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炮火1906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四十七章 重建南洋水師?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四十七章 重建南洋水師?

"安生,當年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在火車上,程德全笑問李安生,兩人之間互相信任默契非常,自然沒有什麼顧忌。

這回程德全也清楚,是靠著李安生,他才迅速上位,從巡撫而至兩江總督。

張人駿這回給調回朝中,體仁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填補張之洞的位子,同樣是意想不到。

朝廷是不想讓李安生直接掌軍,雖然巡撫也有軍事大權,但一鎮統制作亂起來可比一省巡撫禍害要大。

李安生如今靠著美國兄弟,豪富一時,自然不會造反,可朝廷仍然要小心提防。

只要將他調離東北,給什麼位子都好。

在程德全看來,李安生能夠以巡撫之權,惠及江蘇,這才是最佳的安排,提出這項任命的人的確高明無比。

他很瞭解李安生,與革命黨不是一路人,但真要世道亂了,李安生才是中流砥柱,能夠看顧一方。

朝廷還能夠堅持多久,他心裡沒底,但隱隱的總有感覺已經不遠,時代潮流所致,非人力能夠阻擋。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他一直與李安生信奉一條,那就是只管做事,將治下管理好,造福一方便可。

兩人合作久了,自然知根知底,他心中隱隱也對李安生有某種期待。

這次,他也打算藉助李安生的力量,在兩江大幹一番,黑龍江的許多經驗也許不能借鑑,但有一點那是肯定的,那就是發展實業,訓練新軍。

兩江總督正式官銜為總督兩江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操江、統轄南河事務,總管江蘇、安徽和江西三省的軍民政務。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劉坤一、張之洞等名臣都曾經做過兩江總督,程德全鴨梨很大啊。

他如今可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這在數年前是做夢也想不到的,怎能讓他不生出豪情壯志。

發展實業,有李安生的美國背景,大量的資金湧入,根本就不是問題,兩江地方已經有了底子,民間也富,百姓層次也高,更有大把的人才,不像黑龍江什麼都缺。

只要能夠理順關係,制定良政,尋得力人才推行下去,即便是江蘇這樣的大省也能再上一個臺階。

李安生送程德全到了南京,兩人都不急著上任,便在南京好生逛了一圈。

這南京畢竟是六朝古都,自然氣勢巍峨,頗有些古樸與滄桑,跟京城比起來,少了些壓抑,多了些活力。

李安生想到後世曾經發生過的南京大屠殺,心頭彷彿蒙上了一層陰霾,要是他無法儘快的找到出路,促成中國真正走向民主共和,那麼歷史將會很難被改變。

他如今雖然當了江蘇巡撫,一省大員,但是反而對他的計劃有所妨礙。

他可是一門心思要當東北王的,如今給調到江蘇來當巡撫,真是哭笑不得。

巡撫固然權力極大,對他卻是並無大用。

哥要的是軍隊,新軍。

黑龍江新軍混成協是他一手打造的,新軍第二十三鎮也給他整治得頗有樣子,可是如今卻都跟他遠隔千里。

長此以往,他對黑龍江與吉林兩地的新軍還有多少掌控力,可想而知。

只有手裡掌握軍隊,才是最為安穩的。

李安生知道程德全的底線,要想從程德全手中全部得到軍權,似乎不太可能。

還是老老實實的當他的江蘇巡撫去吧。

江蘇不比黑龍江,可以最大限度的依賴胖叮噹的農業技術,發展工商業才是首要。

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時各有特色,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

程德全與李安生剛進南京城的時候,便是大雪紛飛的時節,正好可以欣賞一下這石城雪景。

南京城作為六朝古都自然有它巍峨氣象,只是經過了太平天國之亂,到現在仍然沒有恢復元氣。

兩江總督府設在南京,也是想要鎮壓氣運,重新恢復舊貌,可恢復往昔興盛談何容易。

反而是江蘇巡撫所在的蘇州,以及松江府(上海)、常州府以及揚州府幾個地方較為繁華。

"安生,你可知道,朝廷為何要著你出任江蘇巡撫?"站在秦淮河邊,看著雪花不斷的落入江中,消失不見,程德全語音悠悠。

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壠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秦淮河也可以說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搖籃。

