔細檢查過星系內部不存在任何生命和異常之後,“天帷戰艦”搭載的相關“亞空間加工元件”便正式開始了工作。

只見如同星河陰影的黑幕開始從黃道平面自上而下地籠罩這個星系,像一頭巨獸的恐怖大嘴那樣,在眾目睽睽之下吞噬了星辰的光芒。

黑幕之上,似乎正如宇宙的絕大部分空間那樣,死寂而空曠,就算有飛船路過此地,也很難意識到他們面前的是一片正在被加工的空間。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很久,直至黑幕開始產生回縮。

就像是塌縮的核心那樣,黑幕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進行回縮,並且越來越快,直至超越光速。

宇宙似乎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黑幕下的空間也一切正常,唯獨缺失了那些本該就在此處的星辰。

直到黑幕化作了一個點消失不見,也沒有那些星辰的跡象,它們就和徹底與宇宙失去了聯絡那樣再無蹤跡。

唯一多出來的,是已經被“天帷戰艦”製作完畢、並投入了現實宇宙的一個小箱子。

箱體的表面散發著星辰的光輝,透過透明的箱體,可以看到內部還在運轉的天體系統。

就這樣,一個微縮化的星河就做好了。

而經過了一系列複雜的再展開操作之中,原本的星系又被釋放回了宇宙空間之中,只不過位置比起之前的產生了偏差,而且正在以每秒五百千米的速度移動。

照這樣下去,大約十五億年之後,它就會和另一個星系相撞,然後融為一體。

這是將“加工亞空間”再展開後必然產生的後果,那片空間的規則畢竟還是與現實宇宙有差別,而這還算輕的。

如果操作不當的話,甚至可能會導致釋放的星辰位置錯亂,直接就撞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

為此,他還需要多次進行試驗,確保100%的成功率。

於是在這個過程中,銀河逐漸傳出了某種“異常現象”的流言。

有許多正在研究課題教授,以及撰寫畢業論文的學生們,突然發現他們研究的物件出現了完全違背他們知識的現象。

有一個正在研究“天體執行軌道對隕石帶影響”的教授,突然發現他研究的那個星系字面意義上的“沒了”。

雖然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再次出現,然而星系內的行星卻正在以每秒六千公里的速度遠離星系,所謂的軌道更是全然沒有,導致他不得不換了個星系研究。

而一個將某顆恆星生命週期的資料作為理論來源研究小組,則神奇地發現他們那顆原本還“活得好好”的恆星突然“死了”,變成了一顆黑洞,這直接讓他們的理論缺失了資料支援。

這種“異常現象”引起了科學界的恐慌,甚至有人猜測這是不是某種“銀河威脅”即將出世的徵兆。

雖然這件事因為“異常現象”的消失而告一段落,但還是不時有人提起這場“異動”,並表露出擔憂。

至於“罪魁禍首”的李文淵,則是在足夠多的樣本實驗下編寫了一套封裝與解壓的程式,保證了100%的成功率後,將精力放在了最後的善後工作上。

首先是確認了需要“打包”的部分,所有的產能星球和絕大部分巨構以及艦隊,是他需要裝在“微縮星河”之中的。

其中有少數特殊的星球他沒有帶走,例如“觀測終端”。

這臺行星機械疑似和銀河之外的“肅正協議”主機有關,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將之留在被帷幕遮蔽的銀河中。

雖然缺少了這麼一個方便的監控手段有點遺憾,不過足夠多的哨兵陣列也可以達到類似的功能,就當留給銀河的禮物了。

此外,還有一部分建造有環世界的星系,他也沒有帶走,這是配套給“監護協議”用的。

是的,這次離開銀河,李文淵將已經被單獨隔離、還處在修復中的“監護協議”留在了銀河,承擔著“古老的守護者”的職責。

雖然他名義上在銀河中已經消亡了,但銀河的歷史還會非常久遠,到時候也許不會有人記得名為“監護者”的機械智慧曾經存在過。

銀河文明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完成“抗壓能力測試”是事實,假設讓他們就這麼輕率地離開銀河,那麼到時候說不定才是毀滅的時刻。

