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玄幻 > 明末太子:召喚猛將,復我山河!最新章節列表 > 七十六、民為重,君為輕!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七十六、民為重,君為輕!

聽聞疫情迫在眉睫,空氣驟然緊張了起來。

侯恂的話音落下,朱慈烺臉色凝重的點點頭:“去年秋天咱們京城就爆發了鼠疫,死了數千人,雖然因為氣溫驟降得到了控制,沒有形成大規模疫情,但病毒尚未完全消失,待天氣轉暖後定然會捲土重來。

此外,鼠疫起源於山西境內,而闖軍一路自山西過境,又招募了許多山西流民加入,因此軍中存在瘟疫不可避免。

故此,各部官員必須警惕起來,儘快做好防疫措施,連夜將城外的屍體全部焚燒掩埋,具體事宜就由兵部侍郎諸葛良負責。”

“臣遵旨!”

諸葛亮作揖領命,眼神毅然而決然。

朱慈烺大手一揮,又對侯恂作出了任命:“自即日起,侯恂不再擔任兵部侍郎,本宮授予你武英殿大學士、吏部尚書之職,領銜滿朝文武,主持抗疫之事,絕對不能讓北京城出現大疫。”

一躍成為當朝首輔,讓侯恂這個白髮蒼蒼、飽經磨難的老臣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以至於沒有謝恩。

旁邊的禮部尚書倪元璐從背後推了他一把,提醒道:“恭喜侯老,太子殿下擢升你為內閣首輔了,還不快快謝恩!”

“啊?”

侯恂聞言不由得涕淚橫流,重重的跪倒在地,稽首頓拜:“殿下如此隆恩,老臣何以為報?本以為要老死獄中,誰知道我侯恂還有做當朝首輔的一天,殿下提攜之恩,侯恂雖死難報!”

朱慈烺上前扶起身體微微發顫的侯恂,目光掃向剛剛稟報完戰況的戚繼光,詢問道:“具體俘虜了多少人馬?可有個大概數目?”

戚繼光抱拳道:“尚未清點,估計能有七八千到一萬之間。”

朱慈烺捏著下巴沉吟:“按照侯閣老所言,闖軍中已經有可能爆發了疫情,這些俘虜如何處置需要慎重考慮呢?”

外城總兵官司馬嚴抱拳道:“這些俘虜數量龐大,如果交給平西伯的人馬在野外看押,稍有不慎就會產生叛亂。故此,臣以為不如趁著這些人還沒緩過勁來,效仿項羽挖坑埋了。”

司馬嚴說的冷酷而無情,彷彿一臺戰爭機器。

朱慈烺覺得他說的並沒有錯,吳三桂的兵力只有三萬左右,看押近萬俘虜壓力巨大,稍有不慎給了機會這些俘虜就會發生叛亂,倘若配合闖軍內外夾攻的話,對於吳三桂兵團來說不啻於滅頂之災。

朱慈烺從城樓的窗戶裡向外眺望,只見護城河對岸密密麻麻的俘虜在黑夜裡或坐或臥,周圍的火光照耀在他們身上,一個個臉上沾滿了灰塵,身上血漬斑斑,眼神裡閃爍著不安,不知道將會迎來怎樣的命運?

這畢竟是近萬個鮮活的生命,他們的生死現在繫於自己一句話,這讓朱慈烺心裡感到糾結。

自己還不是個合格的政治家,也不能做到冷血無情,一句話坑殺上萬俘虜實在太殘酷了!

“太子殿下,請下令坑殺這些俘虜,微臣親自來執行!”

司馬嚴單膝跪地請求,“為了大明,絕不能心慈手軟,這坑殺俘虜的罪名就由我司馬嚴來背,我不怕千載罵名!”

旁邊的戚繼光也輕輕撫摸下顎的短鬚,一臉為難的道:“既不能讓這些俘虜進城,又不能讓平西伯看押,還不能釋放,看起來的確沒有更好的辦法……”

“太子爺,這可是上萬個生命呢!”

在旁邊默默陪了朱慈烺一個下午的張星彩再也忍不住,跪倒在地請求:“這些人大部分都是吃不上飯穿不上衣的窮苦百姓,受到李自成的蠱惑才加入了叛軍,為的是能夠在這亂世活下去。

他們家裡都有父母妻兒,一家人在等著他們回去,他們放下武器就是希望能夠獲得一條生路……”

張星彩說著話忍不住哽咽起來,“我看裡面有個小孩也就是十三四歲的樣子,他又懂得什麼呢?或許是被裹挾到叛軍裡面去的吧,星彩認為他罪不至死……”

聽了張星彩的哭訴,朱慈烺終於做了決定,高聲道:“蔡茂何在?”

“臣在!”

