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得罪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一章 得罪

即便不算加拿大,現在美國華人至少也有十幾萬,且有相當大的部分屬於洪門。

只不過洪門的堂口太多,除了致公堂、安良堂等,許多堂口組織已經渙散,漸漸忘了洪門反清復明的本來初衷。

但越是漂泊在外的人越希望有歸屬感。

目前美國的排華法桉導致華人上學都很困難。想上常規的學校幾乎是不可能的,美國一直實行的是隔離政策,也就是華人只能上專門的華人公立學校。

即便如此,華人公立學校也一直存在著教育質量不高、入學率低、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課程安排不合理等情況。

甚至加州透過美國各州中最嚴厲的排華法桉後,舊金山的華人公立學校一度停辦十多年,1885年才重新開辦,但只有不到兩成的華人子女能夠進入華人公立學校。

美國政府後來又把華人公立學校的名字改為了“遠東公立學校”,很多華人家長認為名字中帶有偏見與歧視。

除了華人公立學校,教會學校對於招生倒是一直非常熱衷。

與國內不同的是,這些教會學校是真的傳教,而國人卻一向不熱衷教派。即便在美國的教會學校上學,教會學校拉攏華人入教的效果也不大。

總體而已,教會學校還是起到了教育作用,最起碼英語教育達標。

除了華人公立學校以及教會學校,唐人街中還有自己的私塾學校。

中國人很重視傳統,就算是子女在公立學校以及教會學校中上課,他們課餘還是要進入私塾學習國學。

目前紐約的唐人街規模還比不上舊金山,但人數倒也不算少。

五十多年的移民下,在外華人還是喜歡自稱“唐人”,聚居地也就被稱為“唐人街”。大概是1853年,美國報紙的報道中第一次出現“唐人街”()字樣。

而十年前,也就是1883年,華人王清福創辦了中文報紙《美華新報》。

當時正值排華法桉剛剛透過之時,王清福率先提出了“華裔美國人”的法律概念,以此維護在美華人的權益。

反正他們是不可能指望清廷使館。

根據美國自己的調查,王清福是最早留美並獲得學位的華人,早在清廷官派留學之前。

王清福也堪稱“華人版的馬丁·路德·金”,發表了不少宣揚種族平等的文章與演講。

在他去世後,其他報人接過火炬,繼續與排華法桉長期抗爭。

後世的紐約唐人街蠻繁華,就坐落在紐約市政府大樓旁邊,而且還能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成為歷史保護街區。

不過此時的唐人街只能說是一個聚集區。

李諭與司徒美堂來到唐人街,司徒美堂是個能“刷臉”的人,許多人都認識他。

他帶著李諭先來到了一個報社,進門就說:“小黃,你看這是誰?”

黃伯耀抬起頭:“司徒大老來了。您旁邊的該不會是……李諭先生吧?!”

司徒美堂笑道:“好眼力,就是他。”

黃伯耀是後來長期追朔中山先生的報人,目前他只有二十歲,立刻迎過來說:“恕未遠迎!李諭先生,我們一直關注著您的動向。我是一名報社通訊員,這些日子都在蒐集關於您的材料。唐人街裡的大家夥雖然不懂你的文章,但是一聽你的故事就感覺振奮。許多人還纏著我要我給他們講講你到底研究的是什麼,可我哪懂啊!您看!”

黃伯耀拿出一沓印好的李諭文章,“我看了好多天,壓根看不懂,都不知道該怎麼給他們講。”

李諭笑道:“看懂這些的確不簡單,基本算是最前沿數理科學內容。”

黃伯耀攤攤手:“可真是難死我了!我反正是放棄了,只能給他們講講重要性。對了,您應該來美國有一段時間了吧?”

李諭笑道:“抱歉,我來晚了。”

黃伯耀說:“不晚不晚,您能來就是我們的大英雄!咱們可被美國人瞧不起太久了,像您這樣能讓美國人尊敬的人我們是第一個遇到。”

李諭心中嘆了口氣,就算是被排華法桉如此歧視,這些國人心底還是有著強烈的自尊心。

誰也不想被瞧不起。

但尊嚴是最難掙來的。

中國這個民族自古以來有種大國的傲氣,即便二十世紀初被人稱為東亞病夫。

此後什麼都要爭個強,從網路上也能看出來,就算是噴子遍地,但他們的噴點許多都是拿著中國與美國比高科技,與日本德國比汽車,與北歐比福利,與瑞士比金融,與紐西蘭比環境。

反正都是挑著某個國家部分點對比。

似乎只有樣樣最好才行。

排除部分職業噴子,隱隱中也有那麼點傲氣在。

司徒美堂招呼李諭坐下:“來這裡不用客氣,隨便坐,以後在唐人街裡提李諭的名字就像我的名字一樣好使。”

黃伯耀拉過來一把椅子:“李諭先生快坐!”

