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亂入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011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19章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雪天路封,至夜,路上行人稀少。

天上人間之中,笙歌而起,彈琴奏曲之人,皆是當初李伯言從青樓贖買之人,在店中賺些微薄的小錢。

趙汝愚等人坐在方桌上,吃著小菜,飲著暖好的滿城春。

周子充擦了擦須上沾著的酒漬,望了眼窗外的雪景,依舊許久沒有現在這般的心緒了,莞爾笑道:“哎呀,想不到啊,這來了永州,竟被大郎這家食鋪,養得嘴都叼了,這吃了此間的佳餚美酒,三日食素無味啊。”

趙汝愚拿起酒杯,與諸人敬杯,笑道:“何嘗不是。還好大郎家大業大,不然,都像我等這樣吃白食,怕是早就被吃窮了。”

幾人舉杯而笑。

放翁放下酒杯,輕嘆道:“伯言也不易啊。滿城之人只知伯言賺得盆滿缽滿,又可知,如今作坊之內,多少人需要靠他供養。佃戶尚有自食之力,可那些工匠,吃穿用度、工錢戶稅,可都落在大郎肩上。”

趙汝愚點了點頭,“放翁此言不虛。身系越多,想要再將攤子鋪得越大,可就不易了。永州模式,依某看來,尚還過於脆弱。”

葉適莞爾,道:“我等皆窮得叮噹響,況一貫兩貫的,也難解此局,多蹭大郎一頓飯,想必也無傷大雅。”

不愧是蹭叔,這還都蹭出理由,蹭出高度來了。

周必大捻鬚笑道:“如今,我等皆身在草野,反倒是看得更加透徹些了,子直,依你之見,這回伯崇面聖,是喜是憂?”

“子充公,我送伯崇的兩句話,只要做到,想必節夫也不會動禍心。”

葉適搖頭笑道:“趙相公此言差矣。如今韓相公,只要不為其所用者,皆可歸於逆黨之列,況範伯崇乃晦翁姻弟,早就有追隨晦翁講學,在他心中亦師亦友,此等關係,韓相公不猜忌?吾從臨安隱退,早已知朝堂言路,皆為其所掌控,而官家又素來信言官之詞,就連留相公,也已致仕回鄉矣。”

陸游捋須嘆道:“早些聽伯言要去伯崇府上,吾便與其說了,莫要強求,他是個聰明的孩子,應該明白我這話中之意。”

周必大兩頰微紅,笑道:“公無渡河,公竟渡河。若伯崇此去,真為晦翁與我等聲張正義,老朽敬他是條漢子,若真按子直所言照做,哼哼……”

周必大搖頭喝酒,不再說下去。

“子充公此言差矣。伯崇若真能入中樞,何嘗不是幸事?證明官家黨禁,意不在學,而在於勢。”趙汝愚心裡何嘗不明白,慶元初,滿朝重臣,哪一個不仰仗他跟留正的?至於韓侂胄,便是由趙擴一手扶植起來,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掃平他們這幫光宗的老臣。

“哈哈,子直啊子直,屬你看得明白,難怪當初晦翁建言彈劾韓侂胄,你搖頭否決,原來早已深知此中緣由。”

趙汝愚眯縫著眼,搖頭嘆道:“官家得來之皇位,已是如履薄冰,如今太皇太后殯天,朝中主和之臣除盡。韓侂胄大勢已顯,意在淮北。”

陸游挑眉,笑道:“好事啊!苟安江南,我大宋半壁江山,早就該收回了!”

“放翁,收復河山是好事,可萬一敗了呢?幾十年來攢下的國力,將會如何走向?您說得準?”

周必大靠在椅背上,笑道:“節夫畏汝,當如斯!若汝愚、仲至在朝,兵事休矣!兵事休矣!”

“子充公過獎了。”趙汝愚看著滿桌狼藉,嘆道:“伯崇此番歸朝,仍是未知之數啊。”趙汝愚當初已是身在旋渦,無法脫身,如今在草野,自然看得明白,自慶元二年,朱熹落職罷祠以來,為之求情之人有多少,然而愈是求情,官家愈是要斬草除根。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必大搖頭笑道:“元年初,老朽便看出端倪。上表引退再三,子直可還記得老朽致仕前,與你說的那句話?”

“同姓居相,必落口舌。扶王易,輔王難。”

“哈哈,子直倒是記得一字不差。”

趙汝愚微微笑道:“素聞子充公進退有道,當初一句話,便已知子直身後事。”

“你讓朱熹去做官家的侍講,無非就是想讓官家心安。節夫亂朝之時,你卻疏坦不顧,大概已經知曉官家的意思了吧。”

“確已知曉,只是不知道官家如此果決。不論理學、心學,皆無對錯,汝愚自知,黨禁不在學,而在於人。”朝中當初扶王登基的老臣打落個精光,一個戰戰兢兢的皇帝,已經坐穩了這個皇位,自然不容許那些功臣可以肆無忌憚地站在朝堂之上。

“所以,晦翁因那‘十罪詔’落職罷祠,不也沒喊著要洗刷冤屈,就是明白官家的這層意思,那你又何必費盡周折,要去革新理學?”

趙汝愚笑道:“說來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啊。老夫當初以為,自己要客死衡州了,沒想到就冒出了伯言,雖說伯言當初那番振興永州的話,沒能說服我,但是就連一個未及冠的小兒都想著為大宋盡一份力,汝愚若是一心求死,豈不是對不起當初太皇太后之囑託?

所以拖著病軀苟延於永州,但是真的沒想到,大郎此言絕非安慰吾之語,這大半年,我是看著大郎一步步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的,也看到了興宋之希望。勸晦翁無果,便將正則請來,就是堅定了立新學可興宋之決心也!”

葉適搖頭笑道:“晦翁乃何等心氣?如今又有何人可與之抗衡?趙相公、周相公,咱們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啊。”

呂祖謙、陸九齡、陸九淵一死,能夠在學術上與朱元晦朱公一較高下之士大夫,還有何人?偏生朱熹的這套理學,又是將條框,伸向了他們的脖頸之上,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朱熹落職不冤。

他趙汝愚罷相同樣不冤。

趙擴是他連通吳氏,親自扶上皇位的。

飛鳥盡,良弓藏。

狡兔死,走狗烹。

他韓節夫不過是那把殺人的刀,真正握刀之人,他已經上奏試探過了,所以此生,註定不會再走上朝堂之中。

至於立學,

不為臨朝,

不為成聖,

為的只是,

大宋興亡!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說得不僅是範伯崇,何嘗不是他,不是留仲至,不是朱元晦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