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太初聖道最新章節列表 > 264 神息與魔氣!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4 神息與魔氣!

修士界,無論是什麼樣的功法都需要元氣來支撐。哪怕像張太初這樣最純粹的十龍護道功也同樣無法完全脫離元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在荒古界這種完全無法吸收到元氣的地方,雖然張太初的元脈石數量充足,卻絕對不是一個上上之策。

真正的戰鬥開始,是很難有時間讓你從元脈石中吸收元氣的。

因此張太初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一個戰鬥的持續性問題。

荒古界可不是什麼和平之地,而且張太初是追尋著黑霧而來,這裡極有可能發生預想不到的變化。

不打沒有準備的仗是張太初的性格,他絕對不會讓事情超出自己的掌控。

紫薇帝宮內,張太初的神魂在翻閱著聖道天書。雖然以他如今的修為還無法盡情的在聖道天書查詢資料,但一些歷史記載還是可以翻看的。

這也算是聖道天書對於自己主人的一個福利,若是其餘人的話,只能在聖道天書上看到一篇空白。

濁氣並非天然而生,因此張太初在翻閱的是天地初開時的情況,試圖在其中尋找到答案。

在遠古時代,混沌初開之時,誕生了先天神魔,一場神魔大戰終結了遠古時代。

而到了中古時代,先天神魔終結之後,神息和魔氣在混沌中飄散,有生靈得之,可憑此修煉。修煉大成者為後天神魔。當混沌天地中後天神魔的數量達到三千之數,第二次神魔大戰誕生。

中古時代終結。

初古時代,第二次神魔大戰讓混沌天地終於有了區分,神息上浮分成三十三天界,魔氣下沉,凝聚九十九幽府。

三十三天界和九十九幽府開始出現生靈,這些天界生靈長相俊美,氣息至剛至陽,自號為天神。幽府生靈同樣長相俊美,但氣息至陰至柔,自號為天魔。神魔第三次大戰在神魔數量達到鼎盛之時,三十三天界被打穿崩隕,九十九幽府被打陷填平。

初古時代結束。

緊接著就是神話時代,天神和天魔的戰爭打穿了三十三天界,打沉了九十九幽府,神息和魔氣洩露而出聚集混合,慢慢形成了一塊巨大無比的大陸,後世稱始界。

生靈的種類開始變得越來越多,神息和魔氣在始界流轉,得神息修煉成大能者,號為仙。得魔氣修煉成大能者,號為冥。後世也不知是何原因,仙冥之間再次發生大戰,始界直接被打成了六大塊和無數的小碎塊,這也就是後世的六大界域和無盡空域。

神話時代到此也結束了。

到了傳說時代,經過何止億萬年的生息,六大界終於再次充滿了生機,萬族林立。神息和魔氣之間的區分也越來越小,修者再無區分。但始界被分割成了六大界和無盡空域,六界之大能者都想將其餘五界納入自己麾下。

因此六界大戰爆發,傳說時代終結。

而在傳說時代,六界原本是能夠互相往來的,但因為六界大戰的爆發,跨界通道被完全摧毀,因此到了帝臨時代六界幾乎完全斷絕了聯絡。

只有那些強大的道統勢力才能夠開闢出一條極其狹窄的跨界通道,偶爾來往幾個人或者只是短暫通訊還可以,要是一次性超過十人的話,付出的代價能夠讓真帝道統都覺得心頭飆血。

張太初的心神完全沉浸在這些歷史投影當中,不知時間的流逝。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檢視這些歷史投影,但每一次張太初都能從中看到不同的東西。

當張太初終於將聖道天書合上的時候,他雙目緊閉,心思如電轉。

在諸多個時代之中,讓張太初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那先天分化的兩種修煉之基。

神息!

魔氣!

但從傳說時代開始,神息和魔氣就已經徹底的融合,完全找不出有任何的區分,因此後世修士根本就不知道他們賴以修煉的元氣原本竟然代表兩種渾然不同的修煉途徑。

張太初先前雖然瞭解關於這諸多時代的歷史事件,但卻沒有真正深入瞭解過這些時代修士的特性。而這一次他終於有了新的發現。

神與魔,修煉的基礎分別的是神息和魔氣。而他們修煉的方向也完全不一樣。

神族,修煉的是術法,伐術打出,可碎裂星辰。

魔族,修煉的是肉身,一拳轟出,可粉碎界域!

這兩者雖然修煉到最後都是極致的破壞力,但神族最拿手的還是開地圖炮,一個伐術轟殺一大片。而魔族則是能夠以強大的肉身橫渡星域,拳碎界域。

到了帝臨時代的修士,似乎走的是綜合路線,前面兩個境界都是在淬鍊肉身,而後面兩個境界則都是在修煉神魂。

這三種完全不一樣的修煉方式,張太初也無法評價哪一種更好,但他卻看到了一個最關鍵的地方。

那就是魔氣同樣能夠為帝臨時代的修士所用!

那些肉身強大無比的活屍,從某種方面來說完全就是魔族的翻版!

可以肉身碎裂空間的修士,張太初還從來沒見過,哪怕是帝尊在施展體功的時候一樣需要元氣來進行支撐。

但活屍卻能夠做到這一點!

而依靠魔氣來修煉會讓生靈的性格變得極其暴虐,易怒,嗜血。這些跟活屍的特性也極其的相似。

因此張太初的心中忽然升起了一個想法,那就是濁氣的本質實際上就是魔氣!

六界現在存在的元氣只是神息和魔氣綜合之後的產物。

雖然六界流傳的說法是當年屍祖蔣天生發狂之時將荒古界的地脈破壞了,因此造成元氣不生,濁氣見長。

但根據張太初的推測,當年蔣天生很有可能是無意間打破了神息和魔氣之間的平衡,因此造成了魔氣叢生而神息減弱。

帝臨時代的修士已經習慣了那種兩者融合之後的元氣,因此肯定難以接受單純的魔氣。當越來越多的修士因為吸收魔氣性格變得暴虐、嗜血後,這個地方自然會被視為修士的禁地!

至於那些被活屍傷害而被侵蝕靈智的修士,那自然是因為體內的魔氣數量打破了平衡,從而讓他們的性格產生了扭曲。只不過到了那種時候,根本沒有人會關心他們是否還存在靈智,多半是將其當成邪魔鎮殺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說活屍的濁氣能夠感染修士的緣故。

想明白這一點,張太初心頭大定。只要證明魔氣同樣能夠為修士所用,那戰鬥的持續性就可以得到解決了,但眼下他同樣需要面臨一個很麻煩的問題。

那就是魔氣的特性。

任何吸收大量魔氣的生靈最終性格都會變得極其的暴虐,甚至非常容易失去理智。這一點絕對是張太初不想看到的,也沒有人願意自己會變成一個一言不合就毀天滅地的怪物。

而似乎是感受到了張太初的困境,在他手邊的造化寶樹開始輕輕的擺動著枝丫,似乎想要訴說什麼。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