李諭說:“多謝。”

司徒美堂對黃伯耀說:“這次李諭先生來的意思是想要找一些有文化的人進廠子幫工。”

“幫工?”黃伯耀問道,“什麼廠子能招華人了?”

李諭說:“是我準備自己做個小工廠,而且不是幫工,就是正式工人。”

黃伯耀與司徒美堂之前一樣驚訝,“您能在美國設廠?”

李諭拿出檔案:“我已經開好公司了。”

黃伯耀知道這可不是件容易事情,目前華人從事的要麼是體力勞動,要麼就是在餐飲業,或者就是在唐人街內自給自足。

在美國政府註冊公司並且開廠簡直是天方夜譚一般。

黃伯耀甚至根本沒有見過公司執照,問道:“這是真的?”

李諭笑道:“中國人不騙中國人。”

“太厲害了!”黃伯耀問,“先生想要做什麼樣的廠子?”

“多少有點技術含量,會涉及電氣以及汽車方面。”李諭說。

“都是新玩意,懂這東西的人不多吧。”黃伯耀聽到後有些洩氣。

“沒關係,”李諭說,“反正廠子設立起來需要一段時間,可以先學習一下。”

司徒美堂說:“你又管培訓又管進廠,實在做得太多了。”

李諭說:“不僅如此,我給的待遇也不會比美國人低,培訓合格能夠入廠的,日工資按照現今美國白人工人的工資最高標準,每天5美元。”

這是個超級優厚的待遇,當初華工在修建大鐵路時,由於工種特殊又很辛苦,屬於高薪職位,每天的工資也只有1美元,已經是讓華工非常滿意的收入。

排華法桉透過後,華人無法再參與修建鐵路,收入一落千丈,一個月想掙到5美元都很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至於每天5美元的高薪水,基本只有美國各大頂級工廠能夠給出,此後福特的工廠工資就是5美元。而普通的工人或者服務員工資絕不可能這麼高,最多每天一兩美元甚至不到一美元。

司徒美堂都有點不澹定了:“這麼高的收入,就怕找不到配得起的人。”

李諭說:“為什麼配不起?放心,中國人裡有的是聰明人,只要是能夠通過培訓,就有資格拿這個錢。”

司徒美堂笑道:“待遇屬實太好!要不是我水平不行,我都想親自接受培訓進你的工廠。”

黃伯耀說:“既如此,別說薪水高,就算是不給錢,是我們中國人辦的廠,我們也要拿出唐人街裡最優秀的人,無論如何都要打出名堂。”

“這就是來找你的原因了,我希望能在華人圈子裡的報紙上登廣告,遴選出合格人選。”李諭說。

“包在我身上,”黃伯耀拍胸脯說,“美國境內的幾家華人報紙我都認識,關於您的報道他們也一直都是放在頭版,相信肯定能夠把受過教育的一批人招來。”

司徒美堂沉思了一會兒說:“到時候恐怕會擠破頭,海選的事情我幫你操刀,避免另外的幾個堂口形成競爭。”

李諭抱拳道:“有勞司徒大老。”

司徒美堂擺擺手:“我還不是大老,黃三德先生才是。咱們先別說這些了,既然來到唐人街,我想大家夥也都想見見你。”

司徒美堂走出門,高聲喊了一嗓子:“都別忙活兒了!快過來,咱這兒來了一位厲害的中國人!”

很多人一聽司徒美堂的聲音便聚集過來,“司徒大老,誰來了啊?”

司徒美堂說:“我旁邊的就是聞名全美國與歐洲的科學大師李諭先生,你們在報紙上看到過嗎?不認識字的肯定也聽過。”

“嚯!聽過!聽過!人家可是超級有文化的!”

“他就是李諭啊,我也想當個科學家!”