明清兩代,尤其是明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時期,明末清初,秦淮八豔的事蹟更是膾炙人口。金粉樓臺,鱗次櫛比;畫舫凌波,槳聲燈影構成一幅如夢如幻的美景奇觀。

只是,如今的秦淮河邊再也沒有當年的繁榮昌盛,彷彿過往的興旺都是一場春夢,浮雲。

流入城裡的內秦淮河東西水關之間的河段,素有"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之譽。兩岸全部是古色古香的建築群,飛簷漏窗,雕樑畫棟,畫舫凌波,槳聲燈影,加之人文薈萃、市井繁華,構成了一個絕世繁榮之地,與京城的繁榮又是另一番光景。

李安生自然清楚,程德全話中的意思。

江蘇巡撫的衙門在蘇州,而江蘇布政使則有兩位,一位在蘇州,一位在南京,註定江蘇的地位尷尬。

督撫相爭是免不了得,但如何從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卻很難。

朝廷讓程德全過來,實際上是想要利用李安生,想要憑藉他的手來繁榮江蘇各府。

東北需要引入美國資本來對抗日俄,江蘇同樣需要。

江蘇最為繁華的是蘇州、常州與上海這三個地方,但真正讓人操心的則是上海。

要是李安生這江蘇巡撫當的好,那麼就功德無量,要是當不好,只怕朝廷撤他的職只要輕飄飄一句話,左右都是艱難。

說到底,這江蘇巡撫還是過度的,朝廷還真不會長久將他放在這個位子上。

"程公,可有心思重整南洋事務?"

按照定例,程德全這個兩江總督還兼著南洋大臣這個職務,全程辦理江浙閩粵內江各口通商事務大臣,又稱南洋通商大臣。清末專管南部中國沿海通商口岸交涉、通商、海防等事務的欽差大臣職掌除交涉、通商、海防外,還訓練南洋海陸軍,興辦工礦交通事業,但侷限於兩江一帶。

李安生想來想去,還是這個地方最能出成績,而且還不用受制於人。

要想不被摘桃子,就要整些厲害的出來,讓奕劻與載灃等人投鼠忌器。

自從袁世凱去職後,北洋衙門的權力就大部分都給收回,以奕劻與載灃為首的朝廷雄心勃勃,想要徹底大權獨攬。

李安生偏不想讓他們如願,既然將他調到江蘇來,自然要乾點什麼事出來,比如妨礙朝廷集權,看他們如何回應。

交涉、通商以及興辦工礦交通事業,都是李安生的強項,縈繞在他心頭的,卻是重建南洋水師。

李安生可不去管他朝廷答應不答應,到了這個份上,不答應也得答應,他從來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主。

他很清楚,後世的歷史上,清政府並沒有成功的重建北洋艦隊與南洋艦隊,甚至連個小水師都沒有。

年輕志盛的載洵甫一出任,即宣佈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發展海軍七年規劃,計劃在整頓各洋舊有各式兵輪的基礎上,在第年至第7年的5年裡,添造頭等戰艦8艘,巡洋艦0餘艘,各種兵輪10艘,編制第一、第二、第三各隊水魚雷艇;編定北洋艦隊、南洋艦隊及閩省等各洋艦隊;成立各洋軍港和船塢;設立海軍大學,等等。

8月1日朝廷批准這一計劃,令度支部及各省分籌開辦費1800萬兩。

載洵、薩鎮冰等隨後乘船赴歐洲考察海軍,先後訪問了義大利、奧地利、德國、英國的海軍學校和船廠,並向義大利訂購炮艦1艘,向奧地利訂購驅逐艦1艘,向德國訂購驅逐艦艘、江防炮艦艘,向英國訂購巡洋艦艘。

像載洵這等無能之人,居然還能夠出任海軍籌辦大臣,實在是讓人寒心。

既然後世載洵毫無建樹,想必那些珍寶還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與其將款子交給朝廷,讓朝廷去辦那半點都不合算的艦隊,倒不如自己截留,用於南洋水師——將來的南洋艦隊。

"哼,我最喜歡抗命了,而且最喜歡將事情鬧大,憑什麼他們能夠辦海軍咱們不能自己出些主意?"

