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亂入南宋最新章節列表 > 0026章 瘋狂的味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026章 瘋狂的味精

紅袖招的事,何餘慶先出的手,既然都已經撕開臉面幹架了,李伯言也就不客氣了。

等了些許日子,終於是把劉封給盼來了。

李伯言走到堂上,見到劉封站在椅子邊,掃了眼坐在客位上的中年男子,便明白此人來頭了,拱手一禮,笑道:“劉伯父遠道而來,有失遠迎,還望見怪。”

劉乾城起身笑道:“李老爺之名如雷貫耳,沒想到,大郎竟是李氏子弟。這回算是沒有白來一趟。”

幾人都坐下,李伯言便開門見山地說道:“既然伯父親自過來,看來合作之意是誠意滿滿,咱們就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

劉乾城欣賞李伯言這樣的性格,便道:“本來這是你們小輩的事,我這長輩也不好插手,不過永州的月波樓,畢竟是個龐然大物,劉記入永州的事,全權交給丘山,別說我,就是家中老爺子,都不放心。我過來,就是想聽聽,大郎是怎麼個合作之法。”

“這裡有兩份契約,伯父跟丘山看一看,至於籤哪一份,隨你們。”

劉封拿過契約,跟劉乾城人手一份,看了起來。

劉封手頭上的這份,倒是中規中矩,看下來沒有任何的問題。劉記負責人員、食材渠道等管理方面的事情,李伯言解決酒樓。分賬上邊,劉記佔六,李伯言這裡佔四。整份契約,倒是挑不出什麼毛病來。

父子二人看完自己手頭上的那份之後,又相互交換了一下。直到劉封看到自己老爹手頭的這份時,才大吃一驚。這李家大郎,口氣也太大了吧。

他才看了幾眼,便放下手中契約,忙問道:“大郎,四六分賬的這份,還是可以商量的,只是這份,你是想讓我劉記出錢出工,最後給你們李氏打工?太不講道理了!”

看到小劉沉不住氣,李伯言也不解釋,而是將目光看向還在沉思的劉乾城身上。這是李伯言第一個合作伙伴。做生意,單槍匹馬容易失手,自然需要合作。在大宋做餐飲,劉記明顯是個極好的選擇,李伯言的這份看似不講道理的契約,實際上卻拿出了極大的誠意。

“大郎,這上邊的味精,是否就是當初的那麵湯?”

李伯言說道:“也不全是,不過伯父可別小看這味精,若是做大做好了,將來大宋的餐桌上,便是跟鹽相媲美的調味品。”

“能否將這味精拿來我看看?”

李伯言說道:“當然。”

透過短桿菌發酵、中和,得到的谷氨酸鈉鹽滷水,經過蒸發結晶,便是晶瑩剔透的味精了。

劉乾城看著木盒之中,晶瑩剔透的味精,問道:“這……這就可以吃了?”

李伯言笑道:“調味,調味,自然是佐料。七斤,端幾碗白粥上來。”

才片刻,府上的下人便將白粥端了過來。李伯言說道:“這幾碗白粥都是僅僅加了些鹽的,伯父嘗一嘗,以您的舌頭,若是在下做了什麼手腳,想必一下便試出來了。”

劉乾城拿勺子挨個嘗了一遍,點頭道:“確實,僅僅放了點鹽,倒是沒其餘的味道。”

李伯言走過去,將些許味精撒入當中兩個碗裡,那勺子攪了攪,說道:“伯父、丘山,嘗一嘗,看看味道如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加了這個能吃嗎?”劉封狐疑地問道。

李伯言笑道:“味精的作用便是提鮮。”

劉乾城父子端起粥,嘗了嘗。

“這……這……”

原本平淡無奇的白粥,果真像李伯言說的那樣,味道鮮美了不少。

劉乾城震驚地說道:“此等鮮味,比用雞湯熬煮出來的鮮味都不遑多讓。神奇,這東西究竟是何物所制?”

“這個是秘密,不能告訴劉伯父。”味精的製備方式,絕對不可能外傳,這將是李伯言手中的利器,自然要保密。

劉乾城說道:“除了粥,這味精還能放在其他菜餚之中?”

李伯言點頭道:“當然。不然也不敢擬出丘山兄手上的這份契約。”

劉丘山拿著那張契約,瞠目結舌地說道:“大郎還真能做出這麼絕的事來?劉記在永州的利潤都歸你,就拿出百分之一的味精利潤,這也太黑了點吧。”

李伯言靠在椅背上,說道:“若是丘山兄覺得這份契約太霸道,可以籤另一份。利潤四六分,也不虧待你們劉記的。”

“大郎,不知道這小小一罐味精,成本幾何?”劉乾城倒是沒有直接拍板,而是把問題的關鍵問了出來。姜畢竟是老的辣,如果這味精的利潤低得可怕,那這百分之一的股份,恐怕還抵不上劉記五成的利潤,當然是第一份契約來得划算。

但是如果這一罐味精的利潤,能有十文,那還是可以商量的。這樣能夠提鮮的神物,只要放上這麼一點,就能媲美活雞燉出來的雞湯,光劉記的酒樓,節省下來的開支,就是一個恐怖的數字。

李伯言說道:“這個價錢倒是還沒有定下。如今鹽價每斤幾何?”李伯言倒是忘了這茬。不過按照前世的價格對比,味精的價格大約就是鹽的十倍。

劉乾城說道:“鹽價?如今的鹽價那是幾年一變樣。好的時候,四十文一斤,不過官府強制科買,一百四十文有餘,不過如此離譜的價格,大抵無人願意買。如今荊湖的鹽價,大抵在六十文一斤。”

六十文?如果按照十倍的價格賣,那豈不是一斤的味精要六百文?鬼才樂意買。李伯言倒是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古代的鹽,那是稅政的大頭,說白了,價格的高低,完全取決於官府的定價,實際的鹽成本不過幾文錢,所以用鹽價作為參考,還是不妥當的。

李伯言思量了一下,說道:“這裡是一斤的量,一百文,伯父覺得如何?”

“一百文倒是不貴。”畢竟就是一種調味品,也不能當飯吃,這味精的價格,比鹽價略高,才會有銷量。

等等。

劉乾城忽然想到了一個恐怖的事情,不覺直接站了前來。

“一……一百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