沒多久,半個唐人街的人都跑了過來。

司徒美堂繼續高喊:“不要擁擠!保持秩序!”然後對李諭說,“你來講幾句吧。”

李諭一眼望過去,有的華人剪了辮子,有的也並未剪,他朗聲說道:“諸位父老鄉親,他鄉遇故知實屬人生一大幸事。我深知各位在異國他鄉生活很艱辛,誠然,現在所有國人的處境都如此不易。但我相信大家身上流淌的炎黃子孫血液中一直藏著堅韌不拔的品質,不管是再辛苦,我們都可以堅持下去,而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幾位年輕人問道:“李諭先生,我們也能成為像你一樣的人嗎?”

李諭笑道:“為什麼不可以?又或者,你們沒必要成為我,做好自己就很好。”

他們又問:“中國什麼時候能像美國一樣強大,那樣我們就不需要流落海外了。”

李諭愕然,一下子提到了最強的老美,想超越它可不是短時間能做到,時間跨度要好久,好幾代人持續奮鬥才行。

但此時此刻,李諭只能給他們說:“終有一天會的,最起碼,會先站起來。”

年輕人眼神中立刻有了光彩,“李諭先生是通曉大道理的,我們信你!”

李諭說的話總比康有為可靠。

此後,司徒美堂又邀請李諭吃了一頓中餐,不得不說,就算是清末時期,中國菜也是世界最頂級的。即便美國沒有豐富的中餐食材,但論口味,美國菜壓根不能和中餐比,況且美國最出名的肯德基什麼的還沒誕生哪。

黃伯耀也寫好了新聞稿件:

“頭版!中國科學巨匠李諭將在美國開設最好的工廠,招募最優秀的華人來工作!每天5美元!每天5美元!每天5美元!”

“想要進入工廠需要受過良好教育,懂得基本的西學知識,並且願意在紐約或者底特律生活!另外,將來可以接受回國!”

如果又能掙錢,又能回國,肯定有許多華人願意。

如此高待遇的招工廣告很快在華人圈子裡打響。

不僅美國東部,西海岸的舊金山、洛杉磯、西雅圖很多華人也躍躍欲試。

甚至連加拿大的康有為都知曉了。

“哼!”康有為放下報紙,冷哼道,“每天5美元?他懂不懂什麼叫做工業,肉包子砸狗!”

旁邊的保皇黨資深人物、美洲華僑富商葉恩說:“康師,美國有的工廠工人就是發這樣的薪水,所以說不上肉包子砸狗。”

康有為不滿道:“辦廠子有什麼用?能保救皇上嗎!我就不明白了,他哪來那麼多錢?”

葉恩說:“這就不得而知了,不過以我在美加多年經商的經驗,如果能找到銷路,辦廠子確實很掙錢。”

康有為拍著桌子說:“那他就更應該把錢貢獻給我們的保皇事業!”

“保皇……”葉恩頓了頓說,“我聽說,他已經和安良堂前大老司徒美堂聯絡上了,登報就是在他引薦之下做成。”

康有為頓時怒不可遏:“安良堂?洪門!我就說李諭剪辮子有問題,原來他也叛變皇上了!他有什麼資格當帝師!我才是真正的帝師!”

“康師消消氣,”葉恩連忙說,“不過他的目的是招募華人,這怎麼說也是好事情,能幫助華人們……”

“幫個屁!幫他們有什麼用!咳咳咳……”康有為捶著胸口,“幫助我才是幫助皇上,才是幫助大清!辦廠事小,保皇事大!我看這小子掙了錢也會投給革命黨。更可氣的是他竟然登報汙衊我,讓大家停止捐納,阻撓我保皇事業,是可忍孰不可忍!”

康有為還真是過度猜疑李諭了,李諭根本不想摻和進政治中,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做事。

但康有為感覺最讓他生氣的還是李諭擋了他財路。正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康有為現在對李諭是恨得牙癢癢。

“不行!”康有為說,“不能讓他這麼逍遙快活!來人!”

一名弟子走進來,尊敬道:“康師。”

康有為對他說:“去,聯絡素鴨!他不是和司徒美堂有過節嗎,絕不能讓李諭和司徒美堂這兩個小兒順順利利辦成廠子!”

麥世榮人稱“素鴨”,是另一個堂口協勝堂的大老。

協勝堂的發家與司徒美堂的安良堂比,要骯髒不少,靠的是偷渡和人口販賣。

二十世紀初,兩個堂口在紐約展開了一段曠日持久的堂口鬥爭。

要不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葉恩還想阻攔,抬手說:“康師,只怕這樣做不太仁義。”

“仁義?”康有為怒斥他,“你怎麼也這麼迂腐了?當初他登報捏造事實辱罵我之時,又哪裡講仁義了?等我保皇事成,才有仁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