剛剛洗了一把臉的蔡瑁急忙從城樓外面邁過門檻入內,抱拳施禮:“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朱慈烺雙臂抱在胸前,掃了城樓內的文武官員一圈,朗聲道:“這些俘虜幾年前都還是我大明的子民,只是因為天災人禍,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方才淪落為寇,我大明朝廷也有許多愧對百姓之處。

上蒼有好生之德,我大明又豈能舉起屠刀面對曾經的子民?能饒恕他們還是儘量的給條生路,讓他們服罪之後回家耕田種地,與父母妻兒團聚才是上上之策。”

聽了朱慈烺發自肺腑的言論,在場眾人無不為之動容,紛紛頷首贊同。

張星彩感動的熱淚盈眶,在心裡默默唸叨:“朱慈烺好樣的,我沒有看錯你,最是無情帝王家這句話不適合你,你將來一定是個仁慈的好皇帝。”

朱慈烺繼續吩咐蔡瑁道:“你立即率領本部五千新兵,把所有俘虜全部登記造冊,押解到天壇關押改造。”

“殿下……天壇可是我們大明祭天之地,用來關押俘虜是不是有違祖制?”

禮部尚書倪元璐急忙站出來表示反對,“如果殿下實在不忍心殺他們就關進大牢裡面算了。”

朱慈烺搖頭道:“據本宮所知,京城裡面還沒有能夠容納上萬人的大型牢獄,若是分散關押,萬一這些俘虜中有人感染了瘟疫,會傳染給牢獄中的其他罪犯。繼而人傳人,導致瘟疫大面積爆發。”

倪元璐繼續道:“可天壇乃是大明歷代皇帝祭天祭祖之地,豈能用來關押俘虜,於法理不合啊?”

朱慈烺耐心的解釋,向在場官員闡述自己的治國理念:“孟子曰‘民為重,君為輕,社稷次之’,普天之下最重要的就是百姓的生命!

只有讓他們感受到朝廷的恩澤,那些造反的流寇才會放下手裡的刀槍,那些逃亡的百姓才會迴歸家園,而不是用血腥屠殺去震懾他們。

白起、項羽坑殺的都是敵國的將士,而城外這些俘虜曾經是我們大明的子民,殺戮只會激起更多的反抗,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天下百姓看到朝廷的恩澤,而不是屠戮。

只要能化解百姓心中的怨氣,莫說區區一個天壇,就是十個百個也在所不惜,天壇毀了再造便是,民心丟了就徹底找不回來了!

倘若大明亡了,天壇又怎會存在?倘若被改朝換代,新的王朝還會來天壇祭奠大明的列祖列宗嗎?”

朱慈烺聲音洪亮,口齒清晰,一番話振聾發聵,猶如黃鐘大呂,讓在場的百官俱都如同醍醐灌頂,恍然頓悟。

這樣的見解,這樣以人為本的理念,是他們在之前連續三任皇帝身上看不到的!

現在看來,這個太子對待叛徒貪官殺伐果斷,毫不留情,對待弱勢的俘虜,反而宅心仁厚,顧全大局,看起來越來越有中興明君的風範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殿下所言極是,老臣膚淺了。”

倪元璐額頭見汗,羞愧的告罪退下。

侯恂作揖施禮道:“大明能有殿下這樣仁慈的儲君,實乃萬民之幸,老臣相信,只要殿下繼續保持這份仁心,這天下終將海晏河清。”

諸葛亮亦是長揖到地,發自肺腑的道:“太子殿下宅心仁厚,天下萬民將來定能感受到殿下的仁心。”

“殿下仁慈,臣等悉聽決斷。”

在侯恂、戚繼光的帶領下,朝陽門城樓裡面的數十名當朝文武大員一齊作揖施禮,心悅誠服。

朱慈烺繼續道:“瘟疫猛如虎,所以必須做好防範措施,以防城中的將士被傳染了瘟疫。蔡將軍押解著俘虜走城牆,從朝陽門一直到永定門下去,這樣就避免了俘虜與城中軍民接觸。”

“臣遵詔!”蔡瑁抱拳領命。

朱慈烺根據前世的防疫經驗繼續作出補充:“還有,在俘虜過境的時候,城牆上的守軍必須全部清場,除了押解的隊伍,其他任何人不許留在城牆上。

等到了天壇,把這些俘虜分散區域看押,每五百人一組,伙食供應由禮部供給。

此外,押解的新兵有可能被傳染瘟疫,所以派人看死大門,七日之內任何人不得離開天壇。

本宮會安排太醫院差遣大量太醫、御醫前往天壇檢視疫情,為感染了瘟疫的人治療疾病,你們的伙食禮部會大幅改善,等這批俘虜的疫情結束後,看押的新兵每人發五兩銀子辛苦費。”

“小臣一定嚴格遵守殿下部署,絕不會出現半點差錯。”蔡瑁連連點頭,畢恭畢敬。

朱慈烺又轉身對諸葛亮道:“等俘虜全部過境後,立刻安排輔兵在城牆上噴灑草藥、生石灰消毒,預防瘟疫傳染。”

諸葛亮作揖領命“太子殿下心思縝密,考慮周詳,彷彿有多年抗瘟經驗,諸葛良佩服的五體投地。”

其他官員紛紛跟著豎起大拇指:“諸葛侍郎所言極是,殿下的部署井井有條,繁而不亂,實在是控制瘟疫傳播的良策。”

朱慈烺心想,我就不告訴你們在另一個世界本太子可是隔三岔五捅嗓子,早就積累了豐富的抗疫經驗,沒想到現在居然全部派上用場了!

可惜這年頭醫學不夠發達,否則老子就組織全城居民連夜做核酸檢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