李安生從來不顧忌在程德全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既然朝廷是打算一味的蠻幹,而且還利用李安生他,他哪裡能夠容忍。

哼,是不是到時候我借用美國資本來發展工商業,出了成績,最後還是會有人突然來摘桃子?

桃子給摘的多了,自然是好好的分析一地啊原則問題。

程德全有些遲疑的說道:"難道,難道你是想要重建南洋水師?要知道朝廷將大小權力全部送出去,萬萬不會容忍公然和他唱對臺戲。"

這重建一個水師,恐怕會難上加難,卻讓程德全的心頭火熱起來。

這個政績是難以抹殺的,而且朝廷要是捏著鼻子認了,只怕會使得他這個兩江總督的位子無比牢固,不用擔心給人摘桃子,也不用擔心給趕下臺。

"長江水師。"

兩人對望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海軍覆沒後,南洋一些艦船曾調防北洋,到了今年,南、北洋各艦改編為巡洋艦隊和長江艦隊。

長江水師正好能夠利用起來,除了保護長江航線,還要逐漸接管整個江浙兩省的海防。

"江南制造局改江南船廠,先讓他們造些小艇練練手,反正技術之類都由李吉祥出,再聘請一幫洋技師帶頭。反正咱們的訂單下去,就能保證船廠不會倒,還能維持擴張。"

李安生打定了主意要先從海軍著手,將來他也需要海軍,比如葫蘆島,那可是他將來的一個重要出海口,沒有海軍可不行。

日本這種大敵最大的威脅便是他們在全世界數得上的艦隊,此時不奮力追趕,恐怕就難了。

李吉祥在美國收購的大船廠有兩家接過美國軍方的訂單,為大白艦隊造過巡洋艦。

李安生暫時也只想要巡洋艦,畢竟在能夠與日本進行海上決戰之前,利用巡洋艦來破交,是最好的辦法。

當然,江南船廠要是能造了先進的巡洋艦,將來戰列巡洋艦也是能造的。

這肯定又是大手筆,程德全很相信李安生,從來不會無的放矢。

其實南洋水師等於是解散了,說是一部分變為長江水師,但職能基本消失,沒有相應的艦艇,而且最主要的,財政經費不足。

程德全實在很期待,在載洵這個海軍大臣拼了命的要向地方要錢籌建海軍,這種情況下還要發展長江水師,這經費怎麼辦,李安生會有什麼好辦法。

"自己造肯定要省錢,載洵不是跟薩鎮冰一同出國去購買艦艇了麼,自己造一艘輕型巡洋艦的銀子只怕翻上三倍都買不到洋鬼子賣的巡洋艦。更何況,自己造艦還能夠促進火炮、軍工、鋼鐵、機械等行業的發展。將來咱們在馬鞍山辦一個鋼鐵廠,慢慢將底子鋪起來,總有辦法開始自己造艦。"

的確,載洵在英國訂造的肇和號與應瑞號巡洋艦造價都在0萬英鎊往上,可是接近00萬兩銀子,搶錢啊。

這可只是排水量500噸左右的輕型巡洋艦,要是自己造,李安生有把握將造價控制在80萬兩銀子之內。

美國之星財團購買的紐約造船廠剛剛接到載洵的訂單,建造一艘排水量00噸的巡洋艦,李安生記得這應該是後世的飛鴻號。

正因為這件事情,李安生才打定主意要改組江南船廠,自己生產巡洋艦,他完全可以要求紐約造船廠提供比飛鴻號更為先進的巡洋艦圖紙與技術。

更大的巡洋艦也有辦法造,只是目前還不是時候。

目前中國海軍中最大的巡洋艦為"海天"號和"海圻"號,是1896年向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訂造的,單艦造價為8000英鎊。艦長19.米,寬14.米,吃水6.1米,排水量400噸,武器商的亮點為門00毫米口徑阿姆斯特朗主炮,10門10毫米口徑速射炮以及各式小口徑速射炮。

這兩艘巡洋艦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驕傲,這真讓李安生辛酸,什麼時候才能有戰列艦呢?(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