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章 摩根的態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章 摩根的態度

其實司戴德代表哈裡曼為錫良準備的草簽合同並不苛刻,相比南滿鐵路,簡直就是無比良善。

但是,李安生要的,還是要將這條鐵路完全的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是的,貴國的吉祥銀行已經同意,實在不行的話,由他們來提供大部分的借款,當然,德國資本也很樂意,加上我們自己籌措的,這條鐵路當然能修的起來。要是哈裡曼先生固執己見,那麼我只好行此下策。"

摩根鼓掌大笑,"那位美國資本界的新貴,的確手中有大把的美鈔,他倒是胃口很大啊。這便是你的底牌嗎?"

"是的,摩根先生,我不想因為美國的急切,因為東北鐵路中立化計劃,而使得這條原本可以修成的鐵路最終擱置。我們太需要這條鐵路了,正如摩根先生一樣。"

"哦,我很需要這條鐵路?"

摩根已經開始盤算,由吉祥銀行以及第一國民銀行單獨借款的話,他能得到什麼。

代替哈裡曼,憑藉對東北鐵路的借款,深入到東北,不僅是資本投資,還是鐵路的繼續修建,他都能得到他想要的。

"那麼,你應該提供足夠的鐵路利權啊,先生。"

"會的,我們要是對俄國讓步的話,肯定也會對你讓步,前提便是,這條鐵路必須要首先確保能夠修起來,而不是與東北鐵路中立化計劃捆綁起來。"

李安生一本正經的說道:"摩根先生,你知道嗎?我們已經從各個渠道瞭解到了日本準備採取的應對措施。他們的條件是:日本參與錦齊鐵路借款、僱用他們的工程司、購買材料、建築工程、讓他們參加管理。而參與的辦法則要看英國的態度,還有俄國、法國的態度。還有,日本政府似乎在討論,有必要迫使我國政府從錦璦鐵路某車站間造一支路,接連南滿洲鐵路南端車站,這種接連之法以及錦璦鐵路應如何佈置,都要跟日本商談,由他們同意。按照日本的條件,則將使它借錦璦鐵路而把自己的勢力伸入遼河以西及東三省北部地區(即乘機伸入俄國的勢力範圍),使錦璦鐵路成為南滿鐵路的輔助線而為其服務,使南滿鐵路經由那條接連錦璦鐵路的支路而獲得通往蒙族聚居的大道,並且使葫蘆島不能發揮其預定的作用。總之,使錦璦鐵路由原議的對抗日本勢力、不利於日本一變而為大有利於日本,從而巧妙地改變錦璦鐵路的性質和意義。"

這些話很有分量,使得摩根臉上的表情很精彩,李安生很清楚摩根對東北鐵路計劃是下了功夫,他說的對方一聽就明白。

摩根果然沉思了半晌,緩緩的說道:"如此一來,即便這條鐵路修成,也很難讓美國資本順利的進入東北啊。他們想的太簡單了,還想著要購買南滿鐵路。日本的這種應對,明顯能看出他們的態度,呵呵,他們的態度很堅決啊。"

果然是一代傳奇人物,立即看到了問題的核心,本質。

看樣子,日本真的會下定決心來干預這條鐵路,讓他們如願,就沒有修建這條鐵路的必要。

哈裡曼果然有可能會遭受挫折。

那麼,拋開哈裡曼計劃,首先將錦齊鐵路修成,對東北當局顯然是極為重要的,對他摩根呢?他憑什麼要支援李安生,主導銀行團的借款,不惜與哈裡曼對立?

據他所知,塔夫脫的計劃也是與哈裡曼計劃有所卻別的。

哈裡曼計劃立足於分開俄、日兩國,先後收買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而正在商討中的"諾克斯計劃"——也就是"滿洲鐵路中立化案",則直接置日、俄於不顧,並擺出與日、俄競爭到底的強硬姿態。

這是塔夫脫適應美國資本的要求並依靠其力量而展開的一項重大國際外交,也是摩根在暗中推動的。

摩根哪裡想到,還沒有出爐的"諾克斯計劃"其實已經在李安生的腦子裡,並且連錫良也在針對這個法案在做應對之法,他剛開始想不明白,為何李安生會同時撇開諾克斯與哈裡曼來見他,難道是對哈裡曼計劃不滿並且對美國政府的強硬姿態有所警覺?

摩根很清楚接下來的步驟,就是誘使李安生簽訂錦齊鐵路借款草簽合同,然後憑藉這個合同拉攏英德,威脅日俄,進一步推出"諾克斯計劃"。

可是,李安生不按牌理出牌,並沒有表現出急切渴望,願意犧牲些鐵路利權也要將鐵路修成的姿態,也沒有很熱切的回應哈裡曼計劃,更沒有使諾克斯的試探得逞。

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吉祥銀行?不不,諾克斯的計劃只有寥寥幾個核心人物知道,根本不可能洩露。

摩根本身其實也贊同"諾克斯計劃"的第二個方案,對於塔夫脫政府的激進,他也頗為不滿。

"諾克斯計劃"包括兩個方案。這兩個方案的目的相同,都在於促成東三省鐵路的中立化,只是步驟不同。

前者謀求一步就實現東北已有鐵路的中立化,後者則是從修築錦齊鐵路入手,逐步擴大東北地區"中立化"鐵路的範圍,從而排除日、俄的獨佔,藉助於將東三省中、日、俄分別經營的三個不同的鐵路系統歸併在一起,實行有美國參加的國際共管的辦法,使美國資本得以打入該地區。

摩根是傾向於後者的,所以他既對哈裡曼計劃執著於分化日俄,野心勃勃的想要購買中東鐵路與南滿鐵路不滿,也對塔夫脫政府的更加激進有所擔憂。

李安生所說的,修築錦齊鐵路,先將美國資本引進東北再說,然後再談其他,要好過於藉著錦齊鐵路修築合同來同時向俄日發難。

鐵路修成已成事實的情況下,要好過於鐵路因為受到牽連而合同廢除,摩根也贊成先由美國資本開道。

難道緩上一兩年就不行嗎?是什麼原因造成塔夫脫與諾克斯如此急迫?

塔夫脫也說過:供給中國的大鐵路和其他企業以資金的國家,在中國事務中必然具有優先地位。美國資本參與這樣的投資,將給予美國在該國的政治爭端中以更具權威性的發言權。

但是過分的急切,導致英法不支援,日俄拼命阻撓,中國的退縮,美國一家也無法修起鐵路,鐵路都修不起,更何談其他?

"哈裡曼先生的身體很有問題,另外,這對美國資本參與湖廣鐵路借款似乎也很有幫助。"

6月,張之洞與德國德華銀行、英國匯豐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簽訂《湖廣鐵路借款草合同》。清政府借款550萬英鎊,五釐息,九五折,期限5年。

美國資本對於這塊肥肉無比眼饞,自然想要分一杯羹。

李安生的一句話石破天驚,瞬時將摩根的猜測變為肯定。

"這也是你今天來找我的原因嗎?"

摩根隨即反問,懶懶的靠在厚背椅上,但是鋒芒畢露。

"是的,張之洞大人的身體也不好。"李安生老老實實的回答。

豈止是不好,馬上就會不久於人世,跟哈裡曼一樣。

就在李安生赴美的同時,塔夫脫親自上陣,向載灃拍了電報,而諾克斯則是赤裸裸的威脅,美國政府對於中國和外國的"某些人"(顯然指張之洞及三國財團的一些人)因"破壞門戶開放、機會均等政策的實際運用"而造成的形勢"深覺遺憾";"如果美國政府的合理願望在當前竟受到阻撓,那末全部責任就要由中國政府承擔"。

美國資本參與湖廣鐵路借款,是摩根為主導的,而哈裡曼不甘人後,極力主張入主東北鐵路。

目前摩根主要的心思放在了湖廣鐵路借款上頭,雖然哈裡曼的計劃更加的龐大,錦齊鐵路所需要的資金雖然不如湖廣鐵路,但是美國資本佔了大頭的話,還是相當可觀的。

張之洞作為督辦粵漢鐵路大臣,也是美國資本進入湖廣鐵路借款案的主要阻力,要是他真的不久於人世,那麼無人主持這個案子,中國國內鐵路商辦的氣氛就會越來越濃。

摩根很清楚只要英法德美四國儘快達成協議,那麼阻力就小很多,之前三國銀行團只允許美國資本分享四分之一,允許美國出售部分材料,可這個份額對於龐大的美國資本來說太少了些,所以在歐洲的會談已經結束。

張之洞真的離世,來自清政府的阻力就會更大,三國為了迫使清政府屈服,必然會向美國妥協,如何操作,就看摩根的了。

要是美國資本能夠儘快加入湖廣鐵路借款案,那麼摩根倒是很有興趣立即主導錦齊鐵路案子。

李安生真的能夠相信的話,他就不是看哈裡曼的好戲,而是主動出擊。

他並不在乎能夠購買中東鐵路或者南滿鐵路,他所希望看到的,是美國資本大舉進入東北,錦齊鐵路只是第一步。

哈裡曼也清楚自己的身體狀況,所以才會如此急切,而塔夫脫政府也如此激進,是因為在湖廣鐵路借款案上的停滯不前。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可問題是,哈裡曼真的會不久於人世嗎?還有張之洞?

摩根對此很懷疑,李安生一張嘴就想把兩個活生生的人說死,他有這麼大的能耐嗎?(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