為此,這麼一場“達標測試”還是需要的。

李文淵將還留存在亞空間之中的那顆“淨化終端”星球又拿了出來,並藏到了銀河的某個角落中。

這顆來自“征服者帝國”的星球沒想到在此刻有了用處,李文淵為其編寫了一個簡單至極的程式,還在星球上設定了自毀程式以防萬一。

這個簡單的程式將會在日後成為這個銀河的“肅正協議”,而還處在修復狀態的“監護協議”將會成為帶領銀河文明對抗威脅的“守護者”。

不過到時候誰守護誰還不好說,因為現在的銀河文明已經開始初露鋒芒,日後的實力將不容小覷。

在他離去之後,銀心的“外星門”會進入閉鎖狀態,直到下一次“測試”有人透過。

而李文淵細緻地調整了測試的難度,至少有三個正常失落帝國的水準的文明就足以解決這場“威脅”,其中之一甚至還是“監護協議”。

為了防止有可能存在的“意外之敵”再次將科技水平同步到整個銀河都無法抗衡的地步,他還特意封鎖了“監護協議”的科技許可權,八級以上的科技全部沒有,就連八級科技也只是保留了幾個有重要作用的科技。

雖然感覺有些對不起“監護協議”,但這是必要的手段。

解決完自己的“後事”之後,李文淵又找上了灰風。

這個奈米機器人聚合體從很久以前就在鼓搗她的附庸文明,然而直到現在都沒有搞出個名堂。

十分經典地,她的創造者身上發生過的故事,在她的身上重演了。

她創造的一種奈米機器人出現了異常,並開始反噬她這個“創造者”。

這件事雖然最終被擺平,那種奈米機器人也趨於平靜,不再有那麼強的攻擊性,但這件事本身卻極大地消磨了灰風的耐心,讓她放棄了創造附庸文明。

至於李文淵讓她準備好東西離開之時,灰風將絕大部分的奈米機器人都聚成了一顆接近行星大小的“純粹奈米星球”,將之稱為“奈米行李箱”。

離開前,她還將所有的“遙遠星門”都封上了,按她的說法:

“這裡可是我們的甜蜜家園,等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回來住的!”

於是所有銀河文明都在同一天收到了“遙遠星門”關閉的訊息,為“協調者”的異動感到意外。

在這之後,“普雷索林”和以太龍也被他找上門,詢問她們是否要跟著一起離開銀河。

“普雷索林”起初表現得很不情願,對於他們來說就在這兒種地也是個十分嚮往的生活。

但是談起他們的家鄉時,他們卻一改躺平的狀態,變得極為亢奮,似乎是覺得“田園生活”在家鄉過更好。

而以太龍也表達了跟隨的態度,她認為她缺失的記憶在外界可以找到答桉,說不定她還能找到其她的以太龍同族。

至於那些還沒有孵化的“龍蛋”,則也被一併帶上,等待著破殼的一天。

在得知李文淵要離去尋找人類蹤跡的訊息後,“遠行者”主動找上了門來,希望能一同前去。

那本就是他們“遠行”的希望,一直在銀河頓足並不是他們的目的。

而“遠行”的接班人他們在思來想去之後,選擇了明伯科技獨裁國這個不上不下的文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是他們不想選其他文明的,而是因為矮子裡面拔高個,只有明伯算是其中表現比較好的了。

除了以上的失落帝國以及特殊生命體之外,李文淵自身的兩個“下屬子中樞”也成為了需要帶走的物件。

無論是“樂園機僕”還是“銀河同族體”,都表達了強烈“同行”的意願,就連那些被機僕照料的獸娘也是如此。

她們或多或少都和人類有著干係,她們希望能夠真正地見到人類一面。

最終,所有準備都完善之後,李文淵帶著他的那一大家子,拖家帶口地離開了銀河。

…………

也是在他們離去的同時,某個銀河之外、不輸銀河體量的龐大橢圓星系,出現了某種異常。

這裡的生物似乎有著與生俱來的強大靈能力量,他們靈敏的感知,嗅到了某種對他們來說極其巨大的“危險”,降臨